1、第 1 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设计思想新课程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本节教学中,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不仅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更多地从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二、教材分析“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必修部分模块 3稳态与环境的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的第一节内容。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这两个
2、问题。教材用资料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图,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较长时期内人口仍会持续增长的严峻现实,以及我国全面推进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大意义和具体指标。本教材摒弃了直接给出结论的传统做法,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调查、分析,切身体会到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在相关的文字叙述中,教材引导学生对图 6-2 进行补充和完善,并设计了供学生讨论的“想象空间” 。这种编排不仅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等知识,
3、分析过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探究过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拟定过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在本模块中,也学习了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和有关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知识。另外,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对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都有切身感受和一定的认识,比较容易建立起“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联系。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搜集资料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对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判断。本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指导学生科学地分析、处理搜集的资料,指导学生选取最具代表性、最能说明问
4、题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制成图或表格。四、教学目标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五、重点难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教法选择:半开放性教学,以学生调查的资料来说明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法指导: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分析学生的特点,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学资源:教材、自制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七、课前准备学生:分成五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在仔细分析的基础上,
5、自拟题目,写出一篇报道。教师:课件制作。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课桌重新编排如下:讲台第 1 小组 第 3 小组八、教学过程1 新课引入组织学生玩一个游戏:在教室中间划一块地,学生不断进入划定的区域,依次使得里面的人数为1、2、4、8、16由于这块地空间有限,总有一些学生只能站在区域外。游戏结束后,数一下最终只能有多少学生站在划定的区域内,得到如下曲线:提问:刚才当同学们置身于这样拥挤不堪的人群中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和想法?上图是种群数量增长的哪一种曲线?如果一种生物没有了天敌,食物供应又比较充足,它就会过度繁殖,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数百年来,人口的增长就是这样的情景。2 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展示
6、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情况图,讨论: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多?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学生讨论后,出示我国政府为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而颁发的方针政策,同时指出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讲述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中国政府认为,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人口是关键。人口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为什么?3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师:从刚才的游戏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容纳的人数总是有限的,而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空间,同时也离不开食物。因此就需要耕地。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人口增长
7、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用概念图来逻辑推理某一论点的方法,学习因果联系分析方法。设计五个主题: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能源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精神需求的关系。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每一小组完成一个主题。教师最后总结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的各种消费水平还将不断提高。这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更大的压力。人口增长过快给我们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呢?4 人口增长过快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由各个小组展示自己调查的结果,并对数据进行适当的说明,既介绍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环境和资源造成的严重影响,也介绍已经取得的进展
8、,以及有关问题的解决办法。5 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后,提出问题:怎样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教师讲述我国在保护生态环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正在取得的进展。九、板书设计第 1 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发展前景1人口现状2发展前景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 2 小组 第 4 小组第 5 小组三、人口增长过快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四、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十、作业设计1、2003 年 1 月 8 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已经确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 16 亿,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C禁止近亲婚配可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 K 值为 16 亿2、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增多通过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大,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B人口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C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D农业的出现和发展时期,由于人口数量不是很多,人口对环境没有破坏3、根据 A、B 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1)儿童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国。老人占有较高百分比的是 _国。(2)若 A 国的人口仍无
10、法控制地迅速增长,20 年后,该国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有_,_。(3)若 B 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该国的就业人口主要从事_产业的工作。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_, _。十一、问题研讨1、新课程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本节内容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课堂气氛整体很活跃,但是有个别学生会用集体思考代替个人思考,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学习中,所以怎么样能够充分地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去,这是需要研究的。2、学生对“当地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查时,有关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资料的归纳整理和科学分类、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等各个方面,会存在一些不足,教师虽然不需要全程跟进,但必须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协调。 十二、参考文献朱正威,赵占良生物 3 稳态与环境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