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季翔,参加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时只有20岁,是复旦大学国际经济法系三年级的学生。本科毕业后,他继续在复旦大学攻读了国际经济法的硕士研究生,之后去了美国纽约大学攻读了两年法学硕士,并通过了律师考试。今年3月回国,现在美国高特兄弟律师事务所北京办事处工作。 “那时训练得说话都有点不正常” 回想起当年的“狮城舌战”,季翔除了得“那是段很有意思的经历”之外,现在仍觉得那段时间过得很充实。虽然当年为了争得冠军练得很苦,每天要训练十几个小时,在强化训练的100多天里共精读、泛读各种书籍二三百本书,还要听各个学科领域的课程。但是季翔说:“我很喜欢辩论,所以不觉得苦,而是觉得很有趣。当时几乎隔一天就有一
2、个教授给我们讲课,他们都是复旦大学各个学科领域中最好的教授,那些日子我们学到很多东西,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能有名家的点拨,胜过自己好几年的傻读书。” “那段时间对我们的思维也是个锻炼,那时我们每天会辩论好几场,每天晚上还有一场正式的比赛,辩论了100多个题目。白天还有技巧性的辩题,像什么癞蛤蟆能不能吃天鹅肉,月亮是方的还是圆的。”季翔笑道:“那时候我训练得跟别人说话都有点不正常。” “教练专门录了一盘排山倒海般的掌声,用来训练我们的心理素质,只要对方辩手一发完言,就放掌声。” 季翔认为想取得辩论赛的成功,首先应对辩论本身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不仅过程会是痛苦的,而且也不会取得好成绩。,辩论赛评
3、判的标准不是你的辩题是否有理,而是你辩的是否有理。季翔说:“在辩论赛中取得成功的基础,首先看你准备得是否充分,你是否能挖掘出真理两面的全部内容。”季翔说:“在国际大专辩论会上,专家们出的辩题一般都会让双方有比较平等的发挥余地,所以就得看你这支队伍对辩题内涵的挖掘程度,并且能不能在场上用大家都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季翔觉得:“在赛场上越放松越好,但又很难做到”。季翔说:“到时还有很多的灯照在你的脸上,你就看不清台下的观众了。场上的气氛会比较热烈,观众会随着辩手的辩论或笑或是鼓掌。如果你陈词3分钟下来,观众没有一点反应,你的心里就会害怕,担心是不是自己的陈词没有打动观众;相反如果对方说出精彩的
4、辩词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时候你的心理压力就会更大。如果平时训练经历过很多这样的场面就不会害怕。” 季翔回忆道:“我们那时训练时,教练专门录了一盘排山倒海般的掌声,只要对方辩手一发完言就放掌声,我们的心理素质就是这样一点点锻炼出来的。” 季翔认为要取得好成绩还取决于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辩题的内涵,“当你挖掘出你的辩题中的很多真理性的东西的时候,你会深深地相信你所说的都是正确的。所以不管对方说什么,你都会自然地反应对方是错的,只不过我们要找出他错的地方而已。” 季翔最后总结道:“丰富的知识底蕴、良好的心理素质再加上运用自如的辩论技巧是取得好成绩的条件。”,精彩瞬间,现代社会”男人更累”or”女人更累”
5、正:现代社会男人要周旋于老婆、情人、小秘、二奶之间,这怎么不是更累呢? 反:那女人要在情人、小秘、二奶的围攻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阵地,这是不是更累呢?,精彩瞬间,美是”客观的”or”主观的” 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不是客观的美感吗? 反:对方辩友想多了,人家蜻蜓只是繁殖期到了在那里产卵而已,在你眼里就是一幅美景,岂不正说明了美是主观的吗?,精彩立论,现代社会应该提倡”爱一行,干一行”or ”干一行,爱一行” 正一立论: 反一立论:对方辩友一直在论证”爱一行,干一行“是好的,”干一行,爱一行“是不好的。而我方认为, ”爱一行,干一行“和”干一行,爱一行“都是好的,关键看在
6、什么情况下,有时候我们应当”爱一行,干一行“,而另一些时候我们又应当”干一行,爱一行“。而今天真正讨论的,是“现代社会更应该提倡谁”,其标准就在于哪一种思想更符合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的实际情况,更能对我们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产生现实意义。“,激情攻辩,反三: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你相信一见钟情吗? 正三:这和辩题有关系吗? 反三:关系很大,你回答我就是了,你相信一见钟情吗? 正三:相信。 反三:你希不希望有一天能突然和命中注定的女孩邂逅,然后一见钟情呢? 正三:嗯,你怎么知道 反三:我不仅知道,而且我还知道,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有过一见钟情的梦想,很多女孩子都希望有一天能遇见白马王子,是不是?
7、正三:好像是 反三:是还是不是? 正三:我又不是女生,我哪知道? 反三:没有人怀疑你的性别。那么我再想请问,一见钟情对我们大多数人来书,是不是可遇不可求的? 正三:对。 反三:好,那么现代社会提倡”一见钟情“吗? 正三:,激情攻辩,反三:对方已经证明了,如果一件事用不着你说,大家就已经很渴望, 那它就根本没有提倡的必要;如果一件事缺乏现实基础、对大多 数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那它也根本没有提倡的可能。 一个 是无需提倡,一个是无法提倡,那么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爱 一行,干一行“是不是一种人人都渴望、但却可遇而不可求的状态 呢? 反一攻辩小结: 1、我们辩论的不是两种选择谁对谁错,而是谁更适
8、合向全社会提倡。 2、”爱一行,干一行”是人人都渴望的,没有再进行专门提倡的必要。 3、对大多数人来说,”爱一行,干一行”是可遇不可求的,缺乏现实基础,提倡它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反二:对方辩友,请问你爱大便么? 正二:我不爱,难道对方辩友你爱大便么? 反二:我也不爱,不仅是你我,大家都不爱大便,那请对方辩友 回答我,为什么劳动模范时传祥要去掏粪!是因为他 爱一行干一行么?对方总说爱一行,干一行,你不爱掏粪,我不爱掏粪,谁去 掏粪呢?,时传祥爱的那一行叫做人民服务员,所以再苦再累他也不怕!,传奇攻辩,现代青年应该or不应该挑战权威 正二:今天讨论的是青年挑战权威的问题,我想请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什么
9、是青年? 反二: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青年啊。 正二:那多大才算青年呢? 反二:你不会查字典吗?青年是十八到三十周岁的人啊! 正二:既然对方辩友说到了字典,那青年是否应该挑战现代汉语大辞典这个权威呢? 反二:不应该。 正二:那青年是否应该挑战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报告呢? 反二:不应该。 正二:那青年是否应该挑战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权威分析呢? 反二:对方辩友好无聊,当然是不应该啦。,传奇攻辩,正二:对方辩友不要急,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定义说,青年 是十八到三十周岁的人;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报告说,青年是 十五到三十五周岁的人;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权威分析说,青 年是十五到四十五周岁的人;这些都是权威!而对方辩友认为青年是十八到三十周岁的人,请问你现在是 放弃自己的观点,还是挑战权威?如果放弃,上面三个权威 你同意哪一个,挑战哪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