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年中考化学模拟卷(一)(课改实验区) 一、我会选择(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2 题,每小题 2 分; 1316 题,每题 3 分,计 36 分)1研究表明,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从海带中补碘。这里的“碘”是指 A碘原子 B碘分子 C碘离子 D碘元素 2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对玻片呼气 B蜡烛燃烧 C湿衣晾干 D灯泡通电发光3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A填充空气 B填充氮气 C填充二氧化碳 D 抽成真空4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 B泥土 C食盐 D植物油5下 列 实 验 操 作 正 确 的 是A 点
2、燃可燃性气体前,未检验纯度 B 稀 释 浓 硫 酸 时 , 将 水 慢 慢 注 入 浓 硫 酸 中C 过 滤 时 , 液 面 始 终 低 于 滤 纸 边 缘 D 加 热 完 毕 时 , 用 嘴 吹 灭 酒 精 灯 火 焰6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A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B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C氢气燃烧分子发生改变 D一滴水约有 1.671021 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 2 BH 2O CKClO 3 DNaOH8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发现厨房煤气泄漏,可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B进入气体不畅通的溶洞,可用蜡烛做灯火试验C用煤炉取暖,可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以防
3、煤气中毒D防止浪费粮食,可将霉变花生、大米等用水清洗后食用 9以下常见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A硫酸钾(K 2SO4) B尿素CO(NH 2)2 C磷酸二氢铵(NH 4H2PO4) D磷酸钙Ca 3(PO4)2 10二氧化铅(PbO 2)中铅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1 C2 D 4 11合理开发和使用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列保护资源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铁栏杆上刷一层油漆,以保护金属资源 B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C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以节约石油资源 D严禁使用一次性木筷,以保护森林资源12下列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煤炭发电 B风能发电 C水能发电 D太阳能发电13下列关于灭
4、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 隔氧又降温1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小红对它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原子核内有 12 个质子 B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荷15区分下列常见的各组物质时,所用方法错误的是A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 B毛织品和棉织品燃烧后闻气味C一氧化碳和甲烷点燃后观其火焰颜色 D食盐和小苏打( NaHCO 3)滴加醋酸16小军用右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了乙、丙、丁下列关
5、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甲 乙、丙、丁A 常见的干燥剂 石灰石、浓硫酸、生石灰B 常见的合金 不锈钢、焊锡、生铁C 常见营养素 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D 常见的盐 食盐、纯碱、高锰酸钾二、我会填空(共 4 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 3 分,其余每空 1 分,计 18 分)17 (6 分)填写下列表格:(1) (2)化学符号 H 2P2O5 Al3+名称或意义(只写一种)2 个铁原子由 3 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臭氧分子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 价18 (4 分)右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据此我能回答下列问题: 40时,甲物质溶解度为 g。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比较大的物质是 。 30
6、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30g 乙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9 (5 分)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2005 年末,吉林某化工厂发生爆炸,大量有毒物流入松花江。环保部门及时向水中投入活性炭以减少污染,这是利用了活性甲丁丙乙乙甲10 20 30 40 50温度/ 溶解度0403020103525 g炭的 性。 自 2005 年 12 月 1 日起,我省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即在汽油中添加适量乙醇,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是 ,乙醇( C2H5OH)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0 (3 分)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
7、碳,在常温下易升华,右图是干冰升华时的情景,根据图中信息,从“ ”这一角度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 干冰升华时 (填“吸收”或“放出” )大量热,因此可作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干冰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在大棚蔬菜种植中作 。 。三、我会说明(共 3 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 3 分,其余每空 1 分,计 17 分)21 (4 分)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4 HNO3加 热 或 光 照 4 NO2+ + 2H 2O。据此我能回答: 中物质的化学式为 。 我还可从不同角度分析,获得对 HNO3 的下列认识:从组成上, ;从性质上, ;从贮存上, 22 (7 分)我们常用下列装
8、置进行实验:A B C D E 实验室可用 B 装置制取多种气体,我能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该气体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编号,下同) 。 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甲和固体乙的混合物来制取气体丙,则制取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若收集气体丙时只能用 E 装置,则可推知丙的性质可能有 、 23 (6 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A、B、C、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 (g) 9 2 22 1反应后质量(g) x 2 6 21 这一反应类型是 反应; x= g。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B 可能没有参加该化学反应,也可能是该反应
9、的 剂。 写出一例与上述反应类型相同的化学方程式: 。四、我会分析(共 2 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 3 分,其余每空 1 分,计 11 分)24 (6 分)某工厂现有含少量铁屑的铜屑废料。小军欲从中回收铜,他依据“绿色化学”的思想设计了两种方案:实验操作步骤 方案评价方案(物理方法) 将磁铁接触铁屑和铜屑混合物 铜和铁分别得到回收方案(化学方法)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有:铜得到了回收, 写出方案中涉及到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25 (5 分)2015 年 5 月 18 日,某高速公路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一辆满载剧毒化学药品硫酸二甲酯(C 2H6O4S)的槽罐车发生泄漏。消防队员用喷雾水枪稀释车道上泄漏
10、的硫酸二甲酯,但仍有部分药品流到路边农田中。硫酸二甲酯是略有葱头气味的油状可燃性液体;它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它与水迅速反应生成硫酸和甲醇(CH 3OH) 。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军认为可将汽车和人群疏散,再用燃烧法来烧掉泄漏的剧毒物硫酸二甲酯。我对这一观点的看法及理由是 。 一周后,小军测定路边农田土壤的 pH,发现 pH 7(填“” 、 “”或“” ) ,在他建议下,农民向土壤中撒入了适量的一种白色固体改良了土壤的酸碱性。 写出题中涉及到的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 .。五、我会探究(共 1 小题, 化学方程式每空 3 分,其余每空 1 分,计 10 分)物质性质 物质用途反
11、映决定铁屑和铜屑先加入足量的含 (填物质名称)的工业废水然后 (填操作) 溶液铜屑26 (10 分)小军以木条为基本原料,进行了如下一系列探究实验: 对木条组成的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提炼点燃干燥的木条,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冷烧杯一会儿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木条中一定含有元素继续把火焰靠近烧杯底部一会儿烧杯底部出现一层黑色物质木条中一定含有元素根据实验 可以推测出实验结论。 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条燃烧产生的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
12、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 。 小军将集气瓶中的细沙改为一种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有倒吸现象,写出能体现该溶液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小军还发现倒吸的水量未达到集气瓶内原剩余容积的 1/5。原因可能是 。 (答一条) 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 (答一条)(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六、我会计算(共 2 小题,第 27 小题 2 分,第 28 小题 6 分,计 8 分)27 (2 分)
13、青少年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 “冰毒”是指合成的毒品甲基苯丙胺(C 10H15N) ,也是毒品“摇头丸”的主要成分,具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效果,作用快,易成瘾。 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甲基苯丙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8(6 分) 一化学小组为了测定某铜矿中碱式碳酸铜Cu 2(OH)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该铜矿样品 30g 于烧杯中,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至刚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 146g。 (假设铜矿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试求: 稀盐酸中 HCl 的质量是多少克? 铜矿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是多少克?其质量分数是多少? 反应后所得氯化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OH)2CO3+4HCl = 2CuCl2 + CO2 +3H 2O。反应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Cu 2(OH)2CO3222 HCl36.5 CuCl2135CO244 H2O18)细沙 水红热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