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0讲 群落的结构与能量流动一、考纲要求:1.生态系统的结构()。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二、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3.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4.利用能量流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概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素养培养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及生命系统发展与稳态的观点。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组分关系的模式图,培养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的实验,掌握科学研究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能力。4社会责任:通过总结人
2、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2.教学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种生物的关系及其数量变化关系。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应用能量流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2 课时五、教学过程: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知识梳理:(学生自主看书填空、课堂学生间交流反馈纠正)1生态系统的概述(1)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3)结构:由组成
3、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4)功能: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各成分的作用及地位项目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实例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作用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地位 _ 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2)相互关系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 。特别提醒 走出对生态系统成分认识的 4个误区错误说法 特例细
4、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如结核杆菌属于消费者动物都是消费者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食性动物属于分解者,如秃鹫、蚯蚓、蜣螂等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自养生物也是生产者,正确的说法是: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植物都是生产者 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捕食链)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特点:起点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终点是最高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 5个营养级。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营养级与消费者级别的关系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1。(2)食物网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形
5、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二)基础训练(课前完成,课上提问):讲义 P237(三)拓展(教师精讲)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据图分析:(1)该食物网中,共有多少条食物链?提示 6 条。(2)说出鹰与鼬的种间关系。提示 捕食和竞争。(3)此食物网没有表示出生的态系统成分是什么?提示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4)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
6、响,哪种影响大一些?提示 后者影响大些。四、课堂精练:学生当堂完成,互评,教师协助精练一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判断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精练二 食物链(网)的分析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该食物网中共有 6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蝗虫和老鼠在不同食物链中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若老鼠全部死亡消失,对狼的影响比对猫头鹰显著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
7、知识梳理:(学生自主看书填空、课堂学生间交流反馈纠正)1能量流动的概念理解Error!输 入Error!传 递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转 化Error!散 失2能量流动的过程(1)写出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内容:甲生产者,乙初级消费者,丙次级消费者,丁呼吸作用,戊分解者。(2)据图分析食物链中甲营养级能量的去向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被下一营养级同化。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3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1)能量传递效率: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两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 10%20%)。(3)研究意义帮助人们科
8、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二)基础训练(课前完成,课上提问):讲义 P239(三)拓展(教师精讲)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 103 kJ/(m2y),据图分析:(1)该生态系统中流入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有哪些来源?提示 一个来源是光能,另一个来源是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生产者、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固定的总能量分别是多少?提示 肉食性动物固定的总能量0.250.052.15.17.510 3 kJ/(m2y);植食性动物固定的总能量(7.55
9、)0.5491610 3 kJ/(m2y);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162)3702311010 3 kJ/(m2y)。(3)生产者植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四、课堂精练:学生当堂完成,互评,教师协助精练一能量流动的文字题分析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精练二 能量流动的过程图分析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D )A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进行的B图中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C该图不够完善,缺少甲中因呼吸以热能散失的能量D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是甲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传递下去六、布置作业:1.讲义:P242 重温高考,演练模拟2.课时作业:P3593.选做:P360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