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根手指引发的冤案为严监生正名一、作者简介吴敬梓,生于康熙四十年,卒于乾隆十九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安徽全椒人。后移居南京,自称“秦淮寓客” ,晚年又号“文木老人” 。吴敬梓出身于官僚世家,曾辉煌一时。他的文木山房文集有诗“五十年中,家门鼎盛。陆氏则机云同居,苏家则轼辙并进;子弟则有人凤毛,门巷则家跨马粪。 ” 而后家道中落,他十三岁丧母,二十三岁嗣父也去世。由于吴敬梓生性豁达,不善治理生计,不到十年家产荡尽。他受尽了亲戚的抛弃,富贵人的责骂,乡邻的耻笑,不得不在三十三岁那年,移家南京。开始了“寄闲情于丝竹,消壮怀与风尘” , “妙曲唱于旗亭,绝调歌与郢市”的生活。 到乾隆元年吴敬梓三
2、十六岁时,他因病拒绝了参加“博学鸿词科”试, 儒林外史大约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创作的。但此时吴敬梓的生活更加困窘,主要靠卖文为生,有时还的靠朋友的资助,有时甚至陷入“囊无一钱守,腹作干雷鸣” , “近闻典衣尽,灶突无青烟”的困境之中。五十四岁时,终在穷困潦倒中,病逝于扬州。其著作还有诗说 , 文木山房集和金陵景物图诗 。二、故事梗概严贡生吃了官司反倒跑了,官府拿不到人只好找到严监生家,至此严监生正式出场,成为了第五回的主人公。他出场只做了三件事:一是替恶兄平了官司;二是将妾赵氏扶正并为正妻出丧;三是临终伸出两个手指头不肯咽气。 尤其是他死时的两根手指,至今有人津津乐道。三、严监生的文学地位严监生
3、和死魂灵中的普留希金、 欧叶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悭吝人中的阿尔巴贡合称为世界四大吝啬鬼。读者对他的评价由此可见一般。严监生被称为吝啬鬼,大概有以下三条依据:其一,他自述道:“日逐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切店内买四个钱的哄他就是了” 。其二,他的病越来越重“,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其三,他奄奄一息时, “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地,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一屋子的人都猜他伸两个指头的意思。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
4、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猜出了其中的意思,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她忙走过去挑掉一茎灯草,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由此, “两茎灯草”成了中国文学宝库中描写吝啬鬼的经典性细节。粗看起来这些例子是有理有据,确实无误。但通读全文,细细品来,似乎有点以偏概全之嫌。四、真实的严监生首先,吴敬梓写
5、儒林外史经常借文中第三者之口来对某人进行评价。比如在描写严贡生的时候就借王仁之口:“我们也是至亲,一年中也要请他几次,却从不曾见他家一杯酒” ,又借严监生之口:“家兄寸土也无,人口又多,过不得三天,一买就是五斤,还要白煮得稀烂,上顿吃完了,下顿又在门口赊鱼。当初分家也是一样的田地,白白都吃穷了。”这样的列子比比皆是。这样的做法能减少作者的干预,更自然,更真实地表现出文中人物的典型特征。奇怪的是本书中没人对严监生有任何评价。儒林外史借鉴了春秋笔法,但这种笔法并没有用在严监生身上,倒是许多的花在了严贡生的身上。如严监生死后,赵氏给他送来了衣服和银子时, “将衣裳和银子收好,又细问浑家,知道和儿子们
6、都得了他些别敬,这是单留与大老官的。问毕,换了孝巾,系了一条白布的腰绖,走过那边来,到柩前叫声老二 ,干号了几声 ”就可看出严贡生的虚伪。这不是很奇怪吗?由此可看出,至少吴敬梓认为严监生不算是个道德低下的人物。这可从闲斋老人的批评中也看得出来:“严大老官之为人,都从二老官中写出。其举家好吃,绝少家教,漫无成算,色色写到,恰与二老官为人相反“。严监生的节俭都只针对自己,对恶兄,他愿意拿出十多两银子来为他平息官司。十多两是什么概念?前文有过对物价的交代,严贡生的猪仔跑到王小二家中,严贡生就逼着王小二出了八钱银子,不巧的是猪长到一百多斤的时候又溜到了严贡生的家中。严贡生说这猪最开始就是他的,王小二想
7、拿回去就得那几两银子买。想想严贡生何许人也,他的报价肯定高过市价,一头肥猪几两银子,那十多两银子,就能买好几头肥猪了,再想想严监生平时舍不得钱吃猪肉,这不正是写出了严监生待人胜待己嘛。对于儿子却很大方“戴银项圈,穿红衣服” ,自己平日舍不得吃的猪肉也会“在熟切店内买四个钱的”拿来哄孩子,可算得上一个好父亲了。对待自己妻子也是有情有义,妻子在世时,每年都有三百两的私房钱,严监生从不管她在哪里用。妻子患病时也是“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妻子死后严监生更是伤心不已, “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 。后来严监生又无意中发现了王氏历年聚积的银子,越发悲伤, “伏着床灵子,
8、又哭了一场” , “新年不出去拜节,在家哽哽咽咽” 。试问有对自己吝啬,对他人大方的吝啬鬼吗?故闲斋老人评曰“此亦柴米夫妻同甘共苦之真情。 ”由此可以看出严监生平日里节衣缩食是因为有严贡生做参考,他不想像老大那样白白的把个家吃穷了。这哪里是吝啬,这分明是小人物的悲哀。因为他只是个小小的监生,在地方又没有一官半职,况且他没读过书不会经商,他所有的资产都是分家得来的,他花一分就少一分,所以他不得不这样自虐式的节俭。五、花钱如流水的“吝啬鬼”严监生为严贡生平息官司共花了十几两银子;杨裁缝母亲暴病死了,杜少卿把裁缝送来的一箱子新衣服又送了,共值二十多两银子。严监生与二王商量扶赵氏为正时送与二位每人一百
9、两;杜少卿因为手头没钱叫人卖了地,一千三百两。正妻去世,严监生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银子;自娄太爷回家后,杜少卿前项已完,又叫人卖了田,两千多银子。赵氏患病时,严监生每日请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等;韦四太爷明着要吃杜少卿那坛九年零七月的老酒。严监生扶正赵氏拜天地时正妻王氏去世,两个舅奶奶乘乱,将些衣服,金珠,首饰,一搂精空,连赵氏方才戴的赤金冠子滚在地上,也拾起来,藏在怀里;韦四太爷好酒吃完走时,杜少卿送他一个玉杯和两件衣服。有意思的是,本书中最“吝啬”的人也是书里花钱最多的人,可是并没有看到严监生因为银子而心痛的样子。他的花钱能力已经超过视钱财为粪土、肆意豪举的杜少卿了。试
10、问一个吝啬的人会这么大手大脚的花钱吗?六、两根手指的真涵义严监生死时的“两茎灯草”成了中国文学宝库中描写吝啬鬼的经典性细节。但两根手指真的只代表“两茎灯草”吗?两根手指真就表示严监生的吝啬吗?(一)本小组对这种大众解释表示怀疑1. 在儒林外史最早最权威的卧闲草堂评本中,对严监生的临死伸指没有一字之论。根据资料儒林外史开始创作的时间是乾隆元年,而目前所见最早的刻本为嘉庆八年的卧闲草堂本,卷首并有乾隆元年闲斋老人序。可以看出闲斋老人的评和吴敬梓的创作大致是在同一时期,有人认为闲斋老人是吴敬梓的好友,更有甚者认为闲斋老人就是吴敬梓本人。所以卧闲草堂评本对研究儒林外史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堪比脂砚斋评本对研
11、究红楼梦的价值。试想这么重要这么经典的画面,闲斋老人怎么会一字不提呢?2. 结合全文可知,严监生生前花钱数量巨大,甚至超过了本书中最大方最豪气的杜少卿了,虽然有时确实很节俭,但也不会到为了“两茎灯草”而迟迟不舍断气的地步。(二)那严监生最后伸出两根手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本小组认为有以下几点:1. 最主要的意思告诉赵氏他死后要节俭。2. 告诉赵氏要小心严贡生。3. 告诉赵氏要依靠二王。1. 最主要的意思告诉赵氏他死后要节俭。我们看看严监生死后,他家是什么样子。 “真是个钱过北斗,米烂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享福度日。 ”这句话首先说明了富贵的生活是严监生善于经营才创造的,不像严贡生,分家时和严
12、监生一样的田地,因为贪吃竟落到 了“ 端了家里的花梨椅子,悄悄开了后门换肉心包子吃”的地步,所以严监生平日里“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的行为,不是不能理解的。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句话表现了填房赵氏的奢侈与享乐态度。回想前文,细细分析,正妻王氏和妾赵氏的为人处世不大一样。首先王氏和严监生同甘共苦过,他深知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平日里也很节俭,甚至带病做事。如严监生请两位舅老爷吃酒时,就写到王仁,王德 “进到房内,抬头看见他妹子王氏,面黄肌馊,怯生生的,路也走不全,还在那里自己装瓜子,剥栗子,办围碟” 。而妾赵氏后来才进门的,她当然没经历过艰难困苦,只知享福度日。当王氏病重的时候,赵氏为了当上正妻
13、,天天伏床痛哭“我而今只求菩萨把我带了去,保佑大娘好了罢” ,又说道“我死了,值得什么?大娘若有些长短,他爷少不得又取个大娘。他爷四十多岁,只得这点骨血,再娶个大娘来,各养的各疼。自古说晚娘的拳头,云里的日头。 这孩子料想不能长大,我也是个死数。不如早些替了大娘去,还保得这孩子一命。 ”然后又从丫鬟嘴里得知“新娘每夜摆个香桌在天井里,哭求天地,他仍要替奶奶,保佑奶奶就好。 ”王氏是怀疑过赵氏有阴谋的,所以她听了“似信不信。 ”但赵氏天天夜间这样说,王氏无奈道“何不向你爷说, 明日若我死了,就把你扶正,做个填房 。 ”“赵氏忙叫请爷进来,把奶奶的话说了。 ”从这个“忙”字便可以看出赵氏心思。至此
14、赵氏才被扶正。文中除了写赵氏心机颇深之外,还直接描写了她的挥霍。那是除夕夜里,严监生看到王氏每年的例钱,不觉“吊下泪来。 ”但赵氏却说“你也莫要说大娘的银子没用处,我是看见的。想起一年到头,逢时遇节,庵里师姑送盒子,卖花婆换珠翠,弹三弦琵琶的女瞎子不离门,那一个不受他的恩惠?况他又心慈,见那些穷亲戚,自己吃不成也要把人吃,穿不成的也要把人穿。这些银子够做甚么?再有些也完了。 ”严监生听着他说, 桌子底下一个猫就扒在他腿上,严监生一靴头子踢开了。严监生把赵氏扶正一是因为赵氏为妾时的唯唯诺诺欺骗了他,二是严监生只有和赵氏所生的独苗一根,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严监生从自己的家族和孩子出发,
15、便将赵氏扶正。但赵氏被扶正后便原有所发作,居然说出“这些银子够做甚么?再有些也完了。”的话。所以严监生非常生气,又不好发作,只得把怒火转到那只倒霉的猫身上了。这也可以解释,当晚严监生发现王氏生前攒下的五百两银子时,哭的那么伤心了。 “新年不出去拜节,在家哽哽咽咽,不时哭泣,精神颠倒,恍惚不宁。 ”所以严监生临死时让赵氏挑掉一茎灯草,就是想让赵氏明白,他死后不能只管享福度日,也得勤俭节约。不然让你那样挥霍下去,家产早晚给败了。2. 告诉赵氏要小心严贡生。首先从前文可知严贡生是个“荤饭秀才” , “举家好吃” , “骗了一世的人”更是个一号吝啬之人。然后从严监生临终托孤也可看出端倪,严监生对二王说
16、过“我死之后,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挣着进个学,免得像我一生,终日受大房里的气!”因为在封建宗法社会“长兄为父” ,严监生又没有一官半职,社会地位也比严贡生低,所以难免受到大房的欺负。严监生伸出两指是要赵氏记住他永远是第二,他上面还有个大哥。你以后可得小心行事,免得万贯家财被严贡生白白的霸占了去。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严监生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赵氏的儿子出天花死了,严贡生便强行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过继到严监生家。甚至不承认赵氏的正妻身份,只认她是严监生的妾,赵氏无奈只得告上公堂,但在第十八回中可知严贡生将严监生的家产三七开,自己占了七成,给了赵氏三成过日子。3. 告诉赵氏要依靠二王严监
17、生预料到了他死后严贡生觊觎他的家产,但他也深知赵氏一弱女子是断然斗不过严贡生的。所以他伸出两指告诉赵氏,他死后若严贡生有所图谋,便可以找王仁和王德做依靠。虽然在最开始,严监生是反对赵氏讨好二王的,但从他结交的朋友范围可知,二王只能是他唯一的选择,所以他不但给了二王许多的好处,还临终托孤于二王,目的就是想二王在日后帮助赵氏。有一种犯错是个人都躲不掉的错误,那就是看错人。严监生当然不例外。王仁,王德的名字也真是很符合他们的性情,忘仁,忘德。在赵氏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却“坐着就像泥雕木塑的一般,总不置一个可否。 ”还说“身在黉宫,片纸不入公门。 ”不肯为赵氏写复呈。难怪闲斋老人有评“ 赵氏自以为得托于二王,平生之泰山也,孰知一到认真时,毫末靠不得。天下惟此等人最多,而此等人又自以为奸巧得计。 ”所以严监生临死伸指那里是他吝啬,分明是他用心良苦,临死放不下不是多了一茎灯草费油,而是为赵氏,为其儿子不忍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