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探讨急性白血病是获得性造血祖细胞突变而引起的克隆性疾病,特点为骨髓中某系原始、幼稚的细胞明显增生而分化受阻,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外周血白细胞有量与质的异常,常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感染、出血及脏器的白血病细胞浸润。急性白血病的西医治疗以化疗、骨髓移植、基因、免疫治疗为主要手段。中医药可有效地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增长,诱导分化白血病细胞,介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并可提高化疗药的敏感性,逆转多药耐药,有效的治疗并发症,通过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免疫介导功能清除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故在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中仍有用武之地。1 中医药为主治疗白血病11 病因病机:中医将急性白
2、血病归于“急劳” , “热劳” , “血证” , “徵瘕”等范畴,白血病的发生多为禀赋不足、劳倦、饥饱、房欲、七情所伤,正气虚弱,热毒内侵或毒自内发,邪蕴骨髓,骨髓受损,热毒之邪自骨髓向外蒸发,弥漫三焦,脏腑壅滞,气分热盛;或伤及营血,营血热炽,高热不退,热毒炼津为痰,痰瘀热毒,交织为患。热毒伤及血脉,迫血妄行,或淤血内阻,经脉淤滞,瘀热相搏,血不循经,可致出血诸症。邪毒侵袭机体,潜伏经络,阻碍气血运行,气滞血淤痰阻,结于胁下可形成肿块,肝脾、淋巴结肿大、骨痛等。邪毒深伏骨髓,日久消灼精血,可致阴阳气血亏损。概言之,本病热毒、痰凝、血淤、正虚互为因果,形成虚实夹杂之证,贯穿于疾病的始终。12
3、治法用药:急性白血病的中医治疗,本辨证、辨病相结合的原则,在发病期,可分为热毒炽盛、血热妄行;热毒内盛、淤血阻滞;热毒内壅、痰阻血瘀;毒热未清、气阴两虚等类型,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配合凉血止血、活血化淤、化痰散结、益气养阴诸法。缓解期多见热毒内蕴、痰淤阻滞、湿热蕴结、气阴两虚、脾胃虚弱、脾肾两虚等类型,治疗以解毒、化痰活血、清利湿热、益气养阴、健脾和胃、补脾益肾等。根据急性白血病的病机特点,从临床经验的总结中,提出急性髓系白血病以解毒益气活血通络为法,基本处方:狗舌草、雄黄、全蝎、白花蛇、人参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解毒化痰散结消淤为法,基本处方:长春花、山慈姑、浙贝母、三七、鳖甲等。并以此为
4、法研制出白血病胶囊,用于临床收到较好效果。13 中医药截断病势: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情演变快,大部分病人因出现高烧、出血,才到医院就诊,此时骨髓检查幼稚细胞已很高,病人高烧旷日,正气已虚,或合并肛周、肺部感染,肝脏损害,血小板过低等,若立即给予化疗药,恐身体不支,出现败血症、严重内脏出血等并发症,故先予中医药治疗以缓其势, (常用中药苦参硷、六神丸、中药汤剂等) ,待热祛毒减,病势略有缓和,再予化疗方案,我们通过临床对照发现,使用中医药治疗 10 天,骨髓幼稚细胞可下降 25%,临床症状也明显减轻,再予标准化疗方案, CR 率明显提高。可能与中药使自身免疫力有所恢复和使化疗药物致敏有关。14
5、中医药治愈急性白血病:中医药能否治愈急性白血病,始终存在着争论,个别病人使用纯中药可达长期缓解,说明中药治疗是有效的,中药治疗不同于西医的化疗,可使白血病细胞缓慢下降,而疗效巩固不易复发,且身体状态好,有利于免疫力的恢复。另有中医药配合亚砷酸、维甲酸治疗的 M3 病人,100% 全部在缓解之中。大部分病人已超过三年。融合基因检查均已转阴。如此高的缓解率,得益于中医药的全程参与。2 急性白血病耐药的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难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下降,二是机体产生多药耐药,部分患者使用化疗药达不到缓解,此时往往求助于中医治疗,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着眼于整体治疗,注重多方位、多
6、靶向调节,通过激活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分化白血病细胞的作用,逆转多药耐药。临床用于逆转多药耐药的药物较多,如环孢菌素 A、异搏定、汉防己、浙贝母粉、人参提取物、参麦、川芎嗪、槲皮素等,或采取中西药合用的方法。目前临床体验是,抗耐药治疗要根据不同的细胞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基本原则是:联合、足量、多方位用药。21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抗耐药治疗 成人急淋或急淋伴髓系表达的杂合白血病,往往因化疗耐药而失败,这类病人多在常规化疗同时配合中医药治疗,可收到单纯化疗药未及的疗效。如杂合白血病病人,三次化疗未缓解,我们本联合、足量、多方位用药的原则,先予川芎嗪静点,熊胆、解毒
7、活血化淤益气养阴中草药口服,10 天后给予 CODAP 方案化疗,20 天后达到缓解,缓解期仍予中药口服,间断化疗,一年后病人仍处于缓解状态。逆转耐药还应根据分子生物学分类,采取针对性用药。22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抗耐药治疗: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的患者,常以加大剂量的方法治疗,有些病人亦不能奏效,有些因身体不能承受大剂量化疗而不能进行。对此我们多结合中医药治疗,根据不同的发病类型,临床用药有所不同。如急性髓系白血病 M2 型,给予川芎嗪、苦参碱、亚砷酸、中药汤剂治疗,然后与化疗药一起使用,根据病情逐渐减停某些药物,这种方法使一些耐药的病人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又如急性髓系白血病 M6 型病人,对
8、化疗药不敏感,临床缓解率低,我们则使用维甲酸、反应停、干扰素、白血病胶囊、中草药等结合化疗药一起应用,大部分病人获得了缓解。总之白血病耐药的治疗,中医药治疗是有效的,但中医药的作用较小,故采用联合、足量、多方位治疗原则,使已耐药的白血病细胞“致敏” ,并通过中西药的综合治疗作用,重新获得缓解的机会。其临床取效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3 中医药治疗并发症31 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高热:急性白血病属气阴两伤,热毒内蕴之证,发热是其常见症状,既有阴血损伤,但见发热则不宜纯用汗、清、泻诸法,惟用和解之法,能扶正祛邪,散热解毒。清末名医唐容川谓之治疗各种血证之活法。在临证中使用小柴胡汤加减治愈急性白血病高热
9、多例,小柴胡汤为和法之代表方,该方达表和里,宣通内外,升清降浊,调和肝脾,理气活血,降气止咳,为治疗内伤外感发热之通用方。方中柴胡轻清升散,既可疏散表热,又可疏散半表半里之邪,专治寒热往来,其透泄之功又可解肝胆郁热、退虚热、清痰热、散热毒郁结。是治疗白血病高热的首选药物。该药用量一般为 30100 才能达到作用。恐其辛散劫阴,多配太子参、女贞子。小柴胡汤中黄芩苦寒清热泻火解毒,起协同作用。它药配伍据临床辨证酌情选用。如有肺热配金荞麦、鱼腥草;胃热配生石膏、知母、焦栀子;肝热配茵陈、龙胆草;肛门湿热配滑石、苦参、槐花、生地榆;淤血徵瘕配八月札、鳖甲、桃仁、红花。临床实践证明,只要辨证准确,掌握好
10、小柴胡汤适应症,如寒战高热、口苦胁胀、默默不欲饮食等,则可放胆使用,并可加大用量,根据其他兼证,精当选药,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现代研究认为,小柴胡汤可通过提高 IL-4、IL-6 的水平,促进 B 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提高 NK 细胞活性,通过非特异性激活体内的巨噬细胞而发挥抗菌作用,还可提高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杀伤和抑制微小残留病灶,分化白血病细胞,是治疗白血病发热较为理想的方子。32 中医药治疗出血:急性白血病热毒内蕴骨髓,迫血妄行,可致出血诸证;邪毒内侵骨髓,耗伤阴血,正气衰败或化疗药耗伤气血,亦可导致各种出血。出血证的中医治疗,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血小板已低者,既使未下降,亦
11、可配合升血小板药物一起使用。出血证的中医治疗,本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原则,以解毒凉血止血、益气养阴为法。常用药物:羚羊角、水牛角、牛黄、半支莲、白花蛇舌草、茜草、紫珠草、仙鹤草、紫草根、白茅根、羊蹄根、卷柏、花生衣、侧柏炭、地榆炭、棕榈炭、大黄炭、三七粉、黄鼠狼肉粉、太子参、黄芪、女贞子、旱莲草等。为便于饮用,出血不明显者,亦可用大蓟、小蓟、白茅根、卷柏等代茶饮用。维血宁、白介素-11 等可酌情选用。总之出血证的中医治疗,重在未病先防,已发生出血者,应配合西药治疗。4 中医药在缓解期的应用急性白血病化疗缓解期,热毒已减,气阴两伤,中医辨证多见热毒内蕴、痰淤阻滞、湿热蕴结、气阴两虚、脾胃虚弱、脾肾两虚等类型,治疗以解毒、化痰活血、清利湿热、益气养阴、健脾和胃、补脾益肾诸法为主。临床当结合舌苔、脉象、体质、症状等辨证施治。中医药治疗可达到如下作用:一是调整阴阳气血,修复受损的骨髓,使正常细胞尽快恢复;二是促使幼稚细胞调亡,进一步诱导分化白血病细胞,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与化疗药配合不间断的打击幼稚细胞;三是调节免疫,修复受损的免疫功能,通过免疫介导作用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四是通过中医药的作用,可消除症状,提高机体抵抗力,延长化疗间期。我们在化疗缓解期配合中医药治疗,持续缓解可达 27 个月不复发,这样对化疗造成机体重创的病人,赢得了恢复的时间,有利于急性白血病的长期缓解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