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雨霖铃》评课报告.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810877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霖铃》评课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雨霖铃》评课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雨霖铃》评课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雨霖铃评课报告我认真的观摩了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陈老师和海口一中徐老师的雨霖铃课例,并研读了这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聆听了专家们的意见,并对这两节课有了自己的收获,评价和思考。这两位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都明确,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思路清晰。不过相比较而言,陈老师的教学重难点较突出,而徐老师的重难点欠突出,缺乏层次感。这两位老师共同的优点就是特别注重“读”在语文诗词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头到尾都贯穿了这一方法,这是尤其值得我们广大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借鉴、推崇和落实的。因为语文这一学科特别注重文学素养的养成,如果能在读的基础上而“诵” ,注重文学的积累,这对语文的突飞猛进就有实际上的重大意义了,所以我觉得语

2、文老师如果在教学前能先成诵,做学生学习的行为榜样,那就相当有说服力了。在这两堂课中,徐老师的课突破常规,没有从平淡的人物介绍开始,而是让学生直奔词本身。直入文本阅读的方法,让人耳目一新,让学生成为课堂阅读的主人,值得借鉴!但是,我觉得两位老师的教学环节都有一个缺点就是太细了,有面面俱到之嫌。比如陈老师的设计中“作者介绍”这一环节,其实对于柳永,我觉得我们只需要让学生知道他是婉约派词人和和了解婉约派的诗风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介绍那么多细枝末节的东西,太繁冗了。在“点拨”这一环节中,老师的讲解占据了主要部分,其实我觉得可以设计让学生描述场景,依据学生的描述和理解,简要点拨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过于透彻,

3、反而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学生对语言的创造力,老师替他们代言了,学生就没有了表达自己心声的机会了。让学生自己多表达,老师切中恳綮的及时点拨,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得更深刻些!另外,该课中有一个教学重点就是“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两位老师都是简单的带过,没有讲透,什么是“实” ,什么是“虚” ,这样学生容易淡忘,当离开课本去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可能又无法想起了,可从以前学过的诗词中选取例句再次让学生感受,强化记忆!学完这两节课后,我想以后在语文教学中是应该细点呢,还是该根据考纲有的放矢的教学,只要能让学生学会解题的方法就行了呢?有时的确让我困惑,因为现实是要应试,不可能天马行空地教学。另外,我又想,现代课堂教学讲究自主、合作和探究,很多老师的课越来越热闹,也越来越形式多样了,热闹的课一定是有气氛高效的课堂吗?我却想,为什么不给孩子充分静心思考的时间呢?毕竟人只有在心灵宁静的时候,才能让学生有“心得” ,何苦老师罗嗦讲个没完呢!到底怎样的课才是高效成功的课呢?这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