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orgWarner 培训之我感文/钟兴午餐后,我和同事们站在 BorgWarner 的草坪边闲聊。那草真绿,就像是刚刚刷绿色的油漆一样,油绿油绿的,一根根笔挺地直立着。看着看着,同事不由地感慨:“ 这么绿的草坪,怎么就没人去坐坐呢?”听到这,我四处环望,三三两两过往的人,还真没有一个践踏草坪的。突然之间,我由衷感慨,原来这就是一个知名的世界 500 强企业的文化。从一踏进 BorgWarner,从保安礼貌的“ 你好 ”,餐饮负责人员微笑的“谢谢” ,每一点细节都体现着。应博格华纳的邀请,我有幸参加了他们组织的亚太区的供应商培训。周日下午 2:00 从玉环从发,乘汽车、坐动车,历时约 6 小
2、时 40 分,终于在到达上海虹桥火车站。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感觉跟春运差不多。由不得多想,我们顺流而下,陷进了虹桥枢纽的漩涡,看着四处溢流的人潮,一时之间真不知道何去何从,事先准备的路线资料似乎排不上用处。同行的有一“淡定哥”,随即掏出手机,致电混迹上海滩的兄弟。终于,在三分之一柱香的时间内动用 GPS卫星加上人肉搜索功能,让我们挤上了地铁 2 号线。地铁里可以说是人山人海,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容纳空气的间隙,但每到一站似乎只有上没有下。再看看人们的表情,有焦急、有茫然、有兴奋,也有些许的安静,静静地听音乐或玩游戏。我想:焦急的,也许是在地铁另一端有沈佳仪(电影那些年里的女主角)等待的一类;茫然
3、的,就是我等,不知道身在何处的一类;安静的,也许是已经习惯了上海的快节奏,每天朝九晚五挤地铁的上班族。上海的快节奏,比起我们在玉环的工作环境,压力应该会大很多。换乘了三条地铁线,从 2 号到 1 号再到 5 号,我们几乎一路小跑。地铁就像是上海的血液,在这座城市的每条血管里流淌着,而我们就像是每个小细胞一样,能告诉我们坐标的只有地铁上闪烁的位置指示灯了。大约过了 2 小时,我们从上海最繁华地带穿越,从一个郊区到了另一个郊区,一个接近目的地BorgWarner 的快捷酒店小憩。抬手一看手表,今天的最后几秒已进入倒计时,肚子已经早已空空如也。此时,为迎接我们大驾光临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恐怕就只有麦
4、当劳这样的 24 小时营业的连锁快餐店了。周一早上 9 点,在简单的报到注册后,BorgWarner 的亚太区供应商培训正式开始,担任培训主讲的是 BorgWarner 亚太区培训主管 Skotti。她首先问好,然后是介绍这几天的日程以及她的培训团队。从第一句话开始,之中没有一句中文,对于英文听说能力不好的我们,确实是很大的障碍,但是对于兼顾亚太区的其他供应商,如对韩国、日本、印度的而言,英语确实是最好的官方语言。Skotti 讲到,BorgWarner 利用互联网 Website 管理全世界的供应商,用最简单和快捷的数据库,规范所有的供应商的文档和需求种类,所有供应商的信息都可以在 Borg
5、Warner 主页的 supplier 链接找到。在谈到 BorgWarner 对供应商的考核方面,他们主要关注 Quality(质量)、Delivery(交付情况) 、成本 (Cost)三个大方面。其中 Quality 包括:CPM (客户抱怨次数) 、8Ds closure/days(8D 的关闭天数)、PPM-6 Months rolling avg(连续 6 个月的 PPM 平均值);Delivery 包括:Premium freight(因延迟造成的额外运费)、 percent on time(月准时交付的批次 );Cost 包括:Cost reduction(成本的降低)、 Com
6、mercial competitiveness (供应商同行之间的竞争力 )。得分在 85100 的为 A 类供应商,7084 的为 B 类供应商,小于 70 的为 C 类供应商。BorgWarner 认真、公平处理以上考核数据,及时在BorgWarner website 显示,根据考核成绩,实行供应商的优胜劣汰。BorgWarner 是 Audi(奥迪) 、Daimler(戴姆勒)、BMW、Ford、Hyundai/Kia等这些中高端轿车生产企业的供应商,每年 15%的销售额来自 Audi(奥迪) 。对于我们而言,如何系统、公正、公开地利用数据,管理和提升我们的供应商,应该是保持双环发展的前
7、提。BorgWarner 面对全世界众多供应商、客户,同样也有众多的项目管理,而他们的先期策划是基于互联网完成的,于是 Skotti 讲到了EAPQP。BorgWarner 的 SDE 会在 BorgWarner website 立项,并不断更新项目进度,EAPQP WEB 页包含了项目所有的信息。有需要时,在世界的任何有互联网的角落都可以查到项目进展。双环在遇到日益繁杂的生产计划问题时,于 2007 年引进了 ERPU7 系统,在当前项目开发管理欠流畅的前景下,不知道管理层是否想到过 EAPQP 的运用能让我们项目开发、策划更加的标准化、系统化、流畅化呢?FEMA 分析是一个很有逻辑性和思想
8、性的过程。这次培训针对 FEMA 的部分也很有意思,BorgWarner 注重实用的培训。培训讲师把我们按 5 人分组,每组可以从讨论课题中选择其一做 FEMA 分析。其中有个小组由韩国人、日本人以及一个墨西哥人组成。墨西哥人代表小组发言,他们的课题是:给小孩喂奶。同样的课题,中国小组的分析似乎都循规蹈矩,是我们通常能想到的问题:如牛奶浓度、牛奶温度、喂奶的姿势等,而墨西哥人的一言就惹得哄堂大笑,他认为:潜在的失效模式就是没有小孩或者没有牛奶,失效原因可能是牛奶被狗吃了。表面看虽然荒唐,但是潜在的失效就是任何原因都可能存在的。回看我们的 PFEMA 分析,真的是一个团队在分析吗?真的是挖掘了隐藏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吗?APQP 策划不全面,项目全面铺开,而没有一个整体收拢、规划,也许这就是我对于曾经一位高层领导问我样品为什么这么难做的回答吧。短暂的培训只能以点带面,不能具体到诸多细节,但是教会我的却是做事的方法。看得到差距,看得到方向,我的内心会更加地淡定,会少很多的抱怨。感觉压力大的时候,心里骂几句会舒服很多,也许有天遇到任何挫折都可以微笑地说“你好” 、 “谢谢” ,那我们就是世界 500 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