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矿井通风,目录,一、:补充 绪论第一章 井下空气 第二章 通风系统 第三章 矿用通风机第四章 掘进通风 二、:第五章 矿井通风网络分析 第六章 矿井需风量与风量调节 第七章 矿井空调 第八章 通风测量 第九章 通风质量标准化标准 第十章 安全评估,绪论:提高记忆的方法,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学习要讲求策略,关键是记忆策略,记忆策略指的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对记忆方法的选择、运用和调控。记忆策略的基础是记忆方法。记忆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记忆策略的核心,是根据预定目的,通过自我意识对学习方法进行自我监控,把记忆方法提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保证最佳的记忆效果。在培训中应注
2、意学会: 1.识记的策略:(1)有目的的识记,(2)先理解后识记,(3)识记与操作相结合,(4)保持良好的情绪。,绪论:提高记忆的方法,2.复习的策略:要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边复习边思考。在复习中要整理好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 3.提取的策略记忆术,提取要依靠线索,一靠联想二靠记忆术。记忆术就是记忆方法,(1)直观形象记忆法(2)歌诀记忆法(3)特征记忆法(4)谐音记忆法(5)比较记忆法(3)重点记忆法(7)自编提纲记忆法(8)图表记忆法。,绪论,绪论 培训要求 1、应该了解内容:煤矿加强通风及通风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节 井下空气的成分 2、必须掌握内容: (1)空气的主要成分及特性; (2)有害
3、、有毒气体的特性及规程规定; (3)有害、有毒气体的主要防治措施。,一、加强通风及通风管理的重要性,加强通风及通风管理的重要性,保证煤矿通风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通风不保证,井下工作人员随时有死亡危险。通风不保证,不但能直接引发事故,而且往往是“祸不单行”。不但能引发窒息、中毒、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而且在火灾、顶板、水灾等事故中引发其他事故。如:2004329,湖南涟源香花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截止31日16:30分,井下共有14人,8人死亡、2人受伤、4人失踪。该矿20028被水淹,目前一直在排水,尚未恢复生产。又如:2003125,沙湾苇子沟煤矿,靠自然通风,乱采滥挖,井下局扇安装在回风中
4、,又使用普通电气设备,引发瓦斯煤尘爆炸,造成5人死亡。又如:下页,加强通风及通风管理的重要性,20031122,河南内汝州市孙店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2人,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4113万元。 原因:立井西大巷更换电缆开关,掘进面停风7小时以上,造成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该矿负责人仍违章指挥工人冒险作业,违章放炮,炮火引起瓦斯爆炸。 处理:主要生产负责人李占林在事故中死亡,不予追究责任;法人代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安全、技术、机电矿长、安全科长事后逃匿,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煤师兼安全员、两个瓦检员事后逃匿,负有主要责任,公安机关立案侦察;正副市长、公安局长、等分别受到党政处分。此
5、类事故不胜枚举,所以必须加强通风。,绪论,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地表大气与井下空气靠自然通风和空气扩散所进行的交换量很小,氧气减少。 开采活动破坏了地层原始的平衡状态:涌水和突水;有毒、有害气体增加;热量散发。 在矿物的采、掘、装、运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污染井下空气。 井下无自然光源(阳光),照明条件差;井下各类机电设备和放炮产生噪音;工作空间受限;使井下的工作环境恶化。,绪论,三、矿井通风的目的: 1、供给井下充足的新鲜空气; 2、排除、冲淡井下有害有毒气体; 3、改善矿井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4、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 新风(进风):风流流入井下后,没有经过工作面前,成分没有发生变
6、化。 污风或乏风(回风):风流经过工作面后,其成分发生了变化。,第一章 井下空气,第一节 井下空气的成分 空气干空气水蒸气湿空气 表11 干空气的标准成分(p1),第一章 井下空气,第一节 井下空气的成分 一、井下空气的主要成分:氧气和氮气及少量二氧化碳。 (一)、氧气(O2) 1、特征:“三无”,相对密度为1.11,供人呼吸,支持燃烧;空气中约占2096%。 2、人耗量:静止状态下耗氧量0.25 l/min,工作时耗氧量13 l/min; 3、对人的作用浓度:当浓度小于17时,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当浓度小于15时,无力进行劳动;当浓度小于12时,有生命危险;当浓度小于3时,立即死亡。 4、规
7、程规定:工作面进风流中20,第一章 井下空气,(二)、氮气(N2) 1、特征:“三无”,相对密度为0.97,微溶于水,不助燃,无毒,但当氮气浓度升高时,氧气浓度相对减少,可引起缺氧窒息,是井下有害气体的一种,空气中约占79% 。 2、主要来源:煤中固有,坑木腐烂,井下大小便。 注:规程无具体规定,必须加强防范。,第一章 井下空气,(三)、二氧化碳(CO2) 1、特征:无色,略有酸味,相对密度1.52,不助燃烧,易溶于水,对人的呼吸有刺激作用空气中约占004% 。 2、对人的作用浓度:1%,呼吸急促;5-8%,呼吸加快1倍以上,10%以上有窒息危险(窒息特征略)。 3、主要来源:工作人员呼吸,煤
8、中固有,煤氧化、坑木腐烂,爆炸、火灾,井下大小便。 4、规程规定:在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不得超过0.5,在采掘工作面和采区的回风流中,不得超过1.5,在矿井和一翼的总回风不得超过0.75。,第一章 井下空气,第一节 井下空气的成分 二、井下空气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 1、有毒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等; 2、有害气体:氮气(N2)、 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氢气(H2)等。 下面具体讲授,第一章 井下空气,(一)、一氧化碳(CO) 1、特征:“三无”,相对密度097,微溶于水,可燃可爆(爆炸浓度1375%),剧毒(与血亲和
9、力比氧气大250300倍,血液中毒) 2、中毒浓度:0128%,051h,反映迟钝,丧失行走能力;04%,30min内死亡(昏死、死亡特征略)。 3、主要来源:火灾、爆炸、炮烟; 4、规程规定:井下不允许超过00024%(24ppm),第一章 井下空气,(二)、二氧化氮(NO2) 1、特征:红褐色气体,相对密度159,易溶于水,与水结合形成硝酸,对眼、鼻、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呼吸系统中毒)。 2、中毒浓度:001%,强烈刺激呼吸器官,咳嗽、痉挛、呕吐、腹泻,神经麻木;0025%,(5/m)马上死亡。 3、主要来源:井下放炮。 4、规程规定:井下不允许超过000025%,第一章 井下空
10、气,(三)、硫化氢(H2S) 1、特征:无色、略有甜味道,有臭鸡蛋味,相对密度119,易溶于水,可燃可爆(爆炸界限445%),剧毒气体(神经中毒)。 2、中毒浓度:00001%,有臭鸡蛋味;002%,刺激眼、喉、呕吐、头痛、乏力;005%,(05h)有死亡危险。 3、主要来源:坑木腐烂,含硫矿水解,井下大小便,老窑水,煤中涌出等。 4、规程规定:井下不允许超过000066%,第一章 井下空气,(四)、二氧化硫(SO2) 1、特征:无色、酸味道、硫磺气味,相对密度232,易溶于水,剧毒气体(呼吸系统中毒)。 2、中毒浓度:005%,马上死亡。 3、主要来源:矿井火灾,爆破工作。 4、规程规定:井
11、下不允许超过00005%。,第一章 井下空气,三、井下主要有害气体 (一)甲烷(CH4) 1、特征:俗称瓦斯、沼气,“三无”(但。 与其他气体化合有苹果香气味);相对密度0554,绝对密度0716/m,扩散性极强;本身不燃不爆(与空气混合可燃可爆,爆炸界限516%),达到43%时,氧气降低到12%,有窒息危险。 2、主要来源:煤中固有。 3、规程规定如下:,第一章 井下空气,1、采掘工作面进风、局扇开关10m内、串联进风流不得超过05%; 2、总回风、一翼回风,不得超过075% 3、采区回风、采掘工作面、采掘工作面回风都不得超过1%; 4、排放瓦斯回风流、采掘工作面断电浓度不得超过15%; 5
12、、达到2%,体积05m为局部积聚,必须进行排放,排放严禁“一风吹”; 6、达到3%,不能排放,必须在24小时内封闭。,第一章 井下空气,(二)、氢气(H2) 1、特征:“三无”,相对密度007,可燃可爆(爆炸界限474%)。 2、主要来源:火灾、爆炸、井下充电。 3、主要危害:井下发生火灾,抢险救灾中用水灭火时,极易造成烧伤、灼伤事故。 4、规程规定:井下不允许超过05%。,第一章 井下空气,四、矿内有毒有害气体防治主要措施: 1、加强通风,向矿内连续供给新鲜风流,使之达到安全浓度。 2、抽放瓦斯(采煤工作面瓦斯大于5m/min、掘进工作面大于3m/min,必须抽放)。 3、煤体注入石灰水以减
13、少H2S和SO2 4、放炮使用水炮泥、放炮前后必须喷雾洒水;必须等炮烟吹散后方可进入采掘进工作面。 5、防止煤炭自燃。 6、采取综合防尘措施。 7、发生爆炸、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等事故时,及时佩带自救器。,第一章 井下空气,第二节 空气的物理性质与状态参数 培训要求 应该了解内容:井下空气参数。例如空气密度,温度,湿气等。,第一章 井下空气,第二节 空气的物理性质与状态参数 物性参数与状态参数 一、空气的物性参数 1气体常数 pv=RT干空气的折合分子量Md为28.97,折合气体常数Rd为287 J/kgK。水蒸汽的分子量Mv为18.015,气体常数为461.5287 J/kgK。湿空气的折合分
14、子量和折合气体常数与水蒸汽的分压力有关;分压力越大,则折合分子量越小,折合气体常数越大。,第一章 井下空气,第二节 空气的物理性质与状态参数 2比热 在常温常压下,干空气的定压比热为1.01kJ/kgK,水蒸汽的定压比热为1.85kJ/kgK。 3粘度 动力粘性系数,单位:Pas 运动粘性系数,单位:m2/s 在0下, = 1.685810-5 Pas = 1.3010-5 /s 在20下, = 1.794610-5 Pas, =1.4910-5/s,第一章 井下空气,二、空气的状态参数 1压力p,单位:帕(Pa) 1Pa=1N/。1bar=105 Pa,1atm=101324.96Pa。 2
15、水蒸汽分压力:将一定量的湿空气中的水蒸气抽出,使其保持与原来湿空气相同的温度和压力,这时的水蒸气的压力叫水蒸气分压力;符号:Pv;同样有干空气分压力Pd; 空气压力等于水蒸气与干空气分压力之和。 3密度与比容 密度符号,单位kg/m3。 =(1/287T)*(P-0378P)Pa 或 =0.465P/T kg/m 其中T=(273+t) T绝对温度K。,第一章 井下空气,二、空气的状态参数 4. 温度t摄氏(摄尔沙斯)温度,单位 (我国常用) t=(9t/5)+32 t华氏(华伦海特)温度(外国常用) 如:t=20 ; 则:T=273+20=293K;t=(9*20/5)+32=68;,第一章
16、 井下空气,7、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 (1)、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质量。符号:; 单位:kg/m。 (2)、相对湿度:空气的水蒸气的分压力Pv与相同温度下水蒸气的饱和压力Ps的比。即 =( Pv / Ps)100%; 相对湿度的测量见第八章,第一章 井下空气,第三节 井下气候条件 培训要求 1、应该了解内容:矿井常用的热应力指标。 2、必须掌握内容: (1)矿井通风的目的; (2)气候因素; (3)规程102条 温度规定。,第一章 井下空气,第三节 井下气候条件 一、热应力指标 人体在静止状态下产热量大约70100W,在水平巷道中行走能量消耗约290W。 人体主要散热方式:对流换热
17、、辐射、汗液蒸发 决定人体表面散热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平均辐射温度。 井下气候标准: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气温不得超过26,机电硐室不得超过30 。,常用的热应力指标,干球温度:空气一般温度(Td). 湿球温度:温度计包湿的温度(Tw). 有效温度(tB)、导引温度(tr) 同感温度(tR:综合指标. 卡他度:衡量人体散热指标. K=F/t 其中k-卡它度值(毫卡/秒.平方厘米;F-卡它计常数(毫卡/平方厘米);舒适k值: 轻劳动:6;中等:8;繁重:10;,SYT:,第二章 通风系统,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 培训要求: 必须掌握内容:(1)什么叫通风系统;(2)矿井通风方式的种类
18、;(3)主扇的工作方法及适用条件;(4)选择通风系统的安全原则;(5)通风系统图的内容,绘制要求。,第二章 通风系统,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主扇的工作方法、通风网络及通风构筑物的总称;主要由风机和通风网路两部分组成。 一、矿井通风方式 1.中央式:1)中央并列式,第二章 通风系统,1、优点:进回风布置在中央工业广场内,地面建筑和供电集中,建井期短,便于贯通,初期投资少,出煤快,护井煤柱较小,井筒延深时通风较方便,反风容易,便于管理。 2、缺点:风流路线长,阻力大,漏风大,工业广场受主扇噪音影响和回风流污染。 3、适用条件:煤层倾角大,埋藏深,井田走向长度不大、瓦斯与自然发
19、火都不严重的矿井。,第二章 通风系统,2)中央分裂式(中央边界式),第二章 通风系统,1、优点:通风阻力较小,内部漏风较少,工业广场不受主扇受主扇噪音影响和回风流污染。 2、缺点:风流路线较长,阻力较大。 3、适用条件:煤层倾角小,埋藏浅、井田走向长度不大,瓦斯与自然发火比较严重的,第二章 通风系统,2对角式 1)两翼对角式,第二章 通风系统,1、优点:风流路线短,阻力小,漏风少,安全出口多,便于风量调节,风压稳定,工业广场不受噪音和空气污染。 2、缺点:井口安全煤柱压煤较多,初期投资大,投产较晚。 3、适用条件:井田走向长,产量大,所需风量大,瓦斯大、自然发火严重的矿井。,第二章 通风系统,
20、2对角式 2)分区对角式(简称分区式),1、优点:每个采区有独立的通风系统,便于风量调节,安全出口多,抗灾能力强,初期投资少,出煤快。 2、缺点:占用设备多,管理分散,矿井反风困难。 3、适用条件:煤层埋藏浅,地表高低起伏大,无法开掘总回风巷。,第二章 通风系统,第二章 通风系统,3区域式,1、优点:及可以改善通风条件,又能缩短建井工期,风路短,阻力小,漏风少,网络简单,风流易于控制,安全出口多,安全性好,便于风机选择。 2、缺点:通风设备多,管理分散。 3、适用条件:井田范围大,储量丰富,瓦斯含量较大的特大型矿井。,第二章 通风系统,第二章 通风系统,4混合式:1)并列与对角混合、2)分列与
21、对角混合,第二章 通风系统,1、优点:回风井多,通风能力大,布置较灵活,适应性强。 2、缺点:通风设备多,管理复杂;易形成角联小系统,造成风流不稳定,抗灾能力差。 3、适用条件:井田范围大,地质和地面地形复杂;产量大,瓦斯涌出量大的矿井。,第二章 通风系统,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 二、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 一、抽出式,第二章 通风系统,二、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 (一)抽出式(负压)井下压力变化情况P,主扇开动压力,主扇停止压力,第二章 通风系统,1、优点:主扇按在回风井,便于运输管理;主扇抽风时井下处于负压状态,有利于有害气体排除,一旦停风,有害气体暂时涌出少,便于井下人员撤退。 2、缺点:漏风
22、由外向里,增加了回风巷的有害气体浓度;温度低的矿区,进风井易结冰,对运输、行人多有不便。 3、适用条件:井田内废旧老窑和采空区少,瓦斯涌出量较大的矿井。,第二章 通风系统,二、压入式,第二章 通风系统,二、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 (一)压入式(正压)井下压力变化情况P,主扇开动压力,主扇停止压力,1、优点:冒落区裂隙通达地面时,压入式通风采空区的有害气体和煤炭自燃生成的有毒气体,通过塌陷区向外漏出,有利于安全;进风井有风门,井口不易结冰。 2、缺点:进风井设风门不利于运输和管理;主扇一旦停风,井下压力迅速下降,造成瓦斯大量涌出;有效风量小,有害有毒气体向外泄露,煤炭自燃预兆不易发现。 3、适用条
23、件:开采水平浅,瓦斯涌出量小,生产能力小的矿井。,第二章 通风系统,第二章 通风系统,三、混合式,第二章 通风系统,1、特点:具有抽出、压入两种通风方法的优缺点;进风侧处于正压,回风侧处于负压,工作面大致处于中间,采空区连通地表的漏风因而较小;通风能力大,但通风管理复杂。 2、适用条件:通风能力需增加的老矿延深或改造的低瓦斯矿。而新建和高瓦斯矿不宜采用。,第二章 通风系统,三、选择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原则 1要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每一通风系统至少有一个进风井和一个回风井。 例1:2005年3月19日12时15分,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白塘乡细水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并波及相邻的康家窑煤矿。
24、两矿共计72人死亡(其中细水煤矿52人、康家窑煤矿20人)。 直接原因:在责令停产施工和作业超通风能力冒险生产,在一个区域内布置6个回采工作面、1个掘进工作面作业,造成工作面风流短路、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明火放炮引起瓦斯爆炸。因细水煤矿和康家窑煤矿井下巷道连通,造成了事故的扩大。,三、选择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原则,例2:2005年5月20日,山西临汾地区临汾市蒲县克城镇后沟煤矿(乡镇有证)发生局部瓦斯爆炸,造成该矿14人死亡。该矿瓦斯爆炸后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井下巷道窜入相邻的沙坪子矿,造成沙坪子矿6人窒息死亡,该事故共造成20人死亡。,三、选择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原则,2进风井口必须布置在粉尘、
25、有害气体和高温气体不能侵入的地方 3通常以罐笼提升井兼做进风井,回风井则常是专用风井,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和箕斗提升井不应兼做风井。 4通风系统简单,风流稳定,易于管理。 5发生事故时,风流易于控制,人员便于撤出。 6所有矿井都要采用机械通风,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安在地面。矿井不得采用局部通风机群作为主要通风机用。,三、选择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原则,7多风机并联运转时,其公用段阻力应小于任一风机风压的20。 8开拓新水平的回风流应能直接进入总回风道。 每一个生产水平和采区,都必须布置单独的回风道,实行分区通风。井下爆破材料库、井下充电室、机电硐室必须有单独的新鲜风流通过,回风风流应引入回风巷。 9
26、满足防治瓦斯、火、尘和水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 10尽量减少通风构筑物设施和对角巷道的布置,以免引起大量漏风和防止风流发生反向。,这是安全出口吗?,如此出口需要“攀岩”技术! 谈何安全?,瓦斯煤尘爆炸进风井惨状,第二章 通风系统,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 四、通风系统图与网络图 (一)通风系统图矿井通风系统图必须标明以下内容: 1矿井通风系统的风流路线和风流方向; 2各巷道、硐室和工作面的风量值与阻力值; 3通风、防火、防尘设施和各通风构筑物的安装地点,以及火区位置和范围。 4、通风部门要按季绘制,按月修改;开采几个煤层必须有矿井通风系统图和分层通风系统图。,第二章 通风系统,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
27、 (二)通风网络图(绘制步骤P21-22),第二章 通风系统,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 培训要求 1、应该了解内容:下行通风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2、必须掌握内容: (1)串联通风的危害; (2)规程对串联通风工作面的有关规定;(3)采区通风构筑物的种类、用途;(4)矿井反风的目的和反风方式种类。,第二章 通风系统,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 一、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1每一个生产水平和采区,都须布置单独的回风道,实行分区通风。 2回采和掘进工作面都应独立通风,有特殊困难必须串联通风时应符合有关规定。 3有突出危险的煤层,回采工作面严禁采用下行通风。 4掘进和回采工作面的进回风,都不得经过采空区或冒落区
28、。 5采空区须及时(45天内)封闭。,第二章 通风系统,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 一、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6倾斜运输巷道中,不应设置风门。 7掘进巷道与其它巷道贯通前,通风部门必须预先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贯通后须立即调整系统,防止瓦斯积聚,待风流稳定后,才可恢复工作。 8为了便于在火灾时控制风流、扑灭火灾和防止烟气中毒事故,采区内应选择适宜地点预设反风门或防火门。,第二章 通风系统,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 二、采区上、下山的布置 (一)上(下)山的数目 每一采区至少要有两条上(下)山,即运输机上山及轨道上山,其中一条进风,一条回风。 生产能力特大或瓦斯涌出量大,或上、下多区段同时生产,或
29、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区,往往增开一条或多条通风行人上山。 (二)进、回风上山的选择 轨道上山进风、运输机上山回风 运输机上山进风、轨道上山回风 (三)中央上山和边界上山,第二章 通风系统,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 三、关于串联通风 1、什么叫串联通风:井下风流流经用风地点后没有排入回风巷而又流入下一用风地点的风流流动形式。 2、串联通风危害:1)、风路长阻力大;2)、各点风量相同难调节;3)、被串联通风工作面工作条件差;4)、易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中毒窒息类事故,并易形成事故扩大。,第二章 通风系统,四、关于采掘工作面串联通风 1、原则:采、掘工作面都应独立通风; 2、前提条件:同一采区、同一煤
30、层上下相连的两个工作面。 3、数量要求:回采面和与其连接的掘进面,掘进面和与其相邻的掘进面,在独立通风有困难时,在制定措施后,可以串联通风,但串联次数不得超过一次。 4、装备要求:在进人上述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必须装有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报警浓度0.5、断电浓度0.5 、复电浓度 0.5 其它有害气体应符合规程规定。 5、严禁行为:在有瓦斯(二氧化碳)喷出或有煤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煤层中,严禁任何两个工作面串联通风。,第二章 通风系统,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 五、长壁工作面通风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一)长壁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的布置形式,第二章 通风系统,六、长壁工作
31、面通风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二)采用上行风或下行风 下行风与顺向通风 联邦德国1980年5月用下行风的采面占45,前苏联、美国、英国等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我国平顶山、徐州、中梁山、芙蓉、涟邵、邢台、阜新、淮南、淄博等等局矿也先后采用下行风。 用下行风顺向通风,与上行风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1降尘方面 2降温方面 3瓦斯涌出方面 4防灭火方面,第二章 通风系统,七、采区的通风构筑物 为了保证井下风流沿设计的路线流动、各个用风地点得到所需风量,不得不在通风系统中设置一些通风构筑物,以控制风流的方向和数量。 采区内的主要通风构筑物有:风桥、挡风墙、风门和调节风窗。 通风构筑物的数量、位置和质量
32、对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抗灾能力和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一)风桥 1、作用:隔开交叉风路,防风流短路。 2、种类:绕道式(永久性)、铁筒式(临时性)。 3、要求1)、绕道式:1)、风量:1020m3/s;2)、材料:混凝土或料石;3)地点:前后6米支架牢固、顶底板稳定; 4)、尺寸:厚度045m;s 所在巷道断面的4/5;坡度25 :,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2)、铁筒式: 1)、风量10m3/s;风速 10m/s; 2)、材料:钢板; 3)、尺寸:厚度5mm; 直径750mm; 4)、其他:漏风率2%; 5)、通风阻力150Pa; 风桥符号,第二节 采区通
33、风系统,4、风桥损坏事故2000年9月5日9点55分,山西某矿井下施工时破坏盘区风桥,致使风流短路20h,51408-1掘进头瓦斯积聚,设备检修,发生撞击火花而引爆瓦斯,29人死亡,2人下落不明。 轮胎煤矿发生撞击火花而引爆瓦斯7人死亡。,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二)密闭 1、作用:截断风流; 2、分类1)、按时间性分为临时密闭、半永久、永久密闭。(2)、按用途分为防灭火密闭、一般密闭、耐爆密闭。 3、要求 (1)、临时密闭 1)、掏槽深度:岩巷 03m;煤(半岩) 05m 。 2)、地点选择:前后5m巷道支护完好、顶底板完整、无积煤、无淋水;,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3)、密封要求:木板鱼鳞搭
34、接、黄土、石灰抹面,基本不漏风; 4)、安全要求:20米外设立栅栏、警标和记录牌;每班至少检查1次瓦斯等有关气体。 (2)、永久密闭 1)、掏槽深度:岩巷 05m;煤(半岩) 1m (标准化要求: 02m;安全评估 03m ) 。 2)、地点选择:前后5m巷道支护完好、顶底板完整、无积煤、无淋水;,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3)、密封要求:不得有对缝,空缝,平整度 凹凸01m/,黄土、石灰抹面刷白,不漏风(防灭火密闭要求:耳听无声,手拭无风,炮线不进); 4)、厚度要求:上宽 045m;下宽 1m;(标准化要求 05m,安全评估 06m ) 。 5)、设施要求:密闭内有水,要留反水管; 要留观测孔
35、,平时保持密封。 4)、安全要求:20米外设立栅栏、警标和记录牌;每班至少检查1次瓦斯等有关气体,并进行编号管理。,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三)、风门 1、作用:即截断风流,又要行人、行车。 2、分类:普通风门、自动风门(机械传动、电动、气动、水动等) 3、数量及间隔要求:至少两道;行车间隔距离1列车长度,行人间隔距离5m; 4、普通风门要求: 1)、迎风开启,角度80 85; 2)、门墙掏槽厚度:煤03m,岩石02m;门墙厚度03m;门板厚度:木料30mm,铁板2mm;,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3)、地点选择:前后5m巷道支护完好、顶底板完整、无空帮、无空顶、无裂缝、无淋水; 4)、密封要求:
36、电缆、水管、压风管等的孔口要设法堵严,双门要有闭锁性,漏风率2%。 例:某矿管理混乱,安装设备风门常开,造成风流短路,采煤工作面无风,造成支架顶部冒落区瓦斯积聚,又遇顶部自燃,发生瓦斯爆炸,其中安装设备的85人中75人死亡,7人受伤。,第二章 通风系统,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 八、局部反风 1、矿井反风的目的:当井下一旦发生火灾时,能够按需要有效地控制风流方向,确保安全撤离和抢救人员,防止火灾区扩大,并为灭火和处理火灾事故提供条件。2、矿井反风方式有全矿性反风、区域性反风和局部反风三种。 3、当采区内发生火灾时,主要通风机保持正常运行,通过调整采区内预设风门开关状态,实现采区内部部分巷道风流的反
37、向,把火灾烟流直接引向回风道的反风方式,称为局部反风。如果火灾发生在某一采区或工作面的进风侧,应当采用局部反风措施,防止火灾烟流进入人员汇集工作地点,减少灾害损失。,图210 局部反风示意图6 1采区回风斜巷 2170m运输大巷 3绞车硐室 4采区进风巷 5采区轨道下山 6采区专用反风巷 7采区胶带输送机下山 8采煤工作面回风巷 9采区变电所 10采煤工作面进风巷 11掘进工作面 12水泵房 13采煤工作面,培训要求 1、应该了解内容: 对旋式风机的特点。 2、必须掌握内容:(1)通风动力的种类; (2)矿用风机的种类及特点; (3)主扇的安装、管理要求。,第三章 矿用通风机,第一节 通风机的构造和原理 培训要求 1、应该了解内容:对旋式风机的特点。 2、必须掌握内容: (1)通风动力的种类; (2)矿用风机的种类及特点; (3)主扇的安装、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