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因里希法则对预防安全事故的启示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因里希事故法则” ,这个法则是 1941 年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从统计诸多安全事故中得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 55 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 1666 件,轻伤48334 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即未遂事故) 。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重伤(或死亡) 、轻伤、无伤害事故数量的比例为 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称为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 起意外事件,其中有 300 件未导致人员受伤,29 件造成人员轻伤,1 件导致重伤或死亡。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和不同
2、的事故类型,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定性地反映了在进行同一项生产活动时,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背后必然伴随着大量轻伤事故或无伤害事故。下面以三起安全事故为例,介绍海因里希法则运用的魔力:事故案例 1:在海因里希的调查中,某机械师企图用手把皮带挂到正在旋转的皮带轮上,因未使用拨皮带的杆,且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着一件宽大长袖的工作服,结果被皮带轮绞入碾死。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他这种挂皮带的方法使用已有数年之久,查阅四年病历(急救上药记录) ,发现他有 33 次手臂擦伤后治疗处理记录,他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技术高明,但这项“高明的技术”却断送了他的生命。事故案例 2:2008 年 11
3、月 15 日下午,杭州风情大道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导致 21 人死亡。 “1115”事件发生当晚,杭州地铁 30 个车站、8 个盾构区间、2 个停车场立即停工整顿,并进行地毯式大检查,共排查出各类隐患 80 余个。试想,如果在事故发生前,有关部门及时排查出这些隐患并加以控制或消除,这起重大事故就完全可以避免。从 2007 年 3 月 28 日杭州地铁开工至 2008 年 11 月 14 日的这段时间,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施工现场存在大量安全隐患,这些隐患没有及时被消除,才最终酿成了“1115”惨剧。事故案例 3: 2011 年 11 月 16 日 9 时 10 分,甘肃省正
4、宁县榆林子街道“小博士”幼儿园司机杨海军在送幼儿园小朋友回家的途中,与另一相向而行的东风自卸货车迎面相撞,造成连同司机在内的 21 人死亡、43 人不同程度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据了解,该校车超载从来没有人管过,7 年里他们只遇到交警罚款,罚款完就可以继续通行。仅核载 9 人的面包车却载入 64 名幼儿,如此严重的安全隐患持续存在了 7 年,最终造成了重大事故。这些事例均表明,重伤或死亡事故虽然具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行为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综上所述,海因里希法则在预防安全事故方面,给人们提供了以下启示:1、 事故的发生是有原因的,是有规律可循的。2、 务必要及时消除各类隐患,不能有侥幸或懒惰心理。3、 大量安全隐患的持续存在,最终必然会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4、 要避免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就必须重视各类事故苗头,将其消除在萌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