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F-36 量表在疾病生命质量谱构建中应用作者:欧凤荣,刘扬, 刘丹, 高倩, 李静海,段端 ,张莹,冯亮,张金生作者单位: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阳 110001; 2.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 3.辽宁省阜新市矿物局总医院; 4.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卫生局 来源:医学期刊 / 医院管理与预防医学、卫生学【摘要】 目的 建立疾病生命质量谱,反映不同疾病人群的生命质量状态。方法 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研究疾病人群生命质量的文献,对不同疾病人群生命质量的相对位置进行研究,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建
2、立疾病生命质量谱,以 14 级生命质量谱段代表严重疾病-较重疾病- 中度疾病- 轻度疾病的生命质量。结果 生命质量的 4 级谱段反映了生命质量的不同水平:1 级生命质量谱段的疾病主要造成躯体活动受限,总体生命质量很差;2 级生命质量谱段为精神系统疾病,以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为特点;3 级生命质量谱段以慢性迁延性疾病为主,生命质量一般;4 级生命质量谱段以轻度疾病或早期疾病为主,生命质量受疾病影响开始下降,但程度不重。结论 疾病生命质量谱从轻度疾病到严重疾病的生命质量变化,为不同疾病人群的生命质量评价及疗效评价提供了简便直观的参照体系,同时也可以作为非疾病人群生命质量评价的参考体系,为描述不同群
3、体的生命质量水平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关键词】 健康调查表(SF-36) ;生命质量;疾病生命质量谱Establishment of disease spectrum of the quality of life by SF-36OU Feng?rong,LIU Yang,LIU Dan,et al.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disease spectrum of quality of life(
4、QOL) which was divided into four grade to represent the QOL of different diseases.Methods We searched studies evaluating QOL of people by SF-36.We studied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the QOL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seases and established the disease spectrum of the QOL by cluster analysis.Results
5、 The disease spectrum of the QOL was divided into four grade representing QOL of different diseases grade.Grade 1 includes diseases leading to movement limitation wiht the QOL at the lowest level.Diseases of grade 2 are mental diseases bringing great harm to mental health.Grade 3 is mainly consist o
6、f chronic diseases with the QOL at the lower level.Grade 4 includes some diseases of early stage and the QOL is at the beginning of decline.Conclusion The disease spectrum is a new frame of reference for evaluation of the QOL and therapy effect of people with different diseases,also it can be used f
7、or evaluation of the QOL of non-illness people.Key words: SF-36;quality of life;disease spectrum of the QOL应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对人群生命质量进行评价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一种量化手段1-6 。因其从生理和心理 2 个方面、8 个维度进行综合测量,可较好的反映各种人群不同方面的生命质量状况,而被广泛应用于对患病人群的生命质量评价,为系统评价疾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及生命质量水平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本文在系统回顾文
8、献的基础上,检索了采用 SF-36 量表研究患病人群生命质量的文献,对慢性疾病患者生命质量的相对位置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疾病生命质量谱,以 14 级生命质量谱段代表严重疾病-较重疾病- 中度疾病- 轻度疾病的生命质量,反映不同疾病类型的生命质量状态,为研究和评价不同疾病所处的生命质量状态及不同人群所处的生命质量等级提供新的评价方法和参照体系。1 材料与方法1.1 文献检索与筛选按既定的检索策略,用计算机全面检索 19922007 年 10 月国外已发表的相关文献,主要包括 Blackwell-synergy 数据库、Interscience 数据库、Sciencedirect 数据库、M
9、EDLINE 数据库等。由 2 位研究者独立地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筛选原则:(1)应用标准的 SF-36 量表进行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评价。 (2)文献提供了生命质量的 8 个维度的具体数值,即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 physical,RP)、躯体疼痛 (bodily pain,BP)、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活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 social 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 emotional,RE)、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
10、 (3 )所研究疾病属于慢性疾病范围。 (4)疾病有明确的医疗诊断。(5)文献为 1992 年以后公开发表的英文文章。共检索文献 2877 篇,纳入研究的文献为123 篇。1.2 疾病分类方法参考国际疾病分类第 10 次修订本(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7对疾病进行分类,为方便分析将其归纳为 14 个系统疾病和 1 个正常人群,14 个系统疾病分别为呼吸、消化、心血管、内分泌、肾脏、脑血管及神经系统、精神、泌尿生殖器、肌肉骨骼、肿瘤、皮肤、慢性疼痛及综合征、眼疾病、周围血管病。对不同系统疾病中的各种疾病按相似的解剖部位或性质
11、归纳为不同疾病种类,得到 31 条不同病种的数据及 1 条正常人数据。1.3 分析方法1.3.1 系统内不同类别疾病的比较对包含了 2 个以上患者样本的疾病按类别以样本量为权重分别计算生命质量各维度的平均值。均值相差不超过 1 分的视为相等。对各系统疾病中不同种类疾病的生命质量 8 个维度按得分高低分别编秩,相同的均值取秩次的平均值。计算各类疾病的秩和,秩和越小代表生命质量越好。1.3.2 不同系统之间的比较分别计算每个系统疾病的生命质量 8 个维度及生理健康(PCS)和心理(MCS)总测量因子均值。如果系统包含原始患者样本,则以样本大小为权重计算均值;如果系统包含的是疾病种类,则计算各疾病种
12、类的均值。对不同系统疾病生命质量各维度的均值按得分高低分别编秩,秩次越低代表生命质量越好。计算 8 个维度秩次的和得到各系统疾病的总体生命质量秩次。1.3.3 疾病生命质量谱的构建以各疾病类别中 SF-36 量表 8 个维度的均值为疾病生命质量谱的基础数据,对 8 个维度进行聚类分析,以此建立疾病人群的生命质量谱。1.4 统计分析采用 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聚类分析。2 结果2.1 系统疾病的组成、疾病分类及患者样本数所研究的疾病共归纳为 14 个系统疾病和 1 个正常人群, 32 个种类。样本总数 158 个,包含慢性疾病样本 150 个,正常对照人群样本 8 个,研究对象总
13、数达到 42 432 人。2.2 系统内不同疾病种类的生命质量比较(表 1)同一系统内不同病种的生命质量有较大差异。主要特点如下:呼吸系统疾病中以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生命质量最差;消化系统疾病中肠疾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对生命质量影响最大;肾脏系统疾病中长期透析的肾脏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生命质量 8 个维度值均低于肾脏移植患者;脑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中头痛对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的影响明显,帕金森及癫痫对生理职能和精神健康的影响较大,帕金森及癫痫、慢性头痛、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生命质量的降低最明显;精神系统疾病中精神分裂患者总体生命质量好于抑郁,但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低于抑
14、郁症患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中腰背痛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最大,骨关节病和腰背痛主要影响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表 1 各系统不同病种生命质量各维度均值及秩和(略)2.3 不同系统间生命质量比较14 个系统疾病间相比较发现,生命质量最高的是周围血管病患者,生命质量最差的是慢性疼痛及其他严重的全身综合征。主要特点如下:(1)不同系统疾病对 8 个维度的影响有很大差异,如慢性疼痛、全身综合征、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对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活力的影响要大于对其他维度的影响;肾脏疾病主要影响生理功能,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相对要小;呼吸疾病的总体健康在所有系统疾病中最低,不同于对其他维度的影响;(
15、2)精神疾病患者有着不同的特点,其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均达到最低值,活力也接近最低值,而对生理功能的影响非常小。 (3)大部分系统疾病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时产生影响,影响程度比较相似。2.4 疾病的生命质量谱(图 1)以 32 个种类的 8 个维度均值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 ,得到 4 类按评分高低以及彼此“距离”接近程度分成的疾病轻重等级,分别定义为 14 级谱段,以 32 个种类生命质量的 8个维度均值作图,得到疾病生命谱,图谱中的条带由左向右分别代表生命质量的 8 个维度,得分值高低用条带的宽度来表示。图 1 疾病生命质量谱 各级生命质量谱段分述如下:( 1)1 级生命质量谱段-
16、严重疾病:此谱段疾病主要为运动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肾脏透析及帕金森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疾病。该类疾病特点是病程持续时间长,治愈可能性极低、预后差。其中 8 个维度平均分为 383分,不到总分一半,因而这部分人群的生命质量在这次收录进来的数据中处于最低的等级。对此谱段各维度均值进行比较,其中表达生理健康的 4 个维度 (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及活力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各级谱段,说明由于疾病造成了躯体活动或其他日常生活受限,从而严重影响生命质量。 (2)2 级生命质量谱段 -较重疾病:2 级所列疾病为精神系统疾病,以抑郁和精神分裂为代表。该
17、类疾病的特点是病情易反复,病情可控制,但很难治愈。疾病发作时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患者精神负担很重。8 个维度均值比较反映生理健康的 4 个维度得分很高,但反映心理健康的 4 个维度得分很低,尤其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的得分是 4 级谱段中的最低值。 (3)3 级生命质量谱段-中度疾病:此谱段多包含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疾病的慢性迁延性疾病,代表性疾病为心脏病、慢阻肺、尿失禁等尿路疾病。疾病主要特点为慢性迁延,不易治愈,主要表现为生理功能受限,对反映生理健康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大。各维度平均得分不到 60 分,生命质量在疾病影响下已开始下降。 (4)4 级生命
18、质量谱段-正常人群或轻度疾病:该谱段内包括一般人群数据,疾病以血管、皮肤、内分泌等系统疾病的轻度疾病或早期疾病为主,以高血压、湿疹等皮肤病、肥胖或超重、糖尿病、干眼症等疾病为代表,疾病对生命质量开始产生影响,但程度不重,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 13 级,接近但略低于正常人群。3 讨 论不同系统疾病及不同病种之间的比较均显示,不同的疾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同一疾病对生命质量的 8 个维度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一致8,9 。总体上来说,大部分疾病对生理和心理健康均有较大影响。因此,在疾病的治疗和控制过程中,应将生命质量作为人群健康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对病人生命质量的评价中应注
19、意其不同的特点,并在治疗过程中有所侧重。不同的疾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但总的趋势是疾病对日常生活影响越大、病情越重,生命质量越低。本研究根据现有的文献所能提供的数据,建立了一个客观的疾病生命质量谱,用生命质量的 4 级谱段反映了不同疾病类型的生命质量状态及不同种类疾病的患者间的生命质量差距,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将结果提供给非专业人群,使其在总体上定性地了解用定量方法测出的结果,为生命质量评价提供参比依据。疾病生命质量谱从轻度疾病到严重疾病的生命质量变化为评价治疗效果提供了简便直观的参照体系,同时也为今后研究和评价不同疾病所处的生命质量状态及不同人群所处的生命质量等级提供了新的评价方法和参照
20、体系。【参考文献】1Li L,Wang H M,Shen Y.Chinese SF-36 health survey: translation,cultural adaptation,validation and normalizationJ.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2003,57(4):259-263.2Arocho R,McMillan CA.Discriminant and criterion validation of the US-Spanish version of the SF-36 Health Survey in a Cuban-Americ
21、an population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J.Medical Care,1998,36(5):766-772. 3Ayuso-Mateos JL,Lasa L,Vzquez-Barquero JL,et al.Measuring health status in psychiatric community surveys:internal and external validity of the Spanish version of the SF-36J.Acta Psychiatr Scand,1999,99(1):26-32.4A Rub
22、instein,G Lewin,E Garcia Elorrio,et al.SF-36 is also a valid instrument for outcome measurement among Spanish-speaking peopleJ.J Gen Intern Med,1997,12(Suppl,1):123-124.5王红妹 ,李鲁,沈毅 .中文版 SF-36 量表用于杭州市区居民生命质量研究 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 :428.6付华鹏,刘扬,郭静波,等.城市贫困人群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339-340.7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M. 第 10 次修订本.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 Sprangers MA,de Regt EB,Andries F,et al.Which chronic condi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better or poorer quality of life? J.J Clin Epidemiol,2000,53(9):895-907.9任晓晖,刘朝杰,李宁秀, 等.用 SF-36 量表评价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2):25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