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四期密封风机技术标准.doc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5799578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四期密封风机技术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四期密封风机技术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四期密封风机技术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四期密封风机技术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四期密封风机技术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BQ/CDT-ITKTPC107 3408.4-2008*2006三、四期密封风机技术标准2008-12-30 发布 2008-12-31 实施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Q/CDT-ITKTPC 3408.42008I目 次目 次 I前 言 .II1 范围 12 引用文件和资料 13 概述 14 设备参数 15 零部件清册 26 检修专用工器具 27 检修特殊安全措施 38 维护保养 39 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 410 检修记录 .7Q/CDT-ITKTPC 3408.42008II前 言 为实现企业设备技术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

2、、标准化,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设备部提出。本标准由设备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设备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宝武、崔博、曳前进、张陇刚、元怀全、蔡广宇、冯玉峰、王鹏、曹海、赵计评、王文占、曲立群本标准审核人:张爱军、卢存河、杨国春本标准批准人:李日龙本标准是首次发布。Q/CDT-ITKTPC 3408.420081三、四期密封风机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 9-26 11.2D-7 离心式密封风机的概述、设备参数、零部件清册、检修专用工器具、检修特殊安全措施、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检修记录等相关的技术标准。本标准仅适用于托电三、四期密封风机维修的技术管理工作。2 引用文件和资料下列文

3、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9-26 11.2D-7 离心式密封风机产品说明书 3 概述3.1 原理及工艺流程托电三、四期每台炉制粉系统装有两台 9-26 11.2D-7 单吸、悬臂式离心式密封风机,密封风机入口取自一次风机出口,压力冷风经密封风机增压后,供磨煤机使用,主要用于磨煤机磨辊,底部密封等处的密封。正常情况下一台运行,一台备用。3.2 9-26 11.2D-7 离

4、心式密封风机组成部件如下:主要由入口滤网、机壳、进风口、入口调节门、轴、叶轮、轴承箱、联轴器等部件组成。3.3 风机特性曲线4 设备参数4.1 技术规范设备名称 密封风机 设备 KKS 编码设备型号 9-26 11.2D-7 制造商 安装日期 2006 年 5 月 投产日期 2006 年 8 月Q/CDT-ITKTPC 3408.420082安装位置 锅炉房 0 米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备注介质 空气介质密度 1.139 kg/m3风量 703.7(t=20) m3/min风机全压 11000 Pa额定提升压头 6.382 kPa出口风筒直径 0.55 m出口距测点长 2.2 m集流器直径 0

5、.630 m风机重量 1150 Kg电机额定功率 132 KW电机额定电压 380 V电机重量 780 Kg进口风筒直径 0.8 m 进口距测点长 2.5 m 风机出口面积 0.2858 m3 叶轮直径 1.35 m 主要参数轴承润滑油 美孚中级 ISO VG46转速 1450 r/min4.2 运行状态参数密封风机正常运行的技术数据序号 参数 单位 正常 高限 低限 跳闸1 轴承振动 mm 0.05 0.102 风机轴承温度 803 电机轴承温度 804 滤网前后差压 Pa 6005 零部件清册序号 零部件名称 物资编码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储备量1 轴承 2130030101151223

6、20CA 盘 42 VG46 润滑油 123060402 VG46 升 403 不锈钢叶轮 36040203025 9-26 11.2D-7 风机配套件 16 检修专用工器具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 位 数量1 游标卡尺 150mm 把 12 卷尺 2m 把 13 手电筒 把 14 电焊机 逆变 台 15 防护眼镜 个 26 电源盘(带漏电保护器) 盘 17 照明灯线 付 18 行灯变压器 36V 台 19 撬杠 500mm 根 210 一字改锥 8 寸 把 111 百分表及架 0-10mm 套 212 内径千分尺 50250mm 副 1Q/CDT-ITKTPC 3408.42008313 外

7、径千分尺 150175mm 把 114 外径千分尺 025mm 把 115 塞尺 100 mm 把 116 红外测温仪 / 台 117 活扳手 10 寸 把 218 铜棒 25250 根 219 内六角扳手 公制 套 120 梅花扳手 10 件组 套 121 管钳子 350mm 把 122 大锤 10 磅 把 123 手锤 1.5 磅 把 224 钢丝绳 25mm 根 225 吊链 2T 个 126 焊钳 500A 套 127 焊线 150m 套 128 面罩 / 个 129 乙炔表 块 130 氧气表 块 131 回火器 个 132 割把 中 把 133 烤把 大 把 27 检修特殊安全措施

8、7.1 解体阶段安全措施7.1.1 开工前召开专题会,对检修人员进行分工,并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7.1.2 现场电线、电焊线等其它带电体不许与钢丝绳布置在一起。7.1.3 确定好备件、工具存放制定定制图,在放备件和工具的地方铺设胶皮,防止落到零米。7.1.4 检修作业时必须设置临时隔离带,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发生事故。7.1.5 解体密封风机前必须保证可靠隔绝,工作人员戴好安全防护用品。7.1.6 清理焊渣时必须戴上防护眼镜,并避免对着人的方向敲打焊渣。7.1.7 起吊前钢丝绳、吊链等必须经检验合格,必须有专业人员指挥、监护。7.2 检查阶段的安全措施 7.2.1 所带的常用工具、量具应认真清点

9、,绝不许遗落在风机内。7.2.2 使用的量具要求经过检验并且合格,并在有效期内。7.2.3 拆卸的管道做好封堵措施,防止异物落入。7.3 检修阶段的安全措施7.3.1 使用的电动工器具必须检验合格,因故离开应切断电源,照明灯要做到人走灯关。7.3.2 工作现场明火作业时,设专人监护,并配置灭火器。7.3.3 工具、备件放置稳妥有序,拆下的零部件必须作记号并妥善保管。7.3.4 严禁上下抛掷工具、材料,必要时使用中要系在手上。7.3.5 在风机任一部位焊接时,焊机的接地线应与所焊零件相接,以免电流通过轴承造成轴承损坏。7.3.6 当进行转子、机壳吊装工作时,要平稳起吊,操作要特别小心。7.3.7

10、 转子及机壳吊出后放置指定地点,做好稳固措施。7.4 回装阶段的安全措施7.4.1 轴承箱回装前,应全面检查转子的所有检修工作全部结束,所有部件检修全部符合标准,轴承箱内部清理干净。7.4.2 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恢复工作过程拆除的栏杆、防护罩等防护设施。7.4.3 风机检查门关闭前必须检查确认内部无工器具遗留。8 维护保养序号 定期检修项目 维护要求Q/CDT-ITKTPC 3408.420084序号 定期检修项目 维护要求1 出入口挡板的连杆检修 检查活动情况、各注油孔注润滑脂。注油时间:调整挡板开度在风机检修时完成。2 螺栓、螺母、垫片检修 首次运行之前,首次运行 100 小时以内,正常运行

11、间隔1000 小时,检查各部位螺栓是否松动,尤其是机壳,基础螺栓等。3 轴承润滑油检修 随机组检修检查油量和油质。4 叶轮与集流器间隙测量检修 检查测量叶轮与集流器间隙,不符合标准调整。检查周期:随机组检修进行。5 滤网清理 滤网前后差压小于 600 Pa9 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9.1 办理工作票及修前准备9.1.1 已办理工作票及开工手续。9.1.2 明确设备振动、温度、漏风等运行状况,确定重点检修项目和技术措施安排。起吊设备、工具按规程进行检查试验。9.1.3 检查验证工作票;风机电机已停电,并将电机电源拉至试验位置,并将风机与所有系统完全隔绝,检修前检修人员、运行人员同时确认安全隔离措施是

12、否全部落实。联系热工人员拆卸压力、温度测点表计和元件,电气人员拆电机接地线和电源线。9.1.4 动火作业前办理动火票,工作时应有专人监护。9.2 风机检查9.2.1 打开机壳检查门,风道开检查孔,转子做好制动措施。9.2.2 检查轴承箱各部位的渗漏情况。9.2.3 对风机叶轮叶片进行宏观检查,检查叶片的弯曲、磨损或机械损伤等。9.2.4 检查风机叶轮和集流器间隙是否均匀一致。9.2.5 检查风机的基础固定螺栓、轴承箱台板螺栓有无松动、损坏现象。9.2.6 检查风机出入口挡板开关是否灵活,门轴是否泄漏,各部件有无损坏情况。9.2.7 拆除联轴器保护罩,测量联轴器中心偏差数据。9.3 联轴器解体检

13、修9.3.1 拆除联轴器保护罩,做好两个半联轴器的组装标记。9.3.2 测量联轴器间隙和轴径向偏差,并作好记录,拆除联轴器两侧盖连接螺栓、螺母及弹簧圈,放在指定地点。联轴器各部件检查。Q/CDT-ITKTPC 3408.4200859.3.3 测量时,先测 0方位的径向读数 a1 及轴向读数 s1。为了分析计算方便,常把 a1 和 s1 调整为零, 然后两半联轴器同时转动,每转 90读一次表中数值,并把读数值填到记录图中。圆外记录径向读数a1,a2,a3,a4,圆内记录轴向读数 s1,s2,s3,s4,当百分表转回到零位时,必须与原零位读数一致,否则需找出原因并排除之。常见的原因是轴窜动或地脚

14、螺栓松动,测量的读数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才属正确,即a1+a3=a2+a4 ;s1+s3=s2+s4通过对测量数值的分析计算,确定两轴在空间的相对位置,然后按计算结果进行调整。质量标准:螺栓应完整、无磨损、弯曲及损坏现象,弹簧圈检查应无明显老化、断裂或磨损腐蚀现象。联轴器同轴度0.05mm,平行度0.04 mm,轴向间隙为 3-5mm。9.4 叶轮检查9.4.1 打开风机机壳检查孔,将门板及螺栓放置在不影响其他工作的地点。9.4.2 检查叶轮的前后盘、叶片的磨损情况及叶片根部有无裂纹。9.4.3 检查叶轮焊口有无裂纹及磨损情况。9.4.4 检查风机叶轮和集流器间隙。9.4.5 盘动叶轮,检查叶轮的

15、晃动、跳动,如不合格则换叶轮。9.4.6 质量标准:叶片磨损超过厚度的 1/3 时,应进行更换;局部磨损超过厚度的 1/2 时,可进行挖补;轻微磨损可堆焊。焊补、贴补、挖补时,应采用分段对称焊接,尽量减少应力变形。叶轮各表面形状和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前后盘不平度03/100,全长不大于 2mm;叶轮径向跳动2mm,前后盘端面跳动4mm;叶片位置间距误差2mm;叶轮的出口叶片宽度不应相差 0.5mm。进风口插入叶轮内的深度为 12.5mm,进风口与叶轮的周向间隙为 4-5mm,周向间隙均匀一致。9.5 拆叶轮9.5.1 拆下入口进气管道和机壳,做好位置标记。9.5.2 将集流器做好标记,拆下

16、集流器固定螺栓,用天车吊住叶轮装置,集流器与叶轮一起吊下。9.5.3 将叶轮放在专用的支架上,并固定牢固。9.5.4 拆卸叶轮锁母和垫圈。9.5.5 准备好捋叶轮的专用工具。9.5.6 需用加热方法将叶轮拆下,加热叶轮前,提前将叶轮与轴配合处加松动剂浸泡;用 2 个烤把,对叶轮进行均匀加热,由外向内,加热温度在 200-250之间,约 15 分钟,盘动捋叶轮工具,将叶轮慢慢捋出,如果叶轮捋偏,不可硬捋,避免将叶轮和轴配合面损坏,拆开后将叶轮放在指定地点。9.6 轴承检查及更换Q/CDT-ITKTPC 3408.4200869.6.1 拆开联轴器连接螺栓,移走电机,拆下风壳轴封。9.6.2 将驱

17、动端及非驱动端轴承外部油污清理干净,轴承上盖和轴封做好回装标志。9.6.3 拆下轴承箱上端盖及轴封。9.6.4 用煤油清洗干净两盘轴承,用手盘动车,观察轴承转动情况,并检查轴承的滚动体、保持架、内外圈及滚道是否有裂纹、麻坑、重皮、锈痕、变色等缺陷。9.6.5 轴承游隙测量:用保险丝测量轴承的珠粒间隙,并做好记录,测量时将一根细保险丝放在轴承外套与珠粒之间,盘动叶轮,当滚过一个珠粒时,将保险丝取出测量,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游隙超标更换新轴承。9.6.6 轴承外套与轴承箱间隙测量:用压铅丝法测量,如果间隙超标,则加垫调整。9.6.7 检查锁母、端盖、轴封等部件是否完好。质量标准:轴承的内外套、保持架

18、、珠粒无裂纹、麻坑、重皮、锈痕、变色等缺陷,非滚道上的麻坑、锈痕面积不大于 时可以使用,保持架磨损不超过原厚度的;新轴承游隙在 0.040.12mm之间,旧轴承游隙大于 0.20mm 需更换。轴承座与轴承外套间隙应为 0.01-0.03mm,若间隙超过 0.10mm,则应更换新轴承座或将旧轴承座镶套处理。锁片应无断裂,锁母无松动。端盖、轴封无损坏。轴承箱内部无异物、外部无漏点。9.6.8 轴承更换及轴检查9.6.8.1 轴承检查完成确认更换后,首先准备好经过验收合格的新轴承,用来加热轴承的油盘或电加热器。9.6.8.2 拆卸轴承锁母及垫片,用加热方法捋下联轴器,用油加热方法将旧轴承拆下。9.6

19、.8.3 轴检查9.6.8.3.1 将轴表面擦拭清理干净,对轴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轴肩处有无疲劳,轴承装配处有无转套磨损痕迹,丝扣是否完好,必要时进行探伤鉴定。9.6.8.3.2 用油光锉或油石修整轴上的伤痕,用砂布修磨锈痕,用什锦三角锉修整变形丝扣并用锁母转动检查是否灵活。9.6.8.3.3 测量轴承内径与轴装配公差,不符合标准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轴采用喷涂等方法进行处理。9.6.8.3.4 测量大轴弯曲,轴弯曲度超标时应进行直轴或更换。9.6.8.3.5 大轴需要补焊时,应经有关技术部门批准,并制订必要的补焊措施。9.6.8.3.6 检查叶轮孔径键槽有无拉伤的毛刺(对拆叶轮而言),叶轮孔径出现

20、拉刺后,应用半圆锉、油锉进行修整,并用砂布打磨光洁。9.6.8.3.7 测量叶轮内径与轴、键槽的装配尺寸。质量标准:轴颈表面不得有毛刺,如有应先用细砂纸打磨干净。键槽应齐整光滑无变形,键无剪切变形;装配轴径、轴肩应保持光洁,不许有碰撞磨损的伤痕、裂纹,轴上丝扣完好灵活;轴弯曲不超过0.02mm/m;轴的水平安装误差不大于 0.05mm/m;轴径的椭圆度及锥度不大于 0.02 mm;轴上键槽与键配合不许有松动现象,键顶部应有 0.100.20 mm 间隙;主轴与叶轮配合紧力为 0.030.05 mm。9.6.8.4 新轴承回装:用油或轴承加热器加热轴承,温度控制在 80左右,最大不大于 100。

21、加热保持时间为 20-30 分钟。将加热好的轴承迅速套在轴颈上,用铜棒均匀敲打就位,装止动垫片及锁紧螺母,让轴承自然冷却。9.6.8.5 质量标准:轴承内套不许与轴径产生滑动,与轴配合紧力应为 0.010.03mm,加热轴承温度不大于 100。轴承与轴肩的轴向间隙应为零,绝不可有间隙。锁母应用专用工具打紧,并将防滑垫打入锁母槽内,防止松动。轴承有效运转 2800032000 小时后,应进行严格检查,鉴定,未发现异常情况可延长使用。9.6.9 将轴承座、轴封、端盖清理干净按拆卸相反顺序回装。9.7 回装叶轮9.7.1 轴、轴承及叶轮检查处理完成后进行叶轮回装,将键、螺母、轴与叶轮配合表面清理干净

22、。9.7.2 用加热方法回装叶轮,回装前在叶轮与轴配合处涂抹润滑脂,然后用 2 个烤把,对叶轮进行均匀加热,由外向内,约 20 分钟,加热温度在 200-250之间,将轴插入叶轮,上好锁母及垫片,让叶轮与轴自然冷却。9.7.3 联轴器装配:检查联轴器,测量联轴器与轴的装配紧力,并记录。装联轴器时必须加热后装配,加热最高温度不能超过 250,禁止用大锤直接敲击。质量标准:联轴器与轴配合紧力应为 0.020.05mm 范围内。9.7.4 转子回装,回装到位后,调整挡油环间隙适当,安装轴承箱上盖,紧固上盖螺栓。加油至油位线1/2 至 1/3 处。Q/CDT-ITKTPC 3408.4200879.7

23、.5 回装风机入口进风管道及机壳,石棉绳要加好,紧固螺栓时石棉绳不要脱落,否则会漏风。9.7.6 再次检查集流器与叶轮间隙,不均匀的进行调整。9.8 出入口挡板、逆止门、机壳检查修理9.8.1 风壳上出现疲劳裂纹可用气焊冲开坡口(352)进行透焊,必要时可在壳体外焊接加固筋。9.8.2 检查挡板的开关是否一致,弯曲变形的挡板和拉杆应进行修理或更换。9.8.3 检查挡板轴与支撑孔眼的磨损情况,更换有裂纹或磨损的挡板轴,漏风处更换密封盘根,活动挡板及轨道,并检查牢固性。9.8.4 检查逆止门,工作不正常的对门轴、弹簧、门板进行修复。9.8.5 将入口调节门拐臂处密封更换,消除漏风,出口门丝扣添加润

24、滑脂。9.8.6 在检修工作结束后,封检查孔之前应配合热工调试挡板的开关位置,并检查开关行程是否满足需要。9.8.6.1 质量标准:机壳磨损超过原厚度的 2/3 时应进行更换或挖补处理,挖补或贴补的钢板应与原来的线型一致,焊缝应平整无砂眼裂纹。更换的蜗壳其端面安装垂直度不超过 2/1000mm。所有法兰盘、检查孔等部件严密,轴封装置严密无漏风现象。风机外壳与基础框架连接牢固。挡板关闭严密,开关灵活,能够全开全关,开度指示正确。挡板轴固定销钉完好。挡板法兰螺栓齐全,严密不漏。逆止门与四周接触良好,严密。9.8.7 检查机壳是否固定牢靠,有无开裂脱焊、腐蚀烂坏等现象。9.8.8 检查机壳及支撑件有

25、无疲劳裂纹,发现裂纹应及时补焊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对策9.8.9 检查出入口风道及支撑件有无疲劳裂纹,发现裂纹应及时补焊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对策。9.8.10 检查机壳人孔门及轴封是否完好,人孔门关闭后应严密不漏,轴封与主轴无摩擦。9.8.10.1 质量标准:机壳不得有裂纹,固定应牢靠;机壳、出入口风道与支撑件之问不得有脱焊现象;各焊缝完好,焊接牢固;轴与机壳轴封间隙一般为 2-3mm,轴封毛毡与轴接触应均匀,紧度适宜,严密不漏。叶轮找静平衡、联轴器找中心9.8.11 叶轮焊补或换新后应在风机座上校静平衡。9.8.12 校好静平衡后电机就位,按回装标志回装联轴器,装上百分表进行找中心工作。9.

26、8.13 联轴器找中心:清理地基台面和电机地脚台面结合部位,必须清理干净。进行联轴器找中心,找正时使用顶丝调整,不准用大锤敲击电机。9.8.14 联轴器找中心完成后,通知电气检修接好电源线,试转转动方向,方向正确后将联轴器弹簧圈安装好,装上联轴器罩。9.8.14.1 质量标准:叶轮剩余不平衡重量不大于 10g,联轴器各部件完好,无裂纹现象;联轴器找正轴向、径向偏差不大于 0.05mm,轴承箱及电机地脚垫片不超过 3 片;螺栓完好齐全,联轴器罩完好,与联轴器无摩擦,联轴器罩外标有明显箭头指示旋转方向。9.9 风机试运9.9.1 确认检修项目全部完成,清点人员及工器具,确认风机内部无工器具及杂物后

27、封闭检查孔,整理打扫现场卫生。9.9.2 拆卸下的零部件运至备件库或废铁库。9.9.3 清理现场后,工作票押至控制室,与运行人员联系恢复各项措施,进行逐项试运。9.9.4 检查系统设备外形完整,地脚螺栓无松动,联轴器及对轮防护罩完好;检查电机接地线完好,测量电动机绕组的绝缘合格,并送电至工作位置;电气联锁、热工保护及自动装置和报警系统正常投入。9.9.5 检查风机出入口挡板的开关灵活性和严密性。9.9.6 风机启动正常后,主电机电流、振动、轴承箱振动应符合标准,内部无异音,机壳风道、人孔等处无漏风现象,各连接部位无松动、晃动等异常现象,各数据做好记录。试运 2 小时,各项指标均合格后,终结工作

28、票,检修工作结束。质量标准:轴承温度80,轴承座及电机振动值最大不超过0.05mm。9.10 注意事项:9.10.1 风机启动后有明显异常声响,应立即停止试运。9.10.2 风机轴承部位振动大于 0.08mm。9.10.3 风机运行两小时以内轴承温度大于 80并且温度还在上升,立即停止试运。9.10.4 入口滤网前后压差大于 1000Pa 时,立即打开二次风管进行返吹扫。9.10.5 风机起动时在调节门关闭情况下 12 秒内不能启动,应立即停止试运。10 检修记录Q/CDT-ITKTPC 3408.42008810.1 联轴器、轴承、润滑油、风道、入口挡板检修记录。序号 设备名称 检查情况 处

29、理情况 更换的部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0.2 密封风机联轴器找中心记录(以电机为基准)调整前 调整后测量项目上 下 左 右 上 下 左 右标准径向轴向轴径向偏差005mm10.3 驱动端轴承间隙记录(单位 0.01mm)驱动端轴承 非驱动端轴承项目修前 修后 修前 修后外套与轴承座间隙轴承珠粒间隙10.4 试运记录项 目 标 准 实测值 备 注驱动端振动值 0.05mm非驱动端振动值 0.05mm转 向 正 确驱动端轴承温度 80非驱动端轴承温度 80出入口门 开关灵活轴承温度和振动测点 完整、准确保温 完整结 论 可以投运 不可以投运 10.5 主要备品配件、

30、材料消耗记录序号 材料或备件名称 规格或型号 单位 数量 制造厂家 检验结果12345Q/CDT-ITKTPC 3408.42008967810.6 密封风机检修总评表发电厂 机组 密封风机型号: 生产厂家:出厂日期: 年 月 日 投产日期: 年 月 日上次检修日期: 年 月 日 本次为第 次检修两次大修期间小修: 次 两次大修期间临修: 次两次检修期间密封风机运行情况:本次检修原因:检修工期: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施工单位: 主要技术负责人:检修实耗人工: 工日 检修实耗费用: 元检修中已处理的主要缺陷:检修中遗留的主要问题:对下次检修的建议:对运行维护的建议:检修验收意见:监理验收意见:工程质量评价: 检修后设备评级:参加验收人员:厂(部)主管: 检修单位主管:设备部点检员: 检修技术验收负责人:运行负责人: 检修负责人:监理单位主管: 监理工程师: Q/CDT-ITKTPC 3408.4200810验收日期: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招标投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