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六章 设施梨主要害虫.ppt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5798157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0.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设施梨主要害虫.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第六章  设施梨主要害虫.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第六章  设施梨主要害虫.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第六章  设施梨主要害虫.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第六章  设施梨主要害虫.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设施梨主要害虫,一、梨蚜虫 二、梨木虱 三、梨小食心虫 四、梨大食心虫 五、梨茎蜂 六、梨圆蚧 七、梨黄粉蚜,一、梨蚜虫,1、梨二叉蚜 2、梨黄粉蚜,1、梨二叉蚜Schizaphis piricola (Matsumura) 是一种严重为害梨树叶片的重要害虫,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为害状 梨二叉蚜为害梨树的叶片,叶片受害后,向正面纵向卷曲。除直接为害外,所产生的大量蜜露污染叶片和果实,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生物学特性 有翅成蚜:头、胸部黑色,腹部青绿色或黄色。触角第三节具感觉孔1727枚,第四节具感觉孔615枚,尾片圆锥形,具67根条弯曲的刚毛。腹管长,圆筒形,末端向外倾斜。前翅

2、中脉二分叉。 无翅成蚜:全体绿色或黄褐色,在背部中央具一条深色的纵带;触角第三、四节无感觉孔,其他与有翅蚜相同。 卵:初产深绿色,后变为黑色。,发生规律 梨二叉蚜为一种侨迁蚜,以卵在枝条的芽旁或轮痕处越冬。来年梨树发芽后,卵开始孵化,若虫孵出后先在开绽的芽顶端为害,叶片发生后,在新生叶片上为害,一直可为害到麦收前。麦收前,产生侨迁蚜,转移到狗尾草上生活,度过整个夏季和初秋。因此,梨二叉蚜仅在春季造成为害。9月中旬后,在狗尾草上再次产生侨迁蚜,回迁到梨树上,出现性母。性母于10月中下旬产生性蚜,性蚜于11月上旬产卵,以卵越冬。,防治措施: (1)早春喷药防治:在大约在梨树萌芽后,当卵的孵化率达到

3、80%时喷药防治,此时虫态整齐,而且最不抗药,还可以避免药害的发生。可使用10%吡虫啉(扑虱蚜)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等喷药防治。 (2)春季药剂涂干:在开花前15天,可先将老树皮刮除,刮除的宽度10年生的树为6cm,幼龄树不能刮。刮皮时,当出现少量嫩皮即可。也可用刻条替代刮皮,条长15cm,条间间隔2cm。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使用的浓度为45倍涂干。当涂抹的第一遍药液干后,再涂第二遍,然后用地膜包扎起来。用药5天后,即可杀死几乎100%的蚜虫,并可维持药效长达50天,即一个生长季节。但需注意的是,在5月下旬应及时将地膜去处,否则在雨季会造成树皮腐烂。,(3)发生期防治:在该蚜发生时,

4、可使用10%吡虫啉(扑虱蚜)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3%莫比朗乳油15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10000倍液、20%灭多威乳油1000倍液、90%万灵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40.3%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等。,2、梨黄粉蚜,梨黄粉蚜(Aphunostigma jakusiensis Kishida)是一种为害梨果实的重要害虫。 在我国分布于山东、河北、四川和辽宁等地,在山东省主要分布在胶东及济南地区。 其为害果实和枝条以及枝干的嫩皮处。在果实上多在两洼尤其是萼洼处为害,果实受害后,呈锈斑木栓状突起,或变黑、龟裂、腐烂。枝干上出现枯死龟裂状、一般蚜虫为成堆

5、为害,虫卵集聚在一起,似黄粉状。,形态特征,成虫:该虫为多型性蚜虫,有干母、普通型、性母和有性型4种。干母、普通型、性母均为雌性,行孤雄卵生,形态相似。体呈倒卵圆形,长0.7一0.8毫米,鲜黄色,触角3节,足短小,无腹管,有性型雌虫体长约0.47毫米,雄虫长0.35毫米左右,长椭圆形,鲜黄色。口器退化。 卵: 椭圆形。越冬卵长0.33毫米,淡黄色。产生普通型和性母的卵,长0.260.3毫米,黄绿色。产生有性型的卵,长0.360.42毫米,黄绿色。 若虫:形态与成虫相似,仅体较小,淡黄色。,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810代,以卵在果台、树皮裂缝或翘皮下或枝干上的残附物内越冬。 翌春梨树开花期。卵孵化

6、为干母若虫,先在梨树翘皮处刺吸汁液,羽化为成虫后产卵繁殖。6月上中旬开始向果实上转移,6月下旬至7月上旬,多群集于果实等洼处为害、繁殖,继而蔓延到果面上。8月中旬果实接近成熟期,为害最为严重。89月出现有性蚜,雌雄交尾后转到果台等处产卵越冬。普通型成虫每天最多产卵10粒,一生平均产卵约150粒,性母每天约产卵3粒。生育期内各代卵期56天,若虫期78天。成虫寿命除有性型较短外,其他各型均30余天,干母可达100天以上。成虫活动力较差,喜在背阴处栖息为害。温暖干燥的环境对其发生有利,低温高湿则不利于其发生。一般无萼片的梨品种受害轻,有萼片受害重。弱树受害重,地势高处受害轻。采收期早的梨常带有梨黄粉

7、蚜,在贮藏、运输、销售期间仍可继续繁殖为害,引起大量腐烂。,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冬春季,彻底刮除老翘皮,清除树体上的残附物,消灭越冬虫卵。 2、药剂防治:梨芽萌动前树喷5倍柴油乳剂杀卵。在为害梨果期 首先应在梨果套袋前全树喷施10%吡虫啉(扑虱蚜)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等。在套袋时,袋口可用农药处理一下,效果很好。,二、梨木虱,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 Yang)又称为中国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亚目、木虱科。国内各梨产区均有分布,尤以东北、华北、西北等北方梨区发生普遍。 它主要为害各种梨树。除为害栽培梨外,还为害梨属的其他种类,如褐梨。近年来,该虫在各地发生与为害

8、均有加重的趋势。 该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寄主幼嫩部分的汁液。春季成、幼虫多集中于新梢、叶柄为害,夏秋季则多在叶面吸食为害造成直接为害,同时它排出的大量蜜露被霉菌腐生后,使叶片、果实受到污染,并且可以造成大量叶片脱落,这后一种情况是一种间接造成的危害,但却是梨木虱造成的主要危害。,生物学特性 成虫:体长5mm,具两种形态,一种为越冬态,体深黑褐色,中胸背板具4条红色纵纹;另一种为夏型,体黄色或草绿色,复眼红色,中胸背板具4条黄色纵纹。 若虫:体扁圆形,黄色或绿色。 卵:长圆形,一端尖锐,一端圆钝,黄色。,发生规律 梨木虱一年发生45代,以冬型成虫在梨树的皮缝中、杂草根迹处越冬。来年2月中下旬开始出

9、蛰。在出蛰的早期于中午前后,成虫由越冬处飞出来,在枝条上活动,下午4点前后又返回到潜藏处。在梨树萌芽前半月左右,进入梨木虱出蛰的盛期。梨树萌芽前,梨木虱开始产卵。越冬代成虫的卵产在梨树的枝条上,产卵期可一直延续到开花期,甚至开花后。梨树开花期,也是梨木虱卵大量孵化期。一代若虫隐藏生活,多钻到叶柄基部或在蚜虫、瘿螨造成的卷叶中生活,仅极少数个体暴露在外。,当小麦成熟前,出现一代成虫。在生长季节,成虫卵产在叶面上或者叶柄上。从此代开始,个体不再隐蔽,而是在叶面上生活。麦收前,进入了二代梨木虱的低龄若虫期,此时的若虫身上覆盖的蜜露较少,蜡质絮状物也薄,是一个防治的绝好机会。当麦收后,随着盛夏的来临,

10、气候条件更加适合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因此,梨木虱生长的更快,繁殖的也更多,进入了全年危害的主要时期,这一时期我们叫做梨木虱的猖獗发生期。 自二代后,田间虫态混杂,世代重叠。猖獗发生期在一般年份可一直可持续到8月中旬前后,此后,田间的数量迅速减少,危害也随之减轻,在梨树落叶前出现冬型成虫并越冬。,梨木虱繁殖迅速,单雌产卵量可达140多粒。若虫有四个龄期,一龄时喜欢潜藏在卷叶中或叶柄基部生活。二龄以后便大量分泌蜜露和白色的蜡质絮状物,若虫在其中生活。因此,药液很难直接接触到它的身体,因而给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梨木虱的发生与危害程度与每年的降雨关系密切,大雨可以大量冲刷掉产在叶面上的卵和刚刚孵化的小

11、若虫。湿度大也有利于梨木虱本身病害的流行和很多天敌的生活,对梨木虱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因此,多雨的年份梨木虱发生轻,相反,干旱的年份梨木虱常常会大发生。,防治措施 一年中,梨木虱的防治有两个关键时期。 第一个关键时期是在冬型成虫大量出蛰,但又没有产卵时,即在梨萌芽前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选择一个晴好的天日,在上午10点后至下午4点前喷药。可使用10%氯氰菊酯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者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进行树体喷雾。如果上一年梨木虱发生严重,则5天后应再喷药一次。喷药时应注意树干和地面杂草。早春的气候变化无常,冷热交替频繁,因而必须抓住时机。一旦错过了防治适期,出现了倒春寒天气,梨

12、木虱出蛰活动就会很不整齐,难以有效的进行防治。待到田间卵大量出现后再行防治,就无法达到防治的目的。另外,在梨园中要成片联治,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早春防治梨木虱,省时、省事、又省药,且效果好,如果防治得当,可基本控制梨木虱的危害,因而是全年防治梨木虱的第一个重要时期。,防治梨木虱的第二个关键时期,是在麦收前防治二代低龄若虫。此时防治,可压低虫口密度,减少麦收后田间的发生量,减轻危害程度,而且效果好。此时防治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的农药,同时喷药时要力求细致、周到,采取淋洗式的方法。可以使用1.8%的阿维菌素(爱比菌素、爱福丁、阿巴丁、齐螨素、爱力螨克等)乳油5000倍液、10%氯氰菊酯

13、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0%双甲脒(螨克)乳油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粉4000倍液。如果在以上药剂中混加40%水胺硫磷乳油2000倍液,效果会更好。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混加增效物质,如碳酸氢铵300倍液,害立平1000倍液或洗衣粉300倍液。,三、梨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 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 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1、寄主:有苹果、海棠、梨、桃、杏、李、樱桃、山楂、枣以及野生寄主如棠梨、山里红、郁李、酸枣等。 2、食性和为害症状:除为害果实外。还为害桃、李、杏、樱桃、苹果、山楂以及梨等的新梢,故无论果树是否结果均可受害。 (1)果实常

14、由萼洼处蛀入,蛀果孔小,蛀入后直达果心,脱果孔大。与桃小不同,梨小不在果实内穿食。在梨上由于脱果孔易腐烂而形成一圆形疤痕,故农民叫之“黑膏药”。 (2)在桃树上先为害新梢,由新梢叶梗基部蛀入,一直蛀到木质部,并在木质部内取食。当新梢木质化后,再转移到另一新梢为害。在桃树上由梢转移到果实上为害时多由梗洼处蛀入。,为害梨果1,为害枝1,为害枝2,为害枝3,为害蟠桃,为害桃果,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66毫米,翅展10.615毫米,体和翅黑灰色,无光泽;前翅黑色,前缘具10条左右白色勾纹;外缘直,故当两翅合拢时,由两翅外缘形成的夹角大;翅中室外方有一小白点。 卵:扁平圆形,边缘平展,呈草帽状,初产

15、乳白色,略透明,渐呈乳黄色,近孵化时,卵中央具一小黑点。,成虫1,成虫2,卵1,卵2,幼虫:末龄幼虫体长1013毫米,体漫红色,较桃小略小,臀板铅黑色,具臀栉47根,其头部的脱裂线冠缝短,仅为额缝的一半。 蛹:体长67毫米,纺锤形,黄褐色.腹部第37节背面各具两排刺,前排大而稀,后排小而密,均排列整齐,各排近每节的前后缘。第810节各具稍大的刺一排,腹部末端具8根钩刺。 茧: 白色,丝质,扁平椭圆形,长约10毫米左右。,幼虫1,幼虫2,蛹1,蛹壳,茧,幼虫,蛹,发生规律与习性,1、 发生规律: 在河北一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潜藏处做茧越冬。幼虫多潜藏在树皮下,剪锯口、吊绳、根颈处及地面的石

16、块下或某些杂草根结处如山草以及包装场所、储藏处。 在华北的北部(辽南)为34代,辽宁其他地区梨单植区23代;长江流域为56代,华南为6代以上。山东以4代区为典型,而在鲁南和鲁西南为5代,各区之间有相互交叉的现象。在5代区中的博山、沂源、泰安等泰沂山区主要为4代。在四代区,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幼虫化蛹。各代发蛾的时间为:4月下旬5月上旬(苹果开花至花后);6月上中旬(麦收前至麦收中);7月中旬;8月上中旬。在莱阳地区,3月下旬便有羽化的成虫出现,但不产卵,中午前后出来活动,晚上潜藏。,2、 与防治有关的习性 (1) 寄主与为害部位的更替 在混杂的果园,第一代主要为害桃梢,第二代开始部分为害果实

17、,但仍以蛀果为主。而在纯苹果、梨、山楂区,第一代小幼虫为害新梢,第二代开始为害果实。第三、四代主要为害果实,但仍有少数为害新梢。在果园中,梨小喜欢为害桃树,在梨树上白梨受害重,洋梨受害轻,在苹果上,以秋花皮、金帅、元帅受害重。,(2) 成虫习性: A、 夜出性:黄昏后出来活动,成虫于黄昏前后婚飞呈波浪型。 B、 趋性:成虫有趋化性,对0.12%的氨制八角茴香素有强烈的趋性。有强烈的趋光性,尤其是对短波光有趋性。对性激素有强烈的趋性。梨小性诱剂是我国人工合成最早的果树害虫性诱剂,其主要成份是顺8十二烯1醋酸酯,其中加入610%的反式异构体时诱蛾活性最高。 C、 产卵:产卵前期为12天。成虫寿命,

18、当温度为2429,湿度70%以上时为36天。在此范围内,温度适宜,湿度越大,寿命越长,产卵量越多。当湿度为90%时,单雌产卵量为28粒;湿度降至60%时为8粒,50%时为4粒。在成虫发生高峰后35天为产卵盛期。 D、 产卵部位:第一、二代卵产在成形的叶片背面,喜在叶脉处。第三、四代卵产在果面上。当有的年份温度较低,叶片尚未成形,卵也可产在新梢的枝条上。,(3) 为害习性: 梨小卵单产,幼虫在果实、新梢上蛀食,每处仅一虫,个别果实有两头。幼虫蛀梢多由叶梗基部蛀入。蛀果多在梗、萼洼处蛀入。幼虫为害时可转移为害。孵化后几十分钟即可蛀入果内,且第一口食物不吞下。 化蛹场所:越冬代在越冬场所化蛹,其余各

19、代在老翘皮、裂缝等处。为害新梢的幼虫有时喜在二年生枝剪口顶端的髓部蛀入内化蛹。 (4) 发育起点及有效积温: 卵发育起点温度为5.5,有效积温为74日度 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6.5 ,有效积温为245日度 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5 ,有效积温为185日度 5) 滞育: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滞育的主导因素是光照。当日照时数在14小时以上时不滞育,在1113小时,滞育率达90% 。属短日照滞育型。光质也有一定影响,当温度在2126下,紫光下,13小时仍不滞育,但当温度超出后有影响。,防治方法:,1、清洁果园以及人工剪除桃梢,在桃园及混植园重点防治第一、二代。 2、生物防治 使用赤眼蜂:人工放蜂,可

20、使用松毛虫赤眼蜂,第一代寄生率可达98%,第二代为70%,后两代效果较差。每代放蜂两次,间隔5天,每亩每次5万头,见卵放蜂。 3、化学防治及防治重点 防治很抓前两代,封闭桃园防成灾。在苹果与桃混植园狠抓第一、二代,而梨、桃园全年均需防治,但仍以前三代为主,重点是初孵小幼虫。 当发生严重时,前两代各用药一次,后两代用药两次,间隔10天,尤其是晚熟桃。可使用可使用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20甲氰菊酯(灭扫利)乳油1500倍液、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功夫菊酯乳油2000倍液、98巴丹(杀螟丹)可湿性粉剂

21、2000倍液等。,四、梨大食心虫,梨大食心虫( Myelois perivorella Matsumura )又名梨云翅斑螟、梨斑螟蛾,简称称梨大。俗称“吊死鬼”、“黑钻眼”。是梨树的主要害虫,在我国梨区均有发生。 分布及为害:分布很广,全国各梨区普遍发生,其中以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福建等省受害较重。幼虫为害梨芽,主要是花芽;也为害梨果,主要是幼果。 寄主:梨大食心虫除为害栽培梨外,也为害杜梨、褐梨等梨树的砧木。,越冬幼虫多数为害花芽,从芽的基部蛀入,直达花轴髓部,虫孔外有细小虫粪,有丝线连,被害芽干瘪。越冬后的幼虫,转芽为害时,先于芽鳞内吐丝缠缀鳞片,不使脱落,逐渐向髓

22、部食害,外部有虫粪,花丛被害严重时,常全部雕萎。幼果被害时,蛀孔处有虫粪堆积,果柄基部有大量缠丝,使被害幼果不易脱落,尤其接近化蛹时,被害果实的果柄基部有白丝缠绕在枝上,被害果甚至变黑枯干,悬挂在枝上,至冬不落。,为害梨芽的还有另外一种害虫是食芽蛾的幼虫,但梨大食心虫和食芽蛾的为害状是不同的。梨大食心虫有钻食芽心的习性,被害芽不产生畸形,农民称之为“正嘴”。食芽蛾幼虫咬食芽的侧面,不钻食芽心,因此芽发育就不平衡,未受害的部分正常生长,受害的部分生长微弱或完全停止生长,于是就成了弯曲状,农民称之为“歪嘴”。此外,梨大食心虫幼虫体细长而小,体色深揭,而食芽蛾幼虫身体肥胖而大,体色红;梨大食心虫的茧

23、小而紧密,结茧在芽内中央底部,而食芽蛾的茧大而松,结茧在芽内的中央,且多直立,可以根据上述特点来区分这两种幼虫及茧。,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426毫米。全体暗灰褐色前翅具有紫色光泽,距前翅基部25和l4处,各有灰色横线l条,此横线嵌有紫褐色的宽边。在翅中央中室上方有1白斑;后翅灰褐色,外缘毛灰褐色。 卵:椭圆形,稍扁平。初产下时为黄白色,经12天后变为红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720mm,头部和前胸背板为褐色,身体背面为暗红褐色至暗绿色,腹面稍浅。臀板为深褐色,腹足趾钩为双序环,无臀栉。 蛹:体长约12mm,身体短而粗,初化蛹时体色碧绿,以后渐变为黄褐色,第十节末端有小钩

24、刺8根。,(三)生活史及发生规律 1年发生的代数因地区不同而不同。在东北延边梨区1年发生1代,山东河四川重庆地区1年2代,河北省1年发生2代,少数只发生1代,山西同川大多数1年发生1代,少数发生23代。在1年发生2代以上的地区,世代间有重叠现象。,各地均以幼龄幼虫在芽(主要是花芽)内结茧越冬。被害芽比较瘦缩,外部有一个很小的虫孔,容易识别。 在河北省越冬幼虫于3月下旬梨芽萌动时开始转害新芽(主要是花芽)转芽时期比较集中,幼虫出蛰后的710天而进入转芽盛期(4月中旬)。全部转芽期在华北地区,一般前后约1个多月,但盛期时间较短,这是防治的有利时期。幼虫转入新芽后,即在芽的鳞片内咬食为害,蛀孔外常堆

25、积有少量缠有虫丝的碎屑,借以堵塞蛀孔,有个别的幼虫蛀入芽心,食害生长点,此芽即将枯死,因而引起第二次转芽为害。一般幼虫均不深入芽心,因此多数花芽被害后仍能发芽开花。发芽开花后,幼虫即在花丛基部为害,并叶丝缠绕鳞片,不使脱落。,越冬幼虫出蛰早晚和时期长短,因地区而不同,郑州(23代区)为3月上旬至5月中旬,昌黎(2代区)为4月上旬至6月上旬,延吉(1代区)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另外,从越冬幼虫出蛰数量消长的情况来看,不同的地区也有差别,如在昌黎及延吉越冬幼虫出蛰均表现有明显的集中时期,在昌黎幼虫出蛰后约7天即进入盛期,在延吉幼虫出蛰后5天即进入盛期,但在郑州越冬幼虫出蛰却无明显集中的表现。,越冬

26、幼虫转芽的情况,在不同的均区表现也不一样。在延吉及昌黎地区,大部分越冬幼虫均要转芽为害,而郑州地区只有部分幼虫出蛰害芽,因此早春梨芽受害较少,枯萎花丛也不多见,晚出蛰的幼虫,直接为害幼果或果台。 从越冬幼虫出蛰与梨树物候期的关系来看,不同地区的幼虫出蛰始期,均为梨花芽萌动期。但出蛰的盛期和末期与各地的梨树物候期的相关则有所不同。昌黎盛期为花芽膨大露白至开绽至花序伸出,末期为花序伸出。在延吉盛期为花芽萌动至花芽开放,末期为花序分离。郑州则无明显的出蛰集中时期。,幼虫转芽及在花芽内为害时期前后1个月,待果实长到拇指大时(4月下旬),即开始转入幼果为害。各地越冬代幼虫为害幼果初期正是梨果脱萼期(昌黎

27、正是鸭梨脱萼期)。转果时期为5月初至6月上、中旬,盛期在5月下旬。大多数越冬幼虫出蛰后,先为害1个花芽再害果,少数为害两个花芽后再害果,极少数是直接害果(郑州有50的越冬幼虫出蛰后直接为害幼果)。,幼虫在果内为害约20余天,即行化蛹。多数幼虫只为害1个果实,有时也有转果为害的情况,但为数不多,被害的果实上,留有颇大的蛀果孔,孔口堆积虫粪。蛹发生期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至6月下旬或7月上旬,盛期在6月中旬。蛹期一般811天。幼虫化蛹前有吐丝缠绕果柄及作羽化道的习性,均在夜间进行。一般在化蛹前5 15天即开始缠柄,23天前作羽化道,这是摘除被害果的适宜时期。,第一次成虫(越冬代成虫)羽化时期为6月上

28、中旬至7月上中旬,盛期为6月下旬。成虫羽化后,晚间活动,趋光性不强;多在近黎明时交尾产卵。卵多产于萼洼,芽旁及枝的粗皮处,每处产卵12粒。卵期57天。在芽上及枝上的卵孵化的幼虫先为害芽后再害果。如卵产在果实上则直接蛀果为害。这一代的幼虫(第一代幼虫)害果期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幼虫老熟后仍在果实中化蛹。梨采收前后大都已羽化完毕。 第二次成虫(第一代成虫)羽化时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这一代成虫的卵大部分都产在芽上或芽的附近,幼虫(第二代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芽内,经短期为害后,即在芽内越冬。,在2代区均以越冬代幼虫为害幼果最为严重,第一代幼虫为害果实较轻,唯鸭梨有时受害较重。 梨大食心虫有两种寄

29、生蝇(学名未定),害果期幼虫的寄生率一般都比较高,常在30以上,甚至高达70。,(四)防治措施 1960年以前防治梨大食心虫的办法,主要是以人工掰虫芽减轻幼果受害,但耗费大量劳力,而且花芽已经受害,1960年以后来用人工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措施,提高了防治效果并节省了劳动力。目前,生产上仍采用人工与药剂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防治,控制为害。近年来对梨大食心虫进行了性引诱剂的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有一定的效果,为梨大食心虫的防治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1、结合梨树修剪,剪除虫芽,或早春检查梨芽,将被害虫芽摘除。 2、开花后幼虫转果前,检查被害花簇,将已枯萎的花簇摘除,同时可敲打树枝,震落未受害花簇基部的鳞

30、片,发现有鳞片不掉落的花簇,即有幼虫潜伏在鳞片内为害,用人工捏杀鳞片内的幼虫。,3、在幼虫化蛹期摘虫果,成虫羽化之前(北京为6月中旬前),组织人工摘除被害果,并加以集中处理,重点摘除越冬代幼虫的被害果。 4、在越冬代成虫发生时期诱杀成虫,结合果园其它害虫的防治,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5、药剂防治。在梨大食心虫生活周期中有几次转移暴露时期,首先是越冬幼虫出势转芽和转果两个时期,其次是第一、二代卵孵化盛期。掌握上述关键时期,使用药剂防治,是控制此虫为害的重要措施。,(1)掌握越冬幼虫出蛰转芽时期,施用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40.7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

31、,21灭杀毙乳油20003 000倍液,2.5功夫菊酯3 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10002000倍液,等。在转芽期最好能施药两次。第一次施药应在越冬幼虫为害新芽的虫芽率达35时进行。调查方法:在梨树花芽萌动前,抽查23的梨树,在每株树上按不同的方位,随机取50个花芽,分别统计好芽数、虫芽数、计算虫芽率。也可以根据越冬幼虫转芽率达35%作为喷药适期的指标。调查转芽率的方法是:在梨树花芽萌动后,逐日随机取样检查越冬虫芽50个,计算转芽率。第二次施药应在第一次施药后一星期进行。如果只施药1次,则应掌握在转芽盛期进行。根据多年的经验,河北省越冬幼虫转芽的盛期正是梨树花芽开绽至花序伸出的时候。,(2)

32、转果期防治。25灭幼脲3号20002500倍液,20除虫脲40006000倍液,35赛丹2000倍液,1.8阿维虫清25003000倍液,但由于此时幼虫较大,抗药力增加,同时梨树枝叶比较茂密,防治效果不如转芽期高。因此,这个时期的用药只是弥补转芽期防治的不足。幼虫转果初期,华北地区正是梨果脱萼期,转果盛期在5月下旬,用药的适期可以根据梨树物候期来掌握。 如果转芽期防治得好,这时候也可以不必再施药。 (3)防治第一代卵及初孵化的幼虫,必要时可喷药两次,第次掌握在成虫卵盛期。第二次在第一次施药后半个月进行。喷药要均匀周到,才能充分发挥药效。 (4)防治第二代卵及初孵化的幼虫。施药的适期要掌握在初龄

33、幼虫钻入越冬芽以前。药剂种类、施用浓度及技术要求与第一代卵期的防治相同。,根据华北地区的一般情况来看,梨大食心虫的为害主要是越冬代幼虫为害芽及为害幼果最为严重。因此,药剂防治的重点应放在消灭越冬代幼虫转芽的为害。后期的施药要根据实际虫情变化,灵活掌握。 6、保护天敌。梨大食心虫的天敌较多,主要有黄眶离缘姬蜂、瘤姬蜂、离缝姬蜂等。寄生蜂对梨大食心虫的抑制作用很大,特别是控制后期的为害。因此,在进行人工防治时,应尽可能保护这些天敢。,梨茎蜂Janus pire Okamoto et Muramata 又名梨梢茎蜂、梨茎锯蜂,俗称折梢虫、剪头虫。属膜翅目,茎蜂科。 为害: 梨、苹果、海棠、杜梨,为害

34、梨树新梢的主要害虫。在我国各梨产区均有此虫为害。 为害状:在春季新梢长至67厘米时,成虫产卵时用锯状产卵器将嫩梢45片叶锯伤,再将伤口下方34片叶切去,仅留叶柄,新梢被锯后萎缩下垂,干枯脱落。在折断的梢下部有一黑色伤痕,内有卵一粒。幼虫在残留小枝内蛀食。,五、梨茎蜂,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10毫米,细长、黑色。前胸后缘两侧、翅基、后胸后部和足均为黄色。翅淡黄、半透明。雌虫腹部内有锯状产卵器。 卵:长约1毫米,椭圆形,稍弯曲,乳白色、半透明。 幼虫:长约10毫米,初孵化时白色渐变淡黄色。头黄褐色。尾部上翘,形似“”形。 蛹:全体白色,离蛹,羽化前变黑色,复眼红色。 茧:棕黑色,膜状,发生规律:

35、 梨茎蜂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橛下二年生小枝内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化蛹,梨树花期时成虫羽化。成虫在晴朗天气1013时之间活跃,飞翔、交尾和产卵。低温阴雨天和早晚在叶背静伏不动。当新梢长至58厘米,即4月上中旬开始产卵。,产卵前先用锯状产卵器在新梢下部留34厘米处,将上部嫩梢锯断,但一边皮层不断,断梢暂时不落,萎蔫干枯,成虫在锯断处下部小橛2、3毫米的皮层与木质部之间产1粒卵,然后再将小橛上1、2片叶锯掉。成虫产卵为害期很短,前后仅10天左右。卵期1周。个体产卵量3050粒。幼虫孵化后向下蛀食,受害嫩枝渐变黑干枯,内充满虫粪。5月下旬以后蛀入二年生小枝继续取食,幼虫老熟调转身体,头部向

36、上作膜状薄茧进入休眠,10月份以后越冬。,生活史及习性: 河北、北京地区两年发生 1代,以幼虫及蛹在被害枝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梨树开花时成虫羽化出现,在河北省中南部梨区,羽化高峰在4月10日左右。谢花时成虫开始产卵为害。幼虫5月初开始孵化,在嫩枝内向下蛀食,6月间有的幼虫就已蛀入二年生枝条,7月份大部分都已蛀入二年生枝条内。8月上旬停止食害,作茧越冬。成虫出现的早晚,与当年早春的气温及梨树新梢生长期密切相关。早春温暖,气温较高,梨树开花早,新梢生长快,往往成虫出现也早,反之则晚。 天敌:幼虫有一种啮小蜂。,防治方法: 1、冬季结合修剪,剪去的被害枝在3月间要处理完毕。不能剪除的被害枝,可用铁丝

37、戳入被害的老枝内,以杀死幼虫或蛹。 2、捕捉成虫:在早春梨树新梢抽发时,于早晚或阴天捕捉成虫。 3、药剂防治:掌握在成虫发生高峰期新梢长至56厘米时,喷90%敌百虫1O00倍液防治,喷药时间以中午前后最好,在两天内突击喷完。 4、剪除被害梢:成虫产卵结束后,及时剪除被害新梢,在断口下34厘米处剪除。,六、梨圆蚧,梨圆蚧Diaspidiotus perniciosus又名梨笠圆盾蚧,属于同翅目盾蚧科,寄主有梨、苹果、海棠、桃、李、杏、山楂枣等果树和杨、柳等多种林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为害状: 以雌成虫和若虫吸食枝条、果实和叶片的汁液,使树势衰弱。枝条被害处呈红色圆斑,严重时皮层爆裂,影响生长,

38、甚至枯死。果实受害后,表面似有许多小斑点,虫体周围出现一圈红晕,虫多时则呈一片红色;受害重者,果面龟裂。为害叶片时,虫多集中在叶脉附近,被害处呈淡褐色,逐渐枯死。,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无翅,体扁圆形,黄色,口器丝状,着生于腹面。体被灰色圆形介壳,直径约1.3毫米,中央稍隆起,壳顶黄色或褐色,表面有轮纹。雄虫有翅,体长约0.6毫米,翅展约1.2毫米。头胸部橘红色,腹部橙黄色。触角11节,鞭状。翅1对,白色,透明,脉纹简单。腹部末端有剑状交尾器。 若虫:初孵若虫体长约0.2毫米,扁椭圆形,淡黄色。触角、口器、足均较发达。口器很长,是体长的23倍,弯于腹面。腹末有2根长毛。2龄若虫眼、触角、足和尾

39、毛均消失,开始分泌介壳,固定不动。雌虫介壳圆形,雄虫介壳长椭圆形,壳顶偏于一端。 蛹:仅雄虫有蛹,体长约0.6毫米,长锥形,淡黄略带淡紫色。,生活习性: 梨圆蚧在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省1年发生3代,以2龄若虫和少数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翌年春季树液流动后,越冬若虫继续为害。在辽宁兴城地区,越冬若虫到6月份发育为成虫,并开始产仔,以雌成虫越冬者,在5月份就开始产仔。由于越冬虫态不一致,产仔期拉得很长,造成世代重叠。第一代若虫发生期在79月份,第二代在911月份。在山东烟台地区,第一代若虫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第二代在8月上中旬。,成虫行两性生殖,也有孤雌生殖者。若虫胎生,即卵产出前在母体内已经孵

40、化为若虫,产出的是小若虫,因此叫产仔。若虫产于母体介壳下,出壳后爬行迅速,分散到枝叶和果实上为害。以25年生的枝条上较多,且喜欢在阳面。在果实上为害的若虫,大部分分布在果面上。若虫固定后12天开始分泌介壳。雄成虫羽化后即行交尾,之后死亡。雌成虫继续在原处取食一段时间,同时产仔,产仔完毕即死亡。,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从疫区调运苗木、接穗或果品时,应严格检查,避免传播。 2.保护天敌:梨笠圆盾蚧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是红点唇瓢虫和寄生蜂,应注意保护。 3.药剂防治:在果树发芽前,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9机油乳剂。在果树生长期,要在若虫出壳后至固定前喷药。常用药剂有: 40 速扑杀乳油100

41、020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l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喷雾。,七、梨黄粉蚜梨黄粉蚜(Aphunostigma jakusiensis Kishida)是一种为害梨果实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分布于山东、河北、四川和辽宁等地,在山东省主要分布在胶东及济南地区。其为害果实和枝条以及枝干的嫩皮处。在果实上多在两洼尤其是萼洼处为害,果实受害后,呈锈斑木栓状突起,或变黑、龟裂、腐烂。枝干上出现枯死龟裂状、一般蚜虫为成堆为害,虫卵集聚在一起,似黄粉状。,形态特征 成虫: 该虫为多型性蚜虫,有干母、普通型、性母和有性型4种。干母、普通

42、型、性母均为雌性,行孤雄卵生,形态相似。体呈倒卵圆形,长0.70.8毫米,鲜黄色,触角3节,足短小,无腹管,有性型雌虫体长约0.47毫米,雄虫长0.35毫米左右,长椭圆形,鲜黄色。口器退化。 卵: 椭圆形。越冬卵长0.33毫米,淡黄色。产生普通型和性母的卵,长0.260.3毫米,黄绿色。产生有性型的卵,长0.360.42毫米,黄绿色。 若虫: 形态与成虫相似,仅体较小,淡黄色。,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810代,以卵在果台、树皮裂缝或翘皮下或枝干上的残附物内越冬。翌春梨树开花期。卵孵化为干母若虫,先在梨树翘皮处刺吸汁液,羽化为成虫后产卵繁殖。6月上中旬开始向果实上转移,6月下旬至7月上旬,多群集于

43、果实等洼处为害、繁殖,继而蔓延到果面上。8月中旬果实接近成熟期,为害最为严重。89月出现有性蚜,雌雄交尾后转到果台等处产卵越冬。普通型成虫每天最多产卵10粒,一生平均产卵约150粒,性母每天约产卵3粒。生育期内各代卵期56天,若虫期78天。成虫寿命除有性型较短外,其他各型均30余天,干母可达100天以上。成虫活动力较差,喜在背阴处栖息为害。温暖干燥的环境对其发生有利,低温高湿则不利于其发生。一般无萼片的梨品种受害轻,有萼片受害重。弱树受害重,地势高处受害轻。采收期早的梨常带有梨黄粉蚜,在贮藏、运输、销售期间仍可继续繁殖为害,引起大量腐烂。,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冬春季,彻底刮除老翘皮,清除树体上的残附物,消灭越冬虫卵。 2、药剂防治:梨芽萌动前树喷5倍柴油乳剂杀卵。在为害梨果期 首先应在梨果套袋前全树喷施10%吡虫啉(扑虱蚜)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等。在套袋时,袋口可用农药处理一下,效果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