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教的真理与认识人生。 何谓真理?在古希腊, “真理 ”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 “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神境界,称之为“真理”;孔子亦认为符合天、地、人、三纲、五常的伦理,就是真理。一般来说,世人,尤其是哲学家们都把真理看作是生命所追求的目标,到底什么是真理呢?如何达到真理?究竟如何检验真理?这些问题,不论是各宗教家、哲学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基本上,佛教认为“ 真理”必须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恒性、本来性、超越性、可证性等条件。例如:“空”不是因为我们发现它,它才存在,它是本来存在的;“ 空”不能分是你的空, 还是我的
2、空,所以“空”是必然性、平等性、普遍性、永恒性的;再如生死、无常、缘生,都是必然的、普遍的。人生也唯有体证到真理的条件,才能通往生命真实的世界。何谓佛教的真理?广义的说,如来一代教说,三藏十二部经典,契理契机的道理,都是真理。综合其法要,可归纳为:一、苦聚:苦,通常是指我 们受到业、妄想、烦恼的控制,而有五阴炽盛身心痛苦的感受;所谓“苦受”固然是“苦苦”, “乐受” 也会“ 坏苦”, “不苦不乐受”也会“行苦”。 总 之,四大五蕴所积聚的人生就是苦聚,苦聚是人生的实相。所以,必须寻找灭苦的方法,才能超越娑婆苦海,从忧悲苦恼中得到解脱,也就是“照见五蕴皆空”,才能离开苦聚。二、无常:是指世间的万
3、象,无一不是在刹那生灭变化中,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例如:一年有春夏秋冬的更替,人有生老病死的转 化,器世 间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 现象,心念有生住异灭的迁流,这些都说明了世间一切都是刹那无常。虽 然如此, “无常”也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幸福的人生是无常,穷困的人生也是无常,唯有超越世间无常,才能获得永恒自在。三、无我:所谓“ 我”,是主宰和实体的意思,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真正可以主宰的“我”,或是可依赖的“我”。因为“我”不能自由,不能自主,更没有 实体。吾人要求青春永驻,希望永远幸福安乐,那里能如我所愿呢!所以佛教讲“诸法无我” ,是认为宇宙万有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不能单一、独立或自我 单独的存
4、在,人生要超越“假我”的执着,才能证得“真我”的自性涅槃。四、空性:所谓“ 空性”,并非指存在的东西忽然变得不存在了,而是指一切事物的存在,是无自性的,没有不变不灭的实体,所以空性才是 实相。佛陀 说:“物质的存在如泡粒,感受如水泡,表象如阳焰,意欲行为如芭蕉,识别作用如幻化。 ”唯有离开错误虚幻的认知,才能证悟生灭缘起的空性。五、业感:业,是指“行为”、 “行动”或“ 造作”的意思,它包括身体、语言、思想三 业。 “业”,无论善恶好坏,都会产生一种力量,能驱使我们 去造作新的行为,而新的行 为 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行为生力量,力量又推动行为,辗转相生,就形成了业力轮回。所谓自作自受,就是有
5、情生死流转的动力,由此形成了惑、业、苦,不断循环,相互地纠缠。六、因果:因果是指宇宙生灭变化的法则,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 ”这揭示了佛教因果论的特点,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仗 “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等待缘聚合又生他果,如是相依相摄,因缘果报形成森罗万象、无穷无尽的世界。七、缘起:即“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说明世间万物彼此依待而存在的法则。世间一切的事物,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 现起和存在,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复存在。八、中道:中道就是超越有无、增减、善恶、爱憎等二边的极端,如人生热
6、烘烘的一味追求欲望享乐,或冷冰冰的舍离一切,执持苦行,都是不恰当的,应离开邪见执着,而行不偏于左右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中道”。但吾人也不能将 “中道”误以为是折中之道、中庸之道。中道应以般若智慧来调和事理,融和有无;中道是以般若智慧来导正吾人的行为,趋向解脱之道。九、般若:是指向人生正途的光明法炬;有了般若,才能照见缘起性空,洞悉事事物物的无常、无我,而能知苦灭苦。佛教所讲的一切法,凡无般若,皆为世法,一切法有了般若,才是佛法。如“布施”而有般若,才能三轮体空;“持戒” 而有般若,才能饶益众生;“忍辱”而有般若,才能无生法忍;“精进”而有般若,才能奋而不懈;“禅定”而有般若,才能证悟觉道。般若
7、就是一种能透 彻宇宙真相的智慧。十、涅槃:涅槃是灭除一切痛苦的究极理想境地,是净化贪爱,舍诸执着,拔除 烦恼,息灭欲念的世界,进而到一大总相的常寂光世界。当吾人透 过佛法的修持, 拥 有般若的慧解,舍弃贪瞋痴烦恼的束缚时,当下就能获得清净自在的涅槃境界。“厌苦求乐”,这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发展的本能。可是世间科技文明急速发展,带给社会繁荣,人民富有,却没有使人类的生活更加明智合理或安心自在,反而使人陷入更多的困 顿与惶恐,这是为什么呢?依佛教的见解,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 “无明”;因为人们对世界的本质有根本上的误解,所以苦痛就会像涟漪一样,一个接一个发生。佛教的真理告诉我们:要离“苦”,才能得
8、安 乐;要知“无常”,才能有希望;要懂 “无我”,才能融入大众;要明“空性”,才能真空妙有;要消“恶业”,才能美善人生;要识“因果”,才能心甘情愿;要透“缘起”,才能真相大白;要行“中道”,才能安身立命;要证“般若”,才能自由自在;要圆满“涅槃”,才能究竟人生。希望法界众生都能徜徉在真理的领域,以佛教真理作 为修行的指归与方法,不断净化身心,时时轨范行为,进而达到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注释有情众生的身心是由五阴(色、受、想、行、识)假合而成,因常造作诸恶,如火炽然,生生不息,逼恼身心,苦上加苦,故谓五阴炽盛苦。是指人的身心本来就苦,再加上饥渴、疾病、 风雨、劳役、寒热、刀杖等众苦之缘所生的苦,称
9、 为苦苦。是指原本顺乎己意的乐境,一旦时过境迁,或因故遭受破坏,而逼迫身心的苦恼。如“乐极生悲”或“ 丧亲之痛”等,都属于坏苦。是指一切有为法迁流三世,无刹那常住安稳,使身心感到逼恼,称之为行苦。例如,我们常因“时光飞逝”或“世事无常”而慨叹良多,即属于行苦。为四大种之略称,又称四界。佛教谓物质(色法)系由地、水、火、 风等四大要素所构成。地的本 质为坚性,有保持作用,称为地大;水的本 质为湿性,有 摄集作用,称为水大;火的本质为暖性,有成熟作用,称为火大;风的本质为动性,有生长作用,称为风大。积聚四大即可生成物质,故四大又称能造之色、能造之大种;被造作之诸色法,则称四大所造。由四大和合而成之
10、人身中:地大,指人身中的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水大,指人身中的唾涕、脓血、津液、痰泪、大小便等;火大,人身中的暖气;风大,人身中的出入息及身动转。若此四大不调,则易致病。又称五阴,即指色、受、想、行、识等组成有情身心的五种元素。指自体之本性。自具有真实不变、清纯无杂之个性,称为自性。乃用以显示有情为惑业所缠缚(迷)之因果关系。即依贪、瞋、痴等惑而造作善恶之业,又由此 业为因而招感三界之生死苦果,故称为 惑业苦。三轮体空,乃指布施之时,能体达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皆悉本空,摧破执着之相。其内容包括:施空,能施之人,体达我身本空,既知无我,则无希望福报之心,称为施空。受空,既体达本无能施之人,亦
11、无他人为受施者,故不起慢想,称为受空。施物空,物即资财珍宝等物,能体达一切皆空, 则虽有所施,亦 视为空,故不起贪想,称为施物空。忍,是担当、负责、认识、承受。无生法忍,即随缘随处 能洞察一切事物本不生灭的自在境界。指真如之实体。真如广大,含涵一切,故称之为大;总体一味平等,无差别之相,故称总相。 大乘起信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 ”指诸佛如来法身所居之净土。因佛所住之世界为真如本性,无生灭变化(常)与烦恼之扰乱(寂),而有智慧之光(光),故称常寂光土。此土乃佛自证最极秘藏之土,以法身、解脱、般若为其体,具足圆满“常、乐、我、净”等四德。如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载:“释迦牟尼佛,
12、名毗卢遮那,遍一切 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 ,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 ” 习题一、佛教认为符合真理的条件有那些?二、简单说明佛教真理的内容。三、 “苦聚”、 “无常”、 “无我”、 “空性”、 “业感” 、“因果” 、“缘起” 、“中道”、 “般若”、 “涅槃”之间有何关系?四、了解佛教的真理,对我 们有什么帮助?第二课 经 藏 佛陀成道后,说法三百余会,留下无数的身教与言教。佛陀入灭后,弟子们为了避免遗教散佚,同时确立教法,以防日后产生异端,于是经过数次的结集,辑成“ 三藏十二部 经典”流传于世。三藏十二部是佛教经典的总汇,一般称之为“ 大
13、藏经”或“ 一切经”。广 义言之,佛陀所说一切教法,均称为“经”;狭义而说,则专指十二部经之“契经”,亦即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此为三藏圣典之一,一般又分成小乘经、大乘经两种。 “经”所阐扬、 诠释的教法,称为“经教”,记载经教的书籍,称为“经典”,有了经典的流传,始有正法住世。 经 藏,梵 语“修多罗藏”,正 译为 “契经藏”;即上能契合诸佛所说的真理,下能契合众生的根机。 “经”,含有“ 贯穿”与“摄持”的意思,亦即能贯串各种义理而不散失隐没,并能普遍摄化众生而无遗漏之意。众生依循佛陀教法行持,能够了脱生死,达到自在安乐的目的,所以“经”又有“路径”之义。“经”还有出生、显现、绳墨、常
14、、法、结鬘、泉涌诸义。佛经除了由佛陀亲口宣说之外,佛陀与弟子 间的对话,以及弟子所说,经过佛陀印证无误者,或由天人、仙人、化人等所说,契于三法印者,皆称 为“经”,此谓“五人说经”。根据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所载,佛陀每次说经,有时先入定;又诸经所明,皆是安心之法,依此摄心,即不散乱。若将三藏配于三学, “经”相当于“定学”。依 大乘庄 严经论所举,为对治众生疑惑,为说戒、定、慧三学,为讲说法、义,所以设立经藏,则经应为广诠三学之教。总之,佛陀 说经,目的是要让众生“因指见月”,藉着经教,断除无明,找回自心本性。因此,学佛当如 经首安立之“如是我闻”,必须听经闻法,理解 经教,同时更要力行实践,所
15、以经典总以“信受奉行”结尾。佛教最早的经典是阿含经,但根据天台宗的说法为华严经,所谓“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最早 传到中国的佛 经是四十二章经,这是一部平易简明的佛教入门书。佛教中最长的经典是大般若经,共六百卷,内容是 阐述“空”的道理;所有经典中最短的经是般若心经,只有两百六十二个字,却是大般若经的心要。大般若经与华严经、 法华经、 解深密经等,是属于义解性的经典, 较常用于研究、讲说;一般信徒最常读诵的经典有:金刚经、 心经、 阿弥陀经、 普门品、 药师经、 地藏经等;维摩经译文流丽优美;百喻经、 离睡经、 减肥经,善巧方便,生 动有趣。佛经的流
16、传约经过背诵、书写、印刷三个时代。佛世 时,靠口耳相 传;佛陀入灭后,佛教随着弘法路线分别往南方及北方国家弘传,而在 纪元一世纪的时候,南方的锡兰开始利用文字记录佛陀的教法,北方则在纪元二世纪的西北印度开始使用文字书写佛典。当 时纸张 尚未发明,使用最广泛的是以 贝多罗树的叶子刻字,称为“贝叶 经”,后来也有刻在石 头上(例如房山石经)以及刻在木头上(例如木刻版大藏经),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经是刊刻于宋开宝四年的开宝藏。在此之前,佛经主要靠抄写来流传。佛陀最初在印度弘化时,是以摩揭陀国语言传述,尔后有梵文记载(北传)及巴利文记载(南传)。东汉时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此后渐渐 在中国蓬勃发
17、展,主要得力于经典的汉译。经典最初由印度流传到中国时,由于数量有限,而且前人的翻译也不够完整,或有所出入,因此三国 时代的朱士行便率先西行求法,随后陆续又有法显、玄奘、义净等高僧前往印度,完成取经的壮举,并将带回的经典译成汉文流通。其中在中国佛教史上译经最多、影响最大的四位 译经家分别是:鸠摩罗什、玄奘、真谛、义净。东晋道安大师最早把经典加以整理,并做成目录,称为综理众经目录,这是我国第一本佛典目录, 为整饬佛典,保存佛教文化,作出开拓性的重大贡献。金刚经云:“经典所在之处,即 为有佛。 ”佛法藉着经典的流布,能令含识有情彻见本性,佛果菩提成熟圆满,即能出生诸佛。如杂阿含经云:“佛言:若佛出世
18、,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觉知,成等正觉。 ”由此可 见,佛法经教对于佛弟子的重要。 涅槃经 载,佛陀在因地修行时,曾为雪山童子,为求半偈佛法真理而舍其全身,足证经 法是何等珍贵。在 生经里面,佛陀开示弟子阿难:“自求归依,以法为证,归命经典,勿求余归。 ”以上列举经中教示, 说明人天世间,唯有佛法经典最是宝贵。注释又称集法藏,有等诵、合诵、会 诵的意思。 结集的方式,是先聚集圣贤比丘,再从众圣贤比丘中推出精通法、律的圣者,由上座发问,宣诵者就凭记忆回答诵出, 经与会大众共同审定,确定是佛陀所 说,才是佛法。这种经过共同审定,等于全体共同 诵出的方式,即名 结集。佛陀入灭之年,在
19、摩揭陀国王舍城郊外之七叶窟中,以大迦叶为上首的五百弟子,进行第一次的经法结集,由阿难诵经,优婆离诵律。佛入灭一百年后,又陆续经过第二、第三、第四次的结集,辑成三藏十二部经流传于世。所以佛教其实就是佛陀的教育法,而三藏十二部经典就是佛陀对众生所作的身教与言教的记录。乃佛教圣典的分类学。三藏是指经藏、律藏、 论藏;十二部经是将佛陀的教法,依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十二种类,分别为:长行:又作契经,是以散文方式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不限定字句长短。例如:阿弥陀经、 心经。重颂:或译应颂,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宣契经所说之教法。例如:法华经普门品的偈颂。孤起:又作讽颂,即全部以偈颂的方式来记载佛陀的教法。例
20、如:法句经、 佛所行赞。譬喻:以譬喻故事来说明法义。例如:百喻经、 法华经的穷子喻、三车喻、化城 喻等。 因缘:叙述佛陀说法教化的因缘。例如:诸经 的序品。无问自说:不待他人请问而佛陀自行开示的教说。例如:阿弥陀经。本生:记载佛陀前生种种大悲心的修行,也通于弟子过去生的事迹。例如:本生经、 六度集经、 杂宝藏经。本事:记载本生谭以外,佛陀与弟子过去生的行谊。例如:法华经中药王菩萨本事品。未曾有:记载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的经文。例如:未曾有因缘经。方广:指说方正广大真理的经文。例如:华严经。论议: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例如:维摩经。授记:佛陀对菩萨或声闻弟子授记成佛的经文,有自记说、为他记说两种。
21、例如:法华经中五百弟子授记品。小乘经,或称原始佛教时代的经藏,即指阿含经或南传之尼柯耶。唯谈真空寂灭之理, 诠释声闻、缘觉修行证果之法,为部派佛教及今之南 传佛教徒所信奉者。大乘经,指大乘佛教徒所信奉之经典,又作菩萨契经、方等经。大乘 经所说之主要内容,为成佛之途径、菩萨道之内涵,及六波罗密、佛性等教义,亦即诠示大乘菩萨修行证果之法。指佛陀的经教,能令众生“出生”善法, 长养善根,如同母亲生养孩子一般,故名“出生”。依照经典所言而行,就能断除恶业,善果“显现”。经如古代木匠所用的“绳墨”,能使我 们的言行正直。经典所诠的教理是恒“常”不变的真理,故称常,又称为“教常”、 “理常”。“法”有理则
22、、规范的意思,依照佛陀的经教而行,就不会有差错,不会出轨,故名 “法”。经能贯穿法义,如同“ 结鬘 ”成冠,令不散失。真理如活泉不断涌现,经典说不尽如“ 泉涌”的真理,故有此名。佛陀的教法如同手指,能指引我们找到如明月般洁净明亮的佛性。因指见月启示我们:佛陀的教法是帮助我们寻回自性的妙方,因此学佛不能有法执,否 则“执指忘月 ”,终无所成。因此金刚经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陀临涅槃时,阿难尊者代表大众请示,佛陀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令人起信?佛陀说:“在一切经典的经首安立“如是我闻” 一语。 ”这便是今日佛经以“如是我闻”开头的由来。由于经典结集是由阿难诵经,故“如
23、是我闻”亦表示今日之经典系阿难如实从佛陀座前听闻而来,每一字一句都是佛陀的教法,大众不可产生疑义、纷诤,同时也把佛经与外道做了区别,帮助信徒有所遵循。鸠摩罗什先后为苻坚、姚兴礼为国师,声重一时,所 译经论凡三十五部三百余卷, 颇为后世所重。真谛博通三藏五部,究明大乘妙理,见重于南朝梁武帝,侯景之乱后,流落辗转各地,仍译经不辍,所译经论凡六十四部二七八卷,概出注疏,致力于义理之阐明,其学识之广博与方法之卓越,为我国佛教史上之泰斗。玄奘大师远历西土十九年,请回佛 经凡六百五十七部,名重一时,译经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占我国 译经总数四分之一强,将于印度所学者尽 传入我国,唐高宗 视为国宝。义净游学印
24、度十年,带回梵本经论四百余部,译释经传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又称释道录、 道安录、 安公录,为东晋道安大师所撰。收录后汉至晋孝武帝宁康二年(三七四), 约二百年间之汉译佛典及注经之作, 为我国第一本佛典目录书 。习题一、何谓“三藏 ”、“十二部经”? 二、 “经”的定义为何? 三、佛陀宣说经教的目的为何? 四、经首为何要安立“如是我闻”?五、何谓“五人 说经”? 六、试述经典的重要性。第十一课 业 力 社会上,由于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经营运作,因此世间得以运转不息;人类,因 为身、口、意三 业造作各种善恶行为,所以生死轮 回不已。佛法将此主宰 轮回的 动力,称之为“业”;造业的主人翁就是身、
25、口、意;“业”有驱使造作的力量,故称“业力”。由身口意所造的业,分为善业、 恶业、无 记业,能招感三界五趣的总报者,称为“引业”,而令此总报体的种种差别得到圆满决定的,称 为“ 满业”。 “业”表现在外,并能示予他人者,称为“表业”,持续潜隐于内的业果力量,而无法表示于外,令他了知者,称为“无表业”。各人所造的善、恶诸业,往后必招感相应的苦、 乐果报。当招感果 报的受果、受时俱定,称为“定业”;反之,受果、受时俱不定,暂不受报,称 为“ 不定业”。准此,因果报应不能只看一时,因为业依照受报时间分有:现生造业,现生受报的“顺现受业”;现生造业,次生受报的“顺次受业” ;现生造业,二生或多生后受报
26、的“顺后受业”。业报之所以有现生成熟、来生成熟、后生成熟等不同的差异,主要的原因有二:一、因的力量有 迟早,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下种,瓜种当年即可生 长结果,而桃种须待三四年后才能结果;二、是缘的力量有强弱,如诸缘具足,则成熟自然早些,否则助缘不够,力道不足,自然业果的成熟亦慢。不过,尽管果报有迟速,可以肯定的是“因果不会消灭”,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有部毗奈耶也说:“不思议业力, 虽远必相牵,果 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因果业报,如影随形,众生除非不造 业因,否 则善恶种子永留八识田中,一旦遇缘,必起现行,而且“善恶不相抵销”,已种 恶因,必受其报
27、,不能以做些好事来抵销应得的恶报。除非多做善事,多聚善 缘,可使 恶报由重转轻;或善缘增多,善力加 强,令善果速疾成熟,使恶缘逐渐减弱。譬如一杯盐水,表示 恶因,若多加以善因的淡水,则可冲淡恶果的咸味,转为甘美。因此,多行善因,多聚善缘,极为重要。业报,尚可分为:一、随重的业报,亦即就所造的善、恶业中,何者为重,何者先报。二、随习惯的业报,是就个人日常的习惯、行为而受 报。 净土宗教人一心念佛,目的就是要养成习惯,一旦临命终时,一声佛号就能与佛感应道交。三、随忆念的业报,是由忆念决定去向,此为临终前忆念生前的善恶而决定去处。故佛教有对临终之人说法,或为其助念佛号,或说其生前善行,令其忆念,以此
28、引发善业而感善果。分别善恶业报经说:“一切有情,作 业修因,善恶不等,所获报应,贵贱上下,种族高低,差别亦殊。 ”众生造业,除了有招感个人受用的五根身形等正报的“ 不共业”之外,同时能招感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界之依报,称为“ 共业”。业是行为或造作的意思,它是意志力的反应, 这个行为无论善恶,都会产生一股力量,推 动我们造作新的行为,新的行为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辗转相生,就形成一循环式的业力推动圈。因此,业有如念珠的线,维系着众生的生命,永无休止的在六道 轮回不已。在佛经中,佛陀曾将业力比喻“ 如种”、 “如习”。譬如植物开花结果,花虽然凋谢枯萎,但保留下来的种子一旦遇缘,仍会发芽、抽枝
29、、开花、 结果。众生 业力的感果,也是这种现象。又如一个装过香水的瓶子,虽然香水用罄,但是瓶子里仍留有香水味道。从上面的譬喻可以知道人的祸、福、 穷、通,都是自身的业力所感,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 。造什么因,就得到什么结果,善恶果报须由自己承担,并非有神明、上帝能够赏赐祸福,也不是阎罗鬼王可以任意司掌 赏罚。我 们要能够确实的体 认:业是自己创造,不由神力;业是机会均等,绝无特殊;业是前途光明,希望无 穷;业是善恶因果,决定有报。如此则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开创自己的人生,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注释佛教把我人身体、语言、思想的行为造作,称 为身业、口业、意业,合称
30、为三业。音译作羯磨,是“ 行为”(个人)、 “行动”(社会)、 “运动”(自然界)或“ 造作”的意思。它包括各种行 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或单由意志所引生的身心生活。一般而言,业分为身、口、意等三业。内心想要去做某件事的意志,就称 为“意业”,又称“思业”;把内心的意志表现在身体的行动与言语上,称 为“ 身业”与“口业”,二者又称为“思已业”,也就是已付诸行动者。由此身、口、意所造的业,可以决定人生的苦乐祸福。 即合乎人间道德,合乎大众利益的,都称为善业。譬如身行放生、布施、净行;口说诚实语、柔软语、赞叹语;意起不净观、慈悲 观、因缘观等。因善业而得福者,称为福业,福业报生人天
31、。即是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行为,都称为恶业。譬如身行杀生、 偷盗、邪淫;口说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起贪欲、瞋恚、邪见等。因恶业而受罪者,称为罪业,罪业报生三恶趣。乃不能记为善或恶,即非善非恶,如无意识的动作等。无记业没有感果的力用。又称总报业。就是牵引众生在四生六道轮转的业力,故称引业。这种隐而不显的力量,在生死 轮回中起伏,是宿世累劫以来的强胜业 力。又称别报业。就是圆满有情的众同分,而令各人诸根形量等殊别的善恶业。例如:同样转生为人,在人当中,却有身体强弱、寿命长短、贤愚不肖、贫富贵贱等差异,此种差异的产生,是由于各人所造的 业力不同所致。譬如布施者得富贵报,杀生者得短命报,这种令
32、各人完成圆满一生的业报,就称为满业。指身口意所造作的善恶之业所招感的果报,其受果、受时俱定,亦即不但决定了 应受的果报,即连报应时间也已决定,任凭山移水转 都难以改变,即称定 业。指善、恶之业所招感的果报,因为时间和因缘未到,不管做了多少善事、恶事,报应来临的方式和时间还不一定,暂时不受报,称为不定业。指依过去善恶业因而感得之果报正体,如生于人间, 则具备四肢五官,受人间之果报;生于畜生, 则具备羽毛齿革,受畜生之果报。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二说:“正者,凡圣能依之身,谓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诸神、菩萨及佛。 ”换言之,正 报是指众生世间,即能依之有情。有别于群众共业的个人业力,称为不共业。
33、天灾、地震等大家共同感受到的灾难,个人感受不同者,即称为不共业。不共业中亦有“ 不共中的共业”和“不共中的不共业”。譬如同一家人,不免忧戚与共,祸福同享,彼此有共业的关系,此即不共中的共 业。反之,两个陌生人,对于彼此的喜怒哀乐,很 难感同身受,缺乏共鸣,此即不共中的不共业。指依于正报而受相应止住之所的果报,如受人间之正报者,则必有与其相应之家屋器物等依报;受畜生之正报者,则必有与畜生相应 之巢穴等依报。 华严经行愿品疏 钞卷二说:“ 依者,凡圣所依之国土,若净若秽。 ”换言之,依报是指国土世间,即有情依托之 处所。众生共通的业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界,称为共业。譬如天灾、地震
34、等,大家共同感受到的灾难,就是众人的业报 所招感。共业中又分共中共的业、共中不共的业。如山河日月、风霜雨露,人人同沾共沐,共同欣 赏、受用,就是共中共的业。又如各人之房舍、物品等,唯有持有主独自受用,他人不得随意受用,此即共中不共的业。 习题一、试述业的定义与轮回说。 二、决定业报先后的因素与规则为何?三、依照业的性质而分,业有那些种类?四、列举业的譬喻,说明三世相续的原理。第十二课 八正道 “苦”是人生实相,离“苦” 得 “乐”,人之所欲。学佛最终的目标,即是透过佛法的修学体证,达到解脱生死轮回的“苦”,获得涅槃寂灭的“乐”, 这是人生最究竟圆满的境界。因此,佛陀成道之初,即为众生开示八种转
35、凡成圣,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修行方法,称为“八正道”。八正道分别为: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等,这是八条通往涅槃的捷径。所谓“正”者,以此八法尽离邪非故;所谓“道”者,因其能通达不生不灭、寂灭最乐之境故。循此八正道,可使众生苦集烦恼永断,证得涅槃的圣 贤境界,因此又称 “八圣道”。八正道又如船筏,可使众生从“迷界”的此岸渡到“悟界”的彼岸,因此又称为“八道船”、 “八筏”。八正道为佛陀成道后初转法轮时所说,其后 陆续说四念处 、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等,共为三十七道品。其中以八正道最能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 ,因此一般以八正道 为四圣谛中“ 道谛”的内容,是为
36、“灭谛”之“因 ”。实际上八正道与三十七道品也只是详略之分,意义并没有差别。八正道中, “正见 ”居首, “正见”即离诸颠倒邪见的正观,是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因果的智慧,是透 过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佛教教理来观察宇宙万象而获得的正确 见解。学佛应该正见因缘果报、正见善恶业力、正见无常苦空、正见佛道永恒。有了正见的智慧,对于是非、善恶、真 伪才能做正确的思惟判断,发诸于身口意才有正确的行为,而不至造下三涂之因,自然免受五趣轮回之苦。 杂阿含经卷二十八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 终不堕恶趣。 ”正见的重要,由此可见。八正道可大分为八,实为一体,其中任何一项的实践,必然使其余七
37、项伴随同时圆满成就,正如大毗婆沙论说:“由正 见故,起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正 语;由正 语故,复得正业;由正业故,复得正命;由正命故,发起正勤;由正勤故,便得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 ”佛法虽有八万四千法门,然而每一法门都不能背离八正道,由此可见八正道的重要性。戒、定、慧三学是佛教的实践纲领,八正道归纳起来亦不出戒、定、慧三无漏学:正见、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学;正念、正定属于定学;正精进通于戒、定、慧三学。八正道以“正见” 为首,说明学佛应当以智慧为前导,才不致迷失方向,这是以修行的次第而言;若以修行的目标来说, “正定 ”才能离惑证真。要修得 “正定”,则须借助 “正见
38、”至“正念”等前七支为缘,也就是说,有了正知正见,发乎于身的行为,才能远离杀、盗、邪淫,合于“ 正业”、 “正命”、 “正精进”;发乎于口的语言,必然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的“正语”;发乎于意的正确思想,才能远离贪、瞋、愚痴的无明妄念,而起无瞋恚、无害想的“ 正思惟”,及 忆念正道的“ 正念”;如此身口意三业清净,自能入于无漏清净的“正定”而获得解脱自在,所以说八正道是正 觉解脱的正道。八正道也是最平实而生活化的实践法门,日常生活中 对因果 义理有肯定的认识,就是正 见;平日所思所想,念念与佛法真理相契合,就是正思惟;与人交谈说话都是慈 颜爱语,令人生起信心、欢喜,就是正语;平时所行
39、所作,都合于道德礼法,不会为了一己之私欲而侵犯、伤害别人,这就是正业、正命; 进而主动济弱扶倾、乐善好施、行善止恶,这就是正精进、正念;遇到困难挫折,能够沉着、冷静,运用智慧去判断、解决事情, 这就是正定。八正道包含了信仰与道德的要目,不仅是出世解脱道的实践法门,也是人间生活中人人皆应遵守的道德准则。 注释第十四课 三法印世间上每个宗教都强调自己所宣扬的教义是真理。所谓“真理”,必须合乎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永恒如此等四个条件。佛教的“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合乎这四个条件的真理。因此,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 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 违的,即使是佛陀 亲口
40、所说,也是不了义;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 亲口所说,也可 视同佛 说。因为三法印是“印”证佛法真伪的标准,如同世间的公文,凭藉印鉴可以确 认公文的真假,因此称 为“三法印 ”。三法印是佛法的根本大纲,不仅说明宇宙人生生灭变化的现象,也诠释诸佛寂灭无为的解脱境界,是涵括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三条定律:一、诸行无常:世间上的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着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所以说“ 无常”。无常有“ 念念无常”与“ 一期无常”两种。佛法中的无常,并非“断灭”,而是“变灭” ,这种“变灭”是前灭后生,相续不断的,这就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 诸
41、行无常所以是三法印之一,是因为它对 人生有积极的激励意义。 大般涅 槃经中说:“ 一切诸行悉无常,恩 爱必归别离。”体念无常,能激 发广大菩提心,完成自己,也救护一切众生。当初佛陀舍弃世间荣华,出家修道,是有感于人生的无常;成道之后,也以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来开导众生。因此,原始佛教教团的成立,可以说是源于佛陀对诸行无常的体悟。二、诸法无我:一切有为、无为法并无独立的,不 变的“我”的实体,一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彼此相互依存,并无“我”的恒常不变的实体与自我主宰的功能,所以 说“无我”。无我有“人无我”、 “法无我”二种。因为一切法“无我”,所以“无自性” ,无自性即“缘起性空”,无我系佛教
42、的根本教义之一,所以要正确的了解佛法,必须彻知诸法无我。三、涅槃寂静:这是灭除贪、瞋、痴、慢、疑等诸烦恼,达到身心俱寂的一种解脱境界。 “涅槃”就是四圣谛中的“灭谛”。 “寂静 ”是远离烦恼 ,断绝苦患,也是涅 槃的异名。涅槃佛性是人人本自具足的,佛陀成道之初曾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 执着,不能 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 显现。 ”众生从无始以来,因为“ 我执”之故,起 “惑”造“业”,因“业”受“ 报”,于是流转生死;“我执”若除,则惑、业不起,当下即能证得涅槃实相。佛陀宣说三法印,就是为了破除众生的我 执,以引导众生出离生死之苦,而得涅槃之乐,所以法华经说:“
43、我此法印, 为欲利益世间故说。 ”三法印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一切小乘 经典都是以“ 三法印”来印证是否 为佛说;大乘经典则以“一实相印” 来印证 佛法的究竟与否。一实相印其实就是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静”,所以有不同的立名,是因众生根机有利有 钝,所以佛陀说法才有广略的方便,而究竟之理只有一个。过去佛教一直给人悲观 消极、遁世避俗的印象,这是因为一般人对佛教所说的“苦”、 “空”、 “无常”等义理,有了错误的理解,以为佛教只是消极的讲苦,讲无常,却不知道其中的目的,是为了让众生认识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从而发起欣 乐厌苦之心, 积极的追求究竟涅 槃之乐。三法印所要传递的就是:无常才有希望、无我
44、才能和众、涅槃才是究竟,这是我们对三法印应有的认识。在原始佛教的教理中,三法印是缘起说的思想基础,缘起说是佛陀教法的代表,两者意义相通,同为最初的根本佛法。因此,若能理解三法印,也就能把握佛陀的根本思想了。 注释 行,是迁流、转变的意思。 俱舍颂疏说:“造作、迁流二义名行。 ”大乘义章卷二说:“有为集起,名之曰行。 ”“诸行无常” 是指世 间上的事事物物,无一不是在刹那刹那之间迁流变化,没有一 样是常住不变的。譬如有情世间的人有生老病死的 现象,器世 间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 变,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也就是说,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因此
45、说“无常”。法,是指宇宙间所有的事物,包括物质现象和心识活动等。 “我”是恒常不变的实体,具有自我主宰的功能。然而世间一切诸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并无 单一独立的、自我存在的、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因此,世间的一切事物,不但“ 无常”,而且 “无我”。涅槃是指息灭烦恼、生死、痛苦、人我等种种无明火焰,而达于寂灭无染,充满快乐、光明、自由自在的境界。涅槃境界远离诸苦,湛然常住,无生无灭,所以称 为“寂静”。若能从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的观察中,体悟法性寂灭,获得解脱,就是“涅槃寂静”。涅 槃依证悟的深浅,可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无住涅槃、大涅槃等。念,是刹那的意思。 探玄记 说
46、:“ 刹那者,此云念 顷,于一弹指间,有六十刹那。 ”因此刹那是极短的时间。在世间所有事物中,变化速度最快的,莫过于我人的心念,根据婆沙论说:“一昼夜间,有六十四亿九万九千九百八十刹那五蕴生灭。 ”说明心念的生灭,刹那不住,比闪电还要迅速。 宝雨经说:“此妄心如流水,生灭不暂滞;如电,刹那不停。 ”除此,世间上的任何器物,由新到旧,都不是突然变化,而是刹那刹那间渐渐变化而成的,所以说“ 念念无常”。在一段时间内,迁流代谢, 终归坏灭,称 为一期无常。一期无常其实是由念念无常累积而来,譬如人的生老病死、物的生住异灭、世界的成住坏空,都是由刹那刹那的渐变,累积成一期的突变。一般人执着为“我” 的身
47、体,是依烦恼业集、五蕴诸法所成,所谓“五蕴和合,假名为人”。 “我”是虚妄不实的,如梁柱瓦椽和合而有房舍,离开梁柱瓦椽,别无房舍。因此,有情众生只是五蕴诸法所成,我只是假名而已,就如命名为人、猫、狗,都只是一种假名方便,没有一定的实体,故说“人无我”。世间上一切事事物物都是依靠因缘和合所成,空无自性,如幻如化,因此说“ 法无我”。是指真实无二之理,即真如、法性;以其无二无别,离 诸虚妄,故称一实相。 “印”,即信;世之公文,得印可信,佛陀所说的诸大乘经皆以 实相之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 实相印,即是佛 说;若无实相印,即为魔说。佛教讲“诸行无常” ,说明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
48、。缘起、缘灭启示“无常”的道理,无常不是消极的,无常并不可怕,无常告诉我们:好的会 变坏,坏的也能 变好。例如:贫穷的人,只要他肯勤劳努力,积极奋发,也有致富的一天;人事不和谐,只要肯与人 为善,广 结善缘 ,也能赢得别人善意的回应;做事遇到挫折,只要能够坚持到底,逆境终将改变 ,因 为世事是无常的,世间不会有永远的灾难。因此,无常带给人生无限的光明,无常带给我们更宽阔的空 间,很多苦 难都因“无常”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此外,无常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把握时间,尤其学佛的人,有了“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的无常观,才能精进不懈, 进趣佛道。所以,无常才能进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无常蕴藏无限的
49、希望与生机,是最实在,最 亲切的真理。佛教讲“诸法无我” ,是为了破除众生对自身的“自我爱”,以及 对我所有物的“ 境界爱”。因 为我们执以为“我”的身体,是生灭变化,是 纯大苦聚,生理上有 饥寒、疾病、疲劳等诸苦;精神上有憎怒、畏惧、失意等苦恼。当众苦逼迫时,欲离而不能,根本无“自在”可言。因此摩诃止观说:“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 ”是故,所谓“ 无我” ,并不是说没有我这个人,而是要我们摆脱有形对待关系的束缚,使自己安住于无人我、无对待的境界中;也就是 说,要我 们泯灭人我对 待,把“我”融入大众中。佛教是非常重视大众的宗教,离开大众就没有佛法。所以,学佛的人,首先要培养 “以众为我”的性格,能够“无我”,才能融入大众,才能广结善缘,才能和众。一般人不懂涅槃的意义,以为涅槃是死后的世界,其实涅槃不是死亡,涅槃是不生不死, 灭除我执、法执种种烦恼的解脱自在。因此,涅槃之乐不是死亡之后才能得到,而是当下就可体 证。能够对涅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