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北大的精神传统在中国没有任何一所大学的历史比北大更悠久,那么其历史和精神传统有哪些独特与卓越之处呢?有一种说法认为北大最突出的精神传统是自由主义,如果说这一“精神传统”中确有包容学术多元、崇尚学术思想自由的一面,这并不为过。但如果认为某种思想主张和流派是北大唯一的精神传统,那就不确切甚至充满误解。自由的根本含义,是没有外在障碍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的行为。作为生存主张的自由主义,往往是以个人主义为内核,以个体基于心灵体验和至上感悟为特征的核心价值观;若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言说,则是具有强烈政治志趣的主张,以自由作为支点和中心,并以
2、自由意志在政治体系和社会生活系统中的存在与贯彻作为主要政治价值取向的思想流派。北大在历史上的剧变中并未真正植入与资本主义发展生息相通的自由主义的基因,在笔者看来,其原因至少有三条:一、北大由封建主义的清王朝官办,在世纪之交的时代转换和社会动荡中,虽经搬自西方的自由思想的袭扰,但却始终未充分地获得、生发和张扬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理念;二、在20世纪前30年所进行的以青年派和东方派、保守派和西化派、文化本位论和文化世界化为对垒双方的论战中,看似占据上风的西化派,也并未充分贯彻西方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的理念;三、无论国家政权随着时代如何变革和更新,北大的主导理念始终是以民族国家利益为上、以天地苍生福祉为
3、念,这与形而上的自由主义主张不仅在实践指向上不同,在价值坐标和精神格调上也迥异。因此,北大的精神正统理念应是马克思主义传统,它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精神传统相融合,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和自由人格本来就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当然,北大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并不是一时一节间汲汲汩汩的细水泉涌,也不是无时无刻都浩浩荡荡的平川洪流。从时间、空间和人事相结合的角度看,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北大的扎根和生长,经历了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也演绎了一种轻重缓急的节奏。谈及北大马克思主义传统的起源,不得不首先提到李大钊。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北大图书馆馆长,后任政治系、经济系和史学系的课程教授。李大钊早年(191
4、3 1916)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期间,从河上肇、安部矶雄等人的思想体系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1918年开始,李大钊陆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一系列著作。1920年,李大钊在北大一些科系和其他高校开设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社会主义实践的课程。他还在北大红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集资建立了收藏共产主义图书的藏书室“亢慕义斋”,启动了以学术和科学的视野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第一块阵地。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北大得以扎根,与以李大钊为首的一批北
5、大人分不开,后者还包括陈独秀、毛泽东、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等骨干。此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北大的扎根构成了其精神传统之“起”,当然,它在发展节奏上还处于“轻”与“缓”之样态“轻”是说其影响力还不大,“缓”则指其传播力度、范围和速度仍受局限。从 1921年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成 立 到 1949年 新 中 国 的 建 立 ,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在 中 国 从 理 想 和实 践 的 结 合 上 实 现 中 国 化 、 走 出 一 条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道 路 的 时 期 , 此 间 大 凡 能 够 掌 握 马克 思 主 义 精 髓 和 真 谛 的 人 最 终 都 成 为
6、革 命 的 领 路 人 , 而 那 些 只 会 背 诵 马 克 思 主 义 课 本 和教 条 的 人 则 被 淘 汰 出 鲜 活 的 中 国 革 命 实 践 的 大 局 。 在 中 共 一 大 的 13名 代 表 中 , 与 北 大 有关 联 的 人 就 占 了 6席 。 而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的 28年 间 , 尽 管 北 大 仍 旧 传 承 着 传 统 中 国 的 文脉 和 本 土 思 想 的 命 脉 , 但 这 些 精 神 资 源 无 疑 逐 渐 现 代 化 和 革 命 化 了 , 北 大 逐 渐 成 为 一 所革 命 学 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生
7、存主张的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往往是以个人主义为内核,以个体基于心灵体验和至上感悟为特征的。B与资本主义发展生息相通的自由主义的基因在北大历史上的剧变中并未真正植入北大的精神传统中。C在 20世纪前30 年,看似占据上风的西化派在所进行的以青年派和东方派、保守派和西化派等派别为对垒双方的论战中,也并未充分贯彻西方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的理念。D1918年,李大钊陆续发表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一系列著作。1920年,李大钊在北大一些科系和其他高校开设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社会主义实践的课程。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自由主义这一“精神
8、传统”中确有包容学术多元、崇尚学术思想自由的一面,但如果把它认为是北大唯一的精神传统,那就不确切甚至充满误解。B来自西方的自由思想虽然曾袭扰过中国,但由于北大是在世纪之交的时代转换和社会动荡中由封建主义的清王朝官办,所以与资本主义发展生息相同的自由主义的基因并未真正植入北大。C形而上的自由主义主张与北大的主导理念不仅在实践指向上不同,在价值坐标和精神格调上也迥异。D从时间、空间和人事相结合的角度看,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北大的扎根和生长,经历了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也演绎了一种轻重缓急的节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大钊经过不断地求索和鉴别,在各种社会思潮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
9、主义,他是当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革命先驱者。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是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C北大传承着的传统中国的文脉和本土思想的命脉,都将被马克思主义传统所替代,这也导致北大逐渐成为一所革命学府。D回顾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那些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最终会被淘汰出鲜活的中国革命实践的大局。(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46 题。马克思之墓(节选)南 帆在英国,可以见到许多名流的塑像。威灵顿、丘吉尔、司各特、牛顿,如此等等。牛津大学的图书馆是某一
10、个富豪捐赠的,图书馆门前就有一尊这个富豪的铜像。伦敦的某一个地铁站口甚至塑起了一尊福尔摩斯像。海德公园里矗立了一座金碧辉煌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如此之高,以至于拍照时不得不用广角镜头。纪念碑纪念的是一个叫作阿尔勃特的男人。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生平事迹,他最为重要的身份是女王的丈夫。据说他去世之后,伤心的女王大约有七年的时间不理朝政。这座纪念碑应当是爱情和皇家财富的共同象征。其实,英国人更为热衷的是另一桩爱情纠葛 戴安娜王妃的故事。纪念戴安娜的活动至今不衰。戴安娜逝世的周年忌日,无数人自愿地献上了鲜花和花圈。海德公园几条主干道的路面上,不远的距离就钉有一面铜牌子 因为戴安娜曾经从这几条路上走过。人们
11、爱戴安娜的原因不仅是她的美貌,更重要的是她的平民精神。她时常以王妃的身份从事多种慈善活动,她不太在乎皇家装腔作势的清规戒律,也没有刻意将那一场举世瞩目的婚礼作为摆脱平民世界的仪式。可是,这种爱戴之中是不是仍然隐藏了某些势利之心?戴安娜的传奇寄托了众多凡人的白日梦,而且,戴安娜故事的后半段仍然是这种故事的延续。她可以大步跨出肯辛顿宫的大门,然而,接走她的仍然是埃及巨富多迪的奔驰轿车。热衷于戴安娜平民精神的英国人大概不太想到马克思了。没听说英国的什么地方有马克思的塑像。马克思说了一些权贵们不爱听的话,有钱人当然不想为他树碑立传。令人感叹的是平民的沉默。穷困的马克思为无产者呐喊了一辈子,风雨无阻;然
12、而,那么多人却慷慨地将鲜花和花圈掷给了象征性参加过几次慈善活动的戴安娜。这个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当然,还不是所有的人都被电视或者报纸上名流表演的消息所收买。还有人懂得马克思和资本论。英国的 BBC 主持了一项调查谁是影响 20 世纪的十位名人?广泛投票的结果,马克思竟然名列榜首。这个消息令许多人意外,也令许多人惊喜。这个消息令人恢复了一些信心,历史的天平仍然存在。前往拜谒马克思墓的时候才知道,马克思所安葬的海格特公墓已经私有化,一个毕生倡导公有制的思想家还是无法让他的葬身之地脱离旧世界。收购海格特公墓的是一个老妇人,她规定进入公墓必须交费。尤为苛刻的是,每带入一台照相机必须加付一个英镑
13、。马克思的墓原先夹杂在一大堆坟墓之间,平躺于地上。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英国工人和各国共产党合力重建了马克思墓。新的马克思墓位于公墓东北角的路边,墓碑是花岗岩砌就的一个高 8 英尺的方柱,方柱顶上安放着马克思的铜铸头像。“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看着墓碑上镌刻的这一句马克思的名言,心中无限感慨。返回的时候,有人问起马克思的后代。据说伦敦还有一个,不知是第几代孙子或外孙,在开出租车。如果这个传闻属实,那么,他至今应该还是标准的工人阶级的一员吧。(有删改)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在写英国人对名流的态度时用语饱含讥讽,鲜明地表现出对世俗观念的
14、否定以及对英国平民的批判。B作者写到世人对马克思的态度和评价时情感复杂,但态度鲜明;能多给这位伟人一些注视的世界才是清醒公平的世界。C本文以“马克思之墓”为题,却用大量篇幅写了社会名流和权贵的塑像和纪念碑,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本文的主题。D文章结尾关于马克思后代的传闻看似闲笔,实则深刻,因为作者从中得到安慰,马克思主义后继有人了。5为了突出中心,文章中多有呼应对照的语句,请找出两处这样的语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6对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名言,作者“心中无限感慨 ”,你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慨”?(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79 题。纪念二战胜利 60 周年红场演讲普 京亲爱
15、的俄罗斯公民!尊敬的各位来宾!三军将士们!今天是伟大胜利的纪念日,是和平的节日,是正义胜利的节日,是善良战胜邪恶、自由战胜暴虐的节日。我向你们表示祝贺。已经过去 60 年了。但每一年的 5 月 9 日我们都哀悼那些逝者,回顾那场战争。那是一场呼唤我们的理性、呼唤我们崇高责任感的战争。它使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当时的世界处于怎样的悬崖之边缘,暴力和种族仇视、屠杀和凌辱会导致多么可怕的后果。我们将永远牢记这些暴行给人类带来的恐惧、屈辱和死亡。我们将永远尊敬所有在当时献出生命的人、浴血奋战过的人和在后方忘我劳动的人。我们将永远缅怀死者。作为被拯救者,我们向他们致以人类最崇高的谢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烈焰席
16、卷了 61 个国家,殃及全球近 80%的人口。熊熊战火不仅横扫欧洲,而且席卷亚非国家,蔓延到埃及和澳大利亚,一直波及大洋彼岸的新大陆和阿拉斯加。然而,决定这场惨无人道战争的局势以及最终结果的那些最残酷和决定性的事件则发生在苏联境内。法西斯分子妄图以闪电战的方式奴役我们的人民。实际上他们是妄想消灭我们的国家。他们的图谋破产了。苏联军队先是在莫斯科城下挡住了纳粹分子的攻势。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苏军不仅顶住了敌人的压力,而且最终将其赶回了老巢。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重重围困中的列宁格勒的英勇不屈、库尔斯克弧形地带和第聂伯河沿岸所取得的战果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结局。而通过解放欧洲和发动柏林
17、战役,苏联红军为战争的胜利画上了句号。我们从没有把胜利分成是自己的和他人的。我们将永远牢记盟友的帮助,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反希特勒联盟的其他国家以及德国和意大利的反法西斯人士。今天,我们在这里向所有抵抗过纳粹的人致敬。苏联各族人民和所有加盟共和国当时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伤痛降临到每一座房屋、每一个家庭。因此,5 月 9 日对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所有成员国来说都是一个神圣的日子。我们有着同样的不幸,有着同样的记忆,对子孙后代也有着同样的责任。我们应当将这种同史同源、同心同德和同愿同望之精神传递给后人。我相信,除了和睦相处、友好相待,我们别无选择。俄罗斯愿意与我们的近邻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18、,这种关系不应仅仅依靠过往的教训来维系巩固,而且应面向我们共同的未来。历史告诉我们,各国和各民族都应尽一切努力,不再忽略这样一些问题:新的致命学说如何产生,新的威胁如何形成,由什么转变而来。战争的教训警示我们:纵容暴力、漠不关心和等待观望必将导致可怕的世界性悲剧。因此,面对当前客观存在的恐怖主义威胁,我们应当忠实于我们的父辈,应当捍卫以安全与公正为基础的,以既不允许“冷战”也不允许“热战”重演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从全球对抗时代结束以来,我们已经向确保欧洲的和平与安宁这一崇高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我们正在建设以自由和民主为理念的政治架构,我们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们的政策
19、是建立在各民族相互信任并共同谋求文明前景这一基础之上的。这其中包括那些曾经历对抗、而后又成功地找到对话与合作之路的民族。对我国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5 月 9 日永远是一个神圣的日子,永远是一个使我们大家受到鼓舞、得到升华的节日。这一天,我们的内心百感交集有高兴也有哀伤,有悲悯也有崇敬。这一天唤起我们最崇高的道德良知,使我们有机会再一次向那些施予我们生存、劳作、快乐、创造和相互理解之自由的人表达敬意。在我国,胜利日是最具亲情和真情的全民节日。对苏联各族人民来说,胜利日永远是人民创建丰功伟绩的日子。而对欧洲和全球各国来说,胜利日永远是一个拯救世界的日子。我们的祖辈与父辈为了国家的荣誉和自由不
20、惜付出生命。他们团结一心,捍卫了自己的祖国。今天,我要向所有参加过伟大卫国战争的老战士们深鞠一躬,祝你们健康长寿。光荣属于赢得伟大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战士们!祝你们胜利日快乐!光荣属于俄罗斯!(有删改)7简要概括作者缅怀二战死难者的原因。8简要分析这篇演讲辞的语言特点。9作者对当前客观存在的恐怖主义威胁有何看法?试结合文本加以探究。二、语言文字运用10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牧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 年获诺贝尔和平奖。B蔡元培是著名的教育家,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C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的典型,他采取了一系列大胆而幼稚的“新潮”行为
21、,如参加学生运动,向婢女鸣凤表白爱情,帮助觉新逃婚,从家里出走到外边寻找“新生活”等。 (家 )D大卫出生之前父亲已去世,在母亲死后,大卫被继父逼去当童工;之后,大卫逃出并投奔他好心的姨婆,被姨婆送进一所很好的学校接受教育。 (大卫科波菲尔 )11下列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日 本 政 府 在 钓 鱼 岛 问 题 上 的 危 言 危 行 , 不 仅 受 到 中 国 人 民 的 强 烈 抗 议 , 也 将 受到 全 世 界 人 民 的 唾 弃 。B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C领导十分关心新员工的生活,对家属的
22、就业、小孩的入学问题无所不为一一过问,这令员工们很感动。D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的所思所盼,要不断增强工作能力,要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意识。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近年来到德国的中国游客不断增加,马克思故居门前的留言簿上的中文留言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累计至今最少已达一万多条。B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大会致力于促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展开高端对话与交流。C种族歧视是美国人权的痼疾。近年来,多起警察滥杀非洲裔事件引发大规模抗议浪潮,提高了种族仇恨因素。D马丁路德金的 3 个子女为争夺父亲遗产再度上法庭,争夺
23、对象是生前最珍视的父亲的两样物品:1964 年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奖章和随身携带的 圣经 。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买票进入海格特墓园,沿主干道往东走几分钟,马克思墓地就赫然呈现于眼前。_,_ , _。_,_。_,分别是马克思夫人燕妮、马克思本人、马克思外孙哈里朗吉特、马克思家的佣人海伦 德穆特和马克思的女儿艾琳娜 马克思。其上镶嵌着白色大理石墓碑白色大理石墓碑镶嵌于基座正面中央位置青铜铸造的马克思头像放置于墓碑之上墓碑中间部分雕刻着合葬于此的五个人的姓名和生卒年月日这个墓地有着比普通人高一大截的花岗岩基座他们按逝世的先后顺序由上到下排列A B C D14在下面一
24、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蔡元培可谓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人。在这方面,张謇、章太炎等人旧而少新,胡适、鲁迅等人新而少旧,_。说蔡先生之传统,有很多角度,其中之一是_。他亲历清末、北洋、民国,为国家社会服务多年,地位不可谓不高,为家为私的机会很多,但他没有谋私谋家,一生搬家多次,只是租居而已。这样的国士或说“国之重臣” ,确实有着传统中国文化中士大夫的美好品德。_。我们随便即能想到陈独秀、鲁迅、胡适、梁漱溟、毛泽东、刘开渠、王云五这些人。此外,还有众多的学生曾得益于蔡元培先生。1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这房
25、间在二层楼上,有一扇可以俯瞰公园的宽大窗户,光线很充足。在壁炉的两边和窗子的对面,靠墙放着装满书籍的书柜。在壁炉对面的窗子的一边,有两张桌子,放满了各种各样的文件、书籍和报纸。在房间正中光线最好的地方,是一张非常朴素的小写字台,还有一把木头的安乐椅。在这椅子和对着窗户的一个书柜中间放着一张皮沙发,马克思有时躺在这上面休息。(1 )上面是材料中介绍的房间陈设的平面示意图,其中处分别是什么家具?(2 )上面这个示意图与材料内容有一处不符,请指出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 D【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
26、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 B【解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B 项,概括片面,第三段说自由主义的基因并未真正植入北大的原因至少有三点,本项只说一点。 3 C【解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C 项, “都将被马克思主义传统所替代”无中生有,缺少前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28 年间” 。4 B【 解 析 】 此 题 考 核 对 文 学 作 品 的 思 想 内 容 与 艺 术 特
27、 色 的 综 合 赏 析 能 力 。 答 题 时 要 求 明 确 具体 的 考 核 的 要 点 , 然 后 结 合 文 章 内 容 判 断 正 误 , 此 题 C 项 考 核 艺 术 手 法 , 其 余 选 项 考 核 文 章的 内 容 , 其 中 A 项 , “鲜 明 否 定 以 及 对 英 国 平 民 的 批 判 ”说 法 错 , 作 者 的 文 字 中 并 未 显示 这 种 态 度 ; C 项 , “欲 扬 先 抑 ”错 , 这 是 一 种 反 衬 手 法 ; D 项 , “从 中 得 到 安 慰 ”“马 克 思 主义 后 继 有 人 ”错 。5 “在英国,可以见到许多名流的塑像 ”,
28、“没听说英国的什么地方有马克思的塑像 ”。“牛津大学的图书馆是某一个富豪捐赠的,图书馆门前就有一尊这个富豪的铜像” , “马克思的墓原先夹杂在一大堆坟墓之间,平躺于地上” 。好 处 是 : 前 后 都 形 成 对 比 , 衬 托 出 马 克 思 身 后 的 寂 寞 。【 点 睛 】 文 章 的 艺 术 手 法 实 际 是 一 个 较 为 宽 泛 的 概 念 , 散 文 中 较 常 见 的 从 篇 章 的 角 度 是 抑扬 的 运 用 、 以 小 见 大 的 运 用 和 对 此 的 运 用 等 , 从 表 达 方 式 的 角 度 讲 一 般 为 抒 情 、 议 论 、 描写 、 叙 述 等 多
29、种 方 式 运 用 , 从 表 现 手 法 上 看 主 要 是 对 比 、 衬 托 等 , 从 文 句 上 看 主 要 是 修 辞 ,比 如 比 喻 、 拟 人 、 夸 张 、 排 比 、 设 问 、 反 问 等 。 答 题 时 注 意 首 先 明 确 手 法 , 然 后 结 合 文 章进 行 分 析 为 什 么 是 这 种 手 法 , 最 后 明 确 效 果 。6 马克思对世界的认识深刻,令人佩服。马克思的贡献得到历史认可,让人欣慰。 马克思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人感到遗憾。【解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情感的题目,要求回答“心中无限感慨”中“感慨”的内容,注意结合文中的句子“马克思竟然
30、名列榜首。这个消息令许多人意外,也令许多人惊喜。这个消息令人恢复了一些信心,历史的天平仍然存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英国工人和各国共产党合力重建了马克思墓” “一个毕生倡导公有制的思想家还是无法让他的葬身之地脱离旧世界”概括。7 苏联军队挡住了纳粹德国的进攻,并将敌人赶回老巢,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和平时代。通过对死难者的缅怀,勾起独立国家联合体成员国人民的集体回忆,将这种同史同源、同心同德和同愿同望之精神传递给后人,以维护各国人民的团结。以史为鉴,通过缅怀死难者,揭示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来之不易,号召世界人民共同维护现在的和平,捍卫良好的国际秩序。【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的是
31、,应该从历史与现实、军事与政治等方面加以概括,不要遗漏要点。8 使用大量表现力强的词语。为了准确地表情达意,演讲辞运用了不少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如第二段运用了“呼唤” “悬崖之边缘” “暴力和种族仇视” “屠杀和凌辱” ,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语言简洁凝练,如“使我们有机会再一次向那些施予我们生存、劳作、快乐、创造和相互理解之自由的人表达敬意”等,字斟句酌,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解析】回答本题应从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语言特色的句子,然后分析其用词特点及表达效果。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不能脱离文本。9面对当前的恐怖主义威胁,一方面要寻求全球对话合作,共同对付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减少人类悲剧的发生;
32、另一方面要正视恐怖活动的危害,不漠然置之,不能退缩,坚决捍卫国家的安全、社会的公正与广大人民的利益,维护良好的国际秩序。【解析】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演讲的现实意义,特别要结合近年来恐怖组织的破坏活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来分析回答。 10 C【解析】应是觉慧帮助觉民逃婚。11 D12 B【解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 A 项,不合逻辑, “最少已达一万多条”矛盾,可改为“最少已达一万条” 。C 项,搭配不当,可将“提高”改为“增加” 。D 项,语序不当,把“ 生前最珍视的父亲的”改为“ 父亲生前最珍
33、视的” 。【点睛】不合逻辑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并列不当、否定不当、主客倒置和不合生活事实。句子中出现“和” “等”或顿号注意查找因并列不当或不能包含等因素引起的逻辑错误。见到否定词语,反问句及表示否定意思的词语,查找因否定不当而造成的逻辑错误。见到“被” “受” “对” “对于”等表示主客关系的词语注意查找因主客倒置而引起的逻辑错误。此题 A 项不和生活逻辑。13 C【解析】通读语段发现,句与横线后的句子衔接最紧密,排除 B、D 两项,再观察其他几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句中的“其”指的就是基座,承接句而来,可以排除 A 项,所以选择 C。14 只 有 蔡 元 培 在 新 旧 之 间 出 入 自 如 蔡 元 培 一 生 没 有 置 备 私 产 一 生 受 惠 于 蔡元 培 先 生 的 人 太 多 了15 ( 1)书柜;皮沙发;写字台;桌子。(2 )两张桌子应在窗户的同一边。材料中说“在壁炉对面的窗子的一边,有两张桌子 ”,而示意图中的(桌子)在窗户两边。【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给出的对图片解释、说明的文字,这是能够解答好该题的关键。第(1)问,结合材料中对摆设的具体方位的描述可判断。第(2 )问依然要结合材料中的介绍来判断图形的正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