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5试题:12作为生物的社会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774548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5试题:12作为生物的社会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5试题:12作为生物的社会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5试题:12作为生物的社会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5试题:12作为生物的社会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5试题:12作为生物的社会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 作为生物的社会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毗邻(p) 修葺(q)骚动(so) 模棱两可(m)B.倏忽(sh) 拱券(qun)筹划(chu) 穿梭往来(su)C.休憩(q) 弧度(h)疏远(sh) 不折不扣(zh)D.阈值(y) 纤维(xin)黏菌(zhn) 晶莹剔透(t)思路解析: B 项,“券”应读“xun”;C 项,“折”应读“zh”;D 项,“黏”应读“nin” 。答案: A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不清楚事情原委时,面对他们的争论,我们最好先作壁上观。B.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C.在工

2、作学习中,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学习造成大的损害。D.有报道说,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有 80 多个城市先后提出“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许多中小城市居然当仁不让,不遗余力打造“百万人口大城市” 。思路解析: B 项,“因人成事”,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和后句矛盾。C 项,“集腋成裘”的意思是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狐白裘是名贵的皮衣,“集腋成裘”是一件难得而可贵的事,这就赋予了这个成语以鲜明的褒义色彩,不能用于消极事物。D 项,“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题中用为贬义。答案: A

3、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B.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 年后将会灭绝。C.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传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中断和流失。D.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思路解析: A 项,成分残缺,句子中谓语动词“呈现”缺少宾语,应在“淳朴自然”后补上“的

4、特点”;而且“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这两个概念有交叉。C 项,语序不当,应将“如果”放到句首,将“和”改成“或” 。D 项,“生活习惯”包含“饮食习惯”,将“、饮食习惯”删掉。答案: B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 21 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与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 , , ; , ,结果也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它们把大自然看作伙伴,可惜它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它们征服

5、了A. B.C. D.思路解析: 注意中的“然而”表转折,和应该形成转折意,在后,根据分号可知后面应讲另一方面,是与相对的另一面,紧跟,后文的“也”表明应该在的后面,最适宜放在句首。答案: B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 58 题。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层,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我们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

6、决不可能跟我们相关。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能设想它头脑里想着很多。当然,就那么几个神经元,让几根纤维串在一块儿,想来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更不会有什么思想了。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压压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 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规格的细枝,这时

7、,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后来,外墙的建筑就要完成,要盖顶,细枝的规格要改变,于是,好像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所有的工蚁又转而寻找新型号的细枝。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的结构,数百只蚂蚁会过来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直到恢复原来的样子。当它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5.文中加点的“这一层”指什么?思路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中词语的指代意义的理解能力。阅读前后文不难发现,“这一层”指的是前文中蚂蚁们的智慧。参考答案: 蚂蚁们拥有的集体智慧。6.“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

8、这为什么最让我们不安?思路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原文中有“最让我们不安的是”,因此,原因应在这句话之后,我们只需要概括出“它们”所过的“两种生活”即可。参考答案: 因为我们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但事与愿违,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总之,它们可能跟我们相关,这是我们人类所不愿看到的。所以,这最让我们不安。7.第 1 段作者想说明什么问题?请用文中的话回答。思路解析: 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能力。 “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

9、,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一句能概括这一段的内容。参考答案: 昆虫中“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 。8.你如何理解“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这句话的含义?请从原文中列举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思路解析: 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第 2 段,不难得出答案。参考答案: 生物中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也许不会有什么思想;几只蚂蚁,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这似乎是无意识的;但当数千蚂蚁成为密集的群体时,它们仿佛在思考、筹划、谋算,而那些爬来爬去的作为个体的蚂蚁就是整个蚁群的心智

10、。(二)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912 题。细 菌美刘易斯托马斯我们至今认为,人类疾病的肇事者,是一群有组织的、现代化的魔鬼。而在这敌阵中,最显眼的、坐中军大帐的便是细菌。我们断定,它们干起坏事来该是饶有兴致的。它们到我们身上逐利,它们数目太多,疾病看来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人类就这么个生活条件,没法子。假如我们成功地剿灭了一种疾病,总会有一种新的疾病伺伏在一旁,等着取代它的位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也从来都只是那个庞大的细菌王国相对漠不关心的对象。细菌致病并非常规。疾病通常是为共生而进行的谈判无结果造成的,是因为共生双方中的一方越过了边境线。有些细菌只是在产生外毒

11、素时才是对人类有害的,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只是在自身生病时才产生外毒素。白喉杆菌和白喉链球菌只有在受到噬菌体 侵袭时才产生毒素。为毒素的产生提供密码的是病毒,未受感染的细菌是没有获得密码通知的。我们染上了白喉,那是种病毒感染,但病毒感染的不是我们。我们卷入的不是一场跟毒素的直接对抗赛,而好像是无意中撞入了他人的麻烦。有些微生物具有侵害人体的特殊能力,如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疟原虫等。但从进化论的意义上讲,它们能引起疾病或死亡,这对它们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对大多数细菌来说,引起疾病也许是它们的祸事,它们要冒的生命危险比我们的危险更可怕。一个人带上了脑膜炎病原菌,即使不用化学疗法,致命的危险也不

12、大。相比之下,脑膜炎病原菌运气不好碰到人身上,它们的生命危险可就太大了。大多数脑膜炎病原菌很精明,只停留在人体的表面,在鼻咽部待着。脑炎流行时,大多数带菌者身上、鼻咽部就是病原菌待的地方。一般说来,它们在那儿对人是无害的。只有在原因不明的少数人身上,它们才越过了界线。这时人菌两方就一块儿遭殃了,而大多数时候,更遭殃的是脑膜炎病原菌。大多数细菌一门心思在吃喝,它们不断改变着有机分子的结构,这样,这些分子便可被用来满足其他生命形式的能源需要。总的说来,这些细菌相互之间不可分离,以相互依赖的群落的形式生活在土壤或海洋中。有一些细菌在更专门、更局部的关系中成了更高级生物的共生者,作为工作零件活在其组织

13、中。如果没有根瘤菌,豆科植物的根瘤就不会形成。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成了动物营养系统的一部分。当然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它们在一切生物里都是正式居民。细察之下,最居心叵测的微生物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像旁观者、流浪汉或偶来避寒的陌生客。它们一有机会就侵入人体,进行繁衍,有一些会到达我们肌体最深处的组织,闯入血流。但还是我们对它们的存在做出的反应使我们得病。我们身体中用以迎战细菌的火药这样猛烈,又牵涉这样多的防御机制,它们对我们的危险性比入侵者还要大。我们周身都是爆炸装置,我们全身布满了地雷。是细菌带来的信息让我们受不了。我觉得,我们的大多数疾病很可能都是这样得的。有些时候,滥杀的机

14、制是有免疫作用的,但我们因一些信号就把自己撕毁成碎片,我们在这些信号面前非常脆弱,比在任何食肉兽群面前还脆弱。实际上,我们在受着自身的五角大楼的摆布,大多数时候是这样。(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有删改)注 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病毒总称。9.结合全文,简要说明首段的作用。思路解析: 句段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考虑。而首段往往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参考答案: 内容上,说明了人们对细菌的错误认识和态度;结构上,引出下文对细菌和人类疾病二者关系的说明与分析。10.请阐释文章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思路解析: 句子含义应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同时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他人的麻烦”是理解句子的关键。根据前文来看,

15、此处应指“白喉杆菌和白喉链球菌只有在受到噬菌体侵袭时才产生毒素”一句所表达的意思,进而理解出整句话的含义。参考答案: 细菌的毒素并不是为了危害人体而产生的,人类得病是细菌遭到噬菌体侵袭产生毒素所致。11.科普文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特色。(1)大多数脑膜炎病原菌很精明。(2)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像旁观者、流浪汉或偶来避寒的陌生客。思路解析: 赏析词语重在分析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第(1)句中的“精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第(2)句中的三个词语明显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参考答案: (1)精明:运用拟人手法,把脑膜炎病原菌作为头脑

16、灵活的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它们选择安全部位来生存的能力。(2)运用比喻手法,将细菌比喻为旁观者、流浪汉或陌生客,形象地说明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澄清了人们对细菌的错误认识。12.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获得 1974 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至今畅销不衰。请根据本文,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思路解析: 本题为探究题。注意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根据题干来看,重点应结合本文分析细胞生命的礼赞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从其内容、艺术手法、表达效果等角度展开赏析。参考答案: 内容与人们自身的生命、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起普遍关注。知识性强,利于读者开阔眼界,激发思维。趣味性强,能够吸引读者。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17、易于读者理解。观点新颖独到,科学性强,有助于读者消除头脑中固有的错误认识。三、表达交流1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雾是由贴近地面空气层中大量水汽凝结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出现雾时,空气中相对湿度大于 95%,含水量一般为 0.11 克/立方米,形成人们的视觉障碍,一般情况下,水平能见距离低于 1 千米,而轻雾能见距离在 1 千米到 10 千米之间,给人朦胧缥缈的感觉。霾由空气中浓度较大、直径很小的烟、尘等颗粒组成,它们形成悬浮体弥漫于空中。出现霾时,虽然没有沙尘暴、扬沙等恶劣天气现象,但大气混浊,空气相对湿度小于 80%,水平能见距离明显缩短,一般在 10 千米以下,给人不甚

18、透明的感觉。(1)概括雾和霾的不同点,要求:16 字以内。(2)概括雾和霾的相同点,要求:16 字以内。思路解析: 要区别雾与霾,就要找到描述它们不同点的关键词。两段材料都各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介绍“雾” “霾”的形成原因及基本构成,有同有异;第二句介绍了出现两种天气时的空气湿度以及人们的视觉感受。将两段材料的一、二句分别比较,即可归纳出异同点。参考答案: (1)雾:由水滴(冰晶)组成。霾:由烟尘颗粒组成。(2)都会给人造成视觉障碍。14.根据语境,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当我们明心见性,达到内外如一、心物合一的境界,我们便能从任何细微的事物中获得智慧的启示。安静地看一瓢水,可以听到它演示的清净义,请汲来柔润自己的心田;细致地看一朵花,可以听见它宣说的庄严义,请掬来美化自己的生命; ; 。 万事万物,无时无地不在絮絮而语,百般譬喻,殷勤示教,告诉我们世界的真谛。思路解析: 根据画线语句的特点,可以看出:在内容上,必须选择细微事物,最好能用“看”和“听见”表述其中蕴含的哲理;在句式上,也应按照画线语句的陈述方式,用三个小分句表述。答案:示例 认真地看一棵草,可以听见它阐明的柔韧义,请摘来丰富自己的精神 默默地看一枚石,可以听到它叙述的朴实义,请取来充实自己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