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第 6 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课后强化演练一、选择题1北宋时,出现了“一官三人共之”的现象。这种现象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原因。导致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还包括 ( )军队数量急剧增加 军队战斗力低下 农民起义频繁 战争的消耗和高额的赔款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积贫积弱现象的原因。作为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与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无关,排除含有的选项即可。答案:B2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解决该问题他颁布了( )A保甲法和保马法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C将兵法和均输法D市易法和募役法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
2、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生产有关的是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青苗法使农民的种子有保障,农田水利法使土地面积扩大,可灌溉的水源增加,有利于农业增产,选 B 项;其他各项都有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作用,但与生产无关,募役法、保甲法、将兵法属于强兵之法,故排除。答案:B3苏辙评述王安石变法“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以夺富民之利”的根据有 ( )实行青苗法 实行农田水利法 实行募役法实行保甲法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阶层的利益,其措施有。答案:B4 “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 ”王安石针对这种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A贯彻择优录取的原
3、则,反对 “恩荫”B开设武学,提高军队的素质C废除“恩荫” ,用新近之士取代旧官僚D用“将兵法”取代“更戍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改革选官制度的内容。材料反映的是“恩荫”制的弊端。王安石针对这一弊端而采取的措施是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答案:A5 “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 “以通天下之利” 。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解析:由题干材料中“天下财利” “以通天下之利”等信息可知,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增加财政收入,故 D 项正确。其余三项与题干 “
4、以通天下之利 ”的目的不符。答案:D6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A急功近利 B摇摆不定C反对变法 D软弱无能解析:从材料中的“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可以看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摇摆不定,故选 B项。答案:B7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有( )A改革取士之法B改变土地所有制C重视农业生产D限制旧贵族权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比较。商鞅变法不涉及取士之法,故 A 项错误。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 ,改变了土地所有制,而王安石变法中的措施只是针对土地制度进
5、行改革,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故 B 项错误。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故 C 项正确。王安石变法并未涉及对旧贵族势力的限制,故 D 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材料二: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
6、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 “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答案:(1)法令:方田均税法。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答对其中二点即可)(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
7、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答对其中二点即可)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如何提拔人才、选取人才,王安石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系统人才观。“教之” ,即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人才。 “养之” ,即优待和栽培人才。 “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取之” ,即发现、选拔人才。 “任之” ,即任用人才。任用之道 ,关键是任人唯贤、任人唯才、任人唯德。材料二:吕惠卿才华横溢,有非凡的政治能力,王安石十分器重他,对他有“卵翼之恩,父师之义” ,朝中之事无论巨细都和他商量,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期间力荐吕惠卿任参知政事,而吕惠卿却落井下石,以达到阻止他复相之目的。王
8、安石还朝后,吕惠卿居然还把王安石写给他的私信呈给了皇上,信中曾有“无使上知”(不要让皇上知道 )字样,犯了欺君之嫌,于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永远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以上摘编自武玉环王安石变法失败错在用人材料三:朱熹尝论安石“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第八十六(1)据材料一,分析归纳王安石人才观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王安石是怎样实践的。(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看法。(3)据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在人才方面的认识。答案:(1)特点:全面而系统,涉及人才培养、
9、激励和约束、选取、使用的全过程;提出教养结合,从财、礼、法三方面鼓励和约束人才;强调德才兼备。实践:改革科举、改组太学、修订教材,培养改革人才。(2)看法一:朱熹的看法是正确的。王安石确实存在用人不当等弊端,任用了一些有才无德的人,导致变法失败。看法二:朱熹的看法是错误的。朱熹抹杀了改革的功绩,把北宋灭亡的原因归结为变法和“祸乱” ,不符合事实。看法三:朱熹的看法有一定依据。王安石确实存在用人不当等弊端,从而导致变法的失败。但这仅是改革的局部失误。而朱熹把北宋的灭亡原因归结为变法的“祸 乱” ,从而从根本上全盘否定变法,显然有失公允。(任选一种观点即可 )(3)用人是否得当关系到国家与改革事业
10、的成败;人才的选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 言之成理即可)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一次兴学运动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 。庆历兴学的主要内容有三项:兴办太学;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赋诗,罢贴经、墨义。最终以范仲淹被排挤出朝廷而失败。第二次兴学运动是由被誉为“中国 11 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主持的。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被称为“熙宁兴学” 。主要有以下内容: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所谓“三舍法”就是“创立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的简称;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
11、教材;改革科举制等。 “熙宁兴学”也难以避免失败的悲剧。第三次兴学运动是由蔡京主持的,意图继承熙宁新法来挽救北宋的统治危机,恢复和发展“熙宁兴学”的某些措施,史称“崇宁兴学” 。 “崇宁兴学”的措施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此次兴学虽不免失败的教训,但是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起的作用超过前两次。摘编自张西梅浅论北宋三次兴学运动的影响及失败原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宋教育改革的内容和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教育改革的影响。答案:(1)内容:重视太学的作用;兴建地方学校;改革科举制;兴办专科学校。目的:选拔实用人才;挽救统治危机。(2)影响:北宋教育改革促进了全国性官学系统和科举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形成重视学校教育的风气,推动了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改革和兴办专科学校,促进了经世致用,功利主义思想的发展。但是,北宋教育改革作为挽救统治危机的一项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