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了, “不列颠尼亚” 教案 1知识目标: 1、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思考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能力目标:培养速读短新闻、筛选出有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领土的思想品质,激发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欣赏特写新闻的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新闻的表达技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速读、品读、感悟、讨论。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投影。 2、课文录音带、录音机。 3、香港回归影音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
2、料。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 1、简单与学生回顾交流有关香港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为下文的理解学习作铺垫。 (师生之间自由畅谈交流,不局限答案) 2、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分析本篇报道的导语、主体、结语三部分的内容,理清思路。 明确:导语(第 1自然段):交代“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查尔斯和彭定康撤离香港的使命,香港即将回归中国。作用:点题、揭示文章主旨。 主体(第 2-10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 结语(第 11自然段):为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历史做了小结。 三、研习课文:认识特写手法,体味场景描写 1、消息、通讯、特写的区别。 2、在本文中,作为历
3、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文章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明确:场景一:6 月 30日下午 4:30,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场景二:晚 6:15,添马舰东面广场英国举行告别仪式。 场景三:晚 7:45, “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场景四:7 月 1日子夜,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场景五:0:40,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离开。 3、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 别了, “不列颠尼亚” 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
4、在一起的。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在写广场告别仪式时,插入“156 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占领港岛,升起英国米字旗” , “今天一个英国士兵在这里降下米字旗” ,让人联想起 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 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
5、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历史跨度极大,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四、合作探究 1、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中心,新闻标题更是如此。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含义? 明确: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 “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2、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
6、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 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 五、课堂小结 六、拓展延伸 七、布置作业 根据搜集到的有关香港历史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 板书设计 别了, “不列颠尼亚” 场景一:6 月 30日下午 4:30,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场景二:晚 6:15,添马舰东面广场英国举行告别仪式。 场景三:晚 7:45, “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场景四:7 月 1日子夜,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场景五:0:40,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离开。 教学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