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大附中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高三理综试卷命题人:张学海、田咏萍、孙美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N:14 O:16 S:32 Cu:64 Na:23 Mg:24一、本卷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9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 RNA 功能的是:A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B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C催化某些代谢 D参与核糖体的组成2、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不需要 A氨基酸 B核糖核酸 C核糖核苷酸 D脱氧核苷酸3、下图是基因型为 aaBb 的某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由原始性母细胞形成该细胞的过程
2、中,下列现象没有发生的是A基因突变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C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D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4、下列关于人体骨骼肌细胞叙述正确的是A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消耗水 B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只有线粒体C无氧呼吸的产物有乳酸、CO 2 D骨骼肌细胞含有血红蛋白基因并表达5、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B细胞体积增大,相对表面积增大,有利于物质的交换C细胞癌变是由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导致的D. 减数分裂区别于有丝分裂的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联会6、艾弗里及其同事用 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
3、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 S 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R 蛋白质 R 型 R 荚膜多糖 R 型 R DNA R 型、S 型 R DNA(经 DNA 酶处理) R 型A不能证明 S 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说明 S 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和说明 S 型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 D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9 (7 分)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 DNA 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a 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 期。(2)正常情况下,在人体细胞中发生的过程是 (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在玉米根尖细胞中,a 和 b 两个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4)能特异性识别信使
4、RNA 上密码子的分子是 ,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 。30、 (10 分)如图为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酵母菌细胞结构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没有 结构;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有 。(2)图中含有 DNA 的结构有 (填序号) 。(3)图中能直接分解葡萄糖的结构是 ,产生 CO2的结构是 。31、 (12 分)某科研人员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得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1)小麦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CO2进入叶肉细胞后被固定为 C3,C 3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 。(2)A 点以后
5、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 C3的含量将 ,B 点时,叶片的光合速率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细胞呼吸速率。(3)在 0-5min 内,该容器内的氧气减少的原因是 。在 515min 内该容器内的氧气增加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32、 (10 分)已知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是由 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A)控制的;血友病是由 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现有两对刚刚结婚的青年夫妻,甲夫妇的男方是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患者,女方正常,乙夫妇都正常,但女方的弟弟是血友病患者(其父母正常)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 根据这两对夫妇及其家庭成员各自的遗传情况,写出相应的基因型:甲夫妇:
6、男: ;女: ;(针对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乙夫妇:男: ;女: ;(针对血友病)(2) 医生建议这对夫妇在生育之前,应进行遗传咨询。假如你是医生,你认为这两对夫妇的后代相应遗传病的风险率是:甲夫妇:后代患抗维生素 D 佝偻病风险率为 %。乙夫妇:后代患血友病的风险率为 %优生学上认为,有些情况下可通过选择后代的性别来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请你就生男生女为这两对夫妇提出合理化建议。建议:甲夫妇最好生一个 孩,乙夫妇最好生一个 孩。(3)产前诊断是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包括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诊断和 、 。(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 2 道物理题、2
7、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 3-3(15 分)(1)(5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B气体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C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D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不变E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2)(10 分)如图,横截面积相等的绝热汽缸 与导热汽缸A均固定于地面,由刚性杆连接的绝热活塞与两汽缸间B均无摩擦,两汽缸内都装有理想气体,初始时体积均为、温度为 且压强相等,缓慢加
8、热 中气体,停止0V0T加热达到稳定后, 中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 1.5 倍,设A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汽缸 中气体的体积 和AV温度 。A34、物理选修 3-4(15 分)(1)(5 分)某横波在介质中沿 轴传播,图 5 甲为 s 时的波形图,图乙为 P 点(x0.7tm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A该波向左传播,波速为 2 m/sB质点 L 与质点 N 的运动方向总相反C t1.0 s 时,质点 P 处于平衡位置,并正在往 y 轴正方向运动D在 0.5 s 时间内,质点 P 向右运动了 1 mE若该波波长越大,则越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2)(10 分)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
9、射入一半径为 0.4 m 的玻璃球体,入射角为 60,已知光线在玻璃球内经一次反射后,再次折射回到空气中时与入射光线平行求:此玻璃的折射率;光在玻璃球内的传播时间35、 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15 分)氢的存储是氢能应用的主要瓶颈,目前所采用或正在研究的主要储氢材料有:配位氢化物、富氢载体化合物、碳质材料、金属氢化物等(1)Ti(BH 4)2是一种过渡元素硼氢化物储氢材料Ti 的基态原子有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BH -4的空间构型是_ (用文字描述) (2)液氨是富氢物质,是氢能的理想载体,利用 N2+3H2 2NH3实现储氢和输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NH 3分子中 N 原子采用 sp3杂化
10、 BNH 3和NH4+是等电子体CCN -的电子式为: D相同压强时,NH 3沸点比 PH3高(3)2008 年,Yoon 等人发现 Ca 与 C60生成的 Ca32C60能大量吸附 H2分子C 60晶体易溶于苯、CS 2,说明 C60是_ 分子(选填:“极性” 、 “非极性” ) ;C 60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则 C60分子中含有 键数目为_(4)MgH 2是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MgH 2遇水就能释放 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已知该晶体的密度 a g/cm-3,则该晶胞的体积为_ cm 3(用 a、N A表示)。36、 【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 (15 分)某单烯
11、烃 A(C 8H16)可以发生如下图示的转化,回答下列问题已知: (1)B 的分子式为 ,D 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 。(2)B 无银镜反应, D 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可得到能使溴水褪色且只有一种结构的!物质E(不考虑立体异构) ,请写出的结构简式 ,的反应类型 。(3)写出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请写出由 C 制备 2-丙醇的合成路线(无机原料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37、 (选修一)根据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相关知识及胡萝卜素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5 分)(1)胡萝卜素是_色的结晶。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_作为溶剂,(2)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是_法。用这种方法提
12、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_、_、_。(3)在胡萝卜颗粒的加热干燥过程中,应严格将_和_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原因是_。(4)提取的胡萝卜素可通过_法进行鉴定,在鉴定过程中需要用_对照。(5)提取胡萝卜素时,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成_比。38、 (选修三)下图表示利用质粒进行转化获得抗除草剂大豆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15 分)(1)过程 2 将目的基因导入质粒后,需要经过 酶使质粒与目的基因切口黏合。(2)整合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在组成上还含有启动子、 、 。(3)过程 3 常采用的方法是 。(4)过程 4 运用了细胞工程中的 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 ;在技术引用的应用过程中,关键
13、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 的培养基诱导该植物细胞进行 和 。一、选择题题号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C A C B B A A26、 (每空 2 分,共 12 分)(1) (2) = (3) =27、(1)、(2)每空 1 分,其余每空 2 分,共 13 分I (1) (2) 285.8kJ/mol kJ/molH39.5H(3)1429kJ (4) kJ/mol221CO()()CO()28ggIINO 2为 1.3mol, NO 为 0.9mol, 2mol28.(共 18 分).(每空 1 分)溶液变红 溶液褪色 溶于水显酸性 漂白性 还原性 氧化性(每空 2 分).(1)
14、浓硫酸 (2)Cl 22I =2Cl I 2 b(3)先变红后褪色 (4)5Cl 2I 26H 2O=12H 2IOError!10Cl (5) NaOH35(共 15 分) 答案:(1 ) 7 ;(2 分)正四面体;(2 分)(2 ) ACD;(3 分)(3)非极性;(2 分 )90;(2 分)(4 ) MgH 2+2H2OMg(OH) 2+2H2;(2 分) 52/aN A(2 分)36.(15 分)(1)C 5H10O(2 分) 羟基( 2 分)(2) (2 分) 消去反应(2 分)(3)CH 3CH2CHO2Ag(NH 3)2OH CH3CH2COONH43NH 3+2Ag+H2O(掉“”扣 1 分,沉淀符号不算分,方程式有错不得分) (分) (4)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