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昆明市 2019 届高三 1 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1.中国移动支付世界领先,年移动支付规模超 200 万亿元人民币。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丰富了支付方式方便了商品流通培育了消费热点降低了支付风险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丰富了支付方式,促进了商品流通,适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改变生活消费方式,并未培育消费热点,排除;移动支付减少了现金的使用,但没有降低风险,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A。2.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
2、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以财政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这做法的主要依据在于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减税虽减少了财政收入,但有利于“节用裕民”加大政府支出能增加货币流动性,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以财政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这做法的主要依据在于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适合题意;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不是本题的原因;加大政府支出是财政政策,增加货币流动性,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是货币政策,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B。3.近年来,景德镇通过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技术陶瓷产品,还专门设立了招才引智局,推出一揽子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的具有景德镇特色的支持政策。现在,景德镇拥有文化创意产业实体 6773 家,汇聚了 3 万多名来自全球的陶瓷艺术家和人才,陶瓷总产值突破 400 亿元大关。材料表明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改造传统产业创新能是进实体经济振兴人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4、景德镇通过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技术陶瓷产品,还专门设立了招才引智局,推出一揽子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的具有景德镇特色的支持政策。这表明创新促进实体经济振兴,人才推动经济发展,适合题意;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错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C。4.下表是国家统计局 2017 年全年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数据。由此可如项目数量进出口 出口 进口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数量总额(万亿元) 27.79 15.35 12.46 7.37增长率(比上年) 14.2% 10.8% 1
5、8.7% 17.8%注:金年货物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28718 亿元,比上年减少 4734 亿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在我国外贸发展中的作用显著我国主动开放市场,贸易顺差收窄我国进口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增长我国创新对外贸易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示及图表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变化情况,并用简练的语言概况出图示及图表反映出的经济信息。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7 年全年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数据看出,我国对外贸易比上一年增长,贸易顺差收窄,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在我国外贸发展中
6、的作用显著,适合题意;本题并未涉及我国进口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也没有体现进出口商品结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A。5.“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下列措施有利于营造海晏河清政治生态的是切实发挥民主集中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关键作用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尊重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包括国家监察机关监督在内的行政系统内部监督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 ,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7、,二者缺一不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是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由此可见,错误,适合题意;国家监察委员是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6.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城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8、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两者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适合题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错误;故本题选 D。7.壮乡奋进六十载,八桂大地展新貌。2018 年 12 月 10 日,广
9、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60 年来,自治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这充分说明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促进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维护民族自治地区高度自治权要协调好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自治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这充分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
10、主集中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协调好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适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错误;民族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行使自治权,但不是高度的自治,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C。【点睛】民族区域自治区设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而不是设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民族乡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民族自治机关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民族自治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不是高度的自治权。8.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
11、员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扎根艺术家生活,汲取创作灵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树立精品意识,创作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艺工作者应该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创作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适合题意,排除;本题并未体现文化产业,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D。9.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12、,抓好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启示我们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价值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理想信念决定人生选择的方向和立场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材料中“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强调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适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社会提供的
13、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B。10.超级计算机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堪称国之重器。2018 年 8 月 5 日,中国的神威 E 级(百亿亿次)超算原型机系统完成研制。其应用领域将会从气候气象预报、深空(深海、深地)探测、生命科学、天体物理、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领域,进步拓展到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测序等领域。当然,我国超算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超级计算机的研制和广泛应用体现了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联系具有普遍性,科技让生产生活更美好通过实践,根据人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联系的多样性使得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超级
14、计算机的研制和广泛应用体现了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联系具有普遍性,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让生产生活更美好,适合题意;联系具有客观性,但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错误;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使得联系具有多样性,斯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点睛】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是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的真实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对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我们应当从事物普遍联系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11.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
15、问题。 ”这一观点告诉我们A. 正确的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促进作用B.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正确与否D.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这观点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 适合题意;其它选项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12.我国坚持走符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协调增进全体人民
16、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权利,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保障人权的做法蕴含的哲学道理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国坚持走符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适合题意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错误;社会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公平正
17、义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不科学的;故本题答案选 A。【点睛】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截至 2017 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达到 263 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 60 万户注册资本超过 16 万亿元。成果,80%民营经济贡献了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
18、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以上的就业岗位,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世界 50 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 2010 年的1 家增加到 2018 年的 28 家。当前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有的人提出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 、 “国有民营对手论” 、 “国进民退论” ,认为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使命,要退出历史舞台。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公平竞争原则,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法治化制度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会议确定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
19、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鼓励中小企业加快成长。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知识,对材料中“国进民退论”作简要评析。【答案】 “国进民退论”把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发展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和税收、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只能壮大、不能弱化。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知识,设问指向对材料中“
21、国进民退论”作简要评析。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等角度回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然后分析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民营经济的作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
22、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 年是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 周年纪念。1963 年,浙江诸暨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55 年来,各地学习
23、推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等经验做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思路新举措,推动“枫桥经验”从地方精致的“盆景”上升为全国精彩的“风景” ,从社会治理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枫桥经验”之所以充满生机和活力,最根本的就在于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使党组织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头雁”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源于基层实践,是“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新时代构建基层社会善治新体系的根本方式。 “概桥经验”一路走来,群众路线始终是力量所系、初心所在。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知识,说明在加
24、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如何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 。【答案】要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凝聚起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要坚持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优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高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的现代化水平: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引导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治理难题,积极构建基层依法治理的良好环境;挖掘中华传统治理智慧,强化道德教化作用,提升基层德治水平,增强基层社会治理潜力。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与时俱进贯彻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真正让人民群众
25、成为社会治理最大受益者、最广参与者、最终评判者,使社会治理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解析】【分析】本题以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 周年纪念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基层群众自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中国共产党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在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如何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 。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属于单纯解读设问无法准确定位所用知识点的题目,还需要对题目材料信息进行深入详细解读,找准知识切入点。由于政治生活题目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向以行为主体进行划分,所以首先对
26、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行为主体进行界定,很显然包括中国共产党、政府、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及群众的法制意识和干部的依法办事能力;明确行为主体后,在通过解读材料信息,进一步精确定位各个行为主体的知识点,题中党的做法,是在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而题中政府的做法,是政府依法履职,明确社区治理主体及其工作职责,推动基层协同共治;题中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和完善社区群众法制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而题中各种形式的活动,就是加强法治宣传,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截止 2018 年,中国已有
27、15 项 18 个遗产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在全球 52 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占比 30%,位居所有国家和地区首位,2018 年 11 月,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题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正式开幕,首次全面展示我国 91 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特色,其中有 40 多个属于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这些地方大多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多样的民俗文化、优美的乡村景观,也是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独特资源,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浸润着先辈们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既有桑基鱼塘、稻田养鱼等生态农业模式,也有坎儿井等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还有问作、轮作等模式,其中都蕴含着合理耕作、
28、水土保持等内涵以及资源永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但随着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加快推广,一些传统农耕方式正逐步被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少人惊叹古人的精湛技术。精深的农耕文化,也有人担心,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农业文化遗产会不会躺进博物馆,失去生命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这表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要重视与发掘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1)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材料中“历史发展的必然”与“生命力”的关系。(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让农业文化遗产“话”起来?(3)
29、中国农业博物馆针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速产主题展”邀请青年学生担任志愿讲解员。者参与该活动的意义。【答案】 (1) “历史的必然”与“生命力”具有统一性。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的。传统农耕文化蕴含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崇尚自然、对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对农业提质增绿、稳量增优的绿色发展理念一脉相承。 “历史的必然”与“生命力”具有斗争性。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方式、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和活动,必然应该被取代和淘汰。(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发挥科技和教育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中的作用,挖掘传统农业文化资源,发展农
30、业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立足实践,推动文化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推动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与时俱进,为农耕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利用现代文化传播手段,推介中国优秀农耕文化,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在交流中借鉴与融合,推动中国农耕文化的创新。文化创造和创新的主体是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培养传统农业的传承人。(3)答案示例:树立文化自信,充分肯定优秀农业文化的价值,做优秀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拓宽学生参与实践的途径,为学生开阔视野提供平台。强化青年学生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切
31、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经济、大众传媒、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的途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 (1)本题设问指向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材料中“历史发展的必然”与“生命力”的关系。解答本题首先明确思想方法主要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的否定观;然后分析“历史发展的必然”与“生命力”的关系,调动运用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等知识分析回答。(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知识,设问指向如何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属于措施类试题。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可以从文化与经济、大众传媒、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的途径等角度思考分析。(3)中国农业博物馆针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题展”邀请青年学生担任志愿讲解员,分析参与该活动的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 “促进” “增强” “巩固”等句型。解答本题可以从树立文化自信、优秀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强化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