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海市封浜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762485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封浜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上海市封浜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上海市封浜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上海市封浜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上海市封浜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8 学年上海市封浜高中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1)_,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 )(2)但愿人长久,_。 (苏轼_ )(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以虚写的手法表达无限思念,杜甫月夜中同样虚写相聚情景的两句是“_,_” 。【答案】 (1). 香雾云鬟湿 (2). 千里共婵娟 (3). 水调歌头 (4). 何时倚虚幌 (5). 双照泪痕干【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

2、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鬟、婵、幌。2.按要求选择。(1)当代人做事讲求“有法可依” “有根有据” ,以下表述对应的一项是A.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C.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D.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科学可以产生文明,文明可以产生缺陷,缺陷可以产生科学。如果缩短些说:缺陷是科学的种子,科学是缺陷的化身。因此,我们可以知道 ,因此,我们更可以知道

3、 。A缺陷的价值,科学的来源 B缺陷的作用,科学的价值C科学的来源,缺陷的价值 D科学的价值,缺陷的作用【答案】 (1)B(2)C【解析】- 2 -【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在提供的新情境中使用名篇、名句的能力。要背诵、熟知名句含义,结合语境准确使用。题干强调做事讲究规矩。A 项,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强调教化的作用;“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强调敬畏大自然。B 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强调规矩重要性;“事不

4、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强调不可主观臆断,正确。C 项, “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意思是,礼制的约束在于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法律的施行在于事情发生之后,强调了道德和法制的作用;“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意思是,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强调要眼见为实,不捕风捉影。D 项, “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意思是,国家不能没有法律,有漏洞的法律系统和没有法律系统一样,强调了要有健全的法律;“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意思是,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强调选拔人才时要考察他的品德和实际才能。故选 B。(2)试题分析:本题

5、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根据前后照应的关系,可知前文是先说“科学”后说“缺陷” ,那么下文也应该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说的,所以排除 AB。再结合前文“缺陷可以产生科学、缺陷是科学的种子”可知,论述的是“缺陷”的价值。故选 C。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长期以来,中国流行的几乎所有法学理论教科书都把法律上的“义务”解释为国家通过法律强加给法律主体的负担和不利。这种对“义务”做出的负价值定位是武断的,因为根据自然法学传统,法律上的义务并不能由国家随意规定,而是源自于自然法的义务,即源于道德义务。源自于道德义务的法律义务是远比“权利”

6、重要得多的正价值概念。与“义务”一语准确对应的概念是“应当” 。 “应当”是一个表达精神现象的用语,是指社会群体对某种行为的看法正确的且必须的。当社会群体用“应当”这一概念把某主体同某行为具体联系起来时,就意味着,该主体负有作(或不作)某行为的义务。义务就是主体作(或不作)某行为的应当性。“应当”并不是社会群体随意的看法,而是群体的每一个个体成员依据自身的良心体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一个人在外地听说自己的爷爷生病了,他的第一感受就是“我- 3 -应当回去照顾爷爷!”这里的“应当”完全产生于主体自我良心的内省式要求。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会由自我良心自发地产生这种原始的义务要求。但是,如果某 A

7、 比较另类,在听说爷爷生病之后毫无反应、沉迷于各种娱乐活动,与其相处的群体其他成员就会告 他:“你应当回去照顾爷爷!”群体成员对 A 提出的“应当” ,就是赋予 A 一项义务。社会群体成员们之所以对 A 提出这种要求,是因为,该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从自我经历的爷爷生病时的良心感受出发认为:回去照顾爷爷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人类社会实践中,在国家这种组织出现之前很久,社会群体成员就通过对一个一个行为的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由于社会群体成员绝大多数人的良心、理性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以至相似, , , 即能形成基本共识。譬如,对于杀人行为、盗窃行为,人们一致认为“不应当做” ;对于赡养老人、抚

8、养孩子行为,人们一致认为“应当做” ,等等。人们用语言将这些共同判断表述出来,就形成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口口相传的道德规则:不应当杀人,不应当盗窃,应当赡养老人,应当抚养孩子,等等。人类社会通过道德规则向社会每一个个体成员提出道德义务要求,使每个个体成员赋有道德义务。人类社会的道德规则包括 4 个不同层次的规则:禁止损他类规则;倡导利他类规则;劝导自善类规则;引导入圣类规则。其中以不应当杀人、不应当放火、不应当抢劫等规则为 主要内容的禁止损他类规则最为重要,它们通常被认为是道德底线规则。这类规则赋予每一个体的道德义务是必须履行的。履行这类义务是维系人类最低限度文明、保持社会最低限度秩序的要求。换句

9、话说,没有对这类义务的履行,人类就会处于丛林状态。所以说,义务是人类文明维系之根。道德规则自身并不具有保证规则赋予的义务得到履行的手段,以致一旦有人违反上述底线道德规则赋予的义务,道德规则自身并无有效应对手段。为了确保人们履行底线道德规则赋予每一个体的义务,人们将道德底线规则加以强化、改造:在底线道德的每一具体义务性规则之后附加针对违反义务的制裁规则,并由一定的社会权威机构对这些制裁规定加以执行,这就使道德底线规则演变为法律规则。人类超越野蛮状态跨入文明门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引导。人类在进入文明状态之前相当长时间内就形成了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的习惯法。在国家组织形成

10、之后相当长时间里,国家作为执行制裁的权威机构,其适用的仍然是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的习惯法。只是在国家适用习惯法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出现由国家组织将习惯法成文化的做法,以致最初的成文法主要源自于习惯法,其义务规定部分主要源自于道- 4 -德底线规则。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农耕文明时代法律规则的义务规定部分主要来自于底线道德义务规则,但是,由于农耕文明各国普遍实行全权君主制度,君主拥有立法权,这使君主代表的国家立法很容易在法律中混入大量的不合理、不适当的义务设定。从农耕文明国家立法到商工文明国家立法都存在大量的国家片面强加给民众的限制。我们把这种国家武力基础上的强制视为“伪义务” 。我们不能把“伪义

11、务”视为义务本体,不能因伪义务的存在而否定义务的真正价值。3. 第段加点字“负”在文中是指_4. 第段假设了爷爷生病是否应当回去照顾的事例,对其用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阐明“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对某种行为所持的“正确的且必要的”的看法。B. 阐明“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依据自身的良心体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C. 阐明“义务”是社会群体成员基于自己的良心感受向某主体提出的“应当” 。D. 阐明社会群体成员向某主体提出“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的良心和“义务” 。5. 依据本文,对“义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义务不应是国家单方面的限制。 B. 义务是社会群体行为的“应当性” 。C. 法律

12、上的义务源自于道德义务。 D. 道德义务基于道德规则的要求。6. 联系上下文,填入第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A. 因此,社会群体成员们各自做出的对各种行为的基本评价基本是一致的。B. 所以,社会群体成员们各自做出的对各种行为的基本评价基本是一致的。C. 所以,社会群体成员能通过行为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D. 因此,社会群体成员能通过行为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7. 两段论述了法律规则形成的( ) (填入两个字) 、形成的机制和形成后的( ) (填入两个字) 。8. 本文论证了“法律义务是正价值概念”这一观点,请分析其论证层次。【答案】3. 负担和不利 4. D 5. B 6. B

13、 7. (1). 原因 (2). 作用 8. (1)首段提出论点;(2)2、3 两段论述了“义务”的最初源头社会群体成员的良心(感受或体验) ;(3)47 段论述了道德规则、道德义务、法律义务依次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在社会良心的基础上形成道德规则、在道德规则的基础上形成道德义务、在道德义务的基础上形成法律义- 5 -务) 。(4)说明义务使人类跨入文明的门槛、是人类文明维系之根。(5)最后一段指出国家武力基础上的伪义务(不是源于义务本体)不能否定义务的真正价值,是对议论的补充。(6)由根源到发展,论证逐层深入;全面而辩证。【解析】【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

14、本题,要对该词语(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根据文中句子“中国流行的几乎所有法学理论教科书都把法律上的义务解释为国家通过法律强加给法律主体的负担和不利。这种对义务做出的负价值定位是武断的”可以知道, “负”为“负担和不利” 。【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侧重考查引用事例在作者观点、情感表达上的作用。举例是为了论证观点,因此作答本题关键在于结合文章的第三段进行分析。根据第三段中的相关句子, “应当并不是社会群体随意的看法,而是群体的每一个个体成员根据自身的良心体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 、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会由自我良心自发地产生这种原始的义务要求”

15、 、 “社会群体成员们之所以对 A 提出这种要求,是因为,该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从自我经历的爷爷生病时的良心感受出发认为:回去照顾爷爷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 ,由此可以知道,A、B、C 是正确的。D 项内容在文中找不到根据。故选D。【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对该词语(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与原文有关语句逐项比对备选项。原文第二段为“义务就是主体作(或不作)某行为的应当性” ,应该是“个体行为”或“某主体行为”的应当性,而非“群体” 。故选B。【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16、,重点关注关联词语的连贯和内容的连贯。因为前文有“因为”一词,那后句应该用“所以” ,排除 A、D;内容上注意后句“即能形成基本共识” ,也就是说“认识基本一致”故选 B。- 6 -【7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整合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选项对应的区间,然后把握观点句,从而准确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第一空的填写注意第六段中的句子“这就使道德底线规则演变为法律规则” ,可以知道,第六段是讲“法律规则形成的原因” ;第七段“人类超越野蛮状态跨入文明门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引导” ,主要是讲法律规则形成后的作用或意义。据此提取两个关键词“原因” 、 “作用”

17、 。【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概括文章的论证层次,也就是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将具有相同内容的段落进行合并。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第一段提出论点:源自于道德义务的法律义务是远比“权利”重要得多的正价值概念;第二、三段都是谈“应当” ,也就是“义务”的最初源头-社会群体成员的良心(感受或体验);第四段到第七段分别讲的是,在社会良心的基础上形成道德规则、在道德规则的基础上形成道德义务、在道德义务的基础上形成法律义务、义务使人类跨入文明的门槛、是人类文

18、明维系之根;第八段指出国家武力基础上的伪义务(不是源于义务本体)不能否定义务的真正价值。据此组织答案即可。【点睛】解答内容概括题,一定要切实提高审题能力,必须首先最大程度明确题目究竟问的是什么;同时,应该习惯于在读文章时即把全文每个自然段前面标序号,然后以题目所要问的问题为准,逐个段落排除。这样可以保证最大程度的笼住答案。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奶奶的茶园不记得第一次随奶奶进茶园是几岁了,也不记得去过多少次,印象中的茶园恒久地保持着一个样子:荒僻荒又生机盎然。茶园是分为两片的,一片靠西,一垄一垄种着规整伏顺的茶树,稳稳地立在天底下,如一颗一颗蓬松懵懂的大脑袋。茶树下的土常常是新翻的,难得见到杂

19、草。很明显,这样的茶园也是有主人的,自然不能由着我和奶奶去采。我们能去的茶园,是靠东那边的。钻进一片低矮的小松林,荡开一张又一张迎面而来的蜘蛛网,眼前忽地开阔了,展现在眼前的,便是我和奶奶要去的茶园了。回想起来,大概也不过几十上百株茶树。高的高低的低,有的羸弱,有的丰赡,有的旁逸斜出,有的张牙舞爪。总之,是没有一株体态丰满珠圆玉润的。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 7 -它们被种茶的人遗忘了,或者说是放弃了。它们也就此得了大自在,自在生长,也自在死去。确实有些已经死去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枯枝,兀自挺立着,任由四围的野花野草野蛮生长,将它的死亡装点得恣肆快意。又何止这一角,放眼望去,整片茶园都被葳蕤的野草

20、灌木挤满了。它们挤挤挨挨,在耀眼的春日阳光下,发出嗡嗡嗡的墨绿声音。而那几十上百株茶树,默然,肃立。这一切,不过是现在的我翻检记忆时的想象罢了。小时候是不会去揣想植物有没有各自的精神的。只要一进入那片茶园,我便胡乱跑开了偶尔,也帮着奶奶摘些茶叶,不过摘得两捧,就撂挑子不干了。如今想来,那便是我的百草园啊,我可以尽情去搅扰那杂草,去攀折那灌木,去看一朵一朵的野花,有不起眼的鼠曲草,也有夺目的茶花。那时还不知道茶花和茶树的异同,只是盯了茶花看,纳闷着怎么这么大的花呢,怎么这么厚实的叶子呢? 想从上面摘下嫩茶叶来,却遍寻不着。再去茶树上找花,也能找到,可远没这么扎眼,细弱的枝条上一个一个小小的绿蒂花

21、苞,那绽开来了的,是小朵小朵白萼黄蕊,蜜蜂嗡嗡嘤嘤地悬浮在花蕊之上,欲停不停,欲飞不飞。凑近了,嗅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是那艳丽的茶花所没有的,摘了放到嘴里咀嚼,涩中回甜,清新悠远。奶奶摘够了茶叶,或者把这一片茶园都摘秃了,我们才重新钻出小树林。回到家后还有很多活要干。奶奶先是找出一个大的簸箕,把背篓里的茶叶倒出来,翻晒一下,清理掉不小心混进里面的杂物;然后把茶叶下到大铁锅里,那铁锅直径将近一米,茶叶绿蓬蓬地堆了大半锅;接着,烧上火,烘焙。这是个慢活儿,急不来的。也不记得需要多久,那小山似的茶叶才软塌了下去,烟气袅袅,茶香四溢。烘焙好的茶叶再次回到簸箕上,奶奶蹲下身,将滚热的茶叶一遍一遍在手下揉搓

22、。我摸过,那时的茶叶又湿又烫,不知道奶奶怎么能禁得住;这一切工序完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奶奶把揉搓好的茶叶匀匀地散开在簸箕上,端到太阳底下晾晒。奶奶有一双“解放脚” ,走起路来并不是很方便的,人又很矮小,两手伸展开端了那直径远超一米的铺满新茶的簸箕,她便踮着脚,身子吃力地朝后拗着。过不了多少日子,新茶晒干了,留下一部分给家里,剩余的,都由奶奶背到街市上去卖了。不知道为什么,我竟从未和奶奶到过街上。奶奶到街上卖过茶叶,卖过麻绳,大概还卖过些别的什么小零碎。可我一次都没跟她去过。她会在街市的哪个角落放下她的背篓呢?又会怎样招徕生意呢? 我全然不知道。黄昏里,奶奶回来了,背篓里多少会有些吃的,有时

23、是几个橘子,有时是几根香蕉。考上复旦那年,家里为我上学的费用东拼西凑,谁也没想过要和奶奶说说这事。一天下午,奶奶把我叫到跟前,翻开一层一层衣襟,翻出一个敝旧的装洗衣粉的塑料袋子,袋子用细麻绳绑缚得严严实实的。奶奶耐心地解开细麻绳,打开袋子,掏出叠得齐齐整整的一叠- 8 -钱,有角票,有块票,还有两张百元大钞。奶奶把那两张百元大钞捏出来,递给我。“奶奶钱不多,只能给你两百块。 ”我怎么能要呢? 我推脱着,说家里的钱够了。“那不一样,这是奶奶的心意。你不要嫌少,奶奶卖茶叶和麻绳攒下的。你拿着!” 可是,我怎么能要呢?终究,我没要奶奶的钱,奶奶脸上显出失落的神情来了,她仰起头,一双遮了厚厚阴翳的眼睛

24、注视着我,我低垂了头,一再跟她说,家里的钱够用的,够用的。十多年过去了,九十多岁的奶奶是再也不能上山摘茶了。我忽然意识到,奶奶似乎根本就是不喝茶的啊。而我呢,也再喝不到奶奶做的茶了。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奶奶,大概全然忘记深山里那片茶园了吧? 更不会记得,她曾经在那片茶园的其中一株茶树下的奇遇那是暮春时节,奶奶看见一株高大蓬勃的茶树,走近了去,摘那满树鲜嫩的芽儿。似有窸窸窣窣的声响,再听,又什么声息都没有。三五分钟后,忽然,茶树根下呼隆几声,窜出个东西来,咯咯几声,扑棱翅膀,逆着阳光飞远了。 “是一只老野鸡啊,尾巴那么长”奶奶朝我比划。讲述这些时,奶奶已经回到家里了,她没能带回野鸡,却带回了九颗蛋

25、。浅蓝色的九颗,攥在手里,似乎可以感知到蛋壳里跳动着生命。我的失落和兴奋是可想而知的。失落的是,没抓住那只野鸡;兴奋的是有这九颗蛋,不也等于有了野鸡么?吊诡的是,二十多年后,我竟然无论如何想不起来,是怎么处理那九颗蛋的了。是给炖了,还是交由家里的老母鸡孵了?我既想不起野鸡蛋的味道,也想不起孵出的小野鸡。记忆在无可挽回地远离,正如故乡在无可挽回地远离。那储存于一片茶叶上的味觉依恋,竟能一代一代传下去,怎能不叫人嗟之叹之。【注】解放脚:旧时缠过足后来又放开了的脚。9. 对第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段说茶园“荒僻荒凉又生机盎然” , “荒僻荒凉”是指茶园无人照看管理, “生机盎然”是指茶园

26、花木繁茂。B. 第段提到死去的茶树时说“野花野草野蛮生长,将他的死亡装点得恣肆快意” ,不见晦暗,充满乐观的色彩。C. 第段描写茶树, “那几十上百株茶树,黯然,肃立” ,实际上是以树喻人,象征奶奶勤劳,慈爱的人格精神。D. 第段从视觉,嗅觉,味觉等多个角度描写茶树上的花,时隔多年依然历历在目,足见是作者记忆中的珍藏。- 9 -10. 赏析第段画线句中“踮”和“拗”字的表达效果。11. 分析第段奶奶和“我”的心理。12. 第 段有什么作用?【答案】9. C 10. 奶奶过去缠过足,因此会“踮” 着脚;奶奶人又矮小,端簸箕会吃力地向后“拗”着。作者用这样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奶奶劳作的辛苦,也表

27、达了自己对奶奶的爱和思念。 11. 奶奶不喝茶,采茶原本就不完全是为了自己。作者考取大学,奶奶从内心里感到高兴,能够用自己辛苦劳动所得给作者一点资助,也是奶奶的心愿,而作者的拒绝令奶奶备感失落。奶奶赚钱不易,作者不忍接受奶奶的钱财,但拒绝又会令奶奶感到失落,作者内心不安。祖孙两人心情虽有不同,但都出自对对方深情的爱。 12. 最后三段表明,我们不但会遗忘,连记忆也不可靠,记忆中夹杂了大量的想象。作者在时间上远离了童年,在空间上远离了故乡,但在心理上永远和奶奶在一起。最后三段实际提醒我们要珍惜生活,珍惜亲情,珍惜美好往昔。作者以此三段结束全文,深化主旨。【解析】【9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28、查对第-段的分析理解。C 项, “象征奶奶勤劳、慈爱的人格精神”不当。【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赏析第段画线句中“踮”和“拗”字的表达效果,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品格、精神) ;表现了描述对象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如本题奶奶过去缠过足,因此会“踮”着脚;奶奶人又矮小,端簸箕会吃力地向后“拗”着。点睛: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应注意“四联系” ,即联系本词(对本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联系本句或者上下文(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的什么内容)、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与作者的态度感情、联系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

29、修辞手法的词语)。同时要注意词语的特殊性:即运用了该词语的比喻义(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本体)、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找出之后,一定要代入原文中进行检验。【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意分析,分析第-段奶奶和“我”的心理,奶奶不喝茶,采- 10 -茶原本就不完全是为了自己。作者考取大学,奶奶从内心里感到高兴,而作者的拒绝令奶奶倍感失落。奶奶赚钱不易,但拒绝又会令奶奶感到失落,作者内心不安。【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作用题。第- 段的作用,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

30、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我们不但会遗忘,连记忆也并不可靠,记忆中夹杂了大量的想象,但希望在心理上永远和奶奶在一起。提醒我们要珍惜亲情,珍惜美好的往昔,深化主旨。三、古诗文阅读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酹辛稼轩墓,在分水领下 元张野 岭头一片青山,可能埋得凌云气。遐方异域,当年滴尽,英雄清泪。星斗撑肠,云烟盈纸,纵横游戏。漫 人间留得,阳春白雪,千载下,无人继。不见戟门华第。见萧萧竹枯松悴。问谁料理,带湖烟景,瓢泉风味。万里中原,不堪回首,人生如寄。且临风高唱,逍遥旧曲,为先生酹。【注】分水岭:江西铅山县内,辛弃疾墓地所在地。下阙“带湖” “瓢泉”都在铅山, “戟

31、门华第”指辛弃疾旧居。张野,由宋代至元代的词人,官至翰林修撰。漫:空,徒然。13. 这首词的词牌是A. 水龙吟 B. 水调歌头 C. 雨霖铃 D. 苏幕遮14. 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遐方异域” ,三句写辛弃疾领兵北伐、收复中原的大志受阻,含恨而死。B. “星斗撑肠,云烟盈纸”赞扬辛弃疾文学才华及其作品浓厚的浪漫色彩。C. 上阙“游戏” 、 “漫”显示了作者的观点,辛弃疾的词作是游戏,是徒然。D. 下阙首句描写辛弃疾身后萧条,暗示了作者对后人忘却民族英雄的不满。15. 这首凭吊辛弃疾的词作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加以分析。【答案】13. A 14. C 15. 示例一:词作首先通过

32、设问、衬托追怀辛弃疾收复失地的壮志,然后直抒胸臆,表达对于辛弃疾杰出文学成就的赞美;作者情感借助辛弃疾的遭遇与自己的对比得到彰显:辛弃疾常感叹人生短暂而中原难以收复,如今作者身处元代,汉族河山早已易主,作者的悲愤之情- 11 -比辛弃疾更为深沉痛苦。示例二:全词通过“青山” 、 “云” 、 “星” 、 “云烟” 、 “枯竹” 、 “悴松” 、 “湖烟”等自然意象,既烘托出辛弃疾的豪迈形象,为其无法实现的报国之志蒙上一层悲凉慷慨之气,表达出对英雄的缅怀与遭受异族统治“不堪回首”的浩叹。示例三:首先,作者通过回忆辛弃疾的事迹来凸显辛弃疾的英雄风骨和文学才华,表达了他对作者对辛稼轩的敬仰和怀念。其次

33、,词作有大量景物描写,以萧瑟凄凉之景衬托辛弃疾身后的萧条,表达出作者的痛心与无奈。全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凭吊前贤、临风高歌的深层感慨。【解析】【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侧重对词牌知识的掌握。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它规定着词的字数、句数、段落。解答此题,可结合学过的词进行判断,重点看和学过的哪首词的句子的字数一致。这首词与“水龙吟”的字数是相等的。故选 A。【1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思想主旨、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查,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即

34、可。根据词中的“阳春白雪,千载下,无人继” ,是说辛弃疾的词无人继承,而不是认为他的诗是“徒然” 。故选 C。【1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诗歌表情达意的手法,然后根据诗句分析具体用了哪种手法。从抒情方式看,本词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 “青山、星斗、云烟、竹枯、湖烟”等意向,营造了一种阔远而又凄凉的意境,烘托的是辛弃疾的豪迈形象,寄寓了无法实现的报国之志的悲凉慷慨之气;“英雄清泪” “千载下,无人继” “不堪回首”等词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辛弃疾的赞赏及缅怀。从修辞角度,“问谁料理”设问的手法,缅怀辛弃疾的壮志;作者通过缅怀辛弃疾,其实想

35、通过自己和他的对比,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据此组织答案即可。【点睛】鉴赏诗歌的手法可从三个角度来考虑:1、抒情方式,常用术语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借典抒情;2、修辞,常用术语有比喻、夸张、排比、对比、设问等;3、描写手法,常用术语有细节描写、侧面描写、虚实结合、想象、视听结合、反衬、以乐景写哀情、动静结合等。同时可以考虑诗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12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张君名彻,字某,以进士累官至范阳府 监察御史。长庆元年,今牛宰相为御史中丞,奏君名迹中御史选,诏即以为御史。其府惜不敢留,遣之,而密奏:“幽州将父子继续,不廷选且久,今新收,臣又始至孤怯,须强佐

36、乃济。 ”发半道,有诏以君还之,仍迁殿中侍御史,加赐朱衣银鱼。至数日,军乱,怨其府从事,尽杀之,而囚其帅。且相约:张御史长者,毋侮辱轹蹙 我事,毋庸杀。置之帅所。居月余,闻有中贵人自京师至,君谓其帅:“公无负此土人,上使至,可因请见自辨,幸得脱免归。 ”即推门求出。守者以告其魁,魁与其徒皆骇,曰:“必张御史。张御史忠义,必为其帅告此,余人不如迁之别馆。 ”即与众出君。君出门,骂众曰:“汝何敢反!前日吴元济斩东市,昨日李师道斩于军中,同恶者父母妻子皆屠死,肉喂狗鼠鸱鸦。汝何敢反!汝何敢反!”行且骂。众畏恶其言,不忍闻,且虞生变,即击君以死。君抵死口不绝骂,众皆曰:“义士义士!“”或收收瘗之以俟。

37、事闻,天子壮之,赠给事中。其友侯云长佐郓使,请于其帅马仆射,为之选于军中,得故与君相知张恭、李元实者,使以币请之范阳,范阳人义而归之。以闻,诏所在给船舆,传归其家,赐钱物以葬。(节选自韩愈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注释】范阳府:即幽州节度使府。 轹蹙:欺凌。16.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居月余( ) (2)或收瘗之以俟( )17.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幽州将父子继续( )A.连续不断 B.继承延续 C.接替前任 D.阻断后继 (2)且虞生变( )A.估计 B.预料 C.忧虑 D.欺骗18.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 诏即以为御

38、史 即击君以死B. 置之帅所 有诏以君还之C. 必为其帅告此 为之选于军中D. 而囚其帅 范阳人义而归之- 13 -19. 把第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0. 第段中“发半道,有诏以君还之”的原因是_。 (用自己的话回答)21. 第段对张彻形象的刻画十分传神,试作简要分析。【答案】16. (1). (1)过了 (2). (2)等待 17. (1)B (2)C 18. C 19. (他们)把这件事报告给皇上,皇上下诏所到之处提供车船,传送到他的家乡,赐给钱财物品来安葬。 20. 幽州节度使密奏朝廷,言明原幽州将不易臣服;同时,自己初来乍到孤立无援,需要强有力的辅佐。 21. 本段采用正侧面结合的

39、手法传神地刻画了张彻形象。通过其被困求出后直斥叛军,至死不绝的行为刻画以及义正词严的语言描写,突显其忠勇刚烈的形象特征;同时,通过叛军以长者视之,呼其为“义士” ,死后收埋等行为侧面衬托,更突显出其刚毅不失气节的品质。【解析】【16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熟练记忆,还可以用代入法,看哪个义项代入原文更符合语境。居: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可译为“过了” ,译文:过了一个多月;俟:等待,译文:有人收埋了张彻的尸体以待将来。【1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和实词的能力。解答时,要确定古文中双音节词语的每个语素的意

40、思,然后根据句意语境进行翻译。也可用代入法排除。(1) “继续”意为“继承延续” ,意思为“幽州的将领们父子相承延续”故选 B。(2) “虞”意为“忧虑” ,意思为“并且忧虑军中会因此发生变故”故选 C。【1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可以通过词性差异、位置不同来判断虚词意思。同时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A 项,介词,让/连词,相当于“而” ,表顺承;B 项,代词,他/代词,代“幽州” ; C 项,介词,替、给;D 项,

41、连词,表并列/连词,顺承。故选 C。【19 题详解】-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失分。平时训练随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得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要点:“以闻” ,句首省略主语,补充“他们” ;“以闻” ,省略宾语,以(之)闻;“所在” ,所到之处;“船舆” ,车船;“传” ,传送;“以” ,连词,来。【2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回到原文,确定答题区间,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概括可抓住

42、原文:“其府惜不敢留,遣之,而密奏:“幽州将父子继续,不廷选且久,今新收,臣又始至孤怯,须强佐乃济。 ”概括可得三点原因,从“密奏” 、 “幽州将父子” 、 “臣”这些角度组织答案即可。【2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等形象特征进行分析,还要关注文中他人对人物的评价。 “骂众曰”为语言描写;“行且骂” “抵死口不绝骂”为动作描写;“众皆曰:义士义士!或收瘗之以俟” ,从他人的角度刻画。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塑造人物形象为正侧面描写项结合,人物性格可从张彻对敌态度和叛军对他的敬佩方面思考。据此组织答案即可。参考译文: 张君名彻

43、,字某,以进士多次升迁至监察御史兼范阳府判官.长庆元年,今天的牛僧孺宰相当时任御史中丞,将张彻的名字事迹上奏,被选为合格的监察御史,皇帝降诏就让他出任监察御史.幽州节度使张弘靖舍不得放他,但又不敢违抗皇帝命令而私自留下他,于是就送他走,而同时秘密向朝廷奏报:“幽州的将领们父子相承,不听从朝廷选派已经很久了,如今刚刚归顺朝廷,而我又刚任节度使,感到孤单怯弱,必须有强有力的助手才能成事.”张彻行至半路,又有诏令让他返回幽州,仍升为殿中侍御史,加赐朱衣银鱼袋. 回到幽州没有几天,幽州军叛乱,军士们怨恨几名幕僚苛刻,将他们全部杀掉,而又将其统帅张弘靖囚禁起来.并且他们相互约定:张御史是个宽厚长者,没有

44、侮辱和欺凌过我们,不用杀他,将他和张弘靖囚在一起.过了一个多月,听说有宦官从京城来到幽州军中,张彻对张弘靖说:“您对当地人没有做过违理亏心的事,皇帝派使者到来,可借此机会求见以自我辩解,可以有幸免难而回去.”于是张彻就推门请求出去,守卫的人以此告诉叛乱分子的头目,叛乱头目和叛乱分子们都十分惊骇,说:“这必定是张御史.张御史是忠义之士,必定会将其帅张弘靖的下- 15 -落告诉这里的其他人,不如把他转移到别的地方.”于是就和众多的军士一起把张彻提出来.张彻出门就大骂众叛军道:“你们如何敢反叛!前些时候,昊元济被朝廷杀于长安的东市,最近李师道又被杀于其军中,和他们共同作恶的人,其父母妻子都被杀掉,用

45、他们的肉去喂狗鼠鸱鸥,你们为什么还敢反叛!你们为什么还敢反叛!”他一边走一边骂.众叛军害怕和讨厌听他这些话,不忍心听下去,并且忧虑军中会因此发生变故,于是就把他打死.张彻君到死骂不绝口,连众叛军也都说:“真是义士!真是义士!”有人收埋了张彻的尸体以待将来. 此事传到朝廷,皇帝认为张彻十分勇壮,赠其为给事中.此时,张彻的朋友侯云长佐天平军节度使,请求其节度使左仆射马总,替他在军队中选人,选到了和张彻旧相知的朋友张恭和李元实,让他们带着钱到范阳去请求归还张彻的尸体,范阳人出于义气而归还了其尸体.此事上报朝廷,皇帝发布诏令,让各所在地供给车船,由驿站转送回家,并赐给钱财而葬埋他.【点睛】准确翻译文言

46、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东轩记苏辙(宋)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滥。既至,盐酒税治舍,水患尤甚。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厅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

47、,不知夜之既旦。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心其害于学故也。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 16 -田里,

48、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有删改)22. 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23. 对第段举颜回一例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表达对颜回安于困顿、清贫自守行为的困惑。B. 揭示做官忙碌奔波的处境会妨害学道的道理。C. 对比作者疲累的现状,强调精神之乐的可贵。D. 表达对颜回自以为乐的生活态度的难以苟同。24. 简析第段“嗟夫”一词在构思上的作用。25. 简析第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沉湎于物质的享乐,会堵塞住士人追求大道的进程。B. 求道者认为天地的大小和个体的死生是最重要的事。C. 臻于求道之境,可以无视境遇困窘而内心超然旷达。D. 官场奔波疲乏,让作者放低心态完全是不可能的事。26. 结合全文,分析第段画线句丰富的情感内涵。【答案】22. 多用短句,形象地突显出日常公务繁杂琐碎、耗神费力的特点;和作者不胜烦扰,疲乏无奈的心境切合。 23. D 24. 从对为官现状的哀叹转而到“圣人之乐”的思考;从“个人”的感受过渡到对“士人”群体的思考。 (由感怀到议论,由个体到一般,延展了文章的深度与广度。 ) 25. C 26. 表达了作者无法摆脱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在求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