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760043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山西大学附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 10 月模块诊断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孔丘有的时候用“仁”规定“礼” ,有的时候用“礼”规定“仁” 。这是因为在他的思想中,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是“仁”和“礼”的统一。 “仁”是属于个人的自由, “礼”是属于社会的约束;“仁”是属于自然的礼物, “礼”是属于人为的艺术。自然的礼物和人为的艺术是对立的。对立必然相反,相反就是矛盾。但是相反而又相成,矛盾而又统一。没有真情实感为内容的“礼” ,就是一个空架子,严格地说,就不成其为“礼” 。没有“礼”的节制的真情实感,严格地说,也不成其为“仁” 。所以真正

2、的“礼” ,必包含有“仁” ;完全的“仁” ,也必包含有“礼” 。这就是两个对立面的互相渗透。所以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就是“礼”和“仁”的统一。一个完全的人格,就是这个统一的体现。孔丘有许多赞美完全人格的话,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是素材,文是加工。真性情、真情实感,是属于前者, “礼”是属于后者,二者都不能偏胜。如果有所偏胜,那就破坏了统一。具体地说,只有真性情、真情实感,而又能合“礼”地流露出来,这就是文、质的统一。这样的人,才是“君子” 。孔丘虽然把“仁”和“礼”并称,但是就一个完全的人格说, “仁”还是比较根本的。“子夏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

3、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在这一段记载里,主要的一句话是“礼后乎” 。 “后”于什么呢?就是后于“仁” 。子夏悟到“礼后” ,人必须有真性情、真情实感才可以行“礼” 。 “仁”先“礼”后,孔丘对于子夏的这一理解,大加赞赏。“仁者,人也。 ”这句话确实说明了一个很深奥的道理。 中庸里说,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这几句话,就是“仁者,人也”的注解。 “仁”是“修身”所要达到的最高标准。仁的主要内容是“爱” 。这个爱是从亲子之爱扩充出来的。所以“为仁”必须从事亲开始,也就是说, “修身”必须从“事亲”开始。要想把“事亲”做到完全的

4、地步,那就必须先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就叫“知人” 。这个“知人”是对人之所以为人这个道理的理解和体会。人之所以为人是和“天”连在一起的。所以要想对“人”有所了解和体会,不可以对于“天”没有了解和体会。这就是“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孔子的“知人” ,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反思。由这种- 2 -反思而了解、体会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总的特点“仁” 。孔丘往往把“仁”作为人的完全人格的代名词,有完全人格的人,他称为“仁人” 。他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又说:“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 ”孔丘在这些话中所说的“仁” ,就是完全人格的意思。孔丘告诉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 ”曾参对别人解释说

5、:“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是“为仁之方” 。说孔丘的中心思想是“忠恕之道” ,也就是说, “仁”是他的中心思想。(节选自孔子对古代道德生活的反思论完全人格 )1. 下列关于“仁”与“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孔子认为,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是“仁”和“礼”的统一,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有时用“仁”规定“礼” ,有时用“礼”规定“仁” 。B. “仁”是属于个人的自由, “礼”是属于社会的约束;“礼”是属于自然的礼物, “仁”是属于人为的艺术。二者矛盾而又统一。C. “礼”应该以真情实感为内容,否则就难成为真正的“礼” ;真情实感应该有“礼”的节制,否则,也难成为真正的“仁” 。D.

6、 真正的“礼” ,必包含有“仁” ;完全的“仁” ,也必包含有“礼”两个对立面的互相渗透,是形成完全的道德品质的前提。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孔子赞美的完全人格,要求具有真性情、真情实感,又能合“礼”地流露出来,达到“文”与“质”的统一。B. “质” “文”任何一方的偏胜,都会破坏二者的统一,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处于“野”与“史”层次的人,算不上君子。C. 孔子将“仁”与“礼”并称,可是,他听到子夏关于“仁先礼后”的理解后大加赞赏,说明他认识到自己原来的提法是有失偏颇的。D. 孔子强调“仁”和“礼”二者统一性的同时,认为在完全人格方

7、面, “仁”更为重要一些,因此,他对子夏“礼后乎”理解大加赞赏。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仁”是“修身”所要达到的最高标准,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中庸认为修身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即事亲、知人、知天。B. “仁”的主要内容是“爱” ,这个“爱”是从亲子之爱扩充出来的,因此, “修身”不可- 3 -以不事亲, “事亲”是“为仁”的体现。C. 把“事亲”做到完全的地步,是“知人”的前提, “知人”是对人之所以为人这个道理的理解和体会, “知人”才能善任。D.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两句话,表现了孔子对“仁”这种完全人格的倡导与追求。【答案】

8、1. B 2. C 3. C【解析】【1 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 B 项, “礼是属于自然的礼物, 仁是属于人为的艺术”表述不正确,偷换概念,由原文第一段可知,应为“仁”是属于自然的礼物,“礼”是属于人为的艺术。故选 B。【2 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 项, “说明他认识到自己原来的提法是错误的”表述不正确,于文无据。故选 C。【3 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

9、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C 项, “是“知人”的前提”颠倒是非,由原文“那就必须先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就叫知人 ”可知,C 项错误,故选 C【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二、文言文阅读(一)课内检测4.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 阙秦(qu) 忤视(w) 以飨士卒(xing) 以药淬之(cu)B. 卮酒(zh) 失其所与(y) 目眦尽裂(c) 朝济而夕

10、设版焉(zho)C. 玉玦(ju) 参乘(shng) 共其乏困(gng) 夜缒而出(zhu)D. 樊於期(w) 戮力攻秦(l) 瞋目(chn)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 4 -【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 ,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题中 B 项,失其所与(y) ;C 项,参乘(chng) ,共其乏困(gng) ;D 项,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 。故选 A。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A.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行李之往来B. 为之奈何

1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而伤长者之意【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双音节古今异义,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组,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还有词义的转移词义范围的变化等。题中 A 项,非常:今义,副词,表程度;古义,意外事故。行李:今义,出游是随身携带的物品等;古义,来往的官吏。C 项,穷困,今义,贫穷;古义,不得志。东道主:今义,宴会的主人;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D 项,夫人:今义,妻子;古义,那个人。长者

12、:今义,年龄大的人;古义,德高望重的人。B 项,古今异义相同,怎么办、危难紧急。故选B。6.下列各句中所涉及的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 大王来何操C.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 “也” ,被动句- 5 -注意“为*所*

13、”结构和“见” “于” ,定语后置句注意“之” “者” ,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 “以”引导。题中 C 项,被动句,属于正常语序;其余三项均为倒装句,A 项,介宾短语后置句,B 项,宾语前置句,D 项,定语后置句。故选 C。7.翻译下列句子(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答案】 (1)现在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2)提拔正直的人,把他们放在不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服从了。【解析】【详解】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

14、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既:已经;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使动用法,使成为它的边境;肆:扩张;阙:侵损;之“代词,代所贪求的土地;举:提拔;直:形容词作名词,正直的人;错:通“措” ,放置。(二)课外迁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炊,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15、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于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

16、怒。居一二日,- 6 -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

17、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8.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行:品行 B. 信往,不为具食 具:准备C.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 若:如果 D. 于是信孰视之 孰:通“熟” ,仔细9. 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人多厌之者 B. 上未之奇也C.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韩信因家里贫穷,吃不上饭。在亭长家寄食几个月后,亭长的妻子不给他饭吃,而一位漂母不仅给韩信饭吃,还说不图韩信的报答。B

18、. 韩信身材高大,并带有刀剑,面对别人的侮辱,没有奋起反抗,因为他想到要报答漂母和成就大业,因而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胯下之辱。C. 韩信在犯法当斩时,滕公见他出语不凡,相貌堂堂,没有斩他。滕公同他交谈后,更是高兴,就向汉王推荐,汉王让他做了治粟都尉。D. 萧何劝说汉王一定要重用韩信,不然他就会走掉。汉王开头说看在萧何的情面上让韩信做将领,萧何认为不妥,最终汉王让韩信做了大将。11. 翻译句子(1)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2)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答案】8. C 9. C 10. B 11. (1)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 (但)汉王不

19、任用自己,就逃跑了。(2)大王假如要长期在汉中称王,便不必任用韩信,假如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 7 -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解析】【8 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 C 项,若:你。故选 C。【9 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此题重点考核“之” ,题中 C 项,助词,主谓之间取独,其余三项均为代词,他。故选 C

20、。【10 题详解】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 B 项,不一定想到报答漂母和成就大业, “毫不犹豫”与原文“熟视”不符合。接受侮辱重点是表现韩信好汉不吃眼前亏忍让之心。故选 B。【11 题详解】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度:估计;

21、数:多次;不我用:宾语前置句,不任用自己;即:就;必:假如;事:任用;非:除了。【参考译文】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 ”大娘生气地说:“

22、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8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 ”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等到项粱率军渡过了淮河,韩信持剑追随他,在项粱部下,却没有名声。项粱战败,又隶属项羽,项羽让他做了郎中。他屡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没有采纳。汉王刘邦入蜀,韩信脱离楚军归顺了汉王。因为没有什么名声,只做了接待宾客的小官。后来犯法判处斩刑,同伙十三人都

23、被杀了,轮到韩信,他抬头仰视,正好看见滕公,说:“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滕公感到他的话不同凡响,见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和韩信交谈,很欣赏他,把这事报告汉王,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汉王并没有察觉他有什么出奇超众的才能。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到达南郑,各路将领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几十人。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 (但)汉王不任用自己,就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报告汉王,亲自追赶他。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恼怒又是高兴。骂萧何道:“你逃跑,为什么?”萧何说

24、:“我不敢逃跑,我去追赶逃跑的人。 ”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呢?”回答说:“是韩信。 ”汉王又骂道:“各路将领逃跑了几十人,您没去追一个;却去追韩信,是骗人。 ”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大王假如要长期在汉中称王,便不必任用韩信,假如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但看大王怎么决策了。 ”汉王说:“我是要向东发展啊,怎么能够内心苦闷地长期呆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决意向东发展,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韩信终究要逃跑的。 ”汉王说:“我为了您的缘由,让他做个将军。 ”萧何说:“即使是做将军,韩信一定不肯留

25、下。 ”汉王说:“任命他做大将军。 ”萧何说:“太好了。 ”于是汉王就要把韩信召来任命他。萧何说:“大王向来对人轻慢,不讲礼节,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决心要任命他,要选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设置高坛和广场,礼仪要完备才可以呀。”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要求。众将听到要拜大将都很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要做大将军了。等到任命大将时,被任命的竟然是韩信,全军都感到惊讶。三、名句默写12.根据题目要求填空- 9 -(1) 荆轲刺秦王 “易水送别”一段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荆轲蹈死不顾的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_,_。(2) 鸿门宴樊哙劝阻刘邦不必向项羽告辞的句子是_,

26、_。(3)子曰:“关雎 ,_,_。 ”(4) 沁园春长沙中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青年志士搏击时代风雨、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答案】 (1).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2). 终已不顾 (3). 大行不顾细谨 (4). 大礼不辞小让 (5). 乐而不淫 (6). 哀而不伤 (7). 到中流击水 (8). 浪遏飞舟【解析】【详解】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此题注意“淫” “遏”的写法。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

27、成下面小题。我不是个好儿子贾平凹在我四十岁以后,在我几十年里雄心勃勃所从事的事业、爱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后,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母亲的伟大不仅因为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七年前,父亲作了胃癌手术,我全部的心思都在父亲身上。父亲去世后,我仍是常常梦到父亲,父亲依然还是有病痛的样子,我醒来就伤心落泪,要买了阴纸来烧。在纸灰飞扬的时候,突然间我会想起乡下的母亲,又是数日不安,也就必会寄一笔钱到乡下去。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心中再也没有母亲的影子。老家的村子里,人人都在夸我给母亲寄钱,可我心里明

28、白,给母亲寄钱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亲,完全是为了我的心理平衡。而母亲收到寄去的钱总舍不得花,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我埋怨过母亲,母亲说:“我要那么多钱干啥?零着攒下了将来整着给你。你们都精精神神了,我喝凉水都高兴的,我现在又不至于喝着凉水!”去年回去,她真的把积攒的钱要给我,我气恼了,要她逢集赶会了去买个零嘴吃,她果然一次买回了许多红糖,装在一个瓷罐儿里,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 10 -那儿了,就三个指头一捏,往孩子嘴一塞,再一抹。孩子们为糖而来,得糖而去,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 ,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小时候,我对母亲的印象是她只管家里人的

29、吃和穿,那时少粮缺柴的,生活苦巴,我们做孩子的并不愁容满面,平日倒快活得要死,最烦恼的是帮母亲推磨子了。常常天一黑母亲就收拾磨子,在麦子里掺上白包谷或豆子磨一种杂面,偌大的石磨她一个人推不动,就要我和弟弟合推一个磨棍,月明星稀之下,走一圈又一圈,昏头晕脑的发迷怔。磨过一遍了,母亲在那里筛箩,我和弟弟就趴在磨盘上瞌睡。母亲喊我们醒来再推,我和弟弟总是说磨好了,母亲说再磨几遍,需要把麦麸磨得如蚊子翅膀一样薄才肯结束我成不成什么专家名人,母亲一向是不大理会的。一部废都 ,国之内外怎样风雨不止,我受怎样的赞誉和攻击,母亲从未说过一句话。当知道我已孤单一人,又病得入了院,她悲伤得落泪,要到城里来看我,弟

30、妹不让她来,不领她,她气得在家里骂这个骂那个,后来冒着风雪来,她的眼睛已患了严重的疾病,却哭着说:“我娃这是什么命啊?!”我告诉母亲,我的命并不苦的,什么委屈和劫难我都可以受得,少年时期我上山砍柴,挑百十斤的柴担在山砭道上行走,肩膀再疼腿再酸也不能放下柴担的,从那时起我就练出了一股韧劲。而现在最苦的是我不能亲自伺候母亲!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把母亲送出医院,看着她上车要回去了,我还是掏出身上仅有的钱给她,我说,钱是不能代替了孝顺的,但我如今只能这样啊!母亲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钱收了

31、,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眼看着车越走越远,最后看不见了。我回到病房,躺在床上开始打吊针,我的眼泪默默地流下来。1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些家庭生活琐事,这些琐事中,渗透了作者与母亲之间真挚深厚的母子情,读来感人肺腑,而无琐碎之感。B. 第段末尾,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 ,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 ,是因为想起了我的因胃癌去世的父亲而倍感孤独落寞。C. 文章两次写到“钱” ,第段中母亲把钱塞在破棉鞋里,而第段中却“紧紧地握在手里”,看似矛盾,实则表现出母亲心疼儿子,处处为

32、儿子着想。D. 第段写母亲喊醒熟睡的我和弟弟继续推磨, “要把麦麸磨得如蚊子翅膀一样薄” ,主要为了表现我童年生活的艰苦。- 11 -E. 纵观全文,作者采用了顺叙、插叙相结合的叙述方式,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情感厚重,含蓄隽永。14. 阅读全文,概括出作者母亲的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15. 作者为什么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试结合全文分析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或感悟。【答案】13. BD 14. 她勤劳,常常天一黑就收拾磨子;她善良,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都给他们糖吃;她节俭, “我”给她的钱,她要攒下了将来整着给“我” ;她无私,她为儿子做了很多,却不求回

33、报;她细心,她临走前仍帮我整衣领,提醒我刮胡子。 15. 母亲对我做的太多太多,而我能为母亲做的又太少。直到现在还让母亲为我牵肠挂肚,这种不对等的爱使我对母亲充满了感激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全力报答,因而心里十分的愧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爱是相互的,只有被爱而不去爱只能说明我们不成熟甚至没有健全的人格。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所以,珍惜现在,好好爱我们的父母吧。【解析】【13 题详解】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

34、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B 项, “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不是因为想起了我的因胃癌去世的父亲,而是想起了我们小时候的情境,而现在我们又时常不在她身边;D项, “主要为了表现我童年的艰苦”有误,插叙内容主要为了表现母亲的勤劳、认真。故选BD。【14 题详解】此题考核欣赏文章形象的能力,答题时先梳理文章的情节,然后根据文中的情节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此题可根据文中的“常常天一黑就收拾磨子” “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都给他们糖吃” “我给她的钱,她要攒下了将来整着给我 ”“她为儿子做了很多,却不求回报” “她临走前仍帮我整衣领,提醒我刮胡子”概括其勤劳、善良、节俭、

35、无私、细心等性格特征。【15 题详解】此题考核概括文章内容和探究的能力,答题时概括,后根据概括的内容谈自己的启示,此题重点从“母亲对我做的太多太多,而我能为母亲做的又太少“的角度概括“自己不是一个好- 12 -儿子”的原因,然后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角度谈自己的启示。【点睛】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题目,考核的重点是性格特征,答题时根据文中对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他人的评价等概括,答题时先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五、语言文字运用1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 遒劲(qi) 菲(fi)薄 浸渍(z) 挥斥方

36、遒(qi)B. 漫溯(s) 冰屑(xi) 彳(ch)亍 殒(yn)身不恤C. 创(chung)伤 青荇(xng) 寥(lio)阔 叱咤(ch)风云D. 长篙(go) 颓圮(p) 斑斓(ln) 中流击楫(j)【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 ,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题中 C 项, “寥阔” ,应为“辽阔”或“寥廓” 。故选 C。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

37、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做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 。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

38、,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堵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13 -A. 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B. 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C. 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D. 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39、B. 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C. 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D. 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B.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C.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D.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答案】17. C 18. C 19. B【解

40、析】【17 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根据前后文的逻辑可知,这段文字谈创新对于戏曲发展带来的影响。A 项,阐述戏曲发展的制约因素;B 项,阐述戏曲发展和创新之间的因果关系,强加因果;D 项,创新缺失对起作用。一般“起作用”体现为好作用,这里表述不合事理。只有 C 项表述与上下文最连贯。故选 C。【18 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这道题用排除法,首先我们知道戏曲应该是在复制

41、和模仿过程中不知- 14 -不觉就结束了, “寿终正寝”是自然而然的不受影响的,最后灭亡。所以应该选择“寿终正寝,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 “名垂青史”是长时间的影响, “名噪一时”是某个时期名声大。此处应该选择历史上一直有影响的艺术大家。 “兼容并蓄”是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保存起来, “博采众长”是去采纳,在文段中通过“胸怀” “眼界开阔” “探索” ,艺术大家的选择是采纳各个大家的优秀品质。 “按图索骥”是守成规, “照猫画虎”是一味模仿,通过全文角度来看,是跳出模仿,不满足于模仿。故选 C。【19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将病句放入文段中,强调的是分析病句

42、的语境意识。首先应判定病句是一个复句,重点考查考生对句间关系以及陈述对象一致性的辨析。首先,从语法角度分析, “眼花缭乱”作定语成分,应该是“令人眼花缭乱” ,所以排除 AD 项 BC的区别在于 B 多加了“这样” 。C 项两个分句,主语都是承前省略主语“戏曲的创新” ,显然不能做“探索”的主语,而 B 项第二个分句“这样”是可以做“探索”的主语的,所以 B 的表述最准确。故选 B。六、写作20.阅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写一篇作文。我们跋涉在人生旅途中,走过春夏秋冬,经历风霜雨雪,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场景和画面让我们一次次驻足回首,感受永不褪色的温度。多少往事,总在不经意间被风轻轻吹起,飘向

43、那遥远的美丽。请以“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 800 字。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字迹工整。【答案】有一种记忆叫温暖纵然一个人的人生有多灰暗,但他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叫做温暖。那是童年。孩童的眼眸总是纯纯的,一切,映在瞳仁里总那么闪着耀眼的光泽,比如阿婆家总沿墙边踱步的猫,还有阿婆手中舞蹈的银织针。我那时,大约是上幼儿园的年纪。那正是懵懂无知却又大胆开放、放任喜悦的年华。每次在回家的路上,我坐在爸爸自行车前的横杆上,面对眼前开阔的世界,孩童的喜悦溢于言表。风鼓鼓地吹着,发丝向后纷飞。我抓着爸爸的衣衫,眯着迎风的眼,大声唱起今天老师教给我们的歌。路人纷纷侧目

44、而视,可快乐的歌者又怎会理会那些异样的目光呢?我看见有阿姨有奶奶冲我乐呵呵地笑,我也会乐得躲到爸爸怀里偷笑,接着,又会纵声放歌。- 15 -爸爸被我的发梢迷了眼,就把下巴轻轻搁在我的头上。我停了歌声,努力向上看。 “继续唱啊,爸爸听着呢!”我听着,又唱了起来。我不知道唱到什么时候,就渐渐地累了。我倚在爸爸的臂弯里,告诉他今天幼儿园发生的奇闻乐事。我们会开心的相视大笑,那兴奋,落进风里,催开了周边无数的花。而我现在,回家途中,总是插上耳机,默默看着匆匆向后的风景,或者说时光。有一次,我听见一个与我那时年龄相仿的孩子坐在电动车后,抱着后车厢,大声唱着新年好 。她的嘴张得很夸张,笑意也很明显。她一遍

45、遍唱着,不停歇地。我恍惚看见了若干年前的一个小小身影,也是这般唱着歌,唱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喜悦。只是流逝的时光带走了歌声,带走了快乐。带来的是对别人看法的留意。我越发地怀念起那段岁月。是的,童年是每个人值得珍藏的记忆。它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处心积虑,最纯真,最幸福,最值得珍藏。有一种记忆很温暖,那是童年。【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很煽情的作文题,需要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撷取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震撼过我们的镜头,带着感情一气呵成。一、理解“温暖”的含义。 “温暖”可是形容词,形容语言、动作、眼神;“温暖”可是动词, “温暖”我们的心田, “温暖”我们的记忆,乃至“温暖”我们的生命。理解了“温暖”的

46、多重含义,写作就容易找准切入口。二、善于调动积累。成长的路上,许多点点滴滴足可感人心怀,就选材而言,可写的事例自然很多。重要的是,把握好两个原则:首先,去矫饰,少卖弄,必须是事情真实地回放,是性情真实地流露;其次,所选事例要富有感染力、表现力,力求引起读者共鸣。三、着力刻画感人细节。细节刻画决定文章的成败。要想让文章打动读者,感染他人,你就要精心选择打动过你的镜头,震撼过你的场面,像电影慢镜头那样一一展现。 “超女”李宇春万人痴迷,因为人们记得:她在签字的时候,总是双手接过递来的本子;特级教师李镇西对一位素不相识的学生心存感激,只是因为:那位学生在借给他笔的时候,把笔尖拧好轻放在他的办公桌上。细节,往往最能打动人;是细节,给生活增添了亮色;是细节,给心灵带来了震撼。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