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一讲拼音与汉字课件201902201126.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七讲语言运用三图表解读课件201902201140.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三讲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课件201902201139.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九讲散文阅读二课件201902201142.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二十一讲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三课件201902201143.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二十三讲文言文阅读一课件201902201146.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二十二讲古诗词鉴赏课件201902201148.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二十五讲文言文阅读三课件201902201144.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二十四讲文言文阅读二课件201902201145.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二十讲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二课件201902201147.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二讲诗文默写课件201902201149.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五讲语言运用一口语交际课件201902201127.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八讲散文阅读一课件201902201150.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六讲语言运用二概述与拟写课件201902201141.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十一讲散文阅读四课件201902201129.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十七讲议论文阅读一课件201902201133.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十三讲小说阅读二课件201902201132.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十九讲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课件201902201135.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十二讲小说阅读一课件201902201137.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十五讲说明文阅读一课件201902201130.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十八讲议论文阅读二课件201902201138.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十六讲说明文阅读二课件201902201134.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十四讲小说阅读三课件201902201131.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十讲散文阅读三课件201902201136.ppt--点击预览
-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四讲对联及其他传统文化课件201902201128.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第一讲 拼音与汉字语文1. 给词语 、成 语 或句子中的加点字注上 汉语 拼音。2. 在具体 语 言 环 境中 , 根据拼音准确地写出 汉 字。3. 在具体的 语 境中 认读 多音字。4. 辨 识 常用 汉 字的 读 音。5. 辨 识 形似字、同音字并正确 书 写。6. 辨 识 和改正 词语 、成 语 或句子中的 错别 字。1. 牢记规则 , 拼写规范(1)变 化 规则① i、 in、 ing前面没有声母 时 , 前面加 y。② u前面没有声母 时 , 前面加 w。③ ü、 üe、 üan、 ün前面没有声母 时 , 分 别 在前面加 y, 把 ü上两点去掉 , 写成 yu、 yue、 yuan、 yun。(2)省略 规则① ü、 üe、 üan、 ün跟 j、 q、 x相拼 时 , ü上的两点要去掉 , 但 ü、 üe与 n、 l相拼 时 不能去掉 ü上的两点。② 复合韵母 iou、 uei、 uen前面加声母 时 , 省去中 间 的 o、 e, 分 别 写成 iu、ui、 un。如 niú(牛 ), guī(归 ), lùn(论 )。③ er作儿化韵尾 时 省去 e。如花儿 (huār)。④ 如果 调 号 标 在 i上 时 , 省去 i上的 圆 点。(3)标调 位置① 一般按 顺 序 标 在韵母部分的主要元音上 , 标 在开口最大的元音上 , 次序 为 : a、 o、 e、 i、 u、 ü。② iu、 ui音 节调 号 标 在最后一个元音上 , 如球 (qiú)不能 标 成 (qíu), 调 号如 标 在 i上 , i上的 圆 点省去。(4)注意使用隔音符号隔音符号用 “’” 表示。当 a、 o、 e开 头 的音 节连 接在其他音 节 后面 时 ,要将隔音符号 标 在音 节 开 头 字母 a、 o、 e的左上方 , 这样 才不至于使音 节 的界限 发 生混淆。如: pí’ǎo(皮 袄 ), míng’é(名 额 )。(5)大写 规则① 句子开 头 第一个字母 , 诗歌每行第一个字母要大写。② 专 用名 词 和 专 用 词组 的每个 词 , 开 头 的字母都大写。③ 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都大写。 汉语拼音拼写规则口诀b、 p、 m、 f与 o亲 , 一般不与 e相拼;i、 u后面有元音 , i、 u改写成 y、 w;i、 u后 边 无元音 , i前加 y, u前加 w;j、 q、 x是三兄弟 , 和 ü相拼把点去。2. 据境言音 , 掌握技巧(1)多音多 义 , 多法定音。组词 定音。如: “ 埋 ” 只在 “ 埋怨 ” 中 读 mán, 其他地方都 读 mái。词义 定音。如: “ 卡 ” , 作音 译词时读 kǎ(卡 车 ), 其余 读 qiǎ(关卡 )。语 体定音。一些字在口 语 和 书 面 语 中 读 音不同 , 如:逮 (逮 dài捕、逮 dǎi犯人 )。词 性定音。一些字可以根据 动词 或名 词 等 词 性不同来决定 读 音 , 如 创 (创chuānɡ伤 、 创 chuànɡ造 )。用途定音。作姓氏 时 , 读 音与平 时读 音不相同 , 如 “ 仇 (Qiú)” 。注意一般 词语 与 专业词语 的 读 音 , 如 “ 万人空巷 ”“ 街 谈 巷 议 ” 为 一般 词语 , “巷 ” 读 xiànɡ;而 “ 巷道 ” 为专业词语 , “ 巷 ” 读 hànɡ。防止受方言影响 , 习惯 性 误读 。如:把 “ 气氛 (fēn)” 误读 成 “ 气氛(fèn)” ;声母 “n”“l”不分 , 把 “ 泥 (ní)土 ” 误读 成 “ 泥 (lí)土 ” ;韵母“en”“eng”不分 , 把 “ 铿 (kēnɡ)锵 ” 误读 成 “ 铿 (kēn)锵 ” 。(2)形似音异 , 仔 细 辨 别 。① 将形近字集中起来辨 识 。 ② 记 住与 “ 声旁 ” 读 音不一致的一些常 见 形声字 , 如 “ 锲 (qiè)而不舍 ” 中的 “ 锲 ” 不 读 “ 契 (qì)” 。 ③ 防止 “ 读 半 边 字” 。如:玷 (diàn)与沾 (zhān), 抔 (póu)与杯 (bēi)等。3. 辨别字形 , 多管齐下(1)据形定形。 “ 据形明 义 , 据 义 取字 ” 是最基本的方法。如 “ 讴 歌 ” 指用优 美的 语 言歌 颂 , “ 讴 ” 应 从 “ 言 ” , 而 “ 呕吐 ”“ 呕心 沥 血 ” 与 “ 口 ”有关。(2)据音定形。依据 读 音差异来确定正确的字形 , 如:气概 (ɡài, 非 “ 慨kǎi” ), 直截 (jié , 非 “ 接 jiē ” )了当。(3)来源定形。大部分成 语 都有来源 , 结 合其最初来源和典故。如 “ 班 门 弄斧 ”“ 墨守成 规 ” 这 两个成 语 中 , “ (鲁 )班 ”“ 墨 (翟 )” 都是成 语 故事中的人物 , 故不能写成 “ 搬 ”“ 默 ” 。(4)结 构定形。分析 结 构辨 识 字形 , 主要是指那些并列式结构的词语 (特别是成语 ), 可以由一字推出另一字。如 “ 山清水秀 ”“ 青山 绿 水 ” , 可由 “秀 ” 推 “ 清 ” , 由 “ 绿 ” 推 “ 青 ” 。(5)语 境定形。不少 词语单 用 时 和出 现 在特定的 语 境中 时 字形往往不一样 。如 “ 老于世故 ” (非 “ 事故 ” ), “ 共商国是 ” (非 “ 国事 ” )。4. 写字。不管卷面答题 , 还是作文表达 , 要求书写正确、工整、规范、干净、美观。1. (2017·金华 )阅读下面文字 , 根据 语 境完成后面的 题 目。我仰望危楼 , 俯察巷陌 , 深感词人 __① __魂不去 , 长在人间。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 , 还写了一篇 《 打马赋 》 。 “ 打马 ” 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 ,李清照却借 (tí)________发挥 , 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 , 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 , (qiǎn)________责宋室的无能。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 “ 木兰横戈好女子 , 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节选自梁衡 《 乱世中的美神 》 )(1)加点字 “ 巷 ” 在文中的正确 读 音是 ( )A. hàng B. xiàng(2)填入文中 ① 最恰当的一 项 是 ( )A. 英 B.阴(3)根据拼音写出相 应 的 汉 字。借 (tí)________发挥 (qiǎn)________责B A 题 谴 【 解答思路 】 本题考查同学们对字音和字形的辨识能力。第 (1)题是选择汉字的正确读音 , 要注意有些生活中常见字 , 金华方言的读音与普通话中的读音有很大的区别 , 一般表现在声母上。如本题中 “ 巷 ” 应读 “ xiàng” , 不要读成 “ hàng” 或 “ gǎng” 。第 (2)题是考查同音字的辨识 , 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选择。 “ 英魂 ” 与 “ 阴魂 ” 都有 , 但 “ 英魂 ” 是褒义词 , “ 阴魂 ” 是贬义词 , 此处语境应是对李清照的颂赞 , 所以应该是褒义词 ——“ 英魂 ” 。第(3)题是考查字形 , “ 借题发挥 ” 中的 “ 题 ” 不要写作 “ 提 ” 或 “ 堤 ” ; “ 谴责 ” 中的 “ 谴 ” 有 “ 讠 ” 旁 , 不要写成 “ 遣 ”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 , 踏踏实实地读、写 , 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要在平时善于积累 , 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 , 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 , 时时拿出来翻看 , 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1)根据拼音写出相 应 的 汉 字。西山 (yōuyōu)________ (jìng)_________界(2)加点字 “ 横 ” 在文中的正确 读 音是 ( )A. héng B. hèng(3)引用的 诗 句中有两个 错别 字 , 请 指出并改正。________改 为 ________ ________改 为 _________悠悠 境 A 苙 笠 需 须 【 解答思路 】 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的辨识能力。第 (1)题是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 “ 悠悠 ” 的上半部分中的短竖不要漏写 , 也不要写成 “ 优优 ” 或 “幽幽 ” ; “ (jìng)境界 ” 中的 “ 境 ” 不能写成 “ 竟 ”“ 镜 ” 。第 (2)题加点字“ 横 ” 是多音字 , 有两种读音 , 与 “ 竖直 ” 相对时读 “ héng” , 在 “ 凶暴和不讲理 ” 的情形下读 “ hèng” ;根据语境 , 本题中 “ 横 ” 应读 “ héng” 。第(3)题是考查对形近字的辨识和书写 , 两个错别字分别是 “ 苙 ” 和 “ 需 ” , “苙 ” 应和前面的 “ 箬 ” 都是 “ 竹 ” 字头 , 为 “ 笠 ” ;日常生活中 , “ 须 ” 与“ 需 ” 经常会混用 , 只要记住这一点即可: “ 须 ” 后面常常连接动词或动性较强的词语 , “ 需 ” 一般搭配事物性词语 , 所以本题中应写成 “ 须 ” 。A B 集聚 枢 纽 【 解答思路 】 本题考查拼音的拼读和重点字词的书写能力。 “ 域 ” 和 “ 络 ”要注意日常生活 (即方言 )中的读音和普通话中读音的区别 , “ 域 ” 应读 “ yù”, “ 络 ” 应读 “ luò” ; “ jíjù” 根据语境应写成 “ 集聚 ” , 不要写成 “ 积聚” ; “ 枢纽 ” 不要写成 “ 区杻 ” 或 “ 枢杻 ” 。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 根据拼音写出相 应 的 汉 字。人有一颗 tián________淡安逸之心 , 才有人生最美的画境。繁忙的生活中, 记得时常抬头望望天上的月亮。因为望得见月亮那双清 chè________的眼睛 , 才看得见世间的一切美好 , 看得见落英 bīnfēn________、云淡风轻。恬 澈 缤纷 【 解答思路 】 本题考查学生的拼音拼读能力和重点字词的书写 , 需要学生平时读课文时 , 养成细心观察 , 积累的好习惯。 “ 恬淡 ” 不要写作 “ 甜淡 ” ;“ 清澈 ” 不要写作 “ 清撤 ” 或 “ 清辙 ” ; “ 落英缤纷 ” 不要写作 “ 落英彬纷” 。第七讲 语言运用 (三 ) 图表解读语文1.概括 图 表内容 , 从 图 表中得到启示或 发现问题 。2. 针对图 表中的 问题谈 感想、作 评 价、提合理化建 议 。3. 对图 片、 图 表 进 行解 说 。4. 解 读 漫画的内容和寓意 , 谈 启示或感受。一、材料的概述1. 解题步骤(1)审 清 题 目。明确 题 目 问 什么 , 要求什么 , 再根据材料 进 行有 针对 性的思考。(2)读 懂材料。充分理解材料的内容、价 值 取向等。(3)分析异同。 对 于两 则 或两 则 以上材料的探究 题 , 要在 对 比中 寻 找不同点 , 在相似中 寻 找共同点。一、 图 表 题1. 观察分析 , 捕捉信息要 认 真 观 察 , 找出 图 表中所含的所有信息: 图 表式的 题 要兼 顾图 表的各个要素 , 不 仅 要注意要素的 纵 向 联 系 , 还应 注意要素的横向 联 系 , 坐 标 曲线图 要抓住曲 线变 化的 规 律 , 柱状、 饼 式 图 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 变化情况等。 读图 表 时应 特 别 注意两点: ① 数据 变 化。数据的 变 化往往 说 明了某些 问题 。可能是材料的重要之 处 , 也可能是 观 点的源 头 。 ② 图 表 细节。 图 表中的一些 细节 往往起提示作用。2. 归纳概括 , 得出结论正确分析 图 表中所列内容之 间 的相互 联 系 , 从中找出 规 律再 归纳 概括 为一个 结论 。3. 文字表达 , 扣住要领(1)注意 题 目中的关 键词 。在表述 时 要有具体的数据比 较 、分析 , 要直接客 观 地反映 图 表包含的信息。信息推断 题 的 题 干中往往有 这样 一些 标 志性词语 : “ 该图 表表明 (说 明、 证 明 )了 ”“ 用一句 话 概括 为 ”“ 所揭示的 问题 是 ”“ 从中可以看出 (得出 )” 等。(2)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 现语 病 , 特 别 是在反映事物 变 化或 规 律 时 , 选 用词语 要准确。如表明增 长趋势 可用的 词语 有: “ 增 长 (加 )了 ”“ 增加到”“ 增 长 了 ××倍 ”“ 与同期相比 , 增 长 ……” 等;表明下降 趋势 可用的 词语 有: “ 减少了 ”“ 减少到 ”“ 减少了 (百分数、分数 )” 等 , 但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 围 的概念: “ 近一半 (约 50%) ”“ 大部分 (比例 约占 55% ~ 70%) ”“ 绝 大多数 (比例占 70% 以上 )”“ 所有 ”“ 约 几成 ” 等。总 之 , 要根据 图 表数据 变 化 规 律来 选 用 词语 表达。(3)针对题 目要求和 图 表内容复核答案 , 看有无 遗 漏、多余、 误 推或表述不 详 等 问题 。二、 图 片 题1. 描述图片。 描述图片 , 就是用描述性的 语 言介 绍图 片的内容 (从形状、色彩等方面介 绍 )。在描述 时 要遵循以下原 则 :注意 对 象 , 留意方位 , 按照 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2. 分解图片组成部分 , 明确各部分的象征意义。3. 分析图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及其所反映的共同主题 , 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三、漫画 题漫画是夸 张 的 艺术 , 由于其形式特殊 , 有些漫画并非一下就能弄清其 讽刺的 现 象或揭示的道理。1. 审标题。 即通 过 漫画的 标题 解 读 漫画的主 题 或含 义 。 标题 可以 说 是漫画的 “ 眼睛 ” , 它反映着漫画的 “ 心灵 ” ——内容或主旨。2. 看形象。 结 合漫画的形象来思考其寓意。漫画是一种 艺术 手法 , 它是通 过 直 观 形象来 说 明道理的 , 因此 , 分析漫画的形象是理解漫画的另一个关 键 点。3. 析手法。 透视夸张手法了解漫画意图。漫画是夸张的艺术 , 它故意将生活中的 现 象 变 形 , 产 生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因此 , 解 读 漫画 , 不妨先分析其夸 张 的手法。4. 读文字。 若是碰到 带 有文字的漫画 , 就要 对 画面中的文字 进 行解 读 , 明白作者想借助 这 些文字向 读 者 传 达怎 样 的信息及文字和漫画到底有怎 样 的关系等。5. 联生活。 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要义。漫画作者用图画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 , 对 假 恶 丑的鞭 挞 , 是 现实 生活直接或 间 接的反映。因此 , 要看懂漫画 , 不妨将漫画的直 观图 像所反映的内容同生活、社会 实际联 系起来, 想想自己周 围 有没有漫画中所要歌 颂 或 讽 刺的 对 象 , 从而理解、把握漫画的要 义 。6. 重细节。 漫画中的有些 细节对 理解漫画寓意很有帮助 , 不能忽 视 其重要作用。1. (2018·预测 )阅读下面图表 , 用一句 话 概括所反映的信息。表一 2012~ 2016年我国老年人口统计表(单位:万人 )表二 我国老年人消费规模预测(单位:万亿 )年份指 标 2016年 2020年 2030年 2040年 2050年消 费 金 额 3.2 5.3 16.6 34.5 60.4我国老年人口逐年增 长 , 占 总 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往后我国老年人消 费规 模也将快速 发 展 (扩 大、 扩 展 )。【 解答思路 】 此题考查图表文字转换能力。要综合看两图表,看清年份和指标的多个数据,找出其特征。表一反映我国老年人口随着年份变化数目是越来越大,所占比重也是逐年递增;表二反映我国老年人的消费金额,往后随年份变化呈快速扩展趋势。综合这些信息,我们可写出答案。图表文字转换题既醒目直观 , 又新颖活泼 , 时不时在紧张的中考中来一次点缀。解答此类题要结合题目要求审清图意 , 结合有关数字、关键词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 表达图意要力争做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2. 下面的两枚猴票 图样 , 你喜 欢 哪一枚? 请结 合票面内容和 链 接材料 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 】 1980年 , 黄永玉设计了我国第一枚生肖邮票 ——猴票。时隔 36年 , 黄永玉再次执笔 , 为丙申猴年设计了两枚猴票:左边这枚寓意为 “ 捧桃献瑞 ” , 右边这枚寓意为 “ 合家欢乐 ” 。喜 欢 左 边这 枚。票面中 , 一只灵巧的猴子一手攀着 树 枝 , 一手托着桃子 , 一条 长 尾巴 缠绕 在枝条上 , 画面活 泼 可 爱 。 这 枚猴票寓意 为 “捧桃献瑞 ”, 是 对 健康 长 寿的美好祝福。 【 解答思路 】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描述画面要抓住画面特征,准确描写图中的各个要素,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链接材料的内容加以描述。配文要简洁,表达要鲜明、生动。左图中的要素有猴子、枝条、桃子,右图中的要素有一只大猴、两只小猴。结合各自的寓意,描述表达即可。3. 支付宝是一种网上支付工具 , 请 用 简洁 的 语 言介 绍 下 图 所示的支付宝交易流程。交易开始之后 , 买 家将 钱汇给 支付宝 , 然后支付宝通知 卖 家 发货 , 卖 家发货 且 买 家收 货 并通知支付宝之后 , 支付宝将 钱 付 给卖 家 , 此次交易成功。【 解答思路 】 此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 , 先审视图意 ,理清思路 , 结合文字和 “ 箭头 ” 方向 , 弄清支付宝交易流程 ,最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第三讲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语文1.掌握 课 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 识 。2. 了解 课 程 标 准推荐的 课 外 读 物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3. 了解与文学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 诗 句、名言、成 语 与歇后语 等。4. 概述某一部文学名著的主要情 节 、某一故事片段、主要人物及性格。5. 对 文学名著的某一内容或某个人物做出自己的 评 价。6. 说 出自己 阅读 文学名著的感受与体 验 。7. 按要求向他人推介某一部文学名著。8. 品析文学名著的某个 语 言片段。一、文学常 识文学常 识 , 贯 穿古今中外 , 涉及的作家、作品、年代面广量大 , 复 习时点 线 面 结 合 , 轻 松 备 考。1. 点:突破重点 , 点点到位首先 , 要牢牢抓住 现 行初中 语 文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 识 , 在此基 础 上适当地向 课 外拓展。其次 , 要抓住典型的文学 样 式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展开复 习 。2. 线:梳理成线 , 线线清晰不同国籍、不同 时 代的作家、作品都有一定的内在 联 系 , 要从宏 观 上分 门别类 地加以梳理 , 概要 识记 。 让时间 、国 别 、体裁穿 针 引 线 , 如宋 词 有两个派 别 :一是豪放派 , 以 苏轼 、辛弃疾 为 代表;二是婉 约 派 , 以柳永 (初中课 本没有 选 作 )、李清照 为 代表。我 们 就可以把 “ 苏轼 、辛弃疾、李清照 ”三人的朝代、 课 文 选 作及出 处 放在一起做成卡片。 这 种卡片内容灵活 , 条目清楚 , 将众多文学常 识连 成一体 , 达到永久 记忆 的效果。3. 面:划分成块 , 面面俱到。我 们 可将文学常 识 分成几 块 , 形成小的系 统 来复 习 。如按 诗 歌、小 说 、散文、 戏剧 等文学体裁分 类 , 形成四个小系 统 , 掌握 这 几 块 知 识 。 对 于外国作家 , 可以按国籍 进 行分 类 , 形成一个国家再 进 行 归类 复 习 。二、名著 阅读1. 列表 记忆 。 对课标 推荐的文学名著的内容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 最好能将每部作品 读 一遍 , 对 每一部作品的名称、作家朝代及国 别 , 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 主要故事情 节 等列表 记忆 。2. 比 较 分 类 。把有关的作家放在一起比 较 朝代、国 别 、作品、 课 文 选 作。把众多的作家作品分成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 , 再把国内的作家作品按古代、 现 代 进 行分 类 整理。3. 读书 札 记 。 针对 名著的考 查 方法 , 在 课 外 阅读时 不能只看不写 , 不能只 读 情 节 , 不注重人物形象 , 不能肤浅略 读 而不深刻分析。要有 计 划地写写 读书 札 记 , 谈谈 故事情 节 、人物形象、 语 言 艺术 、思想情感等。4. 理解感悟。加 强 对 名著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或思想意 义 等知 识 的 积累;注意 对 名著中的人物、情 节 、思想意 义进 行 评 价或 赏 析。1. (2017·金华 )名著阅读。(1)阅读语段 , 完成后面的题目。我和伊凡的友谊不断地增长;外祖母从早到晚都在忙家务事 , 我几乎整天跟着 “ 小茨冈 ” 打转儿。当外祖父打我的时候 , 他仍然是用自己的手挡着鞭子 , 第二天 , 他把打肿的手伸给我看 , 埋怨说:“ 这一点儿用也没有!你并没有挨得轻一些 , 可是我呢 , 你瞧这打的!我再也不干了 , 不管你了! ”可是 , 下一次他又受了一次不必要的疼痛。“ 你不是不愿意了吗? ”“ 是不愿意来着 , 可是又伸了过去 …… 不知怎的 , 不自觉地就伸了过去……”(刘辽逸 /译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年版 )① 以上 语 段出自 《 ________》 , 作者 ________是 苏联 社会主 义 文学奠基人。② 结 合上述 语 段 , 说说 “ 小茨 冈 ” 是个怎 样 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 高 尔 基 小茨 冈 是一个善良淳朴、勇敢忠 诚 的人。 (2)北大教授林庚在 《〈 西游 记 〉 的童 话 性 》 一文中写道:儿童 对 同一人物的想象 , 可能随着具体情境的 变 化而出 现 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 现 象 , 这在 《 西游 记 》 中表 现 得尤 为 突出。例如 , 三藏一行来到火焰山 , 孙 行者 买 了一 块热 糕 , 托在手中 , 好像拿着火盆中的灼炭、煤炉内的 红钉 , 烫 得他左手倒在右手 , 右手 换 在左手。此 处孙 行者如此怕 烫 , 可是小 说 中也有多 处孙 行者不惧灼 热 的情 节 。 请举一例。齐 天大圣大 闹 天 宫时 , 被众天兵押去 斩 妖台下 , 绑 在降妖柱上 , 南斗星君令火部众神 , 放火煨 烧 , 不能 烧 着。【 解答思路 】 第 (1)题考查的是对名著 《 童年 》 的积累 , 要求能够掌握名著的作者以及主要人物 , 能够就某一事件对某个人物做出评价。 ① 该选文选自高尔基的 《 童年 》 , 高尔基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 , 选文写的是 “ 小茨冈” 替 “ 我 ” 挨打的事。 ② 要结合 《 童年 》 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从 “ 小茨冈” 替 “ 我 ” 挨打 , 可见他是个善良淳朴的孩子;从写 “ 小茨冈 ” 再次替 “ 我” 挨打的事 , 可见他是个勇敢忠诚的人。能够概括出来 , 意思相近即可。第(2)题考查的是对名著 《 西游记 》 故事情节的理解 ,这要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材料讲述的是孙悟空怕烫的事 , 而在 《 西游记 》 中曾多次写 孙 悟空不怕火 , 这样 的情 节 有好几 处 , 如:在 《 西游 记 》的开端部分 , 最容易 记 住的是 孙 悟空大 闹 天 宫时 , 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里面煅 烧 , 烧 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 , 不但没有 烧 死 孙 悟空 , 反而 炼 就了他的火眼金睛; 还 有在 车迟 国 时 , 孙 行者与妖道斗法 , 与 羊力大仙比在油锅里洗澡 , “ 翻波斗浪 , 就似负水一般玩耍 ” 。只有符合要求的故事情节 , 回答出一例即可 ,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故事的概括的情节 , 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2. (2018·预测 )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 为 有源 头 活水来。 (朱熹 《 观书 有感 》 )(2)东风 不与周郎便 , 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 《 赤壁 》 )(3)晴空一 鹤 排云上 , 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 锡 《 秋 词 》 )(4)____________________, 自 缘 身在最高 层 。 (王安石 《 登 飞 来峰 》 )(5)《 月夜 》 一 诗 中从听 觉 角度和感受角度表 现 春之来 临 , 与 苏轼 “ 春江水暖 鸭 先知 ” 有相同理趣的 诗 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华中考历年都把名著阅读作为必考题 , 一般涉及两本名著 , 考查形式多样。 2017年是两道简答题。学语文 , 就是要广泛阅读 , 尤其是规定必考的名著 , 同学们一定要按计划分阶段读完原著。在准确积累与名著相关的知识之后 , 再进行理解、简析和运用。2. (2018·预测 )名著阅读。(1)阅读语段 , 完成后面的 题 目。孩子们所盼望的 , 过年过节之外 , 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 , 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 , 一定已在下午 , 仪仗之类 , 也减而又减, 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 , 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 , 完了。以上 语 段 选 自 《 朝花夕拾 》 中的 《 __________》 , 作者是 __________。在他深情的笔下 , 我 们认识 了那位 “ 给 哥儿 买 来 ‘ 三哼 经 ’” 的保姆____________;我 们记 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 师 ___________。五猖会 鲁 迅 阿 长 藤野先生 (2)《 海底两万里 》 是一部 纯 虚构的科幻小 说 , 你 觉 得 这 部 书 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书 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 经变 成 现实 ?通 过这 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 说 与科技 发 展的某些关系 吗 ? 海底世界充 满 异国 风 情和 浓 厚的浪漫主 义 色彩。海底潜艇、人 类 登月、太空 飞 行都已成 为现实 。科幻小 说 往往是在科学研究基 础 上的推理和 预 言 ,它的情 节 和幻想在一定程度上促 进 了科学的 发 展 。【 解答思路 】 第 (1)题考查对 《 朝花夕拾 》 的阅读积累。 《 朝花夕拾 》 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散文集。我们通过语段中的关键情节 “ 看迎神赛会 ” , 可知道语段选自 《 五猖会 》 。 “ 三哼经 ” 其实是 《 山海经 》 , 给幼时鲁迅买来 《 山海经 》 的是他的保姆阿长 , 在 《 阿长与 〈 山海经 〉》 中提及。通过题目关键词 “ 异国老师 ” 这一提示 , 我们可知道这位 “ 异国老师 ” 是藤野先生 , 在 《藤野先生 》 中提及。第 (2)题考查对 《 海底两万里 》 的阅读感受和认识。题目比较开放 , 只要阅读过 《 海底两万里 》 , 一般都能结合故事情节说出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小说中确实有许多设想和情节已经成为现实 , 举几个典型的例子即可 , 从这些例子中也能发现科幻小说和科技都基于人类对未来科技的发展期望 , 科幻小说借鉴了科技发展的成果 , 也给了科学研究一定的灵感。3. 名著 阅读 。(1)人物的身份有 时 能从着装体 现 出来。 请结 合你 对 以下人物的了解 , 在横 线处 填上正确的 选项 。宋江全伙受招安时 , 众人皆戎装披挂 , 惟有四人特殊:吴用纶巾羽服 ,________鹤氅道袍 , ________烈火僧衣 , 武松皂布直裰。A. 卢 俊 义 B公 孙胜 C.林冲 D. 鲁 达B D (2)同学 们针对 《 骆驼 祥子 》 中 “ 人把自己从野 兽 中提拔出 , 可是到 现 在人 还 把自己的同 类驱 逐到野 兽 中去 ” 这 句 话 展开了 讨论 。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 发 言 , 你怎么看? 请结 合小 说 具体内容 阐 述你的看法和理由。甲: 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乙: 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我同意第一种 观 点 , 祥子来自 农 村 , 原是本分之人 , 他立志 买辆 属于自己的车 , 做独立的 劳动 者。但用三年的血汗 钱换 来的 车 却被 军阀 的乱兵 抢 走;第二次 , 他 还 没 攒 足 买车 的 钱 , 钱 就被 孙侦 探敲 诈 走了;接着 , 车 厂厂主的女儿虎 妞对 他的 “ 爱 情 ” 又 给 他的身心 带 来磨 难 ;而用虎 妞积 蓄 买 的一辆车 在虎 妞难产 死后 , 则 又 卖 掉以料理虎 妞 的 丧 事。在 经过 多次挫折后 ,祥子心 爱 的女人小福子自 杀 , 终 于吹 灭 了他心中最后一 朵 希望的火花 , 从一个老 实 的 车 夫逐 渐 堕落成一个地道的流氓地痞无 产 者。所以祥子的堕落 , 是当 时 黑暗的社会 环 境、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 而非祥子自甘堕落。【 解答思路 】 第 (1)题考查对 《 水浒传 》 内容的识记能力 , 以及结合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公孙胜学得一身道术 , 人称 “ 入云龙 ” , 穿道袍是自然的;鲁达性格粗犷 , 上梁山前已出家当和尚 , “ 烈火僧衣 ” 便是他的打扮。第 (2)题属于加深阅读题 , 读过 《 骆驼祥子 》 后 , 对祥子的生活经历、性格命运、精神形象有自己的认知 , 并有一定的见解 , 根据甲乙两位同学讨论的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即可。 第九讲 散文阅读 (二 )语文1. 辨析段落作用。2.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归纳 文章主 题 。3. 筛选 主要信息 , 填写部分情 节 。一、辨析段落作用1.首段作用。(1)环 境描写:点明故事 发 生的背景 , 渲染气氛 , 引出下文 , 为 下文情 节发 展做 铺垫 。(2)非 环 境描写:开篇点 题 , 奠定全文的感情基 调 ;点明中心 , 总领 全文, 引出下文; 设 置 悬 念 , 吸引 读 者 , 激 发读 者的思考和 阅读兴 趣;欲扬 先抑或欲抑先 扬 , 和下文形成 对 比; 为 下文做 铺垫 , 埋下伏笔 , 推 动故事情 节发 展等等。2. 尾段作用。(1)内容方面:揭示道理 , 直抒胸臆 , 点明中心; 强 化作者感情 , 深化中心 , 升 华 感情; 蕴 含深意 , 给读 者留下想象的空 间 , 让读 者回味无 穷 ;言有尽而意无 穷 , 引 发读 者深思。(2)结 构方面:解开 悬 念 , 照 应 开 头 (前文 ), 使全文首尾 圆 合 , 结 构完整。3. 中 间 段作用:承上启下 , 引出下文; 转换 表达方式或 转换记 叙方法; 衬 托 铺垫 , 照 应 前文 , 扩 展思路 , 具体展示;丰富内涵 , 深化主 题 ;等等。4. 议论 段的作用:直接表明作者 对 人物、事件的看法 , 点明或深化主题 , 在文章中起画 龙 点睛的作用。5. 抒情段的作用。抒情可分 为 :一是直接抒情 , 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 倾 吐内心感受的抒情方式。二是 间 接抒情 , 指寄情于景 , 融情于物 , 感情流露于写人 记 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 间 的抒情方式。抒情段抒 发对 人或物的情感 , 点明或深化主旨 , 在文章中起画 龙 点睛的作用 , 使文章具有 强 烈的感染力 , 引起 读 者的情感共 鸣 。二、概括主要内容1. 提 炼 要素法:通 读 全文 , 提 炼 概括文章的六要素 , 然后 进 行合理 组织 , 语 言要 简洁 凝 练 。2. 题 目 扩 展法: 对题 目 进 行 扩 展充 实 。3. 摘 录 、增 删语 句法:引用、整理或增 删总 起句、 过 渡句、 总结 句、点 题 句、关 键 句、主旨句、重点段落中心句、 议论 抒情句。4. 概括法: (何 时 )某人 (何地 )做某事 , 产 生怎 样 的影响 (结 果 )。5. 叠加法:分 别 概括几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 组 合成句。6. 取主舍次法:抓住重点段落、主要事件内容 进 行概括。三、填写部分情 节1. 按照开端 (起因 )、 发 展、高潮、 结 局的 过 程 , 理清文章思路 , 弄清情 节 的构成。要关注核心事物、核心人物、核心 话语 , 关注作者的情感或行踪等 线 索 , 关注文中反复出 现 的关 键词 句 , 关注表示 时间 和地点的 词语 , 然后用 简洁 的 语 言 对 主要事件 进 行概括。2. 明确已 给 的情 节 相 对应 的段落 , 弄清 “ 空格 ” 相 对应 的具体段落 , 然后概括即可。3. 要填写的情 节 , 要和 “ 空格 ” 前后已 给 的情 节 的短 语 形式、字数一致。四、概括主 题对 文章主旨的把握 ,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通 读 全文 , 把握文章内容 , 明确文中的人物、事件、景物 , 通 过对 人物、事件的分析 , 来探求文章的中心思想。2. 抓住中心句 , 中心句往往点明了全文或段落叙述的主要内容 , 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内容要点。3. 分析文章的 标题 。 标题 常常能作某些交代 , 或暗示、提示文章体裁 , 或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 或暗示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 图 , 对 把握文章的主旨有一定的帮助。4. 分析文章的抒情、 议论 成分。在散文中 , 作者往往通 过议论 句或抒情句来表明自己的 观 点与 态 度 , 抓住了 这 个 观 点、 态 度 , 就能 够把握文章的中心。5. 从反复出 现 的 词 句或暗示主 题 的关 键词语 入手 ,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 图 。6. 从作者 对 人物、事件或事物的情感 态 度入手。7. 关注文章的开 头 、 结 尾段。文章的主旨一般位于段首或段尾。阅读 下面的文章 , 回答问题。描花的日子① 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让人高兴的事儿。春天花多鸟多蝴蝶多 , 特别是满海滩的洋槐花 , 密得像小山。夏天去海里游泳 , 进河逮鱼。秋天各种果子都熟了 , 园艺场里看果子的人和我们结了仇 , 是最有意思的日子。冬天冷死了 , 滴水成冰 , 大雪一下三天三夜 , 所有的路都封了。② 出不了门 , 一家人要围在一起。③ 母亲和外祖母要描花了。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 , 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 , 他让她们安心描花 ,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平时这些事他是不做的 , 比如喂鸡等。他招呼我带上镐头和铁锹去屋后 , 费力地刨开冰土 , 挖出一些黑乎乎的木炭 —— 这是春夏准备好的 , 只为了这个冬天。④ 父亲点好炭盆 , 又将一张白木桌搬到暖烘烘的炕上。猫在角落里睡了香甜的一觉 , 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思考。外面天寒地冻 , 屋里这么暖和。这本身就是让人高兴、幸福的事。⑤ 母亲和外祖母准备做她们最愿做的事:描花。她们从柜子里找出几张雪白的宣纸 , 又将五 颜 六色的墨搬出来。我和父 亲 站在一 边 , 插不上手。 过 了一会儿 , 母 亲让 我研墨。 这 墨散 发 出一种奇怪的香气。⑥ 外祖母把纸铺在木桌上 , 纸下还垫了一块旧毯子。她先在上面描出一截弯曲的、粗糙的树 枝 , 然后就笑吟吟地看着母亲。母亲蘸了红颜色的墨 , 在枯枝上画出一朵朵梅花。父亲说: “ 好。 ”⑦ 母亲鼓励父亲画画看 , 父亲就画出了黑色的、长长的叶子 , 像韭菜或马兰草的叶片。外祖母过来端详了一会儿 , 说: “ 不像 , 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 ” 她接过父亲的笔 , 只几下就画了一蓬叶子 , 又在中间用淡墨添上几簇花苞 —— 我也看出来了 , 是兰草。我真佩服外祖母。⑧ 我也想画 , 不过不画草和花 , 那太难了。我画猫。猫脸并不难画, 圆脸 , 两只耳朵 , 两撇胡子。可是我和父亲一样笨 , 也画得不像。父亲说: “ 这可能是女人干的活儿。 ”⑨ 整整一天 , 母亲和 外祖母都在画。她们除了画梅花和兰草 , 还画了竹子。父亲一边看一边评论 , 把他认为最好的挑出来。他说: “ 这是你外祖父在世时教她们的 , 他不喜欢她俩出门 , 就说在屋里画画吧。可惜如今太忙了 …… 我每年都备下最好的柳木炭。 ”⑩ 猫一直没有挪窝 , 它思考了一会儿 , 便站起来研究这些画了。它在每一张画前都看了看 , 打了个哈欠。可惜它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踩到了红颜色的墨上 , 然后又踩到了纸上。 父亲赶紧把它抱开 , 但已经晚了 , 纸上还是留下了一个个红色的爪印。父亲心疼那张纸 , 不停地叹气。⑪ 外祖母看了一会儿红色爪印 , 突然拿起笔 , 在一旁画起了树 枝。母亲把爪印稍稍描了描 , 又添上几朵 , 一大幅梅花竟然成了!我高兴极了 ,我和父亲都没想到这一点:有着五瓣的红色猫爪印本来就像梅花嘛!⑫ 就这样 , 猫和母亲、外祖母一起 , 画了一幅最好的梅花。① 母 亲 和祖母描花 ② 父 亲 画草 ③ 大家共同画梅花 2. 结 合全文内容 , 说说 第 ① 段在文中的作用。 (★ )第 ① 段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 调 , 且 “ 冬天冷死了 , 滴水成冰 , 大雪一下三天三夜 , 所有的路都封了 ” 为 下文 “ 出不了 门 , 一家人要 围 在一起 ” 描花做了 铺垫 。3. 通 读 全文 , 简 要概括外祖母的形象。外祖母是一个和 蔼 可 亲 、 宽 容厚道、心灵手巧、有生活情趣的人。4. 分析本文 标题 的作用。是行文的 线 索;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 , 暗示了一家人和 谐 、幸福的生活;能激 发读 者的 阅读兴 趣。【 解答思路 】 1.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通读全文 , 抓住文中主要人物及其相关事情 , 仿照题目所给的示例概括出来即可。 2.本题考查辨析段落的作用的能力。第 ① 段开篇一句 “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让人高兴的事儿 ”,接下来写了在春、夏、秋三季中各自高兴的事儿,自然而然让读者急于知道在这滴水成冰、大雪封路的冬天会有什么样的喜事,为下文写 “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 ”描花做了铺垫。同时,通过写三个季节高兴的事,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要结合文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等相关描写 , 来理解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要表现的人物的精神世界 , 然后用通顺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就本文而言 , 文中写 “外祖母把纸铺在木桌上 …… 描出一截弯曲的、粗糙的树枝 ……” 体现了外祖母的心灵手巧; “不像 , 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 ……” 体现了外祖母的和蔼可亲、宽容厚道; “她接过父亲的笔 , 只几下 ……”“ 外祖母看了一会儿红色爪印 , 突然拿起笔 , 在一旁画起了树枝 ”体现了外祖母的心灵手巧、有生活情趣。 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标题的能力。一般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进行分析 , 就本题而言 , “ 描花的日子 ” 既是全文的线索 , 又概括了全文的内容 , 还能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1. 概括文段的内容或文章的故事情节 , 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故事的开端、经过、高潮、结局等 , 概括要全面 , 语言要简洁。2. 辨析段落的作用 , 一要看清段落在文中的位置 , 二要弄清段落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或手法 , 再结合上下文的关系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