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2.7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1901191858.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2.7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第三课时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1901191857.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2.7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1901191856.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朗读课文第一则。2、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重点1、理解文中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意义;2、把握重点实词虚词法。 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孟子散文托寓言以说理的特点;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课堂模式 内容提要时间设计意图方法、策略个人备课①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②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③新授 ④课内练习(及检测) ⑤课堂一、导入:人之初,性本善二、出示目标:1、理解文中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意义;把握重点实词虚词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孟子散文托寓言以说理的特点;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三、1、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内涵:恻隐,就是怜恤、同情。 羞恶,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辞让,就是推让、谦让。 是非,就是能明辨是非。 端,就是发端。3、有关“恻隐之心”的事例四、夯实基础1、朗读课文2、字音一.评价语导入。二.作者和思想、讲授背景,学生了解。3. 师生合作,疏通文意。主要通过探究合作法。4. 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法让学生能顺畅地背诵下指定的段落。 小结 ⑥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1.注 字 音 加 点 字 读 音 加 点 字 读 音 怵 . 惕 chù 荑 稗 . bài 恻 . 隐 cè 稊 . tí 铄 . shuò 庶 . 物 shù 2.识 通 假 非 所 以 内 . 交 于 孺 子 之 父 母 也 “内 ”同 “纳 ”,接 纳 。 若 火 之 始 然 . “然 ”同 “燃 ”,燃 烧 。 3.释 词 义 恻 隐 之 心 ,仁 之 端 . 也 发 端 ,萌 芽 。 知 皆 扩 . 而 充 之 矣 扩 大 。 舜 明 . 于 庶 物 明 白 。 反 . 身 而 诚 ,乐 莫 大 焉 反 省 。 旷 . 安 宅 而 弗 居 空 ,使 空 闲 。 五、朗读第一节,积累重点词语,疏通文意①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②乍:突然、忽然③怵 惕:惊惧。侧隐:哀痛,同情。④内交:即结交,内同 “纳” 。⑤要(yao)誉:博取名誉。要同“邀” ,求。6、朗读七、作业总评或反思备注 备课内容多的可以加页,课堂模式位置也可以变动。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朗读课文2、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重点1、理解文中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意义;2、把握重点实词虚词法。 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孟子散文托寓言以说理的特点;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课堂模式 内容提要时间设计意图方法、策略个人备课①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②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③新授 1、文言字词检测:①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②乍:突然、忽然③怵 惕:惊惧。侧隐:哀痛,同情。④内交:即结交,内同 “纳” 。⑤要(yao)誉:博取名誉。要同“邀” ,求①自暴;自己残害自己。 ②自弃:自己放弃自己③言非礼仪:说话违背礼仪④居仁由义:居心于仁、由义而行。⑤安:安适 ⑥正路:正确的道路⑦旷:空着2、品仁义1、孟子认为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哪六个方面:①要“扩而充之” 。在自身所固有的仁义礼智上不断扩大充实,孜孜不倦地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仁德修养。②要“存之” 。 “四端”人皆有之,只要用心追求,加以扩充就能得到仁义礼智。 ③要“求”之。讲究仁义礼智,追求美好人性,就可以成为宽大为怀的仁者、遵礼作乐的长者,明辨是非的智者! 1、师生合作,疏通文意。主要通过探究合作法。2、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法让学生能顺畅地背诵下指定的段落。3、本则寓言寓意④课内练习(及检测) ⑤课堂小结 ⑥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④要“反身而诚” 、 “强恕而行” 。反躬自问,诚实无欺,宽容大度,推己及人。 ⑤要“熟之” 。仁的价值就在于使它成熟。 ⑥要不“自暴自弃” 。仁是人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正确的道路,怎能舍弃?2、思考:①课题中“我固有之”的“我”和“固”应如何理解?②、课文开头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之中 “不忍人之心” 应如何理解? 、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中的“要”和“乡党”该怎样理解?3、归纳叙述孟子性善论的基本内容4、人应该怎样发扬本来具有的“仁义礼智”三、孟子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或者说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引出这个中心的?五、小结 六、作业总评或反思备注 备课内容多的可以加页,课堂模式位置也可以变动。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朗读课文《第二、三、四、五、六则》 。2、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重点1、理解文中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意义;2、把握重点实词虚词法。 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孟子散文托寓言以说理的特点;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课堂模式 内容提要时间设计意图方法、策略个人备课①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②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③新授 1、朗读第一节,文言字词检测:二、继续学习《第一则》1、齐读课文,积累字词,疏通文意(1)端:开端,起 源.源头。 (2)于我:同“己” 。(3)然,同“燃” 。 (4)保:定,安定。三、学习《第二、三则》1、朗读课文2、疏通文意、积累文意字词:铄:从外部给予。 弗思耳矣:不用心想罢了四、三、学习《第四、五则》1、朗读课文2、疏通文意、积累文意字词:备:具备。 反身:反省自己。 强:努力,竭力。荑稗:荑﹑稗为二草名,似禾,实比谷小,亦可食。荑,通“稊“。五、学习《第六则》1、朗读课文2、疏通文意、积累文意字词:1、师生合作,疏通文意。主要通过探究合作法。2、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法让学生能顺畅地背诵下指定的段落。3、本则寓言寓意④课内练习(及检测) ⑤课堂小结 ⑥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①自暴;自己残害自己。 ②自弃:自己放弃自己③言非礼仪:说话违背礼仪④居仁由义:居心于仁、由义而行。⑤安:安适 ⑥正路:正确的道路⑦旷:空着3、重点把握:孟子说:“自己残害自己的人没法和他谈什么善言,自己放弃而不求上进的人没法和他有所作为。说话违背礼义,这就叫自己残害自己;自身不能居心于仁、由义而行,这就叫自己放弃。仁,是人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正确的道路。空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即不居心于仁) ,舍弃正确的道路而不走(即行不由义) ,可悲啊!” 六、小结七、作业总评或反思备注 备课内容多的可以加页,课堂模式位置也可以变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