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介机构纳税审查程序、方法及风险控制,一、目前中介机构从事纳税审查的业务内容,1、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2、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含弥补亏损)审查 3、税收减免情况审查 4、外国企业在华机构支付管理费的审查 5、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预核准及年审检查 6、土地增值税汇算清缴 7、接受纳税人委托进行纳税自查,二、“代理”还是“鉴证”?,1、上述业务是鉴证类业务吗? 2、何为鉴证?AAA:“鉴证就是传达意见说明书(或判断说明),它是由独立的、有胜任能力、有权威的机构和个人就一个实体的各种会计信息与其既定标准的一致程度,在可信证据的基础上所发表的意见或判断。” 何为“代理”?民法通则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
2、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使行使代理权。”,“鉴证”的特征: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 “鉴证”业务的构成要素: 鉴证主体; 鉴证对象; 鉴证标准; 鉴证证据; 鉴证意见。 3、鉴证类与代理类等非鉴证类业务的分离问题。,4、笔者以为,目前税务师事务所从事的涉税审查业务总体上并非鉴证类业务,最关键的问题所在是:我国尚未以立法形式明确注册税务师审查报告的权威性的证明效力(公信力),以及注册税务师行业至今仍无系统的、统一的执业规范。,三、获取审查证据的方法,1、审阅。它在中介机构的职权范围内,重在检查书面资料的: 真
3、实性。问题:注册税务师有责任鉴定发票的真伪吗? 合规性。是否符合发票管理办法等。 完整性。问题:注册税务师应对未能发现的账外生产经营活动及其偷税行为承担责任吗? 合理性。问题:如何保持应有的合理职业关注? 时间配比性。,2、核对。包括: 证证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表表核对、会计资料与其他相关资料的核对等。 问题: 在与其他资料进行比较时,如何把握其中的“度”?,3、监盘与抽盘 该方法的重要性: 大量的会计和纳税错弊在存货项目余额上都有所反映; 确定期末资产是否存在,检查账实是否相符; 认定财产损失事实及其原因; 问题: 所得税鉴证业务应对哪些项目进行监盘或抽盘? 在鉴证业务中,能
4、以客户的实物台账或盘点表作为审查证据吗? 当账实不符时,应实施哪些后续审查程序?,4、询证 该方法的重要性: 大量的会计和纳税错弊在往来款项等项目余额上同样有所反映; 一些与往来相关的业务活动的真实面目,通过查阅、核对会计记录可能无法揭示; 单项财产损失的审查,也需要运用该程序。 问题: 目前的涉税审查业务履行了该程序了吗? 所得税鉴证业务应对哪些项目进行询证?,5、计算 注册税务师需要对客户会计记录中的数据进行验算或重新计算。如: 超限额调整的计算; 成本计算结果的验算。,6、分析性复核 1)该方法在审查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有不同的运用目的。 2)分析指标: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后
5、者有比率指标、构成指标、变动指标等。 常用的比率指标有:税负率、存货周转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应税所得率、单项指标变动率等。 指标分析方法: 3)客户指标与同行业的横向比较分析; 客户指标的纵向趋势分析; 与预期值的对比分析; 指标的组合分析。,四、审查技术:从风险导向、内部控制、重要性水平到审查抽样,什么是抽样审查? 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 现代审计技术几乎都采用抽样技术,其理论和实践基础是风险评估和内控测试,以及重要性水平的存在。 涉税审查业务应该采取详细审查还是抽样审查?,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程序控制、内部审计。 什么是重要性水平? 会计重要性不等于审计重要性。
6、 税法中不承认会计重要性原则,但不意味着不存在纳税审查的重要性。 重要性水平在纳税审查业务中的运用问题。,五、纳税审查业务中的特殊问题,关联交易与关联交易价格 涉税影响分析。 纳税审查是否一定要关注关联交易? 是: 关联企业间的借款利息税前扣除; 向关联企业支付管理费; 关联企业间的坏账损失; 否: 常规审查(如汇算清缴)中转让价格的审查及其调整。 如何处理非公允的关联交易?,(二)期初余额和前期发生额 期初余额的核对; 前期入账资产的计税成本确认问题; 时间性差异转回; 被审查期间发现的问题是否应向前追溯调整问题;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认定问题;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 账龄分析和检查。,
7、(三)计税标准问题 税法不明时的处理问题; 地方税收政策或主管税务机关执行政策与国家统一法规不一致时的处理问题。 (四)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审查业务中企业所得税以外税种缴纳情况的关注和审查问题 (五)利用专家工作 利用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审计报告的运用及监盘、询证结果的运用等; 财产损失审查业务中对专家工作的运用。,六、纳税审查工作步骤与审查工作底稿,(一)业务约定阶段 1、风险初步评估与可审性分析 2、业务约定书主要内容 签约双方名称。对方名称不一定等于被审查单位。 委托目的 审查范围。税种、项目、时间范围。 纳税人责任与审查责任 双方义务 出具报告的时间要求 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对外?对内?
8、 审查收费 违约责任:鉴证责任还是代理责任?见特别约定。 约定书有效期 签约时间,12)其他 特别约定: 审查方法; 审查技术; 重要性水平(审查保证程度)。,(二)审查计划阶段 1、总体审查计划与具体审查计划。 2、总体审查计划的主要内容: 被审查单位概况; 审查目的、范围及审查策略; 重要性水平; 重点审查领域和重要税收问题; 审查工作进度及时间安排; 人员委派与分工; 其他。,具体审查计划的主要内容: 审查目标; 审查程序; 执行人及执行日期; 其他。 具体审查计划可以格式化且可调整的审查程序表代替。,(三)审查实施阶段形成审查工作底稿 1、它是注册税务师在审查过程中形成的审查工作记录和
9、获取的资料,主要记录对重要事项进行检查和专业判断的过程与结果。 2、分类: 综合类工作底稿、业务类工作底稿、备查类工作底稿 永久工作底稿、当期工作底稿 格式化工作底稿、通用性工作底稿,常用审查工作底稿应包括(以首次接受委托为例,连续审查情况下可删减): 与被审查单位设立有关的法律性资料和复制件; 与其组织结构、股权结构有关的资料; 重要法律文件、合同、协议和会议记录等复制件; 业务约定、审查计划、审查报告; 实施具体审查程序的记录和资料; 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报告、未审纳税申报表、纳税审查调整汇总表; 与客户的会谈记录。,3、工作底稿的构成要素: 被审查单位名称; 审查项目名称; 审查项目所属期
10、间 审查过程记录; 审查标识; 审查结论; 索引号及页码; 编制者姓名及日期; 复核者姓名及日期。,4、如何编制审查工作底稿 应避免的两类现象: 过于繁杂的、“形而上”的、过度依赖格式化的工作底稿; 严重缺失的工作底稿。,通用工作底稿编制举例。 1、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注册税务师可以比照注册会计师使用重要性原则进行两类事项的划分吗? 2、纳税调整与会计调账、建立备查账 3、由于缺乏行业统一标准,目前实务操作呈“百花齐放”状态: 1)类似注会的标准无保留意见式; 2)展现调整过程的长文式; 3)表格对照式; 4)发表审查意见,且将调整表作为附件式; 5)唯主管税务机关规定格式是从式。 笔者认为
11、,报告的格式应因报告是代理报告还是鉴证报告而异,后者格式应由行业统一规定,前者则应考虑客户的需要,一般以长文式为宜。,4、审查报告的构成要素 标题 收件人 引言段 范围段 意见段 注册税务师签名及签章 税务师事务所名称 报告日期,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可资参考的关键词: 合理确信;重大错报;抽查基础;整体反映;合理基础;我们认为;符合*制度;公允反映。 问题: 在注册税务师的纳税审查报告中,应采用什么样的措辞和表述方式? 日前在许多税务师事务所的纳税审查报告中,经常出现的词句有:“经审查,上述*申报表(或纳税情况)是正确的”,“贵公司2004年扣除的技术开发费(或弥补亏损)*元是正确的)”、“经审查,确定贵公司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元”等等,这样表达有问题吗?,3、内部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控制与项目质量控制。 项目质量控制与三级复核。,谢谢大家! 欢迎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