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题型归类讲评,细胞呼吸常见题型 一、细胞呼吸过程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各阶段的原料、产物、场所。 二、细胞呼吸公式计算题 三、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同时存在时的比例关系题: 四、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题:,解题总原则 1、熟记细胞呼吸知阶段的原料、产物、场所、能量等相关知识点,细胞呼吸的3个公式,以及酵母菌呼吸方式探究实验的装置图。 2、分清两种呼吸方式同时存在时,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分别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一、细胞呼吸过程题,公式:1 2 3,一、细胞呼吸过程题,例题1: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
2、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 A.酒精+O2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O2CO2 线粒体基质 C.H+O2H2O 线粒体内膜 D.H2OO2+H 类囊体膜,C,一、细胞呼吸过程题,例题2、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CO2,变式1: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适宜温度下,会产生二氧化碳的有1.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2.葡萄糖+线粒体3.丙酮酸+线粒体4.葡萄糖+细胞质基质,?,无氧条件:能 有氧条件:不能,变
3、式2: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上清液 (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 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 均浆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 进行四项独立实验(A水CO2 B酒精CO2 C丙酮酸 D无反应) (1)向3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甲 乙 丙 (2)向3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丙酮酸,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甲 乙 丙 (3)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重复实验(1),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甲 乙 丙 (4)加入荧光素,重复实验一、二,发光最强的是?,C丙酮酸,D无反应,ACO2和H2O,D无反应,ACO2和H2O,ACO2和H2O,B酒精和CO2,D无反应,B酒
4、精和CO2,实验一中的丙试管,二、细胞呼吸公式计算题,A. 2.6 A摩尔 B. A摩尔 C. 6A摩尔 D. 3A摩尔,例题1: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摩尔的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同样量的葡萄糖,可形成CO2( ),二、细胞呼吸公式计算题,变式1、如果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时,分解葡萄糖产生等量的CO2 那么这两种呼吸作用所消耗葡萄糖的摩尔数之比是( )A、1:2 B、1:3 C、1:4 D、1:6,二、细胞呼吸公式计算题,例题2:同样消耗mol的葡萄糖,有氧呼吸生成的ATP是无氧呼吸的( ) 、20倍 、19倍、倍多 、12.7个百分点,二、细胞呼吸公式计算题,变式2:假设宇宙空间
5、站内的绿色植物积累了240mol氧气,这些氧气可供宇航员分解多少葡萄糖?又大约有多少能量储藏到ATP中去 A40mol和46440kJ B40mol和28675kJ C240mol和50160kJ D240mol和28675kJ,A,二、细胞呼吸公式计算题,变式3:人们采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替代汽油。若每吨玉米可转化为m吨葡萄糖,现要生产46 吨酒精,理论上需要玉米 (原子量:C-12,Hl,O一16,葡萄糖分子量为180,CO2 分子量为44,酒精的分子量为46,氧气分子量为32)A. m/90吨 B.90/m吨 C. 180/m吨 D.90m吨,B,三、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同时存在时
6、的比例关系题:,判断呼吸方式的原则:,只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都进行,解题关键: 区分清楚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分别是多少。,(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原因: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左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有氧呼吸,葡萄糖,(3、)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说明:
7、O点产生ATP最少。,(4)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倍,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倍,转移到ATP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倍。,1.5,0.1,0.07,(5)由纵轴、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_。,不同氧气浓度下,无氧呼吸生成的CO2总量,思考:不同面积的含义?,(6)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7)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_(填“一样多”或“更多”
8、或“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_。 (8)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_。 你认为氧浓度应调节到_点的对应浓度,更有利于蔬菜的运输,试说明理由:_。,注意: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谁占优势以消耗的葡萄糖的多少来判断。,变式1: 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问:在O2浓度为a时 A、酵母菌只进行发酵 B、67的葡萄糖用于发酵 C、33的葡萄糖用于发酵 D、酵母菌停止发酵,B,变式2: 右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9、氧浓度为a时,最适 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 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 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 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无氧 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相等,B,四、酵母菌呼吸类型的实验题:,四、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题:,小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 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小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 细胞有氧呼吸吸收的O2的量(或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例题:下图是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1)为了使测得的有色液滴移动数值更准确,必须进行校正,校正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该分别放入 、 。,与实验组等量消毒的无活力(如加热后冷却)的樱桃,与实验组等量的20NaOH溶液,下图
10、是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2)生活中发现,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易烂。有人推测易烂与机械损伤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有关。请结合测定呼吸速率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机械损伤能否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实验变量: 。 实验假设: 。,是否机械损伤,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下图是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 实验步骤: 第一步:按装置图中所示进行操作,30分钟后,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a。第二步: 。 第三步:记录相同时间内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b,比较a、b数值的大小。 预期结果及结论: 。,向容器内加入与实验组等量消毒的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其它处理及装置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如果ab,
11、则说明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如果ab,则说明机械损伤对樱桃呼吸速率没有影响;如果ab,则说明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降低。,一不移动,二右移,蒸馏水,只进行有氧呼吸,一左移,二右移,练习:,不消耗O2,释放CO2,O2吸收量CO2释放量,O2吸收量CO2释放量,只进行无氧呼吸,只进行有氧呼吸或有氧呼吸与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两种呼吸方式同时进行,多余CO2来自无氧呼吸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强度相等时, CO2释放量/ O2吸收量=4/3; 4/3无氧呼吸强度比有氧呼吸强,反之,有氧呼吸强度强。以葡萄糖为标准,酒精量CO2释放量,酒精量 CO2释放量,只进行无氧呼吸,两种呼吸方式同时进行
12、,多余CO2来自有氧呼吸,1、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练,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 A、 O2、CO2、乳酸 B、乳酸、CO2、O2C、 CO2、O2、乳酸 D、CO2、乳酸、O2,P,Q,R,B,联系生活:,2、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的供能方式不同,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根据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 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 D
13、、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A,(即迅速形成ATP)供能,3、右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影响,曲线a、b、c分别代表了( )。 A.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 B.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 C.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 D.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A,联系生活:,5、如果一定重量的黄豆全部萌发生成黄豆芽,黄豆芽中的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分别比黄豆中的( )、多、多 、少、多、多、少 、少、少,B,联系生活:,4、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青蛙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