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中国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主要教学内容 中国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历史演变 中国产业结构与布局现状特征 中国产业结构与布局演化趋势,第一节 旧中国的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一、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农耕和畜牧业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 第一产业发达,并始终占主导地位 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 区域开发由国土中部向四周推进,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逐步转移至长江流域,安格斯麦迪森著世纪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P 109,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1000年为22.7%,1500年为25%,1600年为29.2%,1700年为22.3%,1820年为32.9%,1870年为17.
2、2%,1913年为8.9%,1950年为4.5%,1973年为4.6%,1998年为11.5% 。 中国人均GDP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1820年90%,1900年降为43%,1950年降为21%,2001年上升到59%。 人均占有量同人口数量有关,中国人口1820年占世界36.6%,1870年占28.2%,1913年占24.4%,1950年占21.7%,1973年占22.5%,1998年占21%。,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比较400-1998 安格斯麦迪森著世纪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P 30,东晋 南北朝 隋 唐 唐 唐 北宋 北宋 南宋 元 明 明 明 清 清 清,前现代社会的2000年时
3、间中国在世界(林毅夫),经济规模大,人均水平高 技术领先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认为火药、指南针、纸张及印刷术让欧洲走出黑暗。冶铁、航海 市场经济活跃范蠡Fn L(前536-前448年):范蠡辞去相职,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经商积资巨万,称“陶朱公”。史记记载其:“论其有余不足,知贵贱。贵上级则反贱,贱下级则反贵” 农业经济发达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 城市繁荣,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作者通过对清明节日都城汴梁(今开封) 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 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绘,集中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北宋开封城市人口达到170万,是当时
4、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行政、商业、住宅、码头、风景等城市功能分区已经呈现。,黄河流域曾经的辉煌 先秦时期:,史记:“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三河指现在的汾河、伊河、洛河、沁河下游,为夏、商、周开发的地方,为中国最早的农耕区,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导论,P18,秦汉魏晋时期,黄河流域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北方人口占全国的4/5 秦:农耕区呈岛状分布 秦始皇:“为国之策,务在垦荒” 春秋末、战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成片开发。关中、鲁中、豫中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史记.货殖列传将全国划分为山西、山东、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四大
5、经济区。“山西”大致是指以关中为主体的当时西部地区。“关中自沂、 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 “地小人众,故其民亦玩巧而事末也”。“山东:大体上包容战国时东方六国的故地。“龙门、碣石以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江南:“楚越之地,地广人稀”,九州分天下,尚书禹贡成文于战国初期,其将天下分为九州,三个上等洲都在黄河流域。经济、政治中心的灾难:外族入侵的主要攻击目标,政治冲突和纷争之地。东汉末年至北魏统一北方,三个世纪的分裂、动荡,黄河流域经济遭受致命打击。,隋唐时期:,江南成为重要的经济区新唐书.食货志:“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地狭,所处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
6、常漕东南之栗”。隋朝京杭大运河开凿: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分离 盛唐的经济文化:经济鼎盛,文化繁荣,贸易畅通黄河流域的恢复与发展 安史之乱(公元775年)加快经济重心南移,我国历史上的战场南北分布、人口分布,胡兆量:中国社会发展及其地理背景,72页,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我国历史上人口大规模南迁 西晋“永嘉之乱”(公元420年前后),人口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唐朝“安史之乱” (公元775年)人口第二次大规模南迁,江南开始成为全国的人口和经济重心。韩愈: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 北宋末年“靖康之难”,人口第三次大规模南迁,进一步巩固了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宋时称“苏湖熟,天下足”。,长江流域后起之秀,胡兆量:
7、中国区域发展导论,P22,中国古代农耕区与地区开发顺序,二、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1、产业发展的迟缓性 2、产业发展的对外依赖性 3、产业结构的片面性 4、产业分布的不平衡性,近代中国的突然衰退技术创新不足 “李约瑟之谜”:,为什么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 为什么现代社会中国成为技术落后的国家?,李约瑟(Dr.Joseph Needham,1900-1995),英国人,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撰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史学家。 1994年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认为“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
8、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人口多当时的技术发明主要来自工匠和农民的“经验性尝试错误”,人口多,尝试错误的机会多,技术发明的概率大 公元8-12世纪中国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现代社会中国技术落后的原因?,文化决定论中庸、保守的儒家文化影响 国家竞争假说 统一的东方大国,缺乏竞争;欧洲小国之间竞争激烈 高水平均衡假说人口的较快增长和膨胀使得人均耕地不断下降,劳动力越来越便宜,对劳动替代型技术的需求随之减少。人均剩余因为人均耕地下降而减少,也使得工业化所需的积累不足。 体制说(李约瑟)中国的官僚体系重农抑商,因而无法把工匠的技艺与学者发明的数学和
9、逻辑推理方法结合是中国未能自发产生科学革命的原因。 人才制度说(林毅夫)科举制度在宋代以后考试的内容被限定在四书五经为最基本读物的儒家学说范围内。这使得无数有天赋的人才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儒家经典的背诵、记忆和掌握文字表述的能力,因而无暇顾及和科举无关的其他知识。通过了科举考试而取得相应学位以及做官资格的人,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按儒家理想的规范来行事才能获得晋升,因此,也无暇进行其他知识的探索。工业革命前后,技术发明方式从经验为主转为以实验为主。中国人多的创新优势不复存在 。创新性人才不足,致使中国技术发展由领先转为落后。,闭关锁国,夜郎自大?,明代初期:禁止沿海居民下海;限制官商 清初:实行禁海
10、,无论官名,下海贸易者,一律处斩。顺治年间,颁布“迁海令”,强迫沿海居民内迁30-50里。,安格斯麦迪森著世纪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P 110,殖民瓜分:,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向日本赔款白银2万万(亿)两(相当于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割让辽东半岛;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永远让与日本”;允许日本在中国内地设厂,增开通商口岸等。 巨额的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靠举借外债应付,列强则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讨论: 近代中国产业分布“一分为二”的表现及其原因,表现: 原因:,一、产业规模扩大,经济实力增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第二节 新中国产业结构与产业
11、布局的历史变化,新中国国民产值增长 (中国统计年鉴,当年价,亿元),1700年以来中国GDP的国际地位比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P149,第三世界,还是世界第三?,新中国人均GDP变化 (元),1700年以来中国人均GDP的国际比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P150 以美国为100,中国人均GDP排100位之后,低收入国家: 人均GNP在755美元以下 中低收入国家:人均GNP在756至2995美元 中高收入国家:人均GNP在2996至9265美元 高收入国家:人均GNP在9266美元以上,世界银行1999年关于收入等级的分类标准:,2008年中国GDP总量300670亿人民币,按照200
12、8年平均汇率6.948:1美元,折合43274亿美元。按照人口数13.2465亿,人均GDP达到3266.8美元,登上了3000美元的新台阶。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会加快,居民消费类型和行为也会发生重大转变,,世界人均GDP(ppp),资料来源:维基百科,19992000年人均GDP增长率与增长量的国际比较,中国与世界及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率比较(%,当年价),02-06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比较,十一五经济发展,21世纪前50年人均国民收入预期增长率()和预期值(美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P172,21世纪前50年世界主要国家经济规模
13、预期占世界比例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P172,主要农产品居世界位次变化,主要工业产品居世界位次变化,外汇储备,进出口,2001-2007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2005年中国现代化报告:差距与目标,差距:如果把人均GDP和经济结构的综合年代差理解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年代差距,那么,2001年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国际差距十分显著。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综合年代差在100年左右,与德国等7个国家在80年左右,与日本等6个国家在50年左右,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在30年左右。 目标:在2020年左右从经济欠发达国家升级为经济初等发达国家;在2050年左右从经济初等
14、发达国家升级为经济中等发达国家;在2080年左右从经济中等发达国家升级为经济发达国家,在2100年前达到经济发达国家的前列。,中国科学院专家预测2050年的中国,国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三名的行列,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进入世界前15名的行列,人均GDP水平进入世界前30名的行列;均预期寿命达到85岁(每10年提高3岁);平均恩格尔系数低于0.2;平均基尼系数保持在0.25-0.30;平均人文发展指数达到0.90以上;平均城市化率超过75%;人文发展指数进入世界前20名(平均每年提高1.5个序位);整个国民经济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4年以上(平均每10年提高1.5年
15、);单位能量消耗和资源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在2000年基础上提高10-12倍;生态环境质量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经济总量超美国需要多长时间?,环球时报从2009年6月份开始,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采访了全球85名经济学家,请他们对一些关乎世界命运的问题明确表态,其中的80名经济学家参与了环球时报的问卷调查。这是中国媒体首次独立就世界及中国经济的重大问题在全球学者中展开问卷调查。这80名学者中有国际组织专家5名,亚洲学者35名,美洲学者19名,欧洲学者18名,大洋洲学者2名,非洲学者1名。其中有2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2009.80.15新华网,讨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有利因素: 国泰民安
16、,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的“后发效应” 区位优势 大国优势 文化优势 ,限制性因素? 资源 生态环境 区域不平衡 消费不足 体制改革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经济“救世论”,新中国GDP增长率的变化,稳定压倒一切,工农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内部结构日益合理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二、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逐步趋于合理,工农业产值结构变化(以工农业总产值为100),新中国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化,新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化的国际比较,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的国际比较,库兹涅茨模型,配第克拉克定律 钱纳里模型,讨论: 世界各国三次产业结构
17、演变的规律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化的特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阶段:,第一阶段:19521978年(传统体制下的产业结构演化) 第二阶段:19791992年(产业结构的补足性调整) 第三阶段:1992年以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业结构演化),第一阶段:19521978年,19521978年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演化,19491978年轻重工业产值结构比重变化(),19531956年,国家对重工业基本建设投资151.5亿元,轻工业基本建设投资26.4亿元,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稳步下降。 第二产业增长强劲,比重迅猛上升。工业内部结构表现 出重工业化。 第三产业萎缩,总体比重下降。,传统体制下产业结构变化特点?,超
18、前重工业化政策背景?,解放初期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 当时世界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 国内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保障。低工资、低利率、低汇率;高积累 “剪刀差”;高度计划集权,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强了国民经济实力; 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产生;产业结构失调,重工业化过程难以继续;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日益突出;企业效益低下,投资效益低下等。,第二阶段:19791992年,1979-1992年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化趋势图,1979-1992年轻重工业产值结构比重变化(),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特点?,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先有上升,然后缓慢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
19、第二产业比重总体下降。其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化。轻工业比重迅速上升。轻重工业比例大体相当。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比重上升。,区域经济获得普遍发展。轻工业、第三产业和家电工业投资少,见效快,促进了各地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区际产业结构雷同,区域冲突加剧。,补足性调整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原因:历史原因;市场诱导;体制原因;不平衡发展的倾斜政策推动;地方政府行为。,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1992年以来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化,轻重工业产值结构比重变化(),思考题:比较我国经济发展中两次“重工业化”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2000年工业结构的区域比较,产业结构变化特点,农业产值比重持
20、续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总体上升,重工业化和深加工化趋势明显; 第三产业结构比例先停滞、徘徊,而后上升; 产业结构变化的地区差异明显。 结构雷同有所弱化。,产业结构演化的经济和体制背景: 市场需求环境变化; 体制环境; 政策环境变化,有利于产业升级和地区主导产业形成。大中型企业的重组与改造;城市开放区建设;产业政策引导。,总结: 新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和特点:,产业布局与区域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理论均衡与非均衡、倒“U”型理论、点轴理论、圈层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增长极理论等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我国产业布局的阶段19491978年19791992年1993,三、产业布局发生了明显变化,1
21、9501952年:三年恢复 19531957年:“一五” 19581962年:“二五” “大跃进” 19631965年:三年调整 1966-1970年:“三五” “三线”建设 19711975年:“四五” 1975-1978年:“五五”前期区域政策调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分配(%),1.19491978年: 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下的产业布局,“一五”时期重点建设项目的大区分布,三年恢复(19491952年),“一五” (19531957年):“为了改变原来地区分布不合理状况,必须建立新的工业基地,而首先利用、改造和扩建原来工业基地是创造新的工业基地的一种必要条件” 。工业布局原则:尽可能接近原料、燃
22、料地;有利于国防安全;有利于改变经济落后地区面貌。19521957年,全国工业平均增长15.5,其中内地为17.8,沿海为14.4。“156”工程 鞍山、西安、兰州、武汉、成都、包头、太原、洛阳,“二五”与“大跃进”:,在内地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同时,必须积极地、充分地利用并适当发展沿海各地原有工业。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打乱了这一部署; “大跃进”:“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在三个五年计划或再多一点的时间,建成一个基本完善的工业体系”。要求钢铁和主要工业产品7年赶上英国,810年赶上美国。 投资重点进一步推向内地。同时工业“遍地开花”。大炼钢铁、地方五小工业 全国估计
23、减少国民收入1500亿元。196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有1960年的73%; 1962年人口恢复到1959年水平。安徽1960年人口死亡率相当于“一五”期间的六倍 19631965年进行调整。,地缘政治与“三线”建设 二战后,世界上形成了“两大阵营”。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宣布要用武力阻止我对台湾的解放,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50年代末,中苏关系破裂,中印边界发生战争。 1964年8月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新建的项目都要摆在内地。1965年8月召开全国搬迁会议。提出要从准备大打、准备早打出发,对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按照“分散、靠山、隐蔽”的原则
24、建设,有的要“进洞”。,“大三线、小三线”、“三西”、西南,19651972年:向“大三线”地区实施“战略转移”,“三五” (19661970年)计划设想,确定投资重点要向既不是沿海也不靠近北方的“大三线”地区转移。重点是四川、贵州和“三西”地区(豫西、鄂西和湘西)。“三五” 时期内地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的比例达到为66.8。 “四五”(19711975年)期间要建立不同水平、各有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同的经济协作区;要将内地建设成为一个部门比较齐全、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强大战略后方;内地的工业建设(已不限于国防尖端项目)要大分散、小集中,不搞大城市,工厂布点要“靠山、分散、隐蔽”,有的要“进洞”。
25、,19691972年部分省、市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总投资的比例(), 19731978年:中国区域政策的第一次调整,1972年2月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文革”使国民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国家建设必须考虑经济效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发展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开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1973年国家制定“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计划,开始了以引进项目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产业布局总的特征是由内地向东部特别是沿海的社会经济发达区域逐渐转移。在70年代两批引进的47个主要成套项目中,位于东部沿海地带的有24个。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逐步东移。70年代的中后期,着手新建日照
26、、鲅渔圈、北仑,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宁波、厦门、广州等港口得到较大规模的扩建。19651975年间中国铁路运量增长的80在京广铁路以东地区,致使东部既有干线长期处于“不发棉衣过冬”状态。70年代中后期,开始加强晋煤外运铁路通道胶济、津浦等线路以及一系列铁路枢纽的改扩建。,讨论: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背景与实施效果,改革开发前平衡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评价,有力地推进了内地工业化进程,加快了内地经济发展; 沿海老工业基地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国家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低下; 我国东西之间地差距有所扩大。,旧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基础;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平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背
27、景,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P115,19531980年,在全国形成的4000亿元的固定资产中,真正发挥效益的仅2500亿元。即使在这2500亿元的固定资产中,由于外部供应条件差和厂址问题,还有一部分在长时期内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七五”期间国家投资30亿元对一些“三线”项目进行关、停、并、转、迁。,重大转折:东南沿海率先对外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发展发生了重大转折。1979年中央确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 。1980年8月,五届人大常委会15次会议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随即深圳、珠海、厦门、汕头4个经济特区的建设全面展开。 19811985年:“六
28、五” 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六五” 计划:要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现有基础,“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带动内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施了向沿海地区倾斜的区域发展政策 。1984年初,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985年初国务院决定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漳泉厦三角地区设为沿海经济开发区。,2. 19791992年: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效益优先的不平衡发展战略下的中国经济空间格局,19861992年:“三大地带”发展战略,“七五”(19861990年)计划: “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要
29、正确处理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七五期间以至90年代,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 1988年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对外开放。1990年设立浦东新区 20世纪90年代的初期,中国区域发展政策开始酝酿调整。但实际上仍继续实行“七五”计划提出的“三个地带”的宏观战略。,沿海与内地固定资产投资比变化,中国基本建设投资重心的空间推移,国家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社会经济背景 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20世纪8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的主旋律,中国的宏观经济背景改善。 地缘政治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的对外政策开始作重大调整1
30、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发表联合公报。 平衡发展战略实施产生的问题。 平衡发展战略的批判和小平“先富后富、共同富裕”、“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1988年,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理论依据 梯度(推移)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评价?,改善了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全国经济的繁荣。 地区差距,特别是东西差距不断扩大
31、。 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不景气。 地区间的矛盾和摩擦不断加剧。,中国区域差异变化,思考题: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由“一分为二”到“二分为三” 的变化动因?,3.1992年以后地区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下的中国经济空间格局,历史背景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扩大;地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对中央政府“投入上的不平等”、“政策环境的不公平”、“价格上的不公平”以及“竞争不是处于一个起跑线上”等的批评 。 国民经济超高速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资源、市场、生态环境,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八五”计划: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与全国统筹规划、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
32、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九五”:“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建立了7个跨省区的经济区域,明确了区域经济协调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 “十五”: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
33、调发展格局。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地区经济协调的政策与措施,实行沿海、沿江、沿路、沿边全方位开放;沿海设立15个保税区扩大经济开放区范围,沿边、沿江、内陆省会开放 调整国家投资和产业布局政策;1999年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提出实施振兴东北战略;2004年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十一五”提出主体功能区建设 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体系;1994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32000年人均预算内投资(元),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单位:亿元),
34、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实施评价:,中西部地区投资明显加快 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中西部农村扶贫取得较大成就 地区间的协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讨论: 如何认识中国区域经济空间差异 扩大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 威廉逊的倒“U”字理论; 弗里德曼空间结构理论; 中国沿海与内地的地理基础差异。,我国区域经济空间发展战略转变的启示?,兼顾效率与公平; 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正确处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第三节 中国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 现状特征及未来走势,一、中国产业结构现状特征,中国产值结构的国际比较,(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中国就业结构的国际比较,(中国经济现代化
35、报告2005),中国产值结构的国际比较,就业结构的国际比较,中国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等,中国产值结构的地区差异(2000),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P273,省区产业结构比较(2001,),中国区域发展报告(1 9 9 7),产业结构高度总体偏低,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高度略有差异; 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三次产业结构偏差严重; 产业结构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二元结构下,农业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生产率低;工业一般性产品生产能力过剩,高新技术产品发展不足,工业生产的规模效益低下;基础产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发展缓慢,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现状特征:,产业结构问题:,据调查,全国6
3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占28.7%;供过于求的占71.3%。就产业结构而言,第二产业过快增长的局面并没有改变,生产能力过剩集中在制造业。新的生产能力大量增加,旧的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及时淘汰,形成新旧生产能力的叠加。重复性投资加剧,在市场开放的背景下,外资和民间资本表现出更大的投资冲动,进一步加剧了一些行业和领域的过剩现象。 社会消费结构将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汽车、住房等成为家庭消费的热点。居民的吃、穿、用、住消费向优质、高档化迈进,花钱买健康、买知识、买时间、买时尚、买新鲜成为居民新的消费观念和追求。结构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多样化增长,造成新形势下的短缺与过剩并存,供给与需求不对称
37、增长,加剧了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矛盾,二、中国产业结构的未来走势,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 国际产业转移与分工 资源与环境状况 经济管理与运行机制 经济技术发展 ,1.中国未来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2.“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目标,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提高3个和4个百分点。 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资料来源:“十一五”规划,“十
38、一五”规划对于产业结构的预期,(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P81),3.中国未来产业结构变动态势,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 , P177,三、中国产业布局与经济空间结构现状特征,1. 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东部发达,中西部落后,总体上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地经济发展由高至低呈阶梯状分布,2005年中国人均GDP(元)排序,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发展阶段示意图,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P275,2. 南北方之间由结构差异发展到水平差异, 经济重心 明显南移,北部地带: 黑、吉、辽、内蒙古、京、津、冀、鲁、晋、豫 、甘、宁、青、新 中部地带: 沪、苏、浙、皖、赣、湘、鄂、渝、川、贵、藏南部地带
39、: 闽、粤、桂、琼、滇,中国的南方与北方示意图,南北三个地带经济地位的变化(以全国GDP为100,%),南北三个地带人均GDP变化,南北关系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南北关系改革开放以前,南北之间主要是结构差异,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不存在明显差异。北部是国家投资建设的重点,重化工突出;中部的轻纺和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南部经济发展缓慢,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比较重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南北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强了南部地区的投资和发展,形成了东南部开放地带和沿江开放地带,使南部的GDP占全国的比重和人均GDP大幅度上升。北部地区投入减少(19761985年基建投资占全国58%,
40、1995年仅占37%),对开放区域有限, GDP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人均GDP与南部地带的差距扩大,城乡差异悬殊,收入消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年扩大。 政府公共投入: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78年的13.43%,下降到2003年的7.12%。2003年主要针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粮、棉、油、肉等各项财政性补贴支出,就超过了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教育卫生: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左右,9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而城市合作医
41、疗的覆盖率则为42%。,农民教育支出教育,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变化,元,思考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及解决途径,4.国土开发的点轴格局明显,点轴格局的形成 20世纪50年代:哈大线;京广线的北京武汉段;陇海线的郑州兰州段 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前半期:宝成、成昆、襄渝、焦枝、贵昆铁路沿线 20世纪70年代后期:沿海、沿江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沿江,19902000年中国主要产业发展轴发展,四、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态势 1.沿海、沿江将继续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轴线,“T”字型态势“”字型态势;“开”字型态势; 二级轴:京广线、哈大线、京包包兰线、陇海线、成昆线、北同蒲线太
42、焦焦枝线,国土开发的点轴系统,双核结构模式强化发展主轴,2.以工业、城市集聚区为主体建设都市圈,王健 “九大都市圈”设想(1996年 ):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中心城市的京津冀都市圈;以沈阳、大连为中心城市的沈大都市圈;以长春、哈尔滨为中心城市的吉黑都市圈;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城市的济青都市圈;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城市的湘鄂赣都市圈;以成都、重庆为中心城市的成渝都市圈;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城市的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以南京、扬州、合肥为中心城市的长江中下游都市圈;以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杭州为中心城市的大上海都市圈。,新世纪都市圈研究的再兴:面对我国快速工业化、城市化,产生的土地资源
43、紧缺、流通规模和道路交通建设日益扩大等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在全国建立若干都市圈。,20个大都市圈,20052030年20个大都市圈发育情况,王建等:“到2030年的中国空间结构问题研究”,3.三大经济地带之间发展差距的依然存在,但扩大趋势逐渐减缓。,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P88,4.加强国土开发的主体功能区建设,主体功能区是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
44、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优化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要改变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要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
45、镇化,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限制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46、主要区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共243个,面积8944万公顷。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共31处。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共187个,面积927万公顷。 国家森林公园 共565个,面积1100万公顷。 国家地质公园 共138个,面积48万公顷。,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财政政策 要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投资政策 要重点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支持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政策 要引导优化开发区域转移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引导重点开发
47、区域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 土地政策 要对优化开发区域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用地供给,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 人口管理政策 要鼓励在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逐步自愿平稳有序转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对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对重点开发区域,要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对
48、限制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主体功能区建设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一是体现了以人为本谋发展的理念,打破了长期以来把做大一个地区经济总量作为出发点和唯一目标来缩小地区差距的观念。明确了缩小地区差距的导向,主要不是缩小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差距,不是要求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排名提升,而是缩小地区间人民享有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的差距,从而使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民都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都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二是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谋发展的理念,打破了所有区域都要加大经济开发
49、力度的思维定式。我国区域之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差异较大,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国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不适合大规模地集聚经济,大规模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上,有些区域要承担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支撑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些区域要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对于这些区域,“发展”的含义主要不是作大经济总量,而是保护好自然生态。这样,才能既遵循经济规律,也遵循自然规律,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三是体现了突破行政区谋发展的理念,改变了完全按行政区制定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的思想方法。我国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集聚经济和人口的能力不同,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也应该不同,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评价内容和重点也应不同。只有采取突破现有体制障碍和政策约束的新举措,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指标,才能使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指标更加科学,才能科学引导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