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区位与疆界.ppt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5749815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26.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区位与疆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1.区位与疆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1.区位与疆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1.区位与疆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1.区位与疆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区位和疆界,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讲授人: 杜建会 博士授课时间:2014.2-2014.5授课地点:1104联系方式:15002022279邮箱:QQ:1804779406,中国地理绪论,一、中国地理课程教学设计 核心:老师上课讲授与学生课余自学相结合,注意对每个章节的关键问题整理、归纳和总结 上课:周二下午8-11节。 作业:所有选课同学分成8组,具体分组自由组合,分别以组内成员感兴趣的某个科学问题作为关键词,写项目申请书一份。项目申请书打分由8个组长中的7个人打分平均分(50%)+答辩打分(50%)得到。组内成员得分由组长根据每个组员的贡献给予一定比例。 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占40%;考勤占

2、10%;期末(开卷)成绩占50%,中国地理绪论,二、“中国地理”主要参考文献和材料,中国地理绪论,中国地理课程教材,中国地理绪论,主要参考书,中国地理绪论,中国地理绪论,有关杂志 地理学报 地理研究 地理科学 自然资源学报 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热带地理 。,中国地理绪论,相关网站和阅读材料 国家统计局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科院地理学会 自然资源学会 国家地理杂志 ,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区位与疆界 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一、中国在地球坐标系中的位置,1.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陆地最集中的1/4半球,受陆地影响最强烈的地区 东方大国(西经2

3、0以东,东经160以西为东半球) 与南半球相比的巨大差异(流体右偏、四季变化相反),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陆半球和水半球如果以经度0、北纬38的一点和经度180、南纬47的一点为两极,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海陆面积的对比达到最大程度,分别称为“陆半球”和“水半球”。,陆半球的中心位于西班牙东南沿海,陆地约占47%,海洋占53%;陆半球集中了全球陆地的81%。 水半球的中心位于新西兰的东北沿海,海洋占89%,陆地占11%,这个半球集中了全球海洋的63%。,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一、中国在地球坐标系中的位置 2.经纬度位置:中纬度大国 98%的疆土位于N20-50o之间,温带、亚热带面积广阔,光热条件好

4、。 纬度地带性分异明显 中纬度,四季更替典型,季变明显(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及万物变化),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二、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1. 海陆位置 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世界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 南邻热带印度洋 西部深入内陆,高山盘踞,海陆兼备的环境与资源、交通与文化 世界最典型的季风国家,西南季风,东南季风,高原季风,气候不稳定,经度地带性明显 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共同导致大农业与景观地带的典型分异,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南营水库,天祝小三峡,木强水库,牛头山,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二、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2.板块位置,三大板块接触地带(从陆块结构看)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相接触,

5、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地震带格局环太平洋地震带,中纬度地震带 宏观地貌格局的基础 垂直地带性(农业与景观) 矿产资源格局的基础,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秦王川盆地(1500m),门源谷地(3000m),张掖彩色劣地,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二、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3.自然地带位置,寒温带针叶林的东南缘 (全球陆地林带) 热带雨林的北缘(全球陆地林带) 欧亚荒漠中心(世界最大的温带沙漠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欧亚草原的东翼(内蒙古草原) 世界最高的巨大高地(青藏高原) 亚热带森林著名农业区(鱼米之乡),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青藏高原-青海湖,内蒙古温带草原,塔干公路及其防沙治沙,第一章

6、区位和疆界,三、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 1.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位置,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三、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 2.在世界交通中的位置,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三、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 3.在世界人口布局中的位置(1995),中国人口总量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居世界第一位。 处于中纬度人口密集带的东部,人口高值中心位置。 土地人口承载力巨大,占世界1/5。,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三、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 4.在世界文明带中的位置,中纬度文明带的东部 偏居一方:区域封闭(东大海,西大漠,高山)历史文化封闭,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海南岛,平潭岛,第一

7、章 区位和疆界,三、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 5.在WTO中的位置(位置不只是地理位置,还包括地位、话语权等。如碳排放、版权保护),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第二节 中国疆域,1.疆域与邻国 与15个国家相邻 ;有9个沿边省区(132个县市) 海岸线18000 km 与日、韩、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隔海相望 岛屿岸线14000 km 最东岛:钓鱼岛、赤尾屿,第二节 中国疆域,2.国土面积 陆地面积:960万km2,土地大国,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海域面积:300万km2(四大海域) 1982年12月10日:牙买加蒙特哥湾召开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994年11月16日:正式

8、生效,建立海洋新秩序。 重大变化: 国家领海权由3海里扩至12海里 划定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将世界35.8%的世界海洋划归沿海各国 世界海底及其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 国土面积:960+300=1260(万km2 ),第二节 中国疆域,第二节 中国疆域,中国的海洋权益 国家管辖海域的划分及其范围分别是:内海水、港口、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低潮线为准,第二节 中国疆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 领海:沿海国的主权及与大陆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海域。此项主权即领海面上空、海床和底土(包括海底以下的地层)。 专属经济区: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受特定法律制度支配的领域,其宽度一般

9、不超过200海里。在这一海域内,沿海国享有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海床上覆水域和海床及其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以及对于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的管辖权。,第二节 中国疆域,3.海洋国土与海洋文化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中国也是一个海洋国家,我们应重新认识海洋 我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相当于30个浙江省的陆地面积。大陆岸线长18400km,沿海分布有65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岛屿岸线长14000km,总计海岸总长32400km,足以证明中国也是一个海洋国家,只是传统的内陆农业文明中心观念使我们很多人淡薄了本应有的海洋意识。,第二节

10、中国疆域,大面积的海洋保护区,叶有华等,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分布特征分析,热带海洋学报,2008,27(2):70-75,第二节 中国疆域,第二节 中国疆域,4 政治地图变化,夏,商,周,春秋,秦,战国,第二节 中国疆域,4 政治地图变化,东汉,西汉,三国,西晋,南北朝(宋魏),东晋,第二节 中国疆域,4 政治地图变化,唐,南北朝(陈齐周),隋,五代十国,北宋,南宋,第二节 中国疆域,4 政治地图变化,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节 中国疆域,专题讨论与思考,“谁来养活中国人”的地理透视,专题,第二节 中国疆域,专题 : “谁来养活中国人”的地理透视 1. 1995年两部重

11、要出版物 谁来养活中国人对一颗小行星的呼唤 Lester R.Brown(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 中国农业发展报告1995(中国农业白皮书)刘 江(中国农业部部长) 中国领导人以及世界关注中国未来的政治家、科学家、经济学家,同时把目光移向具有世界1/5的人口大国。,第二节 中国疆域,Brown选用的书皮剖析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农村(极端贫穷) 农民(生活艰辛),第二节 中国疆域,2. Brown的主要观点(悲观态度) 未来:中国人不能养活自己(中国粮慌)谁也无法养活中国人(世界粮慌) 1)从20世纪90年代2030年,中国将走日本、 韩国等5090年工业化道路,工农矛盾突出(大面积的占用优良

12、耕地,18亿耕地红线),人均耕地大幅度下降,粮食需求矛盾突出。 2)2030年中国拥有16亿人,必须靠粮食进口,引起世界粮价大涨。中国是否能有钱买得起国外粮食,有哪个国家能向中国提供粮食?,第二节 中国疆域,3. 从地理学角度审视Brown的观点 1)小的岛国与陆地大国的工业化进程模式(从东到西依次推进,而不是短时间内普及)不可比。限制粮食产量的因素有本质差别,前者土地数量限制,后者土地质量限制。,第二节 中国疆域,第二节 中国疆域,3. 从地理学角度审视Brown的观点 2)中国自然地域差异大工业化进程、粮食生产地域差异大,二者影响的地域差异也大;与小的岛国有本质差别,可以区域互补、工农互补

13、。 西部大开发;北小麦,南大米;地膜补贴,农机补贴,价格补贴,第二节 中国疆域,3. 从地理学角度审视Brown的观点 3)对中国人均占有水平估计过高2030年中国人均GDP为10644美元,(按6%的增长速度达不到日本目前的人均GDP水平(1998年日本为32380美元;中国上海为30000美元),不具有现今日本的进口能力。 2030年中国工业化水平和消费水平可能与目前的北京、上海、广州相当(消费不起,也意味着消耗减少)。,第二节 中国疆域,4. 中国人能养活自己 1)中国有能力解决粮食需求(袁隆平:高科技养活中国人) 2)Brown的观点依据不足,甚至是错误的分析 3)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第

14、二节 中国疆域,5. 谁在养活美国人(陈百明,1998) 美国依靠什么维系它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能力? 1)强烈依赖世界资源(人均能源消耗量为世界人均的4倍) 2)对环境的高污染排放(1995年美国CO2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23.7%,人均为世界的5.15倍) 3)生活水平的高消费,第二节 中国疆域,基于以上反驳的观点,我们是否真的能在未来养活我们自己? 答案:maybe or may not? 疑问:why?,思考题,第二节 中国疆域,第二节 中国疆域,现代意义上的“粮食安全“源自上世纪70年代初的全球粮食减产,当时全球粮食储备由18下降至14,粮价上涨2倍,导致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粮食危

15、机。为应对危机,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下称“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首次提出了“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概念。这一概念在当时的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要求各国政府采取措施,保证世界谷物年末最低安全系数,即当年末谷物库存量至少相当于次年谷物消费量的1718。一个国家谷物库存安全系数低于17则为谷物不安全,低于14则为进入紧急状态。1996年11月,在罗马召开的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粮农组织对这一概念作了新的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

16、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可谓实现了粮食安全。这其中包括个人、家庭、国家、区域和世界各级均要实现粮食安全。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是次大会做出了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承诺。同年,国务院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白皮书,明确表示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它提出的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成为中国至今未变的粮食战略总纲。而在农业部制定的农业“十二五“规划中,也就中国的粮食安全概念给出了具体的数字衡量标准:努力实现“一个确保、三个力争“。即确保粮食基本自给,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确保自给率95以上,其中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自给率达到100。

17、,第二节 中国疆域,2010年8月5日,俄罗斯政府宣布,从8月15-12月31日,暂时禁止粮食及其它农产品出口,此消息一出全球粮价马上暴涨 2007-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 温度升高、农业用水增加、耕地面积下降,将使中国2050年的粮食总生产水平比2005年下降14-23% 如果夜间温度升高1,水稻将减产10% 温度升高将加剧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特别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更为严重,使得农作物生长缓慢甚至停止,造成歉收或者绝收 气温升高同时对害虫的繁殖、越冬等习性产生明显影响,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 三农问题,空心村,农村劳动力以妇女和老人为主,势必造成生产力下降,第二节 中国疆域,粮食生产

18、仍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状况 我国高产田比重不大 我国人口仍在增长,人地矛盾日趋尖锐 国外粮食掌握在少数国家之手,人家卖不卖给你,以什么价格卖给你,主动权在别人之手,我们不能左右。,第二节 中国疆域,2005.102010.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北方干旱化与人类适应,第5课题:干旱化及其阶段性转折对我国粮食、水和土地资源安全的影响及适应对策(2006CB400505) 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地抽样总量控制下的多源遥感玉米种植面积测量方法研究 20062010 国家高新技术重点规划项目(“863”):国家统计遥感业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第三节 地表结构,从

19、太空看中国陆地,第三节 地表结构,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第三节 地表结构,I:高原、盆地,II:三大高原、三大盆地内、黄土、云贵和准、塔、四川,III: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东北、华北、长江和辽东、鲁中、东南,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边缘海、岛弧和大陆架,第三节 地表结构,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水深多在100-200m,宽400-600km。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大陆架上岛屿星罗棋布,约65

20、00个,以台湾岛和海南岛最为著名。,第三节 地表结构,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地势决定水汽输入方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第三节 地表结构,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第三节 地表结构,2 地形特点:类型多样,起伏高差大山地高原为主的地表结构,第三节 地表结构

21、,地形意义,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林地及牧草地,玛雅雪山高山草甸,第三节 地表结构,地形意义,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并造成土地质量退化,耕地资源不足;多自然灾害。,山地崎岖,不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地表植被破坏严重,石漠化急剧发展,第三节 地表结构,基本认识:山地和高原是构成我国地貌基本轮廓的主体,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系构成了巨地貌轮廓的基本骨架,

22、控制着盆地、平原与丘陵空间分布的形式。,第三节 地表结构,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最北一列是天山和阴山,中间一列为昆仑山和秦岭,最南一列是南岭。这些山脉都是我国地理上的重要界线:昆仑山、天山是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的天然界线;阴山构成内蒙古高原的边缘;秦岭是黄河与江淮的分水岭,更是区分我国南方和北方的重要自然地理界线;南岭是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也是华中区与华南区的分界。,东西走向的的主要山脉,第三节 地表结构,南北走向的的主要山脉,第三节 地表结构,北西走向的的主要山脉,第三节 地表结构,北东走向的的主要山脉,第三节 地表结构,3 线性构造带,线性构造是指由地质构造所形成的断裂、线

23、性褶皱、岩体的线性排列、火山链等。,第三节 地表结构,3 线性构造带,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的摩根、英国的麦肯齐和法国的勒皮顺等提出。基本观点:地球的岩石圈由若干个板块构成;板块内部是相对稳定区域,板块间接合处是相对活动的地带,有强烈的构造运动;各板块间存在相对水平运动,这是岩石圈运动或构造运动的主要方式,垂直运动是派生的;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力对流。,第三节 地表结构,根据板块构造的理论,中国是由若干个古板块拼接镶嵌而成的,受外围板块和拼合板块的运动的共同影响,形成线性构造带和地形格局。,第三节 地表结构,中国山地的形成过程: 地壳或者岩石圈物质大致沿着地球表面切线方向进行的运

24、动,这种运动常表现为岩石水平方向的挤压和拉伸,也就是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以及形成褶皱和断裂,在构造上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地堑、裂谷等。类似于坐车转弯过程中相邻人员的挤压,中国造山运动分5幕: 加里东运动 华力西运动 印支运动 燕山运动 喜马拉雅运动,第三节 地表结构,第三节 地表结构,构造格局,镜象对称性,经向中心带,第三节 地表结构,构造升降差异与显著的地形高差起伏,第三节 地表结构,外动力作用与地貌类型分布,第三节 地表结构,第三节 地表结构,4 地表组成物质,(1)沉积岩各类沉积岩分布广泛,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34,常形成一些特殊的地貌形态。在长江以南地区,从白垩纪直至现在气候湿热,故在中、

25、新生代陷落盆地中堆积了一套陆相为主的红色岩系。形成许多峭壁悬崖、石峰林立的丹霞地貌;而岩性比较松软的砂页岩因流水侵蚀而形成比较低缓的红色丘陵,构成了江南独具一格的红层地貌。云贵高原、广西一带古生代碳酸盐岩层深厚,形成喀斯特地貌。北方的第四纪黄土构成了独特的黄土地貌区。地表支离破碎,形成了塬、梁、峁等地貌形态。,第三节 地表结构,黄土地貌-兰州秦王川,丹霞地貌-天祝朱岔峡,丹霞地貌-天祝朱岔峡,存在层理,喀斯特地貌-凤凰奇梁洞,古雷半岛-风沙层,第三节 地表结构,第三节 地表结构,(2)岩浆岩和变质岩,我国山地众多,岩浆岩和变质岩常大面积出露,常构成崇山峻岭、危崖陡壁。其中,侵入岩以花岗岩面积最

26、广,山地中多有分布,与多旋回岩浆频繁活动密切相关。花岗岩坚硬致密,抗蚀力强,经断块抬升往往形成高峻山地,如秦岭的太白山、湖南的衡山、山东的崂山、浙江的天目山、广东的罗浮山均为花岗岩山峰。奇峰峻峭的黄山和华山,因系花岗岩株构造而山势更显挺拔。,泰山-花岗岩,存在节理,平潭岛-花岗岩,第三节 地表结构,地表出露的喷出岩以基性的玄武岩分布最广。它们多为第四纪火山频繁活动喷发形成的玄武岩熔岩流,以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一带分布最广。大面积玄武岩熔岩流常构成阶状的熔岩台地,如长白山地、张北高原、海南岛北部等。此外还分布着火山锥、火口湖、熔岩垄岗等多种火山地貌。,中国火山分布,海口石山火山群,五大连池,大同火山群,平潭仙人井火山群,形成于地壳一定的深度,产生于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范围,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