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组织行为学(二)”主要人物和经典理论.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5749139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二)”主要人物和经典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组织行为学(二)”主要人物和经典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组织行为学(二)”主要人物和经典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组织行为学(二)”主要人物和经典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组织行为学(二)”主要人物和经典理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的重要内容及其新发展。A.1914年,吉尔布雷斯夫人就出版了管理心理学 。B. 二战前,工业界广泛应用工业心理学知识。C.195 8 年,莱维特(美)用管理心理学取代沿用的工业心理学,旨在让人们注意考虑如何用心理学知识加强管理。D.20 世纪 60年代初,管理心理学广泛拓展,逐 渐提出了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并被广泛接受,在各类组织管理中得到应用。(产生)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分为 4 个层次: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对群体行为的研究、对组织行为的研究、对社会环境的研究。二。组织行为的主要学派:1、古典学派通常被认为涵盖“科学管理”的内容。2、人际关系学派重

2、点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学派。3、系统学派涵盖“权变理论” 。三。泰罗(美):1、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科学管理之父” 。2、主张:一些管理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认为通过劳动定额和工作标准化等手段可以达到效果最优。3、他曾经进行过搬运生铁和铁产改造方面的试验。4、1895 年发表计件工资制;1911 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5、从实质上说,科学管理是任何公司或企业中工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革命是这些工人在对待他们的工作、同事、雇主态度方面的一种彻底的革命。6、列宁对泰罗的科学管理作了全面的评论:“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7、组

3、织机构上管理控制原理。8、提出决策“ 最优标准 ”。四。吉尔布雷斯夫妇(美):1、科学管理运动的倡导者。2、莉莲-吉尔布雷斯,是美国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妇女,“管理学的第一夫人”。3、使用拍电影的方法,把工人的操作动作分解为17 个基本动作,“动作的基本元素”。4、吉尔布雷斯夫妇关心工作中人的因素。5、弗兰克-吉尔布雷斯(重视工作效率):动作研究、应用动作研究;莉莲-吉尔布雷斯(重视劳动者心理作用):管理心理学;人合著疲劳研究、时间研究。五。亨利-甘特(美):1、科学管理的倡导者之一。2、贡献:a. 创制了“ 甘特图 ”;b.提出“劳动报酬 奖金制” ;c.指出“ 在所有的管理问题中,人是最

4、为重要的因素”;d.认为企业应将重点放在“ 服务”上。3、主要著作:劳动、工资与利润、工业领导、工作的组织。六。亨利-福特(美):1、福特汽车公司创建人,流水线大量生产管理技术的倡导者。2、福特主义:将科学管理原理应用到工厂管理,使用单目标机械工具和装配作业线进行生产的一种理论。3、于 1914年开始在工人中实行“利润分享计划” 。4、主要著作:我的生活和工作、今天和明天、前进。七。马科思-韦伯(德):1、古典学派在德国的代表人,“组织理论之父” 。2、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重点研究组织设计、等级层次、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又称为“行政管理理论” 。3、主要著作:新教的伦理。4、组织设

5、计中的权变因素:企业环境、企业目标和战略、技术状况、企业规模、企业发展阶段、人员素质。八。亨利-法约尔(法):1、欧洲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2、1916 年发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提出了:a.经营六职能 技术活动 、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b.管理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3、提出“ 法约尔跳板 ”,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问题 。九。林德尔-厄威克(英):提出了组织设计的8 条指导原则。十。哈罗德-孔茨(美):丛林管理;提出了组织设计的15 条基本原则。“理性决策标准 ”十一、斯隆(美):1、事业部制

6、(分权组织)的首创人之一,曾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长。“斯隆模型 ”事业部型首创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杜邦化学公司。2、1963 年出版我在通用汽车公司的年代一书。3、19211922 年期间,提出了一种叫做“集中政策控制下的分散作业” 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以后发展成为事业部制。十二、亨利-明兹伯格(加拿大):1、经理角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2、主要著作:经理工作的实质、组织的结构:研究的综合。3、经理担任的角色:(3 类10 种)人际关系方面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方面监督人、信息传播人、发言人。决策方面企业家、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十三、“ 霍桑试验” :1、20世

7、纪 20 年代30 年代间,美国有关研究人员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所进行的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旨在讨论影响人的积极性因素的一次试验,它是西方国家中企业管理行为学派早期研究的一项重要活动。2、代表人物:梅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在这项实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早期的行为科学“ 人际关系 学说” 。3、霍桑试验的两个阶段:A.研究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的关系;B.研究社会因素与 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4、人际关系学派的观点:a.人是复 杂的人;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员工士气的主要因素;c.非正式 组织影响着 员工的行为;d.通过提高员工的满足度来调动积极性。4、根据霍桑试

8、验的结果,梅奥于 1933 年发表了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一书,正式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1945 年发表了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进一步阐明了他的观点。十四、“ 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是西方国家20 世纪 70 年代形成的一种企业管理理论,它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权宜应变,没有什么普遍使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其主要内容为:(一)企业的结构模式选择。代表人:琼-伍德袄德(英);劳伦斯(美)(二)管理方式的选择。1、麦格雷戈,于 1957 年提出“X 理论Y理论 ”;2、莫尔斯&洛希,提出了“超 Y 理论” 。(三)领导方式的选择。十五、玛丽-福莱特(美):1、美国女管理学家,把科

9、学管理同行为科学联系起来的学者。2、主要著作:新国家、创造性的经验、作为一种职业的管理、自由和协调。3、主张在组织中应变服从个人权力为遵循形势规律。十六、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一)企业战略阿尔弗雷德-钱德勒。(二)组织规模。(三)技术水平琼-伍德袄德(英),提出组织的结构因技术而变化。(四)环境因素。十七、詹姆士-汤普森:1、他是继琼-伍德袄德提出了技术的复杂性和技术决定论的观点之后,第二位提出技术决定论观点的学者。2、重要贡献:提出了三种技术互赖类型。十八、查尔斯-汉迪:1、根据他的观点,经济条件、工作实践、社会态度的变化导致了组织文化的根本变革,由此影响了组织结构的设计。2、汉迪指出:现代

10、组织将逐步从“三叶草形式” ,过渡到“联合结构”,最后演化为“三I 系统(思想、信息、 智力)” 。十九、伦西斯-利克特(美):“密歇根研究 ”,依据研究结 果提出 4 种制度组织理 论(4 种领导方式类型):1、专权的命令式;2、温和的命令式;3、协商式;4、参与式。前三种制度可以统称为权力主义组织方式,只有第四种才是效率高的组织方式。利克特认为,对人的激励形式有经济激励、安全激励、自我激励、创造激励。二十、威廉-怀特:在他的经典性的饭店研究中,表明了“地位” 的重要 性。二十一、乔治-霍曼斯(美):1、他参加了梅奥领导的霍桑试验。2、提出了“ 群体形成的 理论” ,在1951 年发表的 人

11、类群体一书中指出,包括群体在内的任何社会系统都存在于一个三维的环境中。3、“三维 环境” 物质环境、 文化环境、技术环境。二十二、K-卢因(美):1、“群体 动力论” ,他援引了场 论和物理学中的立场概 念,来说明群体成员之间各种力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2、组织变革理论,为了防止变革的失败,他提出了“解冻、变革、重新冻结”的三步变革模式。3、库特尔-卢因提出了“力场分析理论”二十三、弗论奇&雷文:“权力结构 ”,他们指出:社 会权力是指一个人对另 一个人施加的潜在的影响,这里的影响是指受影响人在认识、行为和思想上发生的变化。他们同时指出:权力是同组织关系、领导关系、政治事件密切关联的一个

12、术语,可以根据不同的基准对权力进行分类。1、奖赏权;2、强制权;3、仿效权;4、法定权;5、专长权。二十四、莫雷诺(美):1、“社会关 系测量法 ”,是在 20世纪 30 年代创立的一 种衡量和分析团体关系的学说,又称为:团体成员关系分析法。2、社会关系计量表(图),莫雷诺认为,团体成员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关键是彼此之间的好恶感情。二十五、罗伯特-宝尔斯:在哈佛大学社会关系实验室进行了试验,这是社会科学家首次以系统的方式对群体中的个体行为进行的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人类行为分类系统“交 互作用过程分析理论 ”。罗伯特-宝尔斯的主要贡献:1、提出了 12 种人类行为类型;(群体

13、功能理论)2、提出了群体面临的共性问题是内部沟通和群体的组织与维持,同时指出了群体的行为过程将要经过 4大阶段:定位、评价、控制、成员角色具体化。3、他发现了一个规律:群体中单个成员的行为可以分为四大类(在社会情感方面的积极行为、任务相关行为、与任务相关的咨询行为、社会情感方面的否定行为),四类行为在不同类型的群体中所发生的概率是基本相同的。4、指出了“ 角色区别 ”是群体中的一个一般特征 。二十六、梅雷迪思-拜尔宾:他的著作把个人的个性特征同群体的角色行为相联系,提出“团队角色理论” 。二十七、阿希的经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群体规范能够给群体成员形成压力,迫使他们的反映趋向一致。二十八、道格

14、拉斯-麦格雷戈(美):1、在他的经典著作企业中的人性方面(1960)一书中,指出了有效群体的 11 个特征。2、“X 理论 Y 理论 ”,它围绕“人的本性”来论述人类行为规律及其对管理的影响。在 1957 年 11 月号的美国管理评论上发表了企业的人性方面一文,第一次提出了 X理论Y理论。(把人性建立在错误假设上的传统管理观点称为X理论;对人性做出相反假设的新的管理观点称为 Y 理论)二十九、克雷奇&克拉奇菲尔德&巴拉奇:他们提出了一种影响生产效率与满意度的分析模型(群体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他们将 3 种影响变量进行了区分,即:自变量、中间变量、因变量。三十、领导理论的发展阶段:(一)特质

15、理论阶段。身体特征、个性特征、才智特征(二)行为理论阶段。1、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利克特为首,提出“支持关系理论” ;2、美国行为学家布莱克&莫顿,“管理方格理论”。(三)权变理论阶段。1、坦南鲍姆&施米特(美):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 ;2、菲德勒:情景领导理论;3、弗鲁姆&耶顿:领导参与理论。自考“组织行为 学” 辅导资 料组织行为学范畴:是指与组织行为学有关的重要概念的集合。主要包括:组织、行为、人的行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学科、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组织:企业管理中所讲的组织往往指这种动态意义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行为:指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人的

16、行为是指人这种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人的行为的特点:1 具有适应性 2 具有多样性 3 具有动态性 4 具有可控性 5 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组织行为:指社会组织,为实现其创立时的宗旨,自行产生动机、采取行动和取得效果的过程,它是动机、行动、效果的统一。组织行为的特点:1 组织行为是整体行为,不是组织成员的单独个人行为。2 组织行为的动机是根据这个组织建立的宗旨产生的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3 组织行为的效果具有两重性。4 组织行为是全体组织成员共同活动的行为。5 组织行为是通过组织成员的个体行为来实现的,反过来又影响成员的个体行为。组织行为的构成

17、:管理行为、群体行为、个体行为。组织行为的载体是组织机构。影响组织行为的基本要素:感觉、经验和结果、学习、动机、认知过程、个性和社会影响(社交和友谊)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层次有:对个体行为的研究,2 对群体行为的研究, 3 对组织行为的研究, 4 对社会环境的研究。组织中的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概览:包括有: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是最重要的学科。应用行为学的原因:行政人员的许多管理工作同人际关系有关这样一种事实。2 希望在确定的事实与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搞清人际关系。3 由于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生产率带来重大影响需要把这些

18、因素同物质工作条件和组织结构相联系。4 是理解雇员工作态度、产生动机的原因的需要,同时也是研究个性对个人与组织关系的影响的需要。应用行为科学过程遇到的问题:1 由于行为科学从心理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和角色理论中提炼出了如此多的不同变得话题。2 人们的行为往往是不可预知的在表面上是失去理智的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是极其复杂和广泛的。3 人类的行为模型又必须是简化的地。4 人类行为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人性的理论假设。5 对个人和群体行为的解释是主观性的。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的意义:1 研究组织中听个体行为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2 研究组织中的群体行为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

19、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凝聚力。3 研究组织中的领导行为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4 研究组织行为学中听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 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及时地进行组织改革以增强活力和提高绩效。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分类:1 按研究的目标的不同分描述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因果性研究。2 按照应用的广度不同分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工作性研究。3 按照可控制性不同分案例研究、现场研究、实验研究。研究方法的特征:

20、收集资料的客观性。2观察或实验条件的可控性。3 分析方法的系统性。4 所得结论的再现性。5 对未来的预见性。科学研究方法:是一种实证研究方法,由在导出结论以前可以遵循的一系列的逻辑步骤所组成。科学研究方法是行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对于搞好行为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研究方法的步骤:以假设的说明开始,而假设是对某事物正确与否的一种假设。接下来是预测在假设有效条件下将要发生的事情,并通过观察或者实验证实这种情况是否属实进而对假设性进行验证。演绎推理法。(发现知识最好的方式是逻辑思维和理性的应用,是客观推理和科学观察的应用)提出假设观察实验测量验证得到验证理论是有关原因和结果的一种假设。在自然科学分

21、析和调查的步骤:1 开发一种模型或者理论来解释自然状况 2 计算某种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 3 测量实际产生的结果并同理论或者模型预测的结果比较。行为科学关注的是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归纳、演绎和经验研究归纳:对一次或者几次观察结果进行概括。演绎:指根据大量信息对某一特定事件得出结论的过程。非经验主义科学:依赖逻辑推理而不是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经验主义是:试图通过测验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资料来描绘和解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基础理论:指以一定的步骤为基础的分析推理过程。行为科学的解说和预见人类行为是复杂的:因人类是极其复杂和具有潜在不可预见性的动物。资料可能是极其不正确的。某种原因产生时所发生的行为往往与

22、他们最初描述的完全相反。调查人员中的偏见和成见的存在可能导致对信息资料的不正确的解释。审查和预见一种行为状态的每一个方面的结果几乎是不可能的。上述的理由: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则确实是存在的并且通过理性和科学的分析可能发现这些规则。行为模型的分析方法受到鼓励因为这种方法使理解事情“为什么” 发生和“如何”发生成为可能。建立模型的优点:分析人员被迫列出和评价他们的主张中涉及的所有建议并被要求用理性珠方法做出决定。2 以简明、精确和清晰易懂的方式提出问题。3 复杂的问题被简化为一组易于处理的变量,外围的问题从分析中被排除出去。4 以模型为基础的决定可能被尽快做出。建立模型的缺点:影响人们行为的感情因素很

23、难综合到一个模型中去。2 一个模型通常表示当前情况下一个特定时刻的情形但在现实生活中各种事情的境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于是从模型得出的结论将会陆续过时。3 为了保持同在较窄的范围内定义的模型整齐划一,问题的一些重要的方面可能被忽视。行为科学实验应符合的要求:进行实验的环境应当尽可能地同自然条件一致。2 所实验的群体在较大范围的人口中选取并有代表性。3 确保结果测量的精确性。4识别结果的真正原因。实验法的优点:同大规模地观察各类人群相比实验更为经济核算。2 可能使用更精确的测量技术。3 容易改变实验所面临的环境。4 无关的、复杂的变量可能被排除掉。实验法的缺点:从较小的样本中得出观察结果有一定的困难

24、。2 具有存在于一些实验情形下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的危险性。3 了解参与实验者当时内心世界的不可能性。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主要学派:古典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系统学派。划分学派的标准:1 一种学派的成员对人类的本性有基本相同的假定。2 相对学科目标而言他们有相同的观点。3 他们有在本质上类似的分析法。4 他们具有共同目标追求。5 学派成员承认某些人是某个学派的毋庸置疑的领导者。5 他们对某个领域有争论的观点通常有相似的看法和通常可以得到相似的可预见的结论。泰罗科学管理的五大原理:1在管理者和工人之间进行明确的任务和 职责分工2 为各项工作确定科学的方法 3 科学选择工人来完成新设计的工作 4 对选用

25、的工人进行培训使其按照规定的诉讼法开展工作 5 鼓励合作并进行物质刺激以确保工人按照科学管理原理的要求履行职责。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1 通过制定工作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2 必须为每项工作挑选“第一流的 工人”。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 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4 采用鼓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5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两者都有利,都要来一次“精神革命” 互相协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共同努力。6 把计划职能(管理职能)同执行职能(实际操作)分开。7 推行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8 组织机构上的管理控制原理。吉尔布雷思夫妇对科学管理的贡献:吉尔布雷思

26、重视工作效率,其夫人重视劳动者的心理作用。关心工作中人的因素强调在应用科学管理原理时必须首先看到工人的存在了解他们的性格、需要,认为引起工人的不满不是工作的单调乏味而是主管部门对工人的漠不关心这对后来行为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甘特对科学管理的贡献:1 在生产管理中创制了甘特图(线条图)是对产品生产活动进行计划调度和控制的一种图表。2提出“劳动报酬奖金制”3 主张管理者有责任教导工人 4认为企业应将重点放在服务上而不是专图盈利应以服务为最终目标。福特主义:指将科学管理原理应用到工厂管理使用单目标机械工具和装配作业线进行生产的一种理论。行政管理理论:是以理想行政体系为代表重点研究组织设计、等级层

27、次、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组织设计: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是企业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前提。组织理论的发展同整个管理理论的发展基本是一致的。企业组织所需的三个阶段:是古典组织理论阶段 二是近代组织理论阶段 三是现代组织理论阶段。组织设计理论的类型:又被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组织设计理论的内容:1 职能分析和职位设计 2 部门化和部门设计3 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分析及设计 4 决策系统的设计 5横向协调和联系的设计6 组织行为规范的设计7 控制系统(信息、绩效评价、激励制度等)的设计 8 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规划。组织设计中的权变因素:

28、1 企业环境 2 企业目标和战略3 技术状况4 企业规模5 企业发展阶段 6 人员素质。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内容:1 把在一个组织中为了实现目标所需的全部活动都 划分为各种基本作业,作为任务分配给组织中的各个成员。2 各种职务和职位按职权的等级原则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指挥体系或阶层体系每一个下级接受他的上级的控制和监督这个下级不仅要对自己的行动负责还要对他的下级的行动负责。3组织中人的任用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通过正式考试或教育训练来实现。4 除了某些按规定必须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外管理人员是委任。5这些管理人员并不是他们所管理的单位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6 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不

29、受个人感情影响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的指导。7 管理人员专职的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按照年资、工作成绩或两者的综合考虑升迁。8 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规定的规则和纪律这一点将不受个人情感影响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适用的。法约尔的经营六职能:1 技术活动 2 商业活动 3 财务活动 4 安全活动 5 会计活动 6管理活动。管理的五要素:1 计划 2 组织 3 指挥 4 协调 5 控制。法约尔的 14 条管理原则:1分工 2 权力与责任 3 纪律 4 命令的统一 5 指挥的统一 6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 职工的报酬 8集权 9 管理层次 10 秩序 11 公正 12 保持人员的稳定

30、13 发挥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14 集体精神。组织设计的原则:1 任务、目标原则 2 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 3 指挥统一的原则 4 有效管理原则 5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6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7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8执行和监督机构分设的原则 9 精简机构的原则。贯彻 这一原则要注意在保证实现企业目标的大前提下来精简,避免单纯为精简而精简的倾向。经理工作的特点:1工作量大步调紧张。2活动短暂、多样而琐碎。3 喜爱用口头联系方式。4 喜爱现场的、具体的非常规的及时对发生的事件作出反应。5重视同外部和下属的联系。6 义务和权利相混合既有大量的义务也是很多的权利。经理担任的角色:第一

31、类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1 挂名首脑的角色 2 领导者角色 3 联络者角色。第二类信息方面的角色。1监督人角色 2 信息传播人角色 3 发言人的角色。第三类决策方面的角色。1 企业家角色 2 故障排除者角色 3 资源分配者角色 4 谈判者角色。提高经理工作率的途径:1与下属共享信息 2 抓好重点工作3 要共享信息的基础上,分担各种角色 4 尽可能利用各种角色使本组织获得利益 5 摆脱非必要的职责腾出时间规划未来 6 要强调适合当时情况的角色 7既要掌握具体情节也要有全局观点 8 要认识到自己对组织的影响凡事要谨慎从事 9 处理好与各种复兴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10 利用管理科学知识和才能编制好工作日

32、程作出科学决策。第三节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影响着员工的积极性必须以人为中心来强化管理。人际关系学派的观点:(霍桑试验,梅奥)1 人是复杂的人 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员工士气的主要因素 3 非正式组织影响着员工的行为 4 通过提高员工的满足度来调动积极性。权变方法权变理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权宜应变 没有什么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权变理论的主要内容:1 企业的结构模式选择 2 管理方式的选择 3 领导方式的选择。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1 企业战略 2 组织规模 3 技术水平 4 环境因素第二章第一节组织结构:指各种职位之间各种职员之间网络关系的模型及其

33、安排体系是指组织机构的横向分工关系及纵向隶属关系的总称。组织结构要素:部门划分、工作专门化、管理跨度、指挥链、集权与分权、正规化、职位界定、职位描述。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具有不同的形式按照业务经营部门职责权限的大小以及业务经营部门与职能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同分为直线型、参谋型、职能型、事业部型、矩阵型、多维型、网络型等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形式。各类型的分析在辅 P33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依照有关管理部门的决定、命令、指示,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建立的组织。优点是等级明确决策程序化可预期性强。缺点是筹建成本往往较高适应变化能力较差。非正式组织是指依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等自发

34、建立的组织。优点是成员自主意识强沟通良好员工在非正式组织中容易得到满足感。缺点是可能传播流言蜚语鼓励消极态度和形成角色冲突等。流动劳动力:组织所雇用的兼职的临时的特设的或者不签订合同的劳动力。使用流动劳动力的优点:使用流动劳动力将不用关注养老金的发放职位的晋升年薪的提高和医药费方面的支付不适用的非固定工容易被解雇。缺点是临时雇用的职员往往缺少对工作的责任心所受到的培训往往比全日制职员要少也常常因解雇兼职者和短期合同工而产生怨恨,从另一方面看,固定职员可能将临时职员看作劣等并看成是影响自己就业的威胁因素由此会产生一定的磨擦。专业人员组织结构面临的问题:专业人员的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中主要由各类

35、专业人员所组成的结构由于专业人员组成的团体有其特殊的性质对这些人员的管理也面临特殊的难题以下一些难题尤其应当引起重视这些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对某一类型的专业人员的纯净和专业能力进行评价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能力决定一个专业资格人员在多大程度上有独立的判断力,以及在什么范围内为他们配备专业设施把专家整合到现存的组织结构中去等。日本式现代管理的特点:日本式现代管理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实行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晋升和年功序列工资制这是日本企业进行所谓“全员经营” 的基础,这种制度把职工个人的命运同企业的经营状况拴在一起只要企业不倒闭职工一般不失业并可按连续工龄晋升工资和职级。还有由经营管理专家全权经营企业 企业

36、以质量管理为中心重视人在企业经营中的任用等第三章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个体的组合。个体是指企业组织中的单个成员。组织一般是指为完成特定目标按照法定程序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和系统性结构的群体。从理解的角度群体是指介于企业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因共同的目标兴趣或者愿望联系在一起的一群人。疲劳研究:是指为达到合理地使用和保护人的劳动能力的目的以劳动生理学和劳动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对产业劳动者作业疲劳的产生防止和消除等方面进行的研究。正式群体是根据目标和任务的需要通过上级组织决定成立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自然或者自发形成的以共同的兴趣或者爱好为基础而建立的群体。三维环境

37、:(乔治。霍曼斯)指物质环境(地形、气候和各种实体的布局)文化环境(规范、价值和目标等)和技术环境(文化水平和技术结构)。外在系统是因环境任用而引起的各种活动产生的交互作用和形成的情感。内在系统是超越环境的新的情感和行为。群体动力:是指一个群体的成员共同追求群体目标的力量,是决定群体功能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个人行为方向和强度受到个人的内部动力和所处的外在环境的影响。有关群体发展阶段的两种理论:五阶段模型和间断平衡模型,五阶段是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化阶段、执行任务阶段、中止阶段。间断平衡模型理论的主要观点:群体成员的第一次会议决定群体的发展方向,第一阶段的群体活动依惯性进行,在第一阶段结束时

38、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转变正好发生在群体寿命周期的中间阶段,这个转变会激起群体的重大变革于是进入了第二阶段,在转变之后群体的活动又信惯性进行,群体的最后一次会议的特点是活动速度明显加快体现出较高的效率。群体结构:是指一个群体中的不同构成要素之间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群体结构是我们理解群体性质的核心概念研究群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解角度看群体结构是指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关联方式。地位结构是指个体地位之间的区别和相互影响是指个体之间的地位着手关系是衡量组织结构的第一个维度。权力:指在一个组织中的成员控制其他成员的资格和能力,也称为社会权力或者社会影响力。社会关系测量法: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在 2

39、0 世纪 30年代创立的一种衡量和分析团体关系的学说也叫团体成员关系分析法。角色:也叫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中所发挥的作用。角色结构:是群体成员所扮演的角色的总和,角色行为是指不同的角色所从事的相应活动。领导:是指指挥、激励等促使群体达到目标一个组织或者群体中具有指挥权和影响力的个体。领导结构:是指一个组织中领导与下属的构成状况及其他们之间的交换关系的总称。群体规范是指一部群体中成员数量的多少群体规模同样能够影响群体的整体行为其影响力取决于所考察的变量。群体者形成了自己的规范,群体规范让群体成员知道自己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

40、境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期望群体规范被群体成员认可并接受之后它们就成为以最少的外部控制来影响群体成员行为的手段,不同的群体社区群体规范也不同但不管怎样所有的群体都有自己的规范。群体构成:是群体中不同素质成员的组成状况大多数群体活动需要具备多种技术和知识才能顺利进行,研究表明异质性群体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群体更可能拥有多种能力和信息运行效率会更高。群体过程是指群体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活动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模式的顺序。群体过程理论是重点研究和分析群体成员之间在语言和非语言方面的交互关系的一种理论。辅 P47团体角色是指一个团队内部,在行为、贡献和成员关系方面的个人倾向。在一个组织中一个人的团

41、队角色将从功能角色中分离出来。功能角色是指符合工作职位要求的角色理想的情况是一个人的功能角色和团队角色能够保持一致性。沟通网络与结构是指信息传递渠道和方式的构成状况,在群体交互过程中必然涉及信息的传递活动而沟通网络的结构状况将对信息的交流带来重要影响。正式信息沟通网络是指基于组织中的正式沟通渠道所形成的沟通网络。非正式信息沟通网络是指非正式组织或个别职工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的总称。群体控制:群体对个体的动机会带来明显影响这种影响群体规范和群体凝聚力有关,对一个个体而言具有群体成员资格可以满足个体在某些心理方面的需要,不过个体也要付出遵守群体规范的代价,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的大小即群体的凝聚力

42、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群体成员之间的和谐程度、畅通的信息交流、群体规模、外部压力和威胁、群体所处的地位以及过去曾取得的成功经验等。群体影响:也称为社会影响是指由于其他人到场的影响人们将从在独自一个状态下本来想做的某种行为中转变过来的一种情形。群体促进:也称社会促进是指由于有其他人共同参与做某项工作往往比单独由一个完成得更好、更快和更有效的一种情形。群体规范是指正式群体或者非正式群体所期望的行为模式,以及这些群体所制定的信条也称为社会规范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受到组织规范的影响或者说受到别人所提出的要求的影响。群体约束:在执行群体规范过程中群体中的一些成员对另一些成员的奖赏或者处罚。奖赏

43、被称为正约束,处罚被称为负约束。群体压力:是指群体成员基于遵守群体规范以及同其他成员在观点或者行为上保持一致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从众行为是指群体成员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力图同群体行为或者群体中多数成员行为保持一致的一种行为倾向。群体效能:是指群体完成任务和达到目标的适当性,是指生产效率高低和生产效果状况,群体满意是指群体成员的满意程度与群体作为一个工作单元所达到的成功程度,成员满意度是指群体成员的需要被满足的程度。群体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而组织起来的群体。工作团队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而组成的团队。工作群体中的成员为一定要参加与到需要共同努力的集体工作中去,他们也不一定有机会这样做,因此工作群体

44、的绩效,仅仅是每个群体成员个人贡献的总和,在工作群体中不存在一种积极的协同作用能够使群体的总体绩效水平大于个人绩效之和。工作团队:则不同它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作用,其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愿意在群体内工作和拒绝离开的吸引力,群体的凝聚力表现在每一个成员身上,就是成员对群体的向往、关心、珍惜和重视也就是成员倾向于群体的向心力。协同作用:是指群体胜过个体的能力,是说有凝聚力的群体的效能胜过单个个体的简单之和。头脑风暴法是能够有效克服从众压力的一种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的三条规则:1畅所欲言,2 不相互批判 3 关于结合别人的

45、意见进一步地发挥。第四章管理: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领导:是管理过程中的一项职能是指引导和影响团体成员致力于从事与任务相关活动的过程。领导者职能:又称为领导职能是指使群体高效运作领导者或者其他人必须完成的群体维持活动和与任务相关的活动,是各类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及工作内容在理论上的概括。职能有:完成任务职能和群体维持职能,领导者的具体职能是制定科学的经营决策,强化组织管理,选好用好干部。管理者职能是指管理活动中所应当做的事情。法国的管理学家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有的管理学者提出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报告预算和控

46、制。目前比较多的提法有计划、组织、控制三职能,以及计划、组织、指挥(领导)、控制四职能学说我们倾向于四职能学说。计划职能:是确立企业目标及实现企业目标途径和方法的活动是管理过程的起点。组织职能:是对实现企业目标的各种要素及人们于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进行组合和配置的活动。指挥职能:是指管理者或者管理机构通过下达各种信息(命令、指示、工作意见)来调度和引导下级实现计划的活动。控制职能:是纠正偏差、保证目标实现的活动。领导理论发展的阶段: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领导特质理论阶段、领导行为理论阶段、领导权变理论阶段。从 20 世纪初到 30年代这一创优企业领导理论的研究比较注重于领导者的性格

47、、素质方面的特征被称为特质理论阶段。20世纪 40年代到 60年代后期,领导理论的研究领导行为为主这一阶段被称为行为理论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迄今重点是研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领导行为的有效性问题被称为领导权变理论研究阶段。权变理论:权变方法是西方国家在 20 世纪70 年代形成的一种企业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以应变,没有什么普遍适用的最好管理理论和方法。权变理论的特点:1 强调按照不同的具体条件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和管理机制,2 把一个组织看成社会系统中的分系统要求组织各方面的活动都要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途径目标理论的基本观点:途径目标理论是加拿

48、大多伦多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罗伯特豪斯和美国华盛顿大学管理学教授伦斯米切尔在 20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是一种领导权变模型是有关领导者帮助下属确定挑战性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最好途径的理论。基本观点是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确定挑战性目标找到实现目标的最好途径消除在实现过程中的重大障碍关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相一致这一理论同时认为领导者的效率是以他能力来衡量的。影响领导方式选择的因素及所要达到的效果:应该采用哪种类型的领导方式要取决于权变因素权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下属因素即员工的个人特点如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对成就的需要、领悟能力愿意承担责任的程度、对独立的需求程度等,二是环境因素包括工作的

49、性质正式权力组织非正式组织等。领导者不论采用哪种领导方式所要达到的效果有两个一是圆满完成任务有良好的工作绩效,二是使员工达到满足鼓舞员工的士气而领导方式选择和结果之间受到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类中间变量的影响根据个人和环境因素的不同来选择适当的领导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是途径目标理论的基本思想。领导风格是指在指导和影响下属的过程中领导者所欣赏的各种行为模式。采用什么样的领导风格受到领导者个人因素、被领导者的素质和情境因素的影响。影响领导风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何领导下属将受到领导者个人因素的影响并需要考虑下属特点还应当考虑所面临的情景因素,有两种类型的基本领导风格一是任务导向型的领导风格,二是员工导向型的风格领导风格的具体类型包括独裁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参与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领导方式,指示型、支持型、参与型、成就指向型。管理方格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倡导的用方格图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领导方式有多种类型或者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人为中心或者以 X 理论为依据而强调监督或者以 Y 理论为依据强调信任与激励,为了避免极端,布莱克和莫顿在 19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