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问题意识,激活美术课堂江苏省赣榆县外国语学校 许莉摘要:美术学习是一种创造艺术形象的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将所有的感知、情感和智慧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结合美术学科特点,想方设法使学生的大脑中充满疑问,使 问题意识成为学生的基本意识。教师可从情景中发现问题,在氛围中强化问题,在 评价中保护问题入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精心 设计、巧妙引导,问题意识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关键词:学习方式 美术教学 问题意识至圣先师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2、到这里方是上进。 ”现代教育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推进学习的是问题。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美术学习是一种创造艺术形象的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将所有的感知、情感和智慧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气氛,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初中阶段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要努力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 、 “是什么” 、 “怎么办” ,
3、这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有效途径。1矛盾生疑在美术学习中,学生有很多产生疑问的地方,作为教师,就要敢于打破常规,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矛盾情境,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疑”中思,在“思”中学。在人美版十三册欣赏课中有毕加索的油画格尔尼卡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成人理解起来都是颇费劲的,要想让学生对此感兴趣则更不容易。教师把毕加索十五岁时的成名作和八十七岁时的作品一起展示给学生,它们形成一个有趣的对比,前者较写实,而后者更像儿童的涂鸦,是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这正是他绘画风格不断演变的结果。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矛盾情境,问:“哪一幅是毕加索少儿时代的作品?”学生指后者,教师问:“为什么?”学
4、生笑答:“只有小孩才像这样画画。 ”当教师宣布正确答案时,学生脸上出现惊异神情,矛盾产生了,他为什么要这样画?这个疑问正是本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就是理解立体主义作品,了解艺术作品的创新。这样,既化解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备课到上课,始终有目的地把握学生认知中产生的冲突,引导学生不断揭示矛盾、不断解决矛盾。再例如学习苏教版十四册情感的表现一课,在用色彩去表现物体时,学生对画面色彩好象不理解,显得很茫然,为什么红苹果上会出现蓝色呢?教师就把同一组静物分别放在一块红色的背景布和一块蓝色背景布上,让学生去观察、讨论,很快心里的矛盾就解决了设置矛盾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唤起质疑兴奋点。
5、实际上,在这种矛盾情境中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学生潜在的天性,只要教师能有效挖掘这种潜能,就能使学生在质疑、解疑中从个别看一般,从现象透视本质,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变得灵活而富有创造性。2、激趣引疑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在学习苏教版第十四册中奇妙的肌理时,一上课教师便拿出几个篮球,请学生拍篮球,不过篮球要拍在给定的白纸或宣纸上,学生们兴趣盎然,不一会儿,一张张白纸变成了一幅幅似幻似真的图案。欣喜之余,疑问产生了,这是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这
6、是由于每个学生拍球的动作和落球点不同。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使学生立刻选择喜爱的材料,尝试肌理的创作。有的学生做出了美丽的奇峰怪石,有的学生却屡屡失败。失败的学生不服气,这是为什么呢?问题产生了:制作肌理可以选择哪些材料?如何选用材料本身的肌理?颜料和水的用量该如何掌握?综合材料的运用效果如何?苏教版十四册立线装饰一课时,教师设置了趣味情境,用“立线变变变”引出立线的多种表现形式及装饰方法,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用立线装饰画面?立体的瓶子能装饰吗?装饰部位在哪儿?可以用哪些图案让画面更生动,让瓶子更美丽?渐渐地,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在兴趣的激发下被唤醒和鼓舞,并不断发展,促使他们保持思维的活跃,
7、课堂的气氛也更活泼。二、在氛围中强化问题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教” ,问题往往是由教师提出,由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着“话语权” ,学生则处于“失语状态” 。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给全体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及学习能力的形成,课堂的气氛也不够活跃。1、游戏中质疑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大” 。教师也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为学生营造游戏氛围,让学生玩起来、动起来。在游戏中质疑。例如,在学习苏教版美术教材十三册中当一回蔡伦一课时,教师用碎纸变整纸
8、的魔术游戏导入新课,问题也随之而来,问题也随游戏产生了,魔术是假的。本课要学的造纸是真的。这时,把造纸所用的搅拌机、废纸屑、颜料、水等展示给学生,师生共同完成了造纸任务,整个过程,就象儿时的过家家游戏一样。其间,学生提出 了许多问题:为什么我造的纸不平整,他造的却很平整?为什么有的纸细腻,而有的纸粗糙,甚至破碎再如苏教版美术教材第 15 册体积与空间的生命一课,学生们用平平常常的废旧物品为材料,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拼装组合。学习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把学习内容全盘托出,更没有掰开揉碎地讲解制作步骤,手把手教授组合方法,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氛围,和他们一起玩。有些在课堂中
9、连半句也“掏”不出的学生,在游戏中却是那样大胆地提出问题、自由地出谋划策,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认可,可见学生在游戏中问题意识不断得到了强化,整堂课在游戏愉快地进行。2、操作中释疑操作与思维是一对链环。思维活动促使学生将外部操作活动内化,由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再转化到抽象逻辑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尝试实践的氛围,让学生在尝试实践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人美版美术教材十三册中对印的乐趣时,教师给学生设置了尝试操作的氛围,把颜料、树叶、活鱼、水和卡纸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操作。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引导学生边尝试边思考。实践中,问题应运而生:怎样使颜色均
10、匀?为何色彩混合后能形成新的色彩?在学习面具制作一课时,对于帽子的制作,教师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操作氛围,学生积极思考、发问:怎样的面具最有新意呢?怎样才能把卡纸变成立体的面具?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由操作、探讨交流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不断提出疑问,并寻求解决方法。此外, 给花安一个家 、 立线装饰 、 大家动手做条龙 、 奇妙的肌理等这类操作性强的课,也都可以为学生营造浓厚实践的氛围,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又丰富了实践活动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活跃了课堂气氛。三、在评价中保护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立即做出分析判断,而应该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想法
11、。教师要延迟判断,给学生思考研究问题的空间,增强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避免学生刚刚萌发出来的创新思维受到抑制。以苏教版十四册立线装饰为例,在尝试操作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在粘贴纸条时先粘贴哪个部分更便捷,画面更干净?”此刻,教师不需要立即判断并回答,而是让学生在尝试中总结。学生们没有任何框框,个人的想法不同,经过动脑、动手、探讨实践,他们找到了最佳方案:先粘贴中心部分,再粘外围部分;先粘纸条较长部分,再粘纸条较短的部分,既方便快捷又美观干净。这样的评价,给了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学生在教师的延迟判断方式中,就会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强烈的问题意识,课堂就成了学生快乐的空间
12、。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可见,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但是在此过程中,只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巧妙引导,问题意识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参考书目:教育部美术新课程标准马克司范梅南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心理学论文题目: 培养问题意识,激活美术课堂 作者姓名: 许 莉 工作单位: 连云港市赣榆县外国语学校 地 址: 连云港市赣榆县外国语学校 邮 编: 222110 联系电话: 0518- 86215868(1380512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