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矿业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涵涵文库 文档编号:5745052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366 大小:3.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业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6页
矿业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6页
矿业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6页
矿业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6页
矿业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目 录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矿业工程学术学位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6矿业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2矿冶环境工程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8矿冶环境工程学术学位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21环境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6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1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35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40材料与冶金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4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49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56冶金工程学术学位博士研究

2、生培养方案 62冶金工程学术学位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66冶金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72冶金热能工程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77冶金热能工程学术学位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80冶金热能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85机械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89机械工程学术学位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93机械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00工业工程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06工业工程学术学位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110工业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16流体机械及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21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127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31II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37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142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48电路与系统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53信息处理与控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58信息处理与控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62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67工商管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71财务管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75服务管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79人力资源管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83文法

4、与经济学院公共安全工程与管理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87公共管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91政治经济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96马克思主义法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经济统计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6理学院磁性物理与材料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11系统演化与复杂性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15爆炸动力学及其应用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20数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25物理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30统计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36工程力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41城市建设学院岩土与地下工程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

5、培养方案 247土木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51III医学院生物医药工程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58生物医药工程学术学位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262生物医药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68生物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7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7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85软件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91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95体育课部社会体育教育与管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00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管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04化学工程与技

6、术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08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学位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313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20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交通信息与安全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26物流技术与装备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30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技术哲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35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411矿业工程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代码:0819 授 工学博士 学位)一、学科简介矿业工程是一门以地学、数学、力学、化学、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等为基础,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主体的工程科学,核心内容是将各种矿产资源以安全

7、、经济、高效和有利于环境保的方式从原生地开发出来并进行合理、有效和充分的利用。针对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赋存条件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传统矿业开发对环境的破坏,现代矿业工程学科必须广泛吸收相关学科的高新技术,包括现代系统工程和控制理论、非线性科学、信息技术和智能科学、地球物理学和矿物回收化学生物学等,开拓先进的、非传统的矿业开发和利用技术,创造更安全、更高效、更低成本和更少环境污染的矿业开发新模式,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民经济可持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我校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两个二级学科。我校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始建于 1973 年,1983

8、 年获国家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11 年获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14 年获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拥有钢铁冶金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页岩钒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冶金辅助原料研究所、爆炸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近年来,我校矿业工程学科不断开拓新领域,结合学科的难点和国际发展趋向,深入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在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已形成了自身特点和优势,并在采矿和矿物加工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二、培养目标1.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备严谨的科研作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2. 全面系统

9、掌握本学科的科学理论与技术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对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沿动态有深入的了解,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宽广的专门知识。3. 能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实验手段、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进行本学科方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4. 具有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矿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5. 至 少 掌 握 一 门 外 国 语 , 具 备 熟 练 阅 读 本 专 业 的 外 文 文 献 , 进 行 国 际 学 术 交 流 的 能力 。6. 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的相关要2求。三、研究方向1. 矿 床 开

10、 采 理 论 与 技 术 : 特 殊 矿 床 开 采 、 矿 业 经 济 、 采 矿 系 统 工 程 、 矿 井 通 风 与 防尘 ;2. 岩土力学与边坡工程:矿山地压控制、井巷支护工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爆炸理论与应用、露天边坡稳定性控制;3. 矿物加工理论与技术:微细粒难选矿物加工、低品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物化学提取(湿法冶金) 、节能磨机开发利用、微细粒矿物分级装备、微细颗粒的分散与团聚、矿物加工数学模型及计算机应用;4. 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尾矿综合利用、矿物功能材料、城市矿山开发利用;5. 造块与直接还原理论与技术:新型球团粘结剂开发利用、低温烧结工艺及技术、高品质球团工艺及技术。四

11、、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和导师指导团队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开展学术(科学)研究、组织学术交流、并召集指导团队对研究生进行指导等。研究生导师指导团队一般由包括导师在内的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 3-5 名校内外专家组成,导师指导团队中至少有两名专家应该具有博士导师资格。五、学制及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制 3 年,学习年限一般为 35 年;非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 7 年。六、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矿业工程博士研究生学分要求及学分分配表总学分 22 学分修课学分 10 学分公共必修课 4 学分学科通识课与学科基础

12、课4 学分专业选修课2 学分研究环节 12 学分开题报告 1 学分学术交流 1 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 1 学分学位论文 9 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3七、研究环节1. 开 题 报 告 : 以 书 面 及 答 辩 形 式 作 为 开 题 报 告 , 记 1 学 分 , 成 绩 按 通 过 /不 通 过 登 记 。开题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不少于 70 篇) ;研究方案需阐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开题报告至少由 5 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至少 3 名教授)审定并

13、签署意见,答辩环节至少有 5 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至少 3 名教授)参加,答辩未能通过者,必须重新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应为 0.81.5 万字。开题报告评审通过后,须完整填写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交学院留存,毕业时归入学位档案。2. 学术交流:研究生须参加 9 次以上学术活动,记 1 学分。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在申请学位前,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交学院备案并记相应学分。3.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必须以书面及答辩形式做论文研究中期进展报告,记 1 学分。中期进展报告就课题的实验方法、数据、结果的可靠性、设计方案初步结论的正确性以及能否如期完成学位论文

14、工作等进行公开答辩,须有至少 5 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至少 3 名教授)或博士学位者对中期报告进行考核,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中期考核通过后,须填写博士生中期报告及综合考核表交研究生院,复印件和书面开题报告交学院留存。八、学位论文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学位论文的相关要求参照武汉科技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取得学术成果的规定 、 武汉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规定(试行) 等文件执行。4矿业工程(0819)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英文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学院 备注15BA51001 中国马克

15、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the Contemporary Era 32 2 1 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必修课 15BA14001 博士生英语 English for Doctoral Candidates 32 2 1 外国语学院 必修15BC01101 采矿科学与新技术 Mining science and New Technology 32 2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采矿工程选修学科通识课 15BC01121 现代矿物浮选溶液化学 Solution Chemistry of Modern Mineral Flotation 40 2.5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6、矿物加工工程选修15BD01101 矿业系统科学原理与方法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ystem Analysis in Mining Industry 32 2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BD01102 岩石力学新进展 New Development in Rock Mechanics 32 2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采矿工程选修15BD01121 湿法冶金学 Hydro-metallurgy 40 2.5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BD01122 结构化学 Structural Chemistry 40 2.5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位课学科基础课15BD01

17、123 泥沙运动学 Sediment Kinematic 40 2.5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选修15BY01101 损伤力学与断裂力学 Damage Mechanics and Fracture Mechanics 32 2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BY01102 爆破理论与新技术 Blasting Theory and New Technology 32 2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BY01103 矿山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of Mine 32 2 2 资源与环境

18、工程学院15BD01203 采动灾害控制工程 Disaster Control Engineering of Mining 32 2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采矿工程选修,2学分15BY01121 分选理论与技术 Dress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40 2.5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BY01122 矿物材料理论与技术 Mineral Materials Theory and Technology 40 2.5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选修课专业选修课15BY01123 现代矿物加工设备专论 Modern Mineral Processing Equipment Mo

19、nographs 40 2.5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选修,2 学分515BY01124 造块理论与前沿技术 Agglomeration Theory and Cutting-edge Technology 40 2.5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选修课专业选修课 15BY01125 资源可持续利用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40 2.5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BYJ0101 开题报告 Research Proposal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BYJ0102 学术交流9 次 Academic Communication 115BY

20、J0103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 Mid-term Evaluation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环节15BYJ0104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 9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必修15SD01101 高等采矿学 Advanced Mining Theory 48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SD01102 高等岩石力学 Advanced Rock Mechanics 48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ST01104 造块学 Agglomeration 80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补修课程15ST01103 固体物料分选学 Solid Materials Separation 60 1 资源

21、与环境工程学院只计成绩不计学分6矿业工程学术学位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代码:0819 授 工学博士 学位)一、学科简介矿业工程是一门以地学、数学、力学、化学、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等为基础,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主体的工程科学,核心内容是将各种矿产资源以安全、经济、高效和有利于环境保的方式从原生地开发出来并进行合理、有效和充分的利用。针对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赋存条件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传统矿业开发对环境的破坏,现代矿业工程学科必须广泛吸收相关学科的高新技术,包括现代系统工程和控制理论、非线性科学、信息技术和智能科学、地球物理学和矿物回收化学生物学等,开拓先进的、非传统的矿业开发和利用

22、技术,创造更安全、更高效、更低成本和更少环境污染的矿业开发新模式,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民经济可持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我校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两个二级学科。我校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始建于 1973 年,1983 年获国家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11 年获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14 年获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拥有钢铁冶金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页岩钒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冶金辅助原料研究所、爆炸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近年来,我校矿业工程学科不断

23、开拓新领域,结合学科的难点和国际发展趋向,深入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在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已形成了自身特点和优势,并在采矿和矿物加工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二、培养目标1.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备严谨的科研作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2. 全面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科学理论与技术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对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沿动态有深入的了解,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宽广的专门知识。3. 能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实验手段、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进行本学科方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 4. 具有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矿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4、5.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6. 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的相关要7求。三、研究方向1. 矿 床 开 采 理 论 与 技 术 : 特 殊 矿 床 开 采 、 矿 业 经 济 、 采 矿 系 统 工 程 、 矿 井 通 风与 防 尘 ;2. 岩土力学与边坡工程:矿山地压控制、井巷支护工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爆炸理论与应用、露天边坡稳定性控制;3. 矿物加工理论与技术:微细粒难选矿物加工、低品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物化学提取(湿法冶金) 、节能磨机开发利用、微细粒矿物分级装备、微细颗粒的分散与团聚、矿物加工数学模型

25、及计算机应用;4. 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尾矿综合利用、矿物功能材料、城市矿山开发利用;5. 造块与直接还原理论与技术:新型球团粘结剂开发利用、低温烧结工艺及技术、高品质球团工艺及技术。四、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和导师指导团队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开展学术(科学)研究、组织学术交流、并召集指导团队对研究生进行指导等。研究生导师指导团队一般由包括导师在内的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 3-5 名校内外专家组成,导师指导团队中至少有两名专家应该具有博士导师资格。五、学制及学习年限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制 5 年,学习年限一般为 56 年。六、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26、矿业工程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分要求及学分分配表总学分 42 学分修课学分 30 学分公共必修课 10 学分(其中博士阶段 3 学分;硕士阶段 7 学分)学科通识课与学科基础课10 学分(其中博士课程2 学分)公共选修课2 学分专业选修课8 学分(其中博士课程2 学分)研究环节 12 学分开题报告 1 学分学术交流 1 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 1 学分8学位论文 9 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七、研究环节1. 开 题 报 告 : 以 书 面 及 答 辩 形 式 作 为 开 题 报 告 , 记 1 学 分 , 成 绩 按 通 过 /不 通 过登 记 。应于第 4 学期内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主要包

27、括: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不少于 70 篇) ;研究方案需阐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开题报告须有至少 5 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至少 3 名教授)或博士学位者审定并签署意见,答辩环节至少有 5 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至少 3 名教授)或博士学位者参加,答辩未能通过者,必须重新做开题报告。书面开题报告一般应为 0.81.5 万字。开题报告评审答辩通过后,须完整填写博士、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交学院留存,毕业时归入学位档案。2. 学术交流:须参加 9 次以上学术活动,记 1 学分。

28、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在申请学位前,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交学院备案并记相应学分。3.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必须以书面及答辩形式做论文研究中期进展报告,记 1 学分。中期进展报告就课题的实验方法、数据、结果的可靠性、设计方案初步结论的正确性以及能否如期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等进行答辩,至少 5 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至少 3 名教授)或博士学位者对中期报告进行考核,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中期考核通过后,须填写博士生中期报告及综合考核表交研究生院,复印件和书面开题报告交学院留存。八、学位论文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学位论文的相关要求参照武汉科技大学博士、硕士

29、研究生申请学位取得学术成果的规定 、 武汉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规定(试行) 等文件执行。9矿业工程(0819)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计划表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英文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学院 备注15BA51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the Contemporary Era 32 2 1 马克思主义学院15BA14001 博士生英语 English for Doctoral Candidates 32 2 1 外国语学院博士必修15SA5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S

30、tudy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2 2 1 马克思主义学院15SA51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Dialectics of Nature 16 1 2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必修15SA14001 学术英语听说 Academic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32 2 1 外国语学院15SA14002 学术英语读写 Academic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32 2 1 外国语学院硕士 A班必修15SA14003 科

31、技英语听说 Scientific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32 2 1 外国语学院公共必修课15SA14004 科技英语读写 Scientific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32 2 1 外国语学院硕士 B班必修15SA07002 概率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32 2 1 理学院15SA07004 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 32 2 1 理学院15SD01101 高等采矿学 Advanced Mining Theory

32、48 3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BD01101 矿业系统科学原理与方法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ystem Analysis in Mining Industry 40 2.5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SD01104 弹塑性力学 Elasticity and Plasticity 40 2.5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SD01105 GIS 原理及应用 GIS Principles and Its Applications 32 2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BD01102 岩石力学新进展 New Development in Rock Mechancs

33、32 2 3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采矿工程选修,10 学分15SD01123 胶体与表面化学 Colloid and Surface Chemistry 48 3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SD01124 界面分选原理 Interface Separation Principle 40 2.5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SD01125 高等造块学 Advanced Agglomeration 48 3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位课学科基础课15SD01126 高等矿物加工学 Advanced Mineral Processing 48 3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选修,10 学分101

34、5SD01127 浮选电化学 Flotation Electrochemistry 32 2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BC01121 现代矿物浮选溶液化学 Solution Chemistry of Modern Mineral Flotation 40 2.5 3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BD01121 湿法冶金学 Hydro-metallurgy 40 2.5 3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BD01122 结构化学 Structural Chemistry 40 2.5 4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位课学科基础课15BD01123 泥沙运动学 Sediment Kinematic 40 2.5 4

35、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SX14009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English Academic Writing 32 2 215SX14010 英语演讲 English Speech 32 2 215SX14011 中西文化对比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32 2 215SX14012 应用文体翻译 Pragmatic Translation 32 2 215SX14013 英语六级技巧 Skills of CET 6 32 2 2外国语学院15SX07014 数学建模 Mathematical Modeling 16 1 2 理学院15

36、SX00016 人文修养类课程 Humanistic Training Course 16 1 2 文法学院公共选修课15SX00018 文献检索 Information Retrieval 16 1 2 图书馆2 学分15SY01101 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应用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echniques of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s 40 2.5 4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SY01102 工程数据统计与分析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Data 32 2 4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S

37、Y01103 岩土工程数值计算 Computational Geomechanics 40 2.5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SY01104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 Testing Techniques in Geotechque Engineering 32 2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SY01105 近代岩土工程加固技术 Modern Reinforcement Technique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32 2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BY01101 损伤力学与断裂力学 Damage Mechanics and Fracture Mechanics 32

38、 2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选修课专业选修课15BY01102 爆破理论与新技术 Blasting Theory and New Technology 32 2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采矿工程选修,8 学分1115BY01103 矿山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of Mine 32 2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SY01111 矿物加工实验技术 Mineral Processing Experiment Technology 32 2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SY01112 直接还原与熔

39、融还原 Direct Reduction and Smelting Reduction 32 2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SY01114 矿物分析测试技术 Mineral Analysis Testing Technology 32 2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SY01115 矿物材料导论 Introduction to Mineral Materials 32 2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SY01116 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Fluid Mechanics and Fluid Machinery 32 2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SY01118 矿物加工数学模型与数值计算 Minera

40、l Processing Mathematical Model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 32 2 2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BY01121 分选理论与技术 Dress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40 2.5 3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BY01122 矿物材料理论与技术 Mineral Materials Theory and Technology 40 2.5 4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BY01123 现代矿物加工设备专论 Modern Mineral Processing Equipment Monographs 40 2.5 3 资源与环

41、境工程学院15BY01124 造块理论与前沿技术 Agglomeration Theory and Cutting-edge Technology 40 2.5 4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选修课专业选修课15BY01125 资源可持续利用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40 2.5 4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选修,8 学分15BYJ0101 开题报告 Research Proposal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BYJ0102 学术交流9 次 Academic Communication 115BYJ0103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 Mid-te

42、rm Evaluation 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环节15BYJ0104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 9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必修12矿业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代码:0819 授 工学硕士 学位)一、学科简介矿业工程是一门以地学、数学、力学、化学、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等为基础,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主体的工程科学,核心内容是将各种矿产资源以安全、经济、高效和有利于环境保的方式从原生地开发出来并进行合理、有效和充分的利用。针对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赋存条件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传统矿业开发对环境的破坏,现代矿业工程学科必须广泛吸收相关学科的高新技术,包括现代系统工程和控

43、制理论、非线性科学、信息技术和智能科学、地球物理学和矿物回收化学生物学等,开拓先进的、非传统的矿业开发和利用技术,创造更安全、更高效、更低成本和更少环境污染的矿业开发新模式,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民经济可持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我校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两个二级学科。我校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始建于 1973 年,1983 年获国家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11 年获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14 年获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拥有钢铁冶金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页岩钒

44、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冶金辅助原料研究所、爆炸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近年来,我校矿业工程学科不断开拓新领域,结合学科的难点和国际发展趋向,深入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在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已形成了自身特点和优势,并在采矿和矿物加工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二、培养目标1.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备严谨的科研作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2. 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现状、发展趋势及国际发展动态。 3. 具备运用计算机和先进测试手段的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 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5. 达到中华人

45、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的相关要求。三、研究方向1. 矿床开采理论与技术:特殊矿床开采、矿业经济、采矿系统工程、矿井通风与13防尘;2. 岩土力学与边坡工程:矿山地压控制、井巷支护工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爆炸理论与应用、露天边坡稳定性控制;3. 矿物加工理论与技术:微细粒难选矿物加工、低品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物化学提取(湿法冶金) 、节能磨机开发利用、微细粒矿物分级装备、微细颗粒的分散与团聚、矿物加工数学模型及计算机应用;4. 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尾矿综合利用、矿物功能材料、城市矿山开发利用;5. 造块与直接还原理论与技术:新型球团粘结剂开发利用、低温烧结工艺及技术、高

46、品质球团工艺及技术。四、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指导团队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开展学术(科学)研究、组织学术交流、并召集指导团队对研究生进行指导等。研究生导师指导团队一般由包括导师在内的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 3-5 名校内外专家组成,主要协助进行研究生日常指导工作,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五、学制及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制 3 年,学习年限一般为 23 年;非全日制攻读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 5 年。六、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矿业工程学术硕士研究生学分要求及学分分配表总学分 30 学分修课学分 23 学分公

47、共必修课7 学分学科通识课及学科基础课8 学分公共选修课2 学分专业选修课6 学分研究环节 7 学分开题报告 1 学分学术交流 1 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1 学分学位论文 4 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七、研究环节1. 开题报告:以书面及答辩形式就论文开题作报告,记 1 学分。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1)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14阅读、分析和总结(不少于 40 篇,其中外文不少于 10 篇) ;(2)研究方案,阐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3)研究工作基础,说明具备的研究条件、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48、;(4)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开题报告须有至少 5 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者审定并签署意见,答辩环节至少有 5 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者参加,答辩未能通过者,必须重新做开题报告。书面开题报告一般应为 0.51.0 万字。开题报告评审答辩通过后,须完整填写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交学院留存,毕业时归入学位档案。2. 学术交流:研究生须参加 6 次以上学术活动,记 1 学分。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在申请学位前,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交学院备案并记相应学分。3.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必须以书面及答辩形式做论文中期进展报告,记 1 学分。中期进展报告就课题的

49、实验方法、数据、结果的可靠性、设计方案初步结论的正确性以及能否如期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等进行答辩,至少 5 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者对中期报告进行考核,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论文中期进展报告通过后,须填写硕士生中期报告及综合考核表交研究生院,复印件和书面开题报告交学院留存。八、学位论文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学位论文的相关要求参照武汉科技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取得学术成果的规定 、 武汉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规定(试行) 等文件执行。根据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统一要求,毕业条件除满足学校相关条件以外,申请学位取得学术成果为至少发表 2 篇中文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其中至少 1 篇为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另 1 篇可用武汉科技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取得学术成果的规定所认可的等同于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的成果代替。15矿业工程(0819)学术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英文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学院 备注15SA5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