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会穴的概念及作用八会穴(一)八会穴概念: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精气会聚的腧穴,称八会穴。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四十五难。(二)八会穴位置: 躯干、四肢。(三)八会穴产生中脘为胃之募穴,六腑皆取禀于胃,故为腑会;章门为脾之募穴,五脏皆禀受于脾,故为脏会;阳陵泉为胆经合穴,胆与肝合,肝主筋,且位居膝下,膝为筋之腑,故为筋会;(悬钟)绝骨属胆经,胆主所生病骨,骨生髓,故为髓会;心主血,肝藏血,膈俞位居心俞之下,肝俞之上,故为血会;大杼当项后第一胸椎棘突两旁,第一胸椎称膂骨,又名杼骨,诸骨自此擎架,联接头身肢体,故为骨会;太渊属肺,肺朝百脉,位于寸口,寸口为脉之大会,为中医候脉之处,故门脉
2、会;膻中位于两乳之间,内部为肺,肺主气,诸气皆属于肺,故为气会。(四)八会穴作用: 八会穴的临床应用一般各以其所关而取治,如血病取膈俞,气病取膻中,筋病取阳陵泉,脉病取太渊等。另外,难经.四十五难又说;“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 说明这八个穴位还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热病,特别是由于脏腑,经脉、气血、骨髓病变而产生的内热。词义介绍编辑“八会穴” 是首创于 的一组特定腧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这八个特定腧穴,除了能治疗所在经脉的病症之外,还具有其特殊的治疗效果。如章门为脏之会穴,因五脏皆禀于脾,为脾之募穴;中脘为腑之会穴,因六腑皆禀于胃,为胃之募穴,膻中为气之会穴,因其为宗气之所聚,为心包之募穴
3、等。在临床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八会穴治疗。如脏病取章门,腑病取中脘,各种出血病证取血会膈俞。另外,八会穴还能治疗某些热病。人体中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精气会聚的八个穴位。又称八会穴。难经四十五难 :“经言八会者,何也?然,府会太仓(中脘)、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悬钟)、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膻中)。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 现在临床应用已不限于热病,凡与八者有关的病症皆可据情选用。经外穴名。千金要方:“狂走易骂,灸八会随年壮,穴在阳明下五分。” 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将本穴定于手背侧,鼻烟窝中点(阳溪)下 0.5
4、 寸处。治癫狂,白内障,近视,高血压,中风,卵巢疾患等。八脉交会八穴。标幽赋:“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 见八脉交会穴条。附八会穴歌诀:血会膈俞气膻中,脉会太渊筋阳陵,骨会大杼髓绝骨,脏会章门中脘腑。名称 八会穴 经属脏 章门 肝经(在侧腹部,当第 11 肋游离端的下方)腑 中脘 任脉(前正中线上,脐上 4 寸)气 膻中 任脉(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血 膈俞 膀胱经(背部,当第 7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筋 阳陵泉 胆经(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脉 太渊 肺经(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骨 大杼 膀胱经(背部,当第 1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髓绝骨(悬钟)胆经(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 3 寸,腓骨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