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学明德-海纳厚为”校训诠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737280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学明德-海纳厚为”校训诠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学明德-海纳厚为”校训诠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学明德-海纳厚为”校训诠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学明德-海纳厚为”校训诠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学明德-海纳厚为”校训诠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广学明德 海纳厚为”校训诠释黄传生(广东海洋大学)1 “广学明德、海纳厚为”的渊源与内涵“广学明德、海纳厚为”作为广东海洋大学的校训,是分别以广东海洋大学的中文简称“广海”两字作为句首字,“广海”特指立足广东的海洋大学,以区别于其它海洋类院校,同时“广海”也有“立足广东,面向海内外”的含意,反映出学校的定位。“广、海”嵌入其中,既有“广味”,又有“海味”,体现出广东海洋大学的地域特征,也彰显出学校的海洋特色和纳海本色。“广学明德,海纳厚为”中有关词语渊源流长,底蕴深厚,立意深远,但尚古不囿古,重在出新。广学“广学”两字早在三字经、八大人觉经和四十二章经等典籍中就有出现,如“若广学,

2、惧其繁。”、“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等。“广”除指广东外,还有广博、广大、广泛、推广、广求、广播等涵义。“学”有学识、学问、学术、学科、学校、学者、学生、学习、教学、求学、治学等含义。“广学”则有广博的学识、宽广的学科、广大学者与学生、广泛地学习、广求学问、广授学术、广积学识、广播知识、广施学力等内涵。明德“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德”,据辞海注释:德包含着德行(道德、品行)、德操(德行、操守)、德政( 措施、政绩)、德望(道

3、德、声望)等广义解释。“德” 也指事物属性、规律和品性,如国 故 论 衡 语 言 缘 起 说 中 的 “实、德、业三,各不相离。”第 2 页“明德”主要含义为:光明正大的品行、清正廉明的操守;明志修德明志立身、修德养性;明识事物的属性和规律、明达事理等。海纳“海纳”出自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北周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上则云布雨施,下则山藏海纳”等。“海纳”有多方面的内涵:广纳百家、广采博收、大招厚揽等。如:以大海般的胸怀广揽厚纳来自海内外的贤士才杰及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等;大气度地容纳。如:以大海般的气度兼容并包,尊重差异、宽和个性等。谓宾倒置:纳于海。从海洋(

4、包括自然海洋和知识海洋)中广采博纳知识财富,从探索和开发海洋中获得新知和成果等。引申义:博学、好学、勤奋、包容、团结、和谐、宽和、开放 、国际化、个性化、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等。厚为“厚为”是一个合成新词,但多种字典对“厚”和“为”都有详述的解释。“厚”作形容词或副词,有深厚、厚重、厚实、踏实、扎实等含意;作动词有推崇、重视、优待等含义;作名词有财富、利润、价值等的涵义。另“厚”即“笃”也,有 坚 持 不 懈 、 忠 贞 不 渝 、 坚 韧 不 拔 、 持续不断、自强不息、踏踏 实 实 等引申义。“为”即作为、有为,指成绩、成就、成效、效用、建树等。根据上述释义,“厚为”作如下理解:厚实的作为、

5、丰硕的成果、深厚的建树、雄厚的实力,扎实的功底和有效的作用等。 重视作为、厚对利用、重重有为、持续作为、厚产成果、人才辈出等。广学明德、海纳厚为“广学”、“明德”和 “海纳”虽源远流长,但合成“广学明德”、“海纳厚为”后都成了全新的四言词语,体现出传承与创新的统一。经检索查新,两词句在先前的网络和文献中也未曾出现过,独具新颖性,避免了国内校训用词重复雷同的诟病,令人耳目一新。综前所述,“广学明德,海纳厚为”连贯起来,作如下意译:广学博识,明志修德,海涵包容,纳取致用,深厚作为。2 “广学明德、海纳厚为”中的辩证关系第 3 页广学与明德的关系学德并重“非 学 无 以 广 才 ,非学无以明识,非学

6、无以立德”、“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等都体现了学的重要性,所以要广学。术业有专攻,广学以求通。广学并非泛泛地杂学,广学是为了深入,一门精通,然后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到其它领域,达到“一理通、百理彻”,最终明德,明识事物规律属性,明达事理。可见“广学”是“明德”的前提和过程,“明德”是“广学”的目的和结果,无“广学”难以“明德”,“广学”不“明德”,将前功尽弃。不 学 无 术 , 有 心 无 力 , 有 德 也 难 以 施 展 抱 负 , 想 干 事 也 做 不 了 事 , 甚 至好 心 办 坏 事 。 学 而 无 德 , 心 术 不 正 , 助纣为虐,学得越多,贻害越大。可见学与德不能偏

7、废,学德并重,内外兼修,才能品学兼优。学与德的关系也是学校与德育的关系。学校教育,德育为先,该思想在校训中也得到了体现,反映出学校对德育的重视,不缺“德”。海纳与厚为的关系知行合一海纳厚为,海纳即博学,是知的问题;厚为是指行而有果,是行的问题。以行求知,以知引行,学中行,行中学,循环无止境。纳于知,重于行,致于用,贵于为。人不能只做知识的容器,要发挥智慧的作用,把知转化为力量,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通过行来丰富知、提升知、匡正知。知不经利用,一文不值;科学利用,价值千金;错误利用,赔本折兵。知的利用过程就是行的过程,利用效果如何,“为”是标准,正面的是有为的作为,负面的是不作为或胡作非为。

8、厚为不仅重视知转化的过程,更在乎知价值的最终实现效果。知而不行,行而无果,知也白费,行也虚行。海纳致用,笃行厚为,才能实现手段和目标的统一。海纳百川,又通过海水的蒸发形成雨水来反哺百川,循环生息。纳与为也是一对辩证关系,彼此相存相依。只纳取无释放,不被撑死也会被胀破。光为而不纳,消耗殆尽,终会枯竭而亡。纳而不为,犹如一个工厂光有原料输入,无产品输出一样,无以为继,难能致远。有纳有为,生息循环。海纳厚为,才能共繁同荣。广学明德与海纳厚为的关系人文精神与科学态度的统一广学明德体现的是人文精神,海纳厚为表现的是科学态度。广学明德是海纳产生厚为的精神指引和思想保证。反过来海纳厚为又是匡正、完善和补充广

9、学明德内涵的实践。广学明德侧重于求学做人,海纳厚为着眼于做事成事。海纳的目的不是助纣为虐和胡作非为,而是造福社会;在做事中不借机中饱私囊,做成事后,对得起天地良心而不出事等,这正是广学明德要解决的问题。做学问、搞研究需要借鉴海纳前人的成果,才能站在巨人的肩第 4 页膀上以更高的起点、更宽广的视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可以少走弯路和节省时间精力,避免重复劳动。不海纳连别人的肩膀在哪里都不会知道,谈不上高瞻远瞩,自然也谈不上建树和创新。海纳百家,博取众长,又自成一家。学习别人的东西固然重要,但创造出新的东西让别人来学习更加重要,尤其研究型大学更应如此,否则,在激烈的竞争中难有作为和地位。光纳而不为,

10、不会有作为。小纳少为,多纳小为,都不是大作为。广纳多为重为,才是大作为,才能称得上厚为。 因此,既要海纳,又要厚为。这是一种有作为的治学之道,是一种会干事能成事、能创业可成业的必然之路,更是一种可贵的科学态度。广学明德、海纳厚为与广东海洋大学的关系门当户对广东海洋大学以“海洋使命、海洋特色”为发展战略,发扬“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大学精神,实施人才强校方略,致力培养“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高级专门人才等。“广学明德”是儒家思想精髓和德性文化精华的高度反映,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海纳、纳海都与海洋息息相关,广海的海洋特色和纳海本色都得到彰显。“厚”具有坚贞不渝、持续不息、孜孜以求和一心

11、一意等的含义, “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大学精神和“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三能人才特征在“厚为”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原校训“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内涵在“海纳厚为”中也得到了传承反映。可见,“广学明德,海纳厚为”是广东海洋大学精神、办学理念、学校特色与本色、培养目标和文化传统等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尤其“广、海”两字嵌入其中,更具针对性。尽管“广学明德,海纳厚为”也可以在其它学校或其它领域使用,但没有在广东海洋大学使用那么准确和贴切。由于是根据自身特点度身定造,广东海洋大学使用起来自然恰如其分和实至名归。3 校训的特色特色是指独特和出色。首先具有独特之处,其次是品质出色。特而不色,视为怪

12、异。色而不特,则视为俗。特色校训主要表现在新颖性、针对性和适应性上。“广学明德、海纳厚为”中的两词先前并没在网络和文献中出现过,又是首次在校训中使用,避 免 与 他 校 雷 同 。 另其中的“德”又作事物属性、规律和事理的含义使用,这也不多见。尽管国内多所海洋院校都用“海纳百川”作校训,但是它们的主要使命是“纳海”而不是“纳川”,即从海洋中纳取知识和财富,而不是从“川”中纳取。 “海纳”连接“百川”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其中的“海纳”就是海纳,不具有“纳海”的含义。海纳不带宾语,谓宾倒置才体现出来,才具有纳海的含义。可见“海纳百川”的“海纳”是作“广泛吸纳”的含义使用,但 “海纳厚为”中“海

13、纳”又作谓宾倒置的“纳于海”第 5 页含义使用,一语双关地把海洋特色和纳海本色点睛出来,具有非常独特的一面。“广 学 明 德 、 海 纳 厚 为 ”不 仅 把 校 名 简 称 嵌 入 其 中 , 而 且 把 学 校 的 学科 特 色 和 办 学 本 色 同 时 熔 于 一 炉 , 体 现 出 鲜 明 的 个 性 , 让 人 易 识 别 , 易 记忆 , 且 不 易 被 人 模 仿 抄 袭 , 具 有 良 好 的 自 我 保 护 功 能 。只要学校的所在地在广东,海洋使命不动摇,海洋特色不淡化,不管学校以后使用什么名称,用起来仍然不会牵强,仍然是名正言顺和恰到好处。同时,“广”字不作“广东”来理解,“海”字不作“海洋”来解读,用“广”、“海”其它涵义,“广学明德,海纳厚为”仍然是一条完整和完美的训言,不仅适合于学校, 也适合于其它领域,应用范围更广。可见,“广学明德,海纳厚为”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适应性,使校训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得到了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