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指导读整本书(张承腾).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731607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导读整本书(张承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指导读整本书(张承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指导读整本书(张承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指导读整本书(张承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指导读整本书(张承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漫谈读整本书,南日中心小学 张承腾,一、整本书阅读的提出,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语文课程标准,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是的,读好书,就像结交了良师益友,使我们获益匪浅;读好书,就像沐浴在温暖的春风里,使我们心旷神怡;读好书,就像找到了快乐的源泉,使我们领悟到快乐的真谛!,二、整本书阅读的界定,整本书阅读是相对于现行小学

2、语文教科书中单篇课文的阅读而言的,其所提供的阅读材料的长度、宽度与厚度,是单篇文章阅读所无法实现的。整本书阅读课程是以儿童文学整本书为阅读材料,通过有效的暗读指导和班级读书会这一组织形态实施的一门课程。,三、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叶老认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而他一贯重视的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所以,他的整个语文教育思想都是以养成习惯,培植能力,训练技能为目标,最终通过教师指导(教给方法)使学生自己能够学习。,1.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通过课外阅读,他们接触到大量的书籍,在书的海洋中自由翱翔,获取营养,让他们养成了

3、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视野得到扩展,从而在语文学习中就会游刃有余,提高成绩。,2.有利于适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打破应试教育的局限,在新课改之前,语文考试内容都是一些文学基本常识的识记,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出来的学生像一只只受伤的小鸟,失去了飞翔的能力。而“读整本书”正针对了这种时弊,适用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现在的考试内容不仅仅是文学常识的考察,还有学生创新能力的考察,题型比较活跃,学生发挥的空间比较大。,3.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形成整体观念,假如学生仅仅读了三国演义的某一章节,而没有读整本的三国演义,那么他就不会形成对该名著的整体观念,对该名

4、著也不会有深入的了解,对该名著的作者也不会全面的了解,这样学生思考问题就会比较片面,不利于学生整体思维的形成。,四、整本书的选择,叶老提出“学校里课程的设置,通常根据三种价值:“一种是实用价值,一种是训练价值,一种是文化价值。”整本书阅读作为学校语文课程实施的一部分,可以从三个 角度进行选择,一是能够增进学生知识的,一是能够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是能够开启智慧,启迪心灵,传承文明的。这是选择整本书的总体原则。虽然能够分出三个角度,但选择的书往往兼而有之,根据需要确定读的方向就是了。,要选择适于儿童阅读的书,要选择儿童喜欢读的书。培养了阅读兴趣,形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以后,可以选择对学生而言有点儿

5、难度的 书。,一二年级适合阅读图画书,或标准拼音的文字书,因为低年级自己的能力有限,更多的时候是老师大声给学生朗读,所以数量反而会更多一些,一学期阅读的图画书可能有十几本。,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特点: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识字少,因而阅读能力相对偏弱。但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富于幻想,所以可以给这个阶段的孩子推荐适合他们读的童话故事、寓言、成语故事、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书籍。同时,还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给他们推荐相关的读物。,三四年级正是积累的时候要多看书培养阅读意识才好,世界名著都可以有一定阅览了,三四年级为了培养良好的习惯,为了教给方法,可能阅读的速度会慢一些,选的书也会少一些。,三、四年级在小学

6、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级的起始年级,同时,三、四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三、四年级又是一个不稳定的阶段,这时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既没有低年级孩子天真,也不如高年级孩子懂事。,五六年级的学生,孩子的抽象思维进一步发展,能够从多种角度看待一个问题。此时,孩子在阅读方面会表现出一定的倾向 : 1.对知识相关的书籍产生兴趣 2.对人类的历史感兴趣 3.欣赏抒情文学 4.阅读以友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5.阅读侦探、推理小说 6.阅读科幻小说 处于合理思考期中间阶段的五六年级的小朋友们,会开始对人类的一生以及命运表示关心。因此他们会好奇人类已经过去的

7、历史以及尚未到的未来,此时他们会喜欢阅读以历史为主轴的小说。,五、整本书阅读的策略,一、制定课外阅读书目 1绘本推荐阅读篇目 2.整本书阅读篇目结合教材特点和课本中的课外书屋,我们确定了每个年级的主题和阅读篇目: (1)二年级下册:从图片到文字的过度阅读。 (2)三年级主题:相信童话,慢慢长大童话阅读 (3)四年级主题:科学阅读,阅读科学。 (4)五年级主题:经典阅读,阅读经典。 (5)六年级主题:做一一个会思考有独立见解的公民。,二、归纳出整本书阅读的阅读方法指导得法课内,得益课外,这是我们遵循的最重要原则。方法归纳如下:1.阅读整本书,首先要了解与这本书相关的信息:先去关注书名、作者、译者

8、、目录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阅读一本书。,2.阅读一本书,我们采用多种阅读方法相结合。一本书的精彩不仅是它所反映的主旨,更是在于作者在突出主旨而在细节方面的描写与铺垫,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把略读和精读结合。,3.读书是培养兴趣,增加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为了能够更好地整理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我们要提倡他们可以适当地在阅读的过程中做读书笔记。这样,学生一边阅读边把一些精彩的词汇、语句、段落整理下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此外,学生可把自己思考或者感受的东西写下来。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文笔,为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三、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基本流程及操作策略,1.导读的策

9、略。 (1)观察封面,猜测故事。 (2)提出问题,设置悬念。 (3)精彩片段,大声朗读。,2.交流的组织策略。读书交流是读书后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组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既能够感受到学生读书的效果,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分享读书的心得体会,感受阅读的乐趣。最为关键的是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能够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这样的示范作用比我们教师引导和要求要有效的多,更容易使学生的阅读习惯内化为自己的主动行为,提高阅读的实效性。,3.推进的策略。一本书读至最后一页,并不意味着阅读的结束,也不能把一部作品讨论交流的结束当作活动的中止。相反,我们认为,此时,学生由于观点的碰撞、心得的交流而获得了崭新认识的生长可能,其阅读体验正激发起新一轮波峰。教师应该把握这一时机,巧妙整合资源,进行拓展延伸,顺势将阅读活动进一步引向更为广阔的时空,让阅读呈现推波助测后浪赶前浪的理想态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