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气象灾害,气 象 学,下一页,气象灾害的定义,气象灾害的主要类型,气象灾害的基本特点,气象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气象灾害一般对策,进入,进入,进入,进入,进入,结束放映,一、气象灾害的定义,1、狭义气象灾害:短暂的异常天气现象所引起的灾害现象与过程。即大气的各种物理现象和运动变化引起的灾害,如暴雨、冰雹、风灾、旱灾、酷热、寒流等。2、广义气象灾害:除上述的灾害外,还包括气候变化引起的天气异常所产生的灾害现象和过程。天气异常时异常的天气现象就会增多。,下一页,一、气象灾害的定义,3、其他定义: (1)灾害性天气:对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命财产有严重危害的天气。如:寒潮、霜冻、台风、大风、暴雨、
2、冰雹等。 (2)农业气象灾害: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受抑制,产量显著下降的不利天气气候条件的总称。如:旱、涝、低温、霜冻等。 (3)气候灾害:狭义指气象灾害,广义指长期的气候异常趋势,二者常互用。,返回,二、气象灾害的主要类型,1、气温异常灾害:酷热、寒潮、低温、霜冻、干热风 2、降水异常灾害:干旱、暴雨、冰雹、暴风雪、连阴雨、湿害等 3、气流运动异常:大风、台风、龙卷风等 4、光电异常:雷电等,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返回,三、气象灾害的基本特点,1、经济损失最大,2、波及面积最广,3、地带性特点突出,4、周期性和季节性很强,地震灾害死亡的
3、人数最多,气象灾害不仅死亡人数比较多,且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仅旱、涝、台风三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5,其中旱灾占15、涝灾占40、台风占20。1987年我国仅水灾一项损失就达到87.4亿元。而且,气象灾害还与地震、太阳活动一起称为三大控制性灾害,即许多的自然灾害都可以源于气象灾害。,1、经济损失最大,返回,地貌灾害的分布面积虽然很广,但相对而言,除个别地方外,大分布地区的地貌灾害的程度都很低,即灾害现象分布广泛,而结果不一定很严重。气象灾害则不同,它分布面积十分广泛,而且每个地区都有发生严重气象灾害的可能,只是气象灾害的类型不同而已。如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都可以波及很
4、大区域。,2、波及面积最广,返回,3、地带性特点突出,气象灾害是最具有地带性规律的灾害。寒带有寒潮;温带有暴雨、干旱等;热带有台风、暴雨等灾害。 (1)温带气象灾害类型最多,损失较大,而热带气象灾害比较单一 (2)北半球气象灾害多,沿海也多,季风区多;内陆气象灾害单一 (3)旱一片、涝一线,台风则是运动的灾害,返回,4、周期性和季节性很强,(1)周期性灾害:有规律的重复出现,具有预先决定的周期性和位相。所以有些气象现象可以进行预报。 (2)非周期性灾害:某些灾害则是几年一遇,几十年一遇的,没有太强的规律,进行预报的难度是很大的。 (3)准周期性灾害:规律性较差,以差不多同样的频率和周期反复发生
5、,如季风、雨季、太阳黑子的活动等,可以进行部分的预测分析和预报。,返回,四、气象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一)天文因素 1、太阳辐射假说许多学者研究都确定了太阳活动的短周期规律性,特别重视11年和22年的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据研究,太阳黑子活动强烈的时候,经向环流活跃,南北气流交换频繁,冬冷干燥;太阳黑子活动弱的时候,纬向环流活跃,南北气流交换少,冬暖湿润。,下一页,2、科罗尔米兰科维奇假说科学家认为:地球作为一个行星,它对于太阳的位置和它的运动轨迹的几何形状都会发生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也会发生变化。已经证明有三个主要的天文因素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都是以周期的方式表现出
6、来的,即: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周期96000年):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圆形,而是椭圆形,在一个96000年的周期内,地球轨道可能从一个圆形椭圆形圆形。,下一页,岁差的变化(周期21000年):就是每年地球离太阳最近处(近日点)时间的变化。现在的近日点的时间是1月,经过10500年,近日点时间就会在7月。 黄赤交角的变化(周期40000年):是地球自转轴倾斜角度的变化。黄赤交角的变化范围是21392436黄赤交角越大,冬季和夏季的差异就越大。 这三个因素都可以引起地球气温的变化,一般为12其主要的影响在于对地球上冰期和间冰期的影响,影响到冰川的进退演化。,下一页,3、宇宙线增强事件
7、的影响有人认为,宇宙线大的地面增强事件(GLE)和亮新星对地球表面的气温有影响,同时还会伴有降水的异常,从而引起旱涝灾害。我国一般而言,大GLE事件后水灾相对严重一些,亮新星事件后,旱灾严重一些。 4、行星的运动由于太阳系行星运动各自有自己的周期,不同周期的行星在地球表面具有相对的对应区域,即“行星对应区”。不同的行星具有不同的对应区,而这种行星对应区正是气候异常与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区域。,下一页,(二)地球大气因素 1、地磁场的变化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地磁强度减弱,气温会增高;地磁强度增加,气温会降低。 2、大气透明度的作用这些改变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臭氧、尘埃和水蒸气的含量变化而产生的。(
8、1)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将导致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的增强,引起气温升高。(2)臭氧:臭氧位于3050公里高度的平流层顶部,臭氧的增加会导致气温的升高。,下一页,(3)尘埃:火山喷发使得在平流层的下部形成尘埃的帷幕,因此它可能导致气候的变冷。火山喷发引起气候变化所持续的时间可能比较短,它的作用仅限于小的气候波动,但影响可能是巨大的。印尼的马荣火山,1991年我国的大水。(三)人类活动的影响 1 、CO2的温室效应:能源的燃烧等。 2、化学产物的影响(臭氧):特别是一些家庭喷雾器、制冷设备喷出的氟氯甲烷等,它在平流层中由于光分解作用产生大量的氯离子,并使大气层中的一些臭氧破坏。,下一页,3、飞行器的
9、污染:飞行器尾气给高空大气层带来了一些它本身没有的化学物质,使臭氧有少量增加;较为严重的是飞机排放到大气层中的水蒸气,当达到一个相当数量后,就可能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重要的影响。 4、森林减少的生态效应:如,森林增减10,降水量将有4的增减。,返回,五、一般对策,对于气象灾害,很多的时候,我们只能被动的接受。因为我们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还无法对这些灾害进行控制,有些灾害我们甚至对它的形成机制还不是很清楚,还在研究之中。但是,灾害虽然无法进行控制,但我们却可以对灾害的后果进行预防,尽力避免灾害造成的损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下一页,1、准确预报利用人类现在掌握的各种技术,进行准确的预报,是进行有效避害的重要手段。但这也是很困难的。 2、科学避险对于一些灾害,我们已经知道了它的危害和特性,但我们在避害的时候,做法不科学,又增加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如:闪电。 3、合理应对采取一些合理的行政干预的措施,建立一些应急预案,防止灾害损失的发生。如台风、霜冻等。,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