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课)主讲人:崔拥军内黄县司法局主讲内容:依法治国总纲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总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回答一个问题:党大还是法大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脉络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脉络毛泽东时期 邓小平时期 后邓小平时期建国初期暨毛泽东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大革命时期,以斗争为主。改革开放时期暨邓小平时代是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以江泽民总书记、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提出以德治国;跨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
2、理念 。加快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历史脉络回答一个问题:党大还是法大?1、 “ 党大还是法大 ” 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在我国,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2、我们说不存在 “ 党大还是法大 ” 的问题,是把党作为一个执政整体而言的,是指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而言的,具体到每个党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就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不能以党自居,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三、 总纲: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本质要求和重要
3、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依法治国涵盖了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性质方向、根本保障和总目标、总路径、总任务、总布局等各个方面。于 2014年 10月 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决定的中央全会第一次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之际召开的一次专门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重要会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大基础依法治国的基础1、1、于 2014年 10月 20日至 23日在北京召开。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
4、、同时十九大报告中,十四个坚持第六项就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3、还有在这次中央和国家机关改革中成立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 。四、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u1、 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u2、 总蓝图: 涉及统筹推进 “ 五位一体 ” 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 “ 四个全面 ” 战略布局等各个方面的庞大系统工程。u3、 正确方向: 我们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旗帜鲜明地表明,要毫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方向,毫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u4、 总抓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是各项工
5、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五、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五、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道路。道路。总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管总的,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道路问题不能含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法治道路。 “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 ” 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关键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
6、社会主义法治理论。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为解决主要矛盾提供法治保障。六、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总论: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首要的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强化监督责任,提高监督实效,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7、,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力的队伍保障和坚实的物质经费保障。l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求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l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活动的基本准则,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l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主题,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的基础。1、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七、深化依法治国实践2、依法治国近期目标: 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到 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
8、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3、依法治国指导方针: 科学立法、严格守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既涵盖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主要环节,又明确了每个环节的重点要求,指导形成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格局。2018年 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八、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1、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2、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总论: 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演示完毕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