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戏曲发展简史.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724696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戏曲发展简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戏曲发展简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戏曲发展简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国戏曲发展简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国戏曲发展简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戏曲欣赏,中国戏曲欣赏,中国戏曲发展简史,2015 -9,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起源于原始歌舞。,先秦”乐舞”。(表现采集、狩猎、农耕、战争生活) 秦汉”散乐”。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戏” ,泛指所有的乐舞、技艺、魔术等,有的来自民间,有的传自域外。以蚩尤戏、东海黄公为著。 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 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起源于原始歌舞。

2、,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 ” (在宋朝的一些大城市,有固定的娱乐场所,人们称之为瓦舍。在瓦舍中,有用图文装饰的栏杆围成的供表演的场地,称为勾栏。 );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 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 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又叫元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 宋元南戏,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 南戏,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

3、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 元杂剧,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大的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北杂剧的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 明清传奇,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其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 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 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5、明代四大声腔

4、,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的合称。 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6、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 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 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亭榭变为了茶肆歌台。,7、徽班进京,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

5、八十寿辰,三庆班进京献艺,带来了与昆曲截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 之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戏班相继进京。 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8、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 京剧形成,继四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 徽、汉皮黄在京城和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京剧。,9、京剧的第一个鼎盛期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形成后不久,即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繁盛期,时间在清同治、光绪年间。 当时出现了一批

6、优秀的京剧演员并在此时引起了宫廷官方的喜爱。宫内优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它艺术上的成熟。,10、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20世纪初的新思潮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京剧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繁盛期。 这一时期京剧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优秀京剧演员的层出不穷上。而且,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流派产生最多的时期,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麒(麟童)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等。每个流派的创始者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文学的繁荣期。 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

7、。,10、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10、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10、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10、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10、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11、京剧的第三个鼎盛期 20世纪50年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处处呈现出万象更新之貌。京剧也因此迎来它艺术上的春天。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1959年前后,它的艺术生命又到了第三个顶峰。 这个时期的繁荣是以演员阵容的强大,梯队的完整为标志的。白蛇传、将相和、穆桂英挂帅、野猪林等优秀剧目的出台,也将京剧文学的发

8、展推向了一个高峰。,12、新兴地方戏的产生 越剧、评剧、黄梅戏等,20世纪初,一批新兴地方戏开始在各地戏曲舞台上出现,包括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它们均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极为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进入城市后,它们吸收京剧、梆子等老剧种的艺术营养,表演上得以成熟。,13、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毛泽东为之题词“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以后便成为戏曲发展的指导性方针。即要求戏曲艺术既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又要求各个剧种在自由竞赛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4、京剧现代戏汇演举行,1964年,北京举行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共推出35个剧目。 其中著名的有红灯记、芦荡火种、奇袭白虎团

9、、智取威虎山、黛诺、六号门、红嫂等。 这是京剧编演现代戏的一次成果展示。,15、戏剧梅花奖设立,为表彰戏剧优秀演员而设立的奖项,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 1983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全国性戏剧演员评奖活动。,16、中国京剧节,1995年11月在天津举行了第一届中国京剧节,设立金、银、铜三类奖项,推出一批优秀京剧剧目。其中获奖的剧目有曹操与杨修、狸猫换太子、岳云、西施归越等。 以后每三年举办一届:98年在北京的第二届01年在江苏的第三届04年在上海的第四届07年在山东的第五届11年在湖北的第六届,本章小结,中国戏曲发展脉络,起源(原始歌舞),最早成熟形式(宋元南戏),两个繁盛期(元杂剧 明清传奇),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京剧三个鼎盛期(同治光绪 民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1959年),新兴地方戏的产生(越剧 黄梅戏),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1951年),中国戏剧梅花奖设立(1983年),中国京剧艺术节(1995年第一届),京剧现代戏汇演(1964年),青京赛 学京赛 少京赛 青研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