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恐龙知识.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720903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恐龙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恐龙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恐龙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恐龙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恐龙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翼手龙:翼龙在分类上并不真正属于恐龙,而只是恐龙的近亲。翼手龙是翼龙中的晚辈,它们的个子一般较大,最大的一种翼达 15 米。与它们的先辈喙嘴龙类不同,它们基本上没有尾巴,颈较长而灵活。喜马拉雅鱼龙: 一种大型海生鱼龙,全长约 10 米。颈部消失,长而尖的头部与身体连成了一条线。鱼龙是当时凶猛的海洋生物。谁也不知道鱼龙是怎样从陆地返回大海的。 隙龙 样子像犀牛,却能跑得和马一样快。 三角龙 活到最后的恐龙之一。马门溪龙:脖子最长的恐龙。梁龙:尾巴最长的恐龙。原角龙:角龙类中的原始种类。无齿翼龙:翼手龙的一种。它不能长时间的振翅飞行,要借助高空气流的滑行飞越海洋。休息时,可能像蝙蝠那样用后肢倒挂在

2、树枝上,也能收拢翅膀用四肢在地面作短距离爬行。肯龙:剑龙的一种,全长 4.5 米,身高 1.5 米。论个子,只跟现在的水牛差不多,与“标准”的剑龙相比,它不光是个子小,背上的骨板也显得狭窄尖长,从腰部到尾端变为尖细的骨刺。在臀部的两边,还有一对横向伸出的大角。圆顶龙:长 18 米,体重 18 吨。以植物树叶为食。 盔头龙:冠顶甲炝 (长的很搞笑.) 副龙栉龙:的头冠长在鼻骨上,充满了通道,空气从鼻孔吸入,经过这些通道才能到达肺部 禄丰龙:身长 5 米,站立时高 2 米多,比今天的马大不了多少。它的某些行为与今天的蜥蜴很像腔骨龙:长不过 3 米,臀高约 55 厘米,是一种中小型食肉恐龙。它的主食

3、是些小型哺乳动物,也可能会袭击那些大型的食草恐龙。恐爪龙:一种极具杀伤力的中小型恐龙,全长约 4 米。 棱齿龙:种善于奔跑的食素恐龙。鸭嘴龙:一种食草恐龙。包头龙:包头龙连眼睑上都披有甲板,真正地将整个头部都包裹起来。 霸王龙:全长 12 米,站立时头部高约 5.5 米。整个身体好像是专为袭击其它恐龙而设计的。 贵州龙:它小脑袋、长脖子,身体宽扁,很像后来出现的蛇爪,能像鳄鱼一样匍匐前行。它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里,宽大的脚掌及细长的尾巴很适于在水中游泳。与其它幻龙一样,也喜欢吃鱼及小型水生动物。赖氏龙:是一种带顶饰的鸭嘴龙。 似鸵龙:一种中小型食肉恐龙。龙栉龙:也称为蜥冠龙,一种有顶冠的鸭嘴龙类

4、。 恐鳄:长约 15 米,仅头部就长 2 米多,比一个高个子的成年人还要长许多。 冥河龙:全长约 2.4 米,高约 1 米。体型和习性都很像今天的野山羊。 肿头龙:活在 6700 万年前。重爪龙:全长 9 米,高约 3.6 米。头部扁长,口中长满细齿,头型很像鳄鱼,前肢强壮,有三只有力的手指。特别是拇指,有一个超过 30 厘米长的钩爪。它喜欢吃鱼。中华鸟龙: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 ,后来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因而更名为鸟龙。它的骨架大小有 1 米左右,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后腿较长,适宜奔跑,全身还披着一层原始绒毛。长期以来,对于鸟类是不是恐龙的后裔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

5、,中华龙鸟的发现提供了一定的证据。索它龙:它的背部有甲龙一般的背甲,有庞大的身躯。 准噶尔翼龙:种处于进化中间型的翼龙。 剑龙:典型的食草恐龙,全长 7 米,如果算上骨板的高度,身高可达 3.5 米。大脑只有一个核桃般大小。颈部沿着背脊直至尾巴中部,排列着两排三角形的板块,尾端有两对牛角状的尖刺,这是它的武器,到目前为止,谁也不知道这些骨板的真实用处。虚骨龙:型食肉恐龙,全长 2 米,身体也就和一只羊差不多大小。身体轻盈小巧,尾巴又细又长。 细鄂龙:身体结构像鸟,是一种袖珍恐龙。吃些细小的动物,如蜥蜴和昆虫之类。 角鼻龙:一种凶残的食肉恐龙。始祖鸟: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鸟类之一。大小如乌鸦,体覆羽

6、毛,有长长的后肢和尾椎骨,吻部呈三角形,嘴内有牙齿,双翼前部边沿保留有指爪,能明显看出爬行动物的形态,从骨骼构造上看与小型食肉恐龙极为相似,所以有人认为鸟类是恐龙的后代。不管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恐龙时代结束之前,已经好多种鸟类出现了。槽齿类生活在三迭纪,现分为古鳄亚目、假鳄亚目、副鳄亚目和南漳龙亚目等四个亚目。假鳄龙是恐龙和鳄类的祖先类型,体形不大。植龙比假鳄龙大,看起来像鳄鱼,可和鳄鱼绝对没有一点关系,它们在三迭纪中期就彻底绝种。注意它的鼻孔在头顶。恐龙自三迭纪出现到白垩纪灭绝,它们统治地球达整整一亿三千万年之久。禄丰龙 发现于中国云南禄丰,故名。生活在三迭纪,

7、长 6 米、高 2 米,植食性。蜥臀类,为后来巨大植食性恐龙的祖先。小鸟龙 兽脚亚目,侏罗纪,长 2 米,后肢发达,行动迅速。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有这恐龙。 似鸟龙 兽脚亚目,白垩纪晚期,前肢很小,没有牙齿,长 2 米,像驼鸟,所以又称之为驼鸟龙。 巨大一族 这类恐龙一般在湖沼区生活,长颈是为了更好地获取食物。另在它们的骨盆脊椎上有一个神经球,有人认为是第二大脑,负责身体后段的动作。 合川马门溪龙发现于中国四川,蜥脚类,植食性。长 22 米,高 3.5 米,重 40-50 吨。 盘足龙、蜥足类,植食性。足像圆盘,长 20 米左右,现在研究表明它们可能并不生活在水中。 巨大恐龙一般都生活在侏罗纪,这

8、与该时期气候炎热潮湿、植物繁茂有关。这类恐龙一般都在水中生活,也有陆生型的。 雷龙 生活在侏罗纪,蜥脚类,植食性恐龙。长逾 24 米,重约 30 吨,颈很长,可在水中吃到岸上的植物。由于巨大而沉重,因此它们一般都呆在水中,这样可依靠水的浮力来减轻体重对足部的压力。一般地讲巨大恐龙都有类似雷龙的这些个特点。腕龙 侏罗纪,蜥足类。体长 24.4 米,重 55 吨,是最重的恐龙之一。 王龙骨架化石鸭嘴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属鸟臀类恐龙。身长从 3 到 12 米,植食性。典型的鸭嘴龙。是水陆都能适应的恐龙。 棘鼻青岛龙。头上那个东西真不知是干什么用的。 角龙亚目出现在白垩纪晚期,属鸟臀类,植食性。这类恐

9、一般都有各式各样的角,颈部都有一圈骨质“披风”,显得威风凛凛,很漂亮!原角龙 无角,是各类角龙的始祖,体长约 2 米。秀角龙,开始有只小角了体长 2 米多。 独角龙 那角已很大,眼睛上也出现了两个小的,体长 3 米。 三角龙 听名字就知道了,体长已达 6.1 米。 戟龙 好多角呀!光是脑袋就长 2 米。 三迭纪时,一些刚刚来自水中的爬行动物又重新回到了海洋,并逐渐失去了在陆地生活的绝大部分能力,体形又逐渐演变为鱼形,但肺呼吸功能却仍保留着,且在陆上产卵,成了水生的爬行动物。 孙氏南漳龙(上)和湖北汉江蜥( 下),发现于湖北,三迭纪时生活在浅海区的爬行动物。幻龙(上) 和楯齿龙( 下)是另两种生

10、活在浅海区的爬行动物,前者可能是蛇颈龙的祖先。 鱼龙出现于三迭纪早期,似海豚形,善游泳,肉食性,卵胎生,很凶猛。 喜马拉雅鱼龙,三迭纪晚期。发现于中国珠峰地区海拔 4800m 的摄拉木。体长 10 米,肉食性,该龙的发现有力地支持了地质板块理论。这几类恐龙生活在侏罗纪至白垩纪时期的海洋中,肉食性。它们分别是: 1.沧龙 2.鳍蜥龙3.海王龙 4.薄片龙 5.蛇颈龙 右下角为蛇颈龙的化石 梁龙 侏罗纪,蜥足类。约重 30 吨,体长 25 至 30 米,是最长的恐龙之一。 剑龙 侏罗纪,鸟臀类。背部骨板为防卫之盾,尾部骨刺为防卫之矛。是一种漂亮的恐龙。 弯龙 侏罗纪末至白垩纪初期,鸟脚类,植食性,

11、可四足行走。 禽龙 白垩纪,鸟脚类,植食性。其大拇指演变为锥状,可能与防卫有关。 如果一任植食性恐龙无节制地发展,可能会把地球上的植物很快吃光,于是大自然弄出肉食性种类的恐龙来对其加以限制,这就是所谓生态平衡吧。跃龙,侏罗纪,兽脚类,肉食性。长 11 米,有利爪,尾强有力,牙利如刀刃。为十分可怕的一种恐龙。 霸王龙,白垩纪,兽脚类,肉食性。长 17 米高 6 米。只存在很短时间就灭绝了。其头大但骨中多空隙,因此头不重。巨大的口中布满每个长 20cm 的牙齿,非常可怕。海龟出现于三迭纪,两亿年来它们无多大变化,可看成是活化石。原颚龟,它的头不能缩进龟壳。 原玳瑁,与现代的几乎无区别。翼龙出现于侏

12、罗纪早期,它们从前肢的第四指起至后肢长出一片皮膜,在进化过程中,嘴中的牙逐渐减少至完全消失,嘴也喙化了,尾也一样退化至消失。其中的某些早期种类可能是鸟类的祖先。蝙蝠龙,长约20cm,下为喙嘴龙,长约 80cm,均为侏罗纪。准噶尔翼龙,白垩纪早期,发现于新疆。尾较早期的短了许多,但仍存在。 翼手龙,白垩纪晚期,尾已完全消失,翼展在 8m 以上,最大的巨型翼龙翼展可达 16 米。 鸟类可能出现于侏罗纪早期。鸟类是由会飞的爬行动物进化而来,披羽毛,温血,正因为如此才未随恐龙灭亡而灭亡,反而更昌盛。 鱼鸟和黄昏鸟,白垩纪海鸟。 始祖鸟,侏罗纪大陆鸟。山东山旺鸟发现于中国,生活在新生代中新世,属鹑鸡类,

13、体小于鸽。由于化石保存非常完好,实为史前鸟类化石中的珍品。走禽身体巨大,腿部有力,善奔跑。隆鸟,产非洲,大小如驼鸟。 恐鸟,产新西兰,可高达 4 米。这种鸟是在几个世纪前才灭绝的所谓似哺乳爬行动物是指某些特征与哺乳动物相似的爬行动物。原始类型是生活在二迭纪和三迭纪的盘龙类以及由盘龙类进化而来、生活在二迭纪和三迭纪的兽孔类,典型的有肯氏兽、犬颌兽等,它们是哺乳动物的祖先。短吻副肯氏兽,三迭纪,大小如家狗。发现于新疆,在长 7 米宽 2 的岩石中保存有九个完整的短吻副肯氏兽骨架化石,十分珍贵。 犬颌兽,三迭纪,大小如狗,行动敏捷,在我国有发现。其牙齿特征和现代哺乳动物十分接近。水龙兽,三迭纪早期,大小如狗,世界各地几乎都有发现,这是地球板块理论的直接证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