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燕娜,女,汉族,27 岁,共青团员,新疆大学法学院学生。2007 年 3 月,维吾尔族少年毛兰江被查出患有急性肾衰,生命危在旦夕,须立即做换肾手术,而他家中所有直系亲属都不符合换肾标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2007 年 9 月 17 日,王燕娜瞒住家人,辞去临时工作,主动提出无偿捐献肾脏的请求,希望能挽救毛兰江的生命。医院两次拒绝了王燕娜的请求,最终王燕娜的父亲站出来支持她。2008 年 3 月 27 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二人成功地进行了肾移植手术,这次手术也成为新疆医学史上第一例不同民族之间无偿捐肾手术。王燕娜用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谱写了民族团结的感人篇章。吴兰玉,女,汉族,75
2、 岁,兵团建工师达丰社区居民。1990 年,吴兰玉 27 岁的儿子李培川不幸患上尿毒症。为了给儿子治疗,吴兰玉倾尽所有,又借了 55 万元钱。然而李培川终因多种脏器功能衰竭于 1999 年 8 月离开人世。在这期间,吴兰玉的丈夫李升然也不幸患肝癌去逝。丈夫和儿子的相继去逝并没有使吴兰玉一蹶不振,她决定捡废品卖钱来偿还 55 万元借款。 “我吴兰玉虽然很穷,但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对得起大家!”这是吴兰玉对大家的承诺。邻居唐坤莲曾给吴兰玉借了 1.2 万元钱,她的女儿后来也患了重病。吴兰玉知道后非常不安,每天奔波 20 多公里拼命干活。两年后,当吴兰玉把 12 万元钱悉数还给唐坤莲时,唐坤莲惊讶极
3、了。此后,吴兰玉又用了 7 年时间,最终将剩余债务全部还清。索英,回族,今年 53 岁。她是一位平凡的母亲,一位普普通通的水电站下岗职工。2009年,新源县第八中学学生餐厅建成,索英承包下了学校三楼清真食堂。从 2009 年开始,她就未曾间断过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三年来,受过索英资助的新源县八中学生达到 120 多名。只要看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索英都会主动询问,并给予帮助。每到学校新学期开学,她都主动找到学校,索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名单,然后免费让这些学生在自己承包的食堂里吃饭。提起她,熟悉她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学生家长对索英的帮助更是感激不尽,学校曾多次把“爱心食堂 ”“优秀食堂”“社会实践
4、先进食堂 ”的牌匾授予她所承包的清真食堂。一个普通的食堂大妈,用她的爱心温暖了整个校园。艾尼居买尔,男,1983 年出生于伽师县巴仁镇,维吾尔族,共青团员。2005 年 4 月 2 日晚 10 时许,在乌鲁木齐市团结路山西巷牞一名歹徒正在抢劫一位汉族女大学生,经过此地的艾尼三兄弟冲了过去,艾尼大喊:“放手,她是我妹妹!”并将受害人拉向自己身后护住。歹徒不信,说:“你哪来的汉族妹妹,不要多管闲事。 ”这时,从暗处又跑出歹徒的三个同伙,手持尖刀一齐围攻过来,艾尼身受重伤。一句“她是我妹妹”的呼喊,三兄弟见义勇为的壮举,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新篇章。艾尼居买尔因此被中国见义勇为基金会评选为 2005
5、年见义勇为十大青年。评选活动推委会的颁奖词他用自己瘦弱的身躯保护着素昧平生的汉族妹妹,终因伤势过重倒在了初春冰冷的马路上。 “放手,她是我妹妹”多么简单而又深刻的一句话,说它简单,因为它是危急关口,艾尼挺身相助时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说它深刻,因为它饱含着艾尼兄弟视汉族同胞如兄妹,与汉族同胞情同手足的民族亲情。阿里帕阿里马洪:十九个孩子的妈妈颁奖辞: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全都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当。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善良超越了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事迹:从 1963 年收养邻居家的 3 个孤儿开始,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又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吾尔、
6、哈萨克 4 个民族的 10 个孤儿。为了不让孩子们饿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帮人家打土块。阿里帕则每天都要到菜市场拣别人不要的蔬菜。虽然家里养了两头奶牛,但谁也不舍得喝奶,全部卖了换钱以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和购买生活必需品。2008 年 8 月,操劳一生的阿比包病逝。子女们争抢着赡养阿里帕老人。每到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家团聚,180 多口人围在老人身边。每当有孩子问:“阿妈,你对哪个孩子最好?”老人总会大笑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2012 年感动中国人物 -阿里木的颁奖词和事迹颁奖词: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
7、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推选委员陈菊红说:传说贵州晴天很少,阿里木的行动给这里带来了照亮人内心世界的热烈的阳光。事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辈子,阿里木都不会忘记刘老二,这位素昧平生的酒吧老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借了 100 元给他。一次微不足道的义举,让阿里木在异乡站稳了脚跟,也成就了后来那位烤羊肉串的“慈善家”。2001 年,新疆青年阿里木只身来到贵州毕节,摆起地摊卖烤羊肉串。热情风趣的吆喝,使他的生意渐渐红火起来。收入增加了,但他的日子依旧过得寒酸:租每月 100 元的房子,每天花 10 元钱填饱肚子。如此吝啬为那般?阿里木自有打算。刚到贵州时,他参与扑灭了一次山
8、火,当地政府奖励他 300 元。他随后就找到毕节的妇联组织,连同自己身上的 200 元,全部捐给了一个因贫困而濒临辍学的学生。阿里木与“草根慈善”结缘后,烤羊肉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得知大方县一所小学的学生没有书包,阿里木买了 181 个新书包,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另一所学校的 41 名学生交不起学杂费,他随即冒雨送去了 5000元这么多年,究竟帮助了多少学生,阿里木已经记不清了。可以这么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处处都有阿里木资助过的对象。这位“草根慈善家”还拿出积蓄,在贵州大学与毕节学院设立了助学金。据说每串羊肉串可以赚 3 毛钱,阿里木迄今捐出了 15 万元,相当于烤了
9、50 多万串羊肉串。捐资助学并非阿里木事迹的全部。汶川地震与贵州雪灾,他都踊跃捐款。玉树地震发生后第三天,阿里木携带装有行军床、被褥以及锅碗瓢盆的两大包行李,从贵阳赶往西宁,购置了 8000 多元的牛肉与蔬菜送到灾区。天山深处的守墓人陈俊贵 在暴风雪围困的危急时刻,班长舍己为人,把生还的希望留给陈俊贵。此后 30 多年里,陈俊贵坚持扎根天山,为牺牲的战友护陵守墓,用一生书写感天动地的战友情。 1980 年 4 月 8 日,年轻的陈俊贵随部队来到新疆天山深处参加修筑独库公路大会战。因施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班长郑林书奉命带领陈俊贵等 3 名战士向驻守在山下的部队送信。不料被大雪围困。生死关头,班长
10、郑林书将最后一个馒头给了陈俊贵,说:“你年轻,坚持住,如果有机会,请你到我老家看望一下我父母。 ” 班长牺牲后,陈俊贵和战友被牧民救起,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班长临终的嘱托。因为和班长仅相处 1 个月,陈俊贵不知道班长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在多方打听无果的情况下,1985 年冬天,陈俊贵作出了改变一辈子命运的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 20 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2005 年 10 月,陈俊贵赶赴湖北省罗田县,寻找班长家人。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
11、,让他永不寂寞!” 阿不力孜同时入围“感动中国“2013 年度人物评选和“ 中国网事 感动 2013”年度网络人物评选候选人。 “活雷锋”阿不力孜 在和田,有位肢体三级伤残的好心人 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今年 39 岁的他,从17 岁开始见义勇为,十几年来,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救助群众的感人事迹,被大家称为“大漠深处的活雷锋” 。 17 岁那年,阿不力孜从一辆着火的面包车上救出 11 人,自己身上 80的皮肤被大火烧伤,落下三级残疾。历数他做过的好事,真是举不胜举:2001 年,他在民丰县境内 315 国道上,成功抢救一名出车祸重伤男子;2006 年,他在塔中沙漠公路救出 2 名出车祸的群众,并
12、及时送往医院,2 人成功得救;2009 年 7 月,在 315 国道距离和田市区 6 公里处,冒着车辆尾部着火,随时可能爆炸的危险,成功施救 2 名男子。今年 3 月 7 日,阿不力孜在青海出差途中,与同事跳入一个湖泊,从一辆出事的小汽车车内救出 4 名乘客。 据统计,迄今为止阿不力孜救过 60 多个人。2012 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自治区见义勇为模范”称号。程浩入围“感动中国“2013 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 “最牛小伙”程浩 程浩,1993 年出生,出生后因患病从没有体验过下地走路的感觉,医生曾断言他活不过5 岁,自嘲为“职业病人”的他努力活到了 20 岁。 程浩 5 岁时,程妈妈为程浩请的老师教会了他拼音。后来程浩又学会了电脑。几年前,程浩的身体开始萎缩,敲键盘拿书本都没有力气。妈妈买来手写板,程浩手指不听使唤,他就用大拇指的关节划字。微博上的程浩幽默诙谐,但他每划出一个字都要耗费巨大体力。去世前,程浩规定自己每天保持十万字的阅读量。近几年,他坚持每天更新微博并写一篇日记和一篇杂文。这些文章为他带来了很多粉丝和好友。他被网友们称为“最牛小伙” 。 2013 年 8 月 21 日,程浩全身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在医院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一程。数万名网友在网上自发点起蜡烛,表达追思之情。一些名人和知名杂志也直接引用了程浩的文字来表达对程浩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