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童趣,李白有诗云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竹马”是什么意思? 小孩子跨在竹竿上当马来骑,这种游戏表现了小孩子丰富的想象和天真。,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年生活,那是多么欢快,多么有趣,至今记忆犹新,下面请欣赏几副童年的图片,让它们带我们回到童年时代。,童 趣 沈复,文言文导学,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 特点:简洁、典雅。 意义:继承文化、了解历史、丰富语言。,文言文学法指导,1、读 读准字音、节奏停顿。能流利背诵 2、译 能从词语入手,准确翻译课文方法:增、删、调、换、补、直。 3、析 分析课文:分层次、知内容、探主旨、品名句。 4、积 积累:成语、名句、名段。
2、5、拓拓展迁移:相关名篇、名句。,走进作者:沈复,名:沈复(1763 ?) 字三白,号梅逸。 时:清代 地:江苏苏州人 评:文学家。工诗画、散文。 作:浮生六记,作品简介浮生六记,一部自传体作品。记叙了他与妻子陈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因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贫苦生活的磨难,理想终未实现,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浮生六记共六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有英、法、德、俄等多种译本。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文言文翻译法则,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
3、可以保留不变。 2.删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工樊哙。“者也”是语气助词,不译。,3.补 补就是“增补” 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 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出省略的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4.换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 把“吾”“余”换成“我”把“尔”“汝”换成“你”,5.调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 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介宾后置、 定语后置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 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6.变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 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
4、 风平浪静”,正音,正确朗读,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zh,mio,正音,正确朗读,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jing,l,y,wi,n,正音,正确朗读,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o t,l,h,正音,正确朗读,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
5、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lihma,wi,y,png,读准字音,童稚 ( ) 藐小 ( ) 项为之强( ) 鹤唳云端( ) 怡然称快( ) 凹凸 ( ) 土砾 ( ) 壑 ( ) 庞然大物( ) 癞虾蟆( ),zh mio jing l y o t l h png li h ma,童 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
6、/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余忆童稚时,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 必 细察 其 纹理, 故时 有 物外之趣。,我,回忆,时候,童年,看见,看得清最细微的东西,睁大眼睛,直视太阳,细小,的,事物,一定,仔细,观察,它的,所以,时常,事物之外,的,乐趣,我回想自己在年幼
7、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疏通文意第2段,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 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 为 之 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私下 比作,在,于是,就,名作动,变成鹤,看,脖颈,因为,通“僵”,僵硬,白色帐子,慢慢地,用,它们,指蚊子,景象,鸟鸣,鸣叫,安适、愉快的样子,果真,这样,因为,主谓间,无义,或是,夏 蚊成 雷, 私 拟作群鹤舞,夏天 发出 雷鸣般声响 暗自 比,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
8、,果然鹤 也;,抬 头 脖子因为 “强”通“僵” 僵 硬 白色,昂 首观之,项为(wi )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果然 像 鸣叫 在 此 高兴得连声叫好,在 心 里 想 那 成 千 上 百 变成鹤,徐 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 如鹤唳 (于)云端,为 之 怡然称快。,慢慢地 用 让 冒 叫 当作 景象,观蚊成“鹤”,疏通文意第2段,译文:,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
9、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疏通文意第3段,自己,把作为,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 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碎石,山丘,山沟,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之),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 处,蹲,地方 杂草丛生,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 凸 者为丘,凹者为壑,,石块、土块 突出 山丘 低陷 山沟,神游其 中,怡然自得。,其 身,
10、 使与台齐;定神 细 视,以丛草为,指自己 身体 让 一样高 聚精会神 仔细 看 把 当作,代山林 愉快 满足,神游山林,疏通文意第3段,译文:,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疏通文意第4段,巨大的样子,原来是,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
11、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被,正,鞭打,驱赶,兴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 之,兴正浓,忽有,有一天 看见 相斗 观看 它们 兴致 忽然,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而来,盖 一()癞虾蟆,舌,很大 推倒 压倒 原来是 (只),一吐而二虫尽 为 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伸出 全 被 幼小 正,呀然一惊。神 定,捉 虾蟆,鞭 数十,驱 之,惊怕 心神 安定 捉住 抽打 几 驱赶 它,别 院,别的 院子,观虫斗,驱蛤蟆,鞭打蛤蟆,疏通文意第4段,译文:,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
12、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解释加线的词的含义,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果如鹤唳云端。 3、以丛草为林。 4、兴正浓 5、方出神 6、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脖子 ; 通“僵”僵硬,果然 ; 鸟鸣,鞭打、抽打 ; 驱赶,把当作,把看作,兴趣,正好,正在,A.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B.
1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D.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E.果如鹤唳云端。 F.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G.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H.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I.徐喷以烟。 J.以草为林。 K.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暗自、暗暗 在,脖子 “强”通“僵” 僵硬,慢慢地,鸟鸣,鞭打、抽打,的 仔细观察,用,把-当作,把-看作,被,它,代蚊子,1、概括这三件趣事。 2 这几件事中的童真童趣表现在哪里? 3、作者是怎么样获得物外之趣的? 4、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知内容,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三件趣事,(1)把成群的蚊子想象成
14、群鹤舞于空中,用烟喷蚊当作青云白鹤的景象。,(2)在土墙的凹凸处定神细视,神游其中,怡然自得。,(3)见癞蛤蟆吞食二虫,鞭之数十,驱之别院。, 观蚊如鹤, 神游山林, 观虫受惊,品读说趣,2.这几件事中的童真童趣表现在哪里?,(1)小大。,如:丛草树林 虫蚊禽兽 土块峰、谷,(2)丑美。,如:蚊虫飞舞白鹤舞空,(3)益虫坏人,如:癞蛤蟆吞食二虫捉、鞭、驱,思 考,作者是 怎样获得“物外之趣”的?,5、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联想和想像,夏蚊成雷 冲烟而飞,草丛 虫蚁 土砾,癞虾蟆,群鹤舞空 鹤唳云端,森林、野
15、兽、 丘壑,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大快人心 (鞭打、驱赶),物 外 之 趣,多角度思考,“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将癞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而不是将它处死?,参考答案 1、珍惜生命,热爱小动物。2、处置有度。 3、不忍心。,中心:,本文通过写作者儿时的“物外 之趣”,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像 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也说明作 者幼年时已有自发的审美意识 和审美情趣.,童趣选自 ,作者是 代文学家 。文中所记之趣是特指 的趣,例如:将 当作,将 当作 而怡然称快,,又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清,沈复,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物
16、外之,夏蚊成雷,群鹤舞空,帐内冲烟飞鸣的蚊子,鹤唳云端,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归纳复习,通假字:,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 ),一词多义:,见藐小之物 之 心之所向项为之强使之冲烟而飞鸣观之,兴正浓驱之别院,(助词,的) (助词,名词和动词之间,不译) (这样)(代词,它,指蚊子)( 代词,指二虫 ) 代词,指癞蛤蟆),归纳复习,以虫蚁为兽 为 为之怡然称快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wi,作为、当作)(wi ,介词,因为)( wi ,被),其 必细察其纹理蹲其身,(代词,它的) (代词,指自己),观 昂首观之作青云白鹤观,(看)(景象),(用)(把),以 徐喷以烟以丛草为
17、林,时,余忆童稚时 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候),(时时,经常),词类活用:,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鹤,成为鹤。名词活用作动词),鞭数十,(鞭打,名词活用为动词),1、倒装句:徐喷以烟以土砾凸者为丘,2、被动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3、省略句:使与台齐见二虫斗草间,(“徐以烟喷”,“以烟”做“喷”的状语,状语后置),(“以凸者土砾为丘”,“凸者”做“土砾”的定语,定语后置),( “为” 翻译为“被” ),(“斗”后省略“于”字);,(“使”后省略“之”字),明察秋毫: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夏蚊成雷:,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现在多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
18、解释下列成语,视力好极了。,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体积极大的东西。,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随雷声一样。,深入理解课文,问题1:第1段在文中起个什么作用?,总起全文,提示主旨:表现儿时的“物外之趣”,问题2:哪个四字语能概括全文内容?,物外之趣,问题3:文章叙述了儿时有哪些“物外之趣”呢?,拟蚊成鹤,帐中戏蚊,神游土墙,观虫相斗,鞭驱虾蟆,问题4:文中哪两个四字语能概括作者心情?,怡然称快 怡然自得,语言积累 归纳训练,1、梳理、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多义词(字同义不同的字) 观 昂首观之 作青云白鹤观,(看) (景象,景观),多义词(字同义不同的字) 察 明察秋毫 必细察其纹理,(看到,看清) (观察)神 定神细视 神游其中,(精神,注意力) (感受、想象)时 余忆童稚时 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候) (经常)以 徐喷以烟 以丛草为林,(用) (把),之 故时有物外之趣 项为之强(的) (代指“昂首观之”) 为 项为之强 以丛草为林 (因为) (当作)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藐小之物庞然大物 凹凸,特殊句式 判断句: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 来,盖一癩虾蟆“盖”表判断 省略句:蹲其身,使与台齐“使”后省略宾语“之” 被动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在这句话中解释为“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