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信息资源的鉴别信息的加工整理合理的利用文献科技论文的写作,信息资源的鉴别,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先进性,先进性主要指信息内容的新颖性 文献中是否有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工艺、新设计、新产品、新材料等 从文献发表的时间判断是否新颖 从文献类型判断是否新颖,可靠性,可靠性主要指内容的真实性 一般来讲,秘密或内部资料比公开资料的可靠性大;技术档案、科技报告、技术标准、专利文献比一般科技书刊可靠性大;科技书刊比新闻消息的可靠性大;专业研究机关来的资料比一般社团的资料可靠;官方来源比私人来源的资料可靠性大;最终报告比进展报告的可靠性大;著名大学、科研机构以及知名专家、学者、教授的文
2、献资料可靠性大,适用性,适用性是指信息对用户适用的程度 主要看资料中介绍的技术、工艺、配方、材料、设备、原料、产品、生产条件等是否符合用户需要;资料所介绍的经济效果好坏也是判断其适用性的一个标准,信息的加工整理,外部整理内部整理,外部整理,手工:剪贴、摘录、做卡片、归类 电脑:复制、粘贴、建文件夹,内部整理,对有关资料的论点进行归纳 对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提炼整理 对数据加以汇总 对图表加以编排 围绕研究课题编制专题索引,合理的利用文献,相关知识产权法规 合理利用(fair use)原则,相关知识产权法规,著作权法 专利法 其他相关法规,著作权法,如果所使用的文献已进入公有领域或者是不适用著作权
3、法的作品(如司法、立法、行政文件、时事新闻和历法、数表公式等),这些专题信息资料就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 在网络上,受到保护的项目除了包括新闻故事、软件、小说、图象等,还包括与计算机相关的一些内容,如网页、电子邮件内容、网络留言、声音文件、可使用的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列表等。例如:一张网页制作出来并以超文本的形式存储下来就受到版权保护。 图书馆已经规定用户不得使用任何下载软件下载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不得连续、批量下载同一数据库中的文献,不得私设代理服务器允许校外用户访问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不得以电子文档的方式利用网络系统分发给校外用户(尤其是出于盈利性目的)等。,专利法,地域了解专利的地域有效
4、范围(查其 所有相同专利) 时间了解专利的时间有效范围(发明专利一般1520年,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一般5 10年,通过其申请时间进行计算) 主题了解专利的主题有效范围(通过权利要求书了解),合理利用(fair use)原则,“合理使用”(fair use)原则: (1)使用资料的目的和性质:用于商业性目的还是用来进行非赢利性的教学活动 (2) “合理使用”鼓励利用原始材料中的部分段落,而不是整本书中的完整章节。 (3) 利用文献在数量上和实质内容上占整个作品的比例不能过大。 (4)使用信息资料时对其潜在的市场或价值产生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合理使用”(fair use)原则要遵
5、循“有限使用”原则,即用户有限原则,内容有限原则,技术有限原则。,科技论文的写作,科技论文的定义科技论文的特点科技论文的分类科技论文的格式科技论文的发表,科技论文的定义,科技论文是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表达学术观点以及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成果的一种文献形式。 科技论文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项科研任务的完成,如果不加以归纳总结,形成文献资料,就等于工作没有完成。同时,科技论文还是进行成果推广和学术交流的有力手段,也是进行科技成果鉴定、评审的重要依据。,科技论文的特点,创新性科技论文的灵魂 理论性体现学术水平 科学性数据、实验过程、事例等真实、准确、 可靠
6、逻辑性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推理合理、演算正确、前后呼应、自成系统 规范性格式、符号、名词术语、图表、计量单位等统一规范 有效性得到社会认可,专家肯定,科技论文的分类,科学论证型研究报告型发明发现型理论分析型专题论述型综合论述型,科学论证型,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论证 对科学实验的论证 对工程方案的论证 对项目计划的论证,研究报告型,重点在“研究”上 追求的是可靠的理论依据,先进的实验设计方案,先进适用的测试手段,合理准确的数据处理 写作方式以描述、说明为主,发明发现型,阐述发明的装备、系统、工艺、形式、方法及使用的条件 记述发现事物的背景、现象、本质、特性及其运动变化所遵循的规律 写作方式以叙述、
7、说明、阐析为主,理论分析型,对新的假说、设想、原理、模型、结构、材料、样品等进行理论分析、数学推导和逻辑推理,从而得出新的理论、定理、定律和法则,或对过去的理论分析加以完善、补充或修正 写作方式以推理、论证、阐析为主,专题论述型,对某些事业(产业)、学科或某项工作发表的论述文章 写作方式以论证、例证、阐析、反驳为主,综合论述型,综合叙述某一方面的现状、新成果、发展趋势 一般的综述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注释,非常客观,很少发表评述,某些专家写的综述在汇集文献的基础上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做出科学预测,提出建设性意见 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投稿指南,中图法分类简表 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科技论文英文摘
8、要的规范化书写 为您的论文进入美国SCI、Ei导航 美国工程索引收录中国 科技论文的最新规定 美国Ei Compendex(光盘版)收录篇数较多的中国期刊编辑部的通讯地 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名单,科技论文的格式,题名(篇名) 著者及工作单位 目次 摘要(文摘) 关键词 绪论(前言或引言),正文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其他,题名,简练、确切、质朴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 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外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著者及工作单位,个人作者、团体作者 作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一般只列第一作者的单位,单位必须用全称,并注明单位
9、所在省市名及邮拯编码,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一般包括课题研究目的、方法、内容、结论,成果的评价及应用范围等。 不要简单重复题名或引言中表述过的信息,要客观真实的反映论文内容 要用第三人称,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等作为摘要陈述的主语,关键词,GB3179T92规定:现代科技期刊都应在学术论文的文摘后面给出38个关键词 关键 词的标引应首先选取列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的规范词,绪论,绪论是全篇的“龙头”,其内容包括论文主题、目的和范围,研究背景和起点,预期研究成果及意义,研究手段及方法,简明介绍论文的
10、理论依据、技术方案、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等 绪论不能写成文摘,正文,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包括研究对象、方法、结果和讨论、实验与观察、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研究结果等几个部分 正文中的标题编号一般为:一级1,2,二级1.1,1.2,三级1.1.1,1.1.2,且标题不缩行,全部左对齐,结论,论文的最后总结 不是正文中各自然段小节的重复,它应以正文中的实验或考察得到的现象、数据的阐述分析为依据,完整、准确、简洁地表达,参考文献,图书1李强. 管理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1213 期刊论文2刘霞,王甜甜,黄地等. 企业知识管理. J. 管理世界,2003,24(3):27 报
11、纸3张三. 学习型组织 N长江日报,2002-12-20(8) 专利4周国强. 一种制备工艺P. CN981054082,1999-11-24,其他,分类号 : 科技论文一般都要著录分类号,按中图法(第四版)进行分类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 基金项目:文章产出的基金背景,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科技论文的发表,查阅各种期刊上的投稿指南 了解各个专业领域有那些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了解四大检索系统收录中国期刊的刊源(SCI、EI(核心版/非核心版)、ISTP、ISR),著作权法节选,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
12、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著作权法节选,第五条 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著作权法节选,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
13、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著作权法节选,(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
14、,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著作权法节选,(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15、,著作权法节选,(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著作权法节选,第三十二条 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著作权法节选,著作权法节选,(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
16、、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著作权法节选,(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
17、报酬;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著作权法节选,第四十七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
18、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著作权法节选,(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著作权法节选,第二十二条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