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长恨歌 ppt.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711812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恨歌 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长恨歌 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长恨歌 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长恨歌 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长恨歌 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2、品味语言,鉴赏诗歌艺术手法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学习目标:,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写作背景:

2、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偶然间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这段悲剧故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虽然作者的立意是“欲惩尤物”,但在读者心中却成了一首爱情的颂歌。,杨贵妃入宫的史诗,16岁 寿王妃 21岁 见玄宗 为女道士27岁 册为贵妃龙池(李商隐)龙池赐酒敞云屏 ,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 ,薛王沉醉寿王醒 。,解题: 长恨歌 谁恨? 恨什么? 为什么恨? 怎么表现恨?,概述内容:,玉环进宫,隆基宠爱:

3、汉皇重色思倾国不重生男重生女 逃难途中,玉环被杀:骊宫高处入青云不见玉颜空死处 乱后回京,痛思玉环:君臣相顾尽沾衣魂魄不曾来入梦 道士施法,寻觅玉环:临邛道士鸿都客梨花一枝春带雨 玉环送钗,天人永隔:含情凝睇谢君王此恨绵绵无绝期,表现杨贵妃貌美的句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动作描写,对比手法 “梨花一枝春带雨”-写出她的凄美、哀怨,清平调三首 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这三首诗第一

4、首以牡丹比贵妃,歌咏她的美艳;第二首 运用典故,以带露之花比贵妃得宠;第三首兼咏贵妃和牡 丹。这组诗构思精巧,咏花咏人,紧密结合。,表现唐玄宗对杨贵妃宠爱的句子:,“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怜光彩生门户。”,杨家显贵,三姐妹国夫人 哥哥殿中少监 父亲齐国公 母亲凉国夫人 堂哥杨国忠右丞相 京城歌谣 “生女勿酸悲 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 看女却为门上楣”,马嵬兵变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范阳,六郡附之。次年长安失守,玄宗率1300人和24名宫女出逃,大将陈元礼护驾。西行至马嵬驿,将士们怨恨杨氏兄妹不肯前进,诬说杨国忠通敌谋反而杀之 ,陈又对皇帝说“既然杨国

5、忠通敌 ,杨贵妃也不宜留下”。李隆基无可奈何,用白绫让其自缢。时38岁,已追随皇帝17年 。,谁恨:恨什么:,唐玄宗和杨贵妃,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1.“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至“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皇之重色、求色,杨女之美貌、娇媚,杨之得宠,不仅自己“夜专夜” 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恨之内因(政治荒废)2.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女之死。恨之直接原因(悲剧的制造者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3.“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至“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抓住了唐玄

6、宗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皇之长恨 4.“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至“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让杨女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杨女之长恨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点明题旨,回应开头,为什么恨?,天 人 永 隔,总结 长恨之原因:,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

7、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怎样表现恨?,入蜀道路上归途的思念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黄埃散漫风萧索, 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 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肠断声。,秋景凄凉,以凄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面对青山绿水,朝夕不能忘情,表现了玄宗内心的痛苦,乐景写哀情,借景抒情,用月色和铃声给予玄宗的特殊感觉表现玄宗悲痛的心情,天旋日转回龙驭, 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 东望都门信马归。,以乐写悲,更衬其悲。 旧地重过,玉颜不见

8、 ,故而踌躇,叙事见情,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景物依旧,人却不在 ,触景生情。黄昏黎明,春风秋雨,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苦苦的思恋,表现了玄宗的冷落孤寂、彻夜相思。叙事见情,景物依旧,物是人非,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表现了怀念之情。,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

9、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 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闻到汉家天子使, 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回, 珠箔银屏逦迤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 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描摹她得悉汉皇派来使者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心中的悲哀、酸楚、痛苦、委屈、感激 贵妃凄美寂寞

10、哀怨的情态,焦急与迫切,惟将旧物表深情, 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 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令心似金钿坚, 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 词中有誓两心知 .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把“钿盒金钗寄将去”,以表心迹,并表示“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又恐怕皇怀疑不信, “殷勤重寄词”,以两人在七夕之夜于长生殿立下的密誓作证。托物寄情。,叙事见情,艺术手法 兼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入蜀(实)重色 - 长恨 回宫(实)(原因) 仙界(虚)叙事 写景 抒情相结合(借景抒情)语言 比喻 对仗 连环顶针,概括主题,1.讽喻说。 讽刺唐玄宗荒淫误国最终自食苦果。 2.爱情说。 将唐玄宗当一个凡人来写,歌颂两人对爱情的专一。 3.双重主题说。 既有讽刺,也有同情。整首诗始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