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汉语词性讲解.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710542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3.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词性讲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汉语词性讲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汉语词性讲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汉语词性讲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汉语词性讲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什么是词,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词之成为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最小”。所谓最小是指这个单位不能再分解。,二是“独立运用”。所谓独立运用,指:,a、单说(单独成句):飞机!火!血!,b、单独做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我去上海。 他是我的爸爸。,c、单独起语法作用:主要是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的虚词。,语法(一),词类,词性,分类,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 一、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二、虚词:虚词是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

2、语法意义。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在汉语里,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除了副词只能作状语,属于一对一之外,其余的都是一对多,即一种词类可以作多种句法成分。,主宾语 谓语 定语 状语,以上黑线的是表示该词类的主要功能,划蓝线的是次要功能,划红线的是局部功能。,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名词:作定语(红木家具、水蛇腰、中国历史); 作谓语(今天晴天、老李山东人、他傻瓜); 作状语(历史地看问题、现在就走、本能地站起来),: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专有的:孔子、毛泽东、鲁迅、普京 普通的:工人、农民、干部、教师 表事物的:具体的:山、火车、飞船、宇宙、太阳 抽象的

3、:思想、情操、道德、品质 集体的:纸张、车辆、人类、词汇 表时间的:春天、今天、三月、现在、将来 表处所的:专有的:北京、上海、美国、纽约 普通的:车站、码头、教室、礼堂 表方位的:上、下、前边、后面、以东、之后,(一)名词,判断方法: 1、能受数量词修饰。两个城市 一些学生 2、不受副词修饰。不客户 都汽车 3、能直接用在介词后面,一起组成介词短语。 我在贵州等你,名词的语法功能:经常作主语、宾语,(2)名词一般不能受副词的修饰,不书,不锦州,不是书,不是锦州,名词的否定形式只能是“不是”。,程度副词的语法功能是修饰形容词、少数动词和述宾结构(很有本事、非常听话、不太懂事),副词和名词组合的

4、特殊情况是: 1.个别副词加在名词前。园子里净杂草。 2.成对列举或肯定否定连说。不人不鬼 什么山不山的 3.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很绅士 太传统 非常专业 这类名词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名词找出来。当国歌国旗一起升起来的时候,我从一个山村孩子纯朴的敬礼里,我从一个老华侨湿润的凝视里,看到,看到中国深远处的伟力和韧性。,练习,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名词找出来。当国歌 国旗一起升起来的时候,我从一个山村 孩子纯朴的敬礼 里,我从一个老华侨湿润的凝视 里,看到,看到中国深远处的伟力和韧性。,作业,一、用横线划出句中的名词。 1.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5、 2.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 3.到半夜,果然来了。 4.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 5.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 的竹筛来。,(二)动词:是表示行为、动作、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行为动作: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消失变化: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意、肯、敢、要 、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

6、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 表示祈使和命令:叫、让、请、派、命令、迫使 表示动作始终:开始、进行、停止、结束 表示判断:是,1“是” 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他是个开车的”。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这样做是好”。,2“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李光有在吗?(错) 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对),3、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在句子里常作状语 。 他愿意去西部地区。 它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他愿意。

7、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着、了、过”。“他愿意了”的“愿意”是不是能愿动词?,表示可能:可、可以、能、能够、会 表示必要:应、该、应该、应当、要、得 表示意愿:愿、愿意、肯、敢、值得,4、趋向动词的语法特征,A.具有一般动词的语法功能,即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他出去了。我明天回来。 B.经常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趋向,做趋向补语。他走了。拿一本书。 C.用在动词前,应看作一般动词,构成连谓结构。他去拿一本书。,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 想想想 试试试 讲讲讲 双音

8、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 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 休息休息休息,动词的判断方法: 1、不能受“很” 修饰(除能愿和心理活动动词外) 2、标志: “着”“了”“过” 3、用带趋向动词或重叠的方式来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趋向等。,动词的语法功能: 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2、大部分能带宾语,请思考:动词能不能做主语和宾语?,游泳好。,游泳最锻炼身体。,他就喜欢游泳。,|,主,谓,|,主,谓,状,中,|,动,宾,|,主,谓,状,中,|,动,宾,动词可以做主语,但谓语不能是动作动词,只能是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或者是“有” “是” “使” “让” “叫”等动词。,动词也可以做宾语,但

9、动语通常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或判断动词“是”、表示动作始终动词等。,动词还能做定语、补语,少数动词可做状语。定语:高兴的小朋友 补语:高兴得笑了 状语:高兴地往学校走去、,作业,一、用横线划出句中的动词。 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 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2.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 3.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 。 4.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 巴底下歇凉。 5.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 互相追逐的声音。,(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性质、形状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 表性

10、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红、绿、 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1、形容词在句子里主要做谓语、定语,还能做状语、补语。,2、少数情况下形容词能做主语和宾语,例 廉洁是人民公仆的本色。,例 他感到十分惊奇。,柿子软。(谓语) 这是一个软柿(定语) 他软软地靠在沙发上。(状语) 他累软了。(补语),3、非谓语形容词:不能充当谓语。如,男 正 副,4、一般能用程度副词“很”等

11、修饰(少数本身 就表示程度“雪白、完美”等) 5、大多可以按AA或AABB的方式重叠。 如,小小(的) 高高大大。 6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作业,一、用横线划出句中的形容词。 1.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2.汉白玉栏杆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 3.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4.使那建筑物既宽广又坚实,可以带著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5.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坏气味。,名、动、形 练习,请辨别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词性:,锁,1.他锁了门,就走

12、了。,2.教室换了锁。,花,1.她买了一朵花。,2.今天他花了五百元。,3. 他那天穿了一件花衣服。,上,1.他终于爬上来了。,2.他把鞋穿在脚上。,(动词),(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动词),(名词),生活,2.请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1.他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纪录,1.这是今个月的收支纪录。,2.请你把所有的数据都记录在计算机里。,领导,1.他是我们学校的领导。,2.在他领导下,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了,光,1.月亮的光洒在地上。,2.一群光头男孩儿向这边走来。,(名词),(动词),(名词),(动词),(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四)数词,:表示数目

13、的词。,数词可分为基数、序数、分数、小数、倍数和概数。 1、基数:一、二、三、十、百、千、万、亿 2、序数:第一头一回、初一老大老幺 3、分数:25、几分、几成 4、小数:0.25、12.34 5、倍数:一倍 6、概数:几、两、来、多、把、左右、上下、以上、以下、成千、上万、近亿、三四个、两三年,例子: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语法功能: 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构成“数量词语”,在句子中一般做定语(一本书),有时也做补语(来了三回、看了五遍)。 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 3.分数(百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

14、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 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 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 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第二、表示数量减少的: 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 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量的

15、词。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1、物量词:表人或事物的单位。 如,个 位 根 本 片 双 串 寸 公里 两 斤 平方 吨 点儿 些 2、动量词:表动作行为的单位。 如,次 回 遍 下 遭 番,语法功能:主要同数词组成数量词。,(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量的词。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 1、物量词: A、个体量词:个、只、条、张、件、间、棵、粒、头、座 B、集合量词:双、群、副、套、班、组、伙、类、帮、批 C、度量衡量词:丈、尺、寸、升、斤、两、吨亩、顷 D、临时量词:杯、车、筐、挑、捆、抱 2、动量词: A、专用的:遍、回、阵、顿、番、遭、次、趟下 B、借用的:脚、拳、刀、眼

16、、天、年、月、星期、人次、元、吨 3.复合量词: 架次: 飞机架数次数总和。一架飞机飞行十次叫“十架次”,五架飞机飞行两次叫“十架次”。 人次:人数和次数的总和。十个人一起行动三次,总计叫“三十人次”。,(六)代词,:是起代替、指示作用的词。,1、人称代词:对人或事物起称代作用。 如,你我他它(们)自己 人家 大家 咱 您 2、指示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指示或区别的作用。 如,这 那 这儿 那么 这样 那样这里 那里 这么些 那会儿 每 各 某 另 一切 其他 3、疑问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询问的作用。 如,谁 什么 哪 多会儿 哪里 几 多 多少 怎么,语法功能:可以代替名、动、形 、数和副,还

17、可代替短语和句子。,:是起代替、指示作用的词。可以代替名、动、形 、数和副,还可代替短语和句子。,1、人称代词:人或事物起称代作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我,你 您,他,她,它,男性,女性,事物,我们 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其他,人家、别人、大伙、大家 别人、自己、彼此,(1)分类,(2)语法功能 :同名词一样,经常做主语、宾语、定语。,(六)代词,2、指示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指示或区别的作用。,这,那,这儿 这里,那儿 那里,这会儿,那会儿,这么 这样 这么样,那么 那样 那么样,这么,那么,每、各、某、另、别的、旁的、其余、其他,指示代词的用法与它所指称代的词或 短语的用

18、法相同。,其它,3、疑问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询问的作用。,谁、哪什么,哪里 哪儿,多久 哪会儿,多少 几,怎么 怎样,怎么样 什么样,多 多么,问人、物,问处所,问时间,问数量,问动作状态,问程度,疑问代词的用法:与它指称代替的词基本相同。,练习,请把下面文字中的代词找出来。“是谁?为什么偏偏是我的父亲?”多少次我问自己。当我为这个世界的黑暗和痛苦发出第一声哭喊时,父亲就像山那边每天升腾的那轮红红亮亮的太阳,点亮了我的整个世界。就在那一刻,父亲把自己铸成了我永恒的向往。,请把下面文字中的代词找出来。是谁?为什么偏偏是我的父亲?”多少次我问自己。当我为这个世界的黑暗和痛苦发出第一声哭喊时,父亲就

19、像山那边 每一天升腾的那轮红红亮亮的太阳,点亮了我的整个世界。就在那一刻,父亲把自己铸成了我永恒的向往。,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性是可能会发生变化的。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到句子中去辨别词性。,辨别词性应该从该词语的语法功用入手。如果无法一下子判定词性,可尝试运用排除法。,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法性质有明显的不同,应注意辨别。,虚词,(一)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1、表程度 很 更 太 极 顶 十分 非常 至少 起码 略 2、表范围 都 总 共 净 只 仅仅 光 单单 一概 统统 3、表时间 已 曾 刚 才 早已 正 将 便 常 一向 从来 4、表频率

20、 又 再 再三 还 屡次 重新 5、表状态 大力 大肆 亲自 特意 连忙 悄悄 匆匆 公然 6、表语气 难道 究竟 简直 可 却 也许 其实 索性 7、表肯定、否定 必 必须 准 的确 不 没 未 勿 别,语法功能:1、修饰动、形,不修饰名词。2、都能作状语。,1.“没有”(没) A、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 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学生。(副) 你没有诗经吗?(动) B、“没有”和“没”是有区别的:“没”不能用在句末,也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没有”就可以。不能说“他来了没?”“没。”只能说“他来了没有?”“没有。”,2.有少数形容词

21、和副词,都经常作状语,要细心分辨。 雨后青山格外秀丽。 这件衣服特别好看。能作谓语、定语、状语,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定语的是副词。,3、“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因在两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比较下边两组词:甲 乙 白布 白跑一趟 老朋友 老说不完 怪事 怪好看 净水 身上净是泥,作业,一、用横线划出句中的副词。 1.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2.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二、兼副词、动词的主要有:没有、是。辨别它们在句中的词性。,没有,1.小王没有票。,2.他没有来。,是,1.老舍是骆驼祥子的作者。,2.他是哭,不

22、是笑。,3.这水是冷的。,4.我们的战士是英勇的。,5.是出太阳了。,(动词),(副词),(动词),(副词),(副词),(副词),(副词),副词2,同一小类副词,语义和用法不一定相同。,有的副词表示不止一种意义,例如:,让他说,他就不说。,我这就去。,屋里就他一个人。,表情态,表时间,表范围,(二)副词的语法特征,1. 副词在句子里只能做状语。例外:“很”“极”还可做补语。,2.副词不能重叠,副词也不能修饰副词。,思考:副词不能重叠,却有“刚刚”“偏偏”“仅仅”,如何认识?,思考 :副词不能修饰副词, “这样做很不好”这类句子咋解释?,他数学、语文学得都很好,只外语学得不好。,“都”和“只”都

23、表示范围,但“都”总括前面的词语,“只”限制后面的词语。,副词3,3.少数几个副词可以单说单用。 例如:不、当然、的确、马上、没有、也许、有点儿,4.少数副词可以起关联作用。 (1)副词自身、副词与副词组合起关联作用。例如: 也、又、再,也也 又又 (2)与连词配合起关联使用。例如: 只有才 只要就 无论都 * 注意:副词在起关联作用时,其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变。,这样做很不好,|,主,谓,状,中,状,中,这样做不很好,|,主,谓,状,中,状,中,将左边的两个句子的分 析结果相比较,就更容 易看出其间的修饰关系,副词和形容词得区别,形容词常常作状语,因此就容易和副词相混淆。区别的办法就是看这个词除

24、了作状语之外,还能不能再作别的成分。,我们一致同意。/*我们一概同意。 观点很一致。/*观点很一概。 一致的看法。/*一概的看法。,“一致”和“一概”都作状语,语义又相近,但是,“一致”是形容词,“一概”是副词。因为“一致”除了作状语之外,还可以作谓语,受“很”修饰,作定语;而“一概”只能作状语,其他都不行。可见,只能作状语的是副词,既能作状语又能作定语的是形容词。,adv和adj的区别3,出现在名词前是动词 出现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副词和动词的区别,没 没有,他没有去。 庄稼没有成熟。 锅里没有饭。,(副词),(副词),(动词),指出下列对话中“没(没有)”的词性。 你说什么东西没有了?

25、米没了,面没了,酱油没了,精盐没了,味精也没有了。 怎么叼咕个没完?没有了就去买嘛! 我现在可没空!你下班回来怎么没买点来?,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的区别,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都表示时间,都可以充当状语,所以会发生混淆。时间名词:将来、现在、过去、刚才、最后、原先 时间副词:即将、正在、已经、刚刚、终于、预先,黄昏是人的晚年,那一团团燃烧的晚霞不也透出勃勃生机! 早晨是人的将来,绚丽的朝霞是生命的源泉。,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的区别,区别词和副词的区别,词项 修饰名词 修饰动词 额外 额外任务 额外增加 高速 高速列车 高速发展 临时 临时职务 临时宣布 短期 短期行为 短期培训 共同 共同纲领 共同富

26、裕 非法 非法行为 非法同居 无限 无限空间 无限延长 永久 永久边界 永久居住,区别词和副词的共同点是只能够作修饰语:区别词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但有的词既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例如:,这些词,当它们修饰名词时是区别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时是副词,也就是说,是区别词和副词的兼类词。,(二)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组成“介词短语”作附加成分。,1、表时间:在 于 自 自从 从 当 由 趁 随着 到 2、表处所:从 打 朝 向 在 沿着 顺着 3、表排除:除 除了 4、表对象、范围: 对于 和 跟 同 替 将 把 关于 被 5、表方式、手段: 按照 依 依照

27、 根据 以 凭 本着 用 6、表目的、原因:为 为了 为着 因 由,教室,学习,在,状,中,介词短语,介词短语 作状语表处所,飞机 飞 向 上海。,|,主,谓,中,补,介词短语,介词短语 作补语表方向,一 本 关于鲁迅的书,),定,中,),定,中,介词短语,量词短语,1、介词不单用,只能与名、代词组成介宾短语。介宾短语主要作状语, 还能作补语, 有时也可以做定语。,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怎么区别?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如:明天

28、我在学校等你。 明天我在家。 他在看书。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如: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拿我开玩笑。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介词与动词的区别,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怎么区别?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 他在家里(动词) 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 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

29、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2、介词与动词的区别,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如: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拿我开玩笑。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例子:通过学习,使我懂得了这个道理。,介词不单用,只能与名、代词组成介宾短语。介宾短语主要作状语,不能做主语。,练习,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介词找出来。我们从离骚中看到了屈原深沉的忧患意识:他对于民族故国一往情深,因之而喜,因之而悲。他为了自己的祖国忍辱负重含悲苦行。,一、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介词找出来。我们从离骚中看到了屈原深沉

30、的忧患意识:他对于民族故国一往情深,因之而喜,因之而悲。他为了自己的祖国忍辱负重含悲苦行。,二、有些介词与动词(副词)兼类。辨别它们在句中的词性。,叫,1.他叫我。,2.他叫我拿来的。,到,1.到北京了。,2.到北京去。,1. 给我一支笔。,2. 给我讲故事。,(动词),(介词),(动词),(介词),(动词),(介词),给,对,1.大门斜对着商店。,2.他对我很好。,比,1.咱俩比速度。,2.我比你高。,1.我在教室里学习。,2.我在教室里。,(动词),(介词),(动词),(介词),(动词),(介词),在,3.我在学习。,(副词),(三)连词,:用来连接词语、分句或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词。,

31、1、连接词或短语:和 跟 同 与 及 以及 2、连接分句:不但 不论 因为 由于 3、连接词、句子:并 并且 而 以及 或者 或是,语法特点: 1、连接分句的连词,常成对使用,或跟某些 词配合使用。 如,尚且何况 只有才 2、连词只有关联作用,没有修饰作用,不作句子成分。,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如:我和弟弟都喜欢语文。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如:我将努力和弟弟改变对立关系。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 如:

32、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和、跟、与、同”连词与介词区别,一、“和、跟、与、同”连词与介词区别。辨别它们在句中的词性。,和,1.我和老李看了一场杂技。,2.我和老李说过了。,跟,1.我跟你说了三遍,你还没记住。,2.我跟你一起上街买书吧。,1. 东间与西间是我们的卧室。,2. 他终日与工人们打交道。,(连词),(介词),(介词),(连词),(连词),(介词),与,同,1.同贪污犯罪现象做坚决的斗争。,2.邪恶同无知结伴而行。,(介词),(连词),练习,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连词找出来。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虽然没有详尽、具体的描写,但从孔子和其它人的对话中,却生动地显现出了孔子及其一些弟子

33、的形象。,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连词找出来。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虽然没有详尽、具体的描写,但从孔子和其它人的对话中,却生动地显现出了孔子及其一些弟子的形象。,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前面,组成介宾短语,起修饰和补充说明的作用。,副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否定、语气、频率等。,连词起连接作用,常用来连接词、短语和句子。,(四)助词,:附着在词语或句子的前后,表附加意义的词。不能单独使用。,1、结构助词:的 地 得 所 似的 A、作为某种结构的标志。“的”是定中结构的标志。如,我的书 “地”是状中结构的标志。 如:慢慢地走“得”是中补结构的标志。如,跑得很快,B、组成

34、跟所附的词语功能不同的新短语。“的”附在实词后形成名词性短语。 如,红的 个儿高的 想的“所”附在动词前形成名词性短语。 如,所见 所闻 所述“似的”附在词后形成形容词短语。 如,飞似的 木头似的 2、动态助词:着 了 过 3、语气助词:语气词是放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的虚词。,语气词的种类 :(1)基本的语气词:了、的、呢、啊、 吧、吗 (2)扩展的语气词:啦、哪、哇、呀、嘛、哟、呗、喽、嘞、来着、着呢、的话、也罢、罢了、不成、得了,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1、读音。 2、作用:构成比况短语,对事物或性状进行描写。,北京大学是一所花园似的学校。,|,主,谓,|,动,宾,),定,

35、中,),定,中,比况短语,量词短语,),定,中,(1)似的,祥子傻子似的一气喝下去。(老舍骆驼祥子),地,比况助词2,于是,小船轻飘飘地像流水落花,风吹柳絮一般地飞驶起来。(刘绍棠渔火) 协和学院的通州旧址,改办潞河中学,却又与一般中学不同,高中仍然分科。(同上),(2)一般,“名雅,今后你也要跟连环大哥一样,改口叫我方雨舟。”阮碧村交代了这么一句。 这盖着的,就一样东西,你猜猜看,它是什么? 小哥俩长得太一样了,别说你了,就是他们的妈妈,都不能一下子分出谁是老大,谁是老二。,(3)一样,1.这两支金笔一样。 2.一样的金笔。 3.心潮象大海的波涛一样。,下面句子中的“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形

36、容词做谓语 形容词做定语 助词构成的比况短语,其他助词1,(1)所,其他助词:所、被、给、连 、们,A.构成“所”字短语,“所”字短语 = 所 + 动词 = 名词性短语,眼前的所见所闻告诉我,今天这块乐土最显美丽与神奇的地方,是这片雨林。,B.与介词“被”配合表示被动。例如:,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所战胜。,|,主,谓,状,中,介词短语,(2)被,A.“被”作助词时,只表被动。,帽子被他偷走了。,眼 前的所 见 所 闻,),定,中,方位短语,+,联,合,“所”字短语,名词前的“被”是介词, 动词前的“被”是助词。,帽子被偷走了。,状,中,状,中,其他助词2,(3)给,寝 室 叫 小 王 给 收

37、拾 干净了,|,主,谓,状,中,介词短语,中,补,作为助词的“给”,主要作用是加强句子的口语色彩。,他给我一本书。,(1)出现在名词前,句中没有另一个谓词,动词。,(2)出现在名词前,句中有其他谓词,介词。,他给我买一本书。,(3)出现在动词前,助词。,他给买一本书。,这 件 事,连处长 都 说 不 清楚。,|,主,谓,|,主,谓,状,中,中,补,状,中,),定,中,量词短语,作为助词的“连”,主要作用是增添强调的语气。,(5)们 用在指人的普通名词后面,表示群体的意义。,老师们 同学们 孩子们 乡亲们 同志们 弟兄们 先生们,也可用在联合短语后面。,老师和同学们,(4)连,1.“们”只是表示

38、群体而不计量,所以数量确定的词语,后面不再用“们”。,三个工人们。,一千群众们。,2.它的应用也没有强制性,名词性词语本身或语境已明确是指群体时,也可以不用“们”。,3.指人的专有名词有时也可以加“们”,表示某一类人或“等人、之流”的意思。,一切恶潭险水,都不在现代的李冰们的眼里。,陈士强们拉了一天船,半夜未到家。,4.指物的名词后面加“们”,是修辞上的拟人用法。,蟋蟀们 燕子们 星星们 柳树们,语气词1,1、什么是语气词 语气词是放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的虚词。 2、语气词的种类 (1)基本的语气词:了、的、呢、啊、吧、吗 (2)扩展的语气词:啦、哪、哇、呀、嘛、哟、呗、喽、嘞、来

39、着、着呢、的话、也罢、罢了、不成、得了,(四)语气词,1.附着性强,只能附着在句子或别的词语后面,起一定的语法作用。 2.语气词常常跟语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所以一部分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语气词的语法特征:,语气词2,3、几个基本语气词的表意特点 (1)了 他今天早晨搬走了。 表陈述语气,兼表肯定,表事态的变化已成定局。 忽然听到老者这番诚恳而带有感情的话,他不好意思再争论了。,注意分辨“了”的几种语法类别。,她去了北京。,1.出现在句中谓词后是助词,2.出现在句末名词后是语气词,她去北京了。,她去了。,3.出现在句末谓词后是助词和语气词的兼用,他会回来的,你放心吧。 试比较:他会回来,你

40、放心吧。 主要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加强强调的语气。,语气词“的”和结构助词“的”的区别,例如:他今天会回来的。他今天会回来。 他是个开车的。他是个开车。,(2)的,他是卖菜的。(结构助词) 他是会来的。(语气词),看能否去掉“的”,句末的“的”去掉以后,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是语气词;不能去掉的是结构短语,“的”与前边的名词或短语组成“的”字短语。,看能否补出相应名词,“的”字短语在结构助词后边可以补出中心语,语气词“的”的后边补不出中心语。,看能否与语气词连用,他们家也真够痛苦的了。 在公务往来中,你私自接受客户送的礼物,对你会有影响的啊!,在表示肯定和强调语气的“是的”句子,表示否定时,“不

41、”放在“是”之后;句末为结构助词“的”的句子,表示否定时,“不”放在“是”之前。,看加“不”的位置,游泳的很多。游泳的(人)很多。 他会来看你的。他会来看你的(?),语气词“的”可以与其他语气词连用,结构助词“的”不能连用。,他 是 卖 菜 的。,他 是 会 来 的。,不是,是不,“啊”放在句末或句中停顿处,常常与前一音节的收尾音连续,而使得它的读音发生变化,出现许多变体。如:“哪、呀、哇”等。例如: 人们唱啊,跳啊,以各种形式欢呼胜利。 “动词+啊”+“动词+啊”,表示动作时间的延续。 这篇文章写得多好啊! 感叹句尾加“啊”,加强感叹的语气。 王强啊,我告诉你的事,你可别忘了。 人名+啊,表

42、示招呼。 那个问题啊(呀),还得放一放。(表犹豫),粘附于句末或句中停顿处是语气词。 独立于句外是叹词 啊,多好啊!,(3)啊,请注意区分:,语气词3,(4)吧,让他去吧?,你今天才到的吧?,好吧,我去。,说吧,不好;不说吧,也不好。,表商量的语气。,表猜测的语气。,表认可的语气。,表假设的语气。,(5/6) 吗, 呢,提前说说句类。根据语气,可以把句子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个类别,这就叫做句类。 其中,疑问句是个很有特点的句类。具有疑问语气的句子叫做疑问句。疑问句可以分为四个小类。,你是朝阳人?,下课后,你去哪儿?,你是去图书馆,还是回宿舍?,你去不去图书馆?,是非问 ,特指问

43、 ,选择问 ,正反问 ,吗,呢,第一、该用“对”而用了“对于”。例如: *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对于人民负责。,虚词小结,二 虚词的运用,(一)介词的运用,第二,主体客体的位置颠倒。例如: *科学著作,对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是看不懂的。 *这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对于具有文化教养的人是不能容忍的。,1.对于、对,运用“对、对于”常见的毛病有以下几种:,对,虚词小结,2.关于,第一,表示关涉、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第二,“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通常放在主语之前;“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放在 主语前后都可以。 第三,“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做标题,“对于”组

44、成的介词短语就不能。如“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可以作标题,“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就不能。,3.在,“在上”“在下”中间插的应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不能是谓词性词语。,虚词小结,请分析下列句子是否有错误,错在哪里,怎样改? 1.在改善学生生活上,学校总务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的问题,原因:“在上”和“在下”之间应当是名词性的词语。,“在中”中间也应当是名词性的词语,但也可以插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果插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则表示该动作正在进行。 宝钢在建设中 新一代在茁壮成长中,2.在老师和同学帮助下,他进步很快。,的,练习,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助词找出来。看过三国演义吧。垓下英雄(我们所熟悉的项羽)

45、之穷途末路,则让人不禁扼腕叹息啊。文章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怎能不让人振奋、启人深思呢?,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助词找出来。看过三国演义吧。垓下英雄(我们所熟悉的项羽)之穷途末路,则让人不禁扼腕叹息啊。文章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怎能不让人振奋、启人深思呢?,(五)叹词,:表示感叹或应答呼唤的词。,1、表感叹:啊 呀 呸 嗬 哎呀 哟 哼 2、表应答呼唤:喂 哦 唔,语法特点: 1、独立性最强,能单独成句; 2、可充当句子成分;如,他哎哟哎哟地叫。(作状语),(六)拟声词,:摹拟事物声音的词。,如:啪 丁当 哗啦 噼里啪啦 叽里咕噜

46、 咣,语法特点:单独成句或单独充当独立成分。,1、名、动兼类:工作 编辑 发明 病 关系2、名、形兼类:标准 困难 科学 意外 民主3、动、形兼类:开阔 严肃 坚定 温暖 孤立,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如:把住质量关(动) 开了一朵花(名词) 把书拿来(介) 花了很多钱。(动 ) 拿把菜刀来(量) 成了一个大花脸。(形),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请辨别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词性:,1.他手里拿着一束鲜艳的花。,2.今天我买东西花了很多钱。,3.他那天穿了一件花衣服。,(名词),(动词),(

47、形容词),1.你快叫几个人过来帮忙。,2.这两个数的和是几?,(数词),(代词),1.这两个数的和是几?,2.我和他都是苏州人。,3.我和他说了几句苏州话。,(名词),(连词),(介词),1.他顺利通过了这次考试。,2.通过这次考试,他发现了问题。,(动词),(介词),1) 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2) 沿路上没精打采的街灯,是渴睡人的眼。 3) 我家的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是榕树。 4) 他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全靠他有不折不挠的意志。 5) 我究竟要怎样做,才可以令你满意? 6) 你要记得用锁把门锁上。 7) 书中重要的字词下面,都要点上一个点。,实词练习:下列句子中标有_的词,分别类于甚么词类?,(形容词),(动词),(量词),(代词),(代词),(名词、动词),(动词、名词),1)李先生写的一份记录真详细,里面记录了公司半年的收支情况。,2)报告!我的报告已经做好了,请首长你过目。,3)我们冒着危险,攀过最危险的山崖,最后才找到下山的路。,4)爸爸常常教训我要做一个好人,我要紧记他的教训。,答案:名词 动词,答案 :动词 名词,答案 :名词 形容词,答案 :动词 名词,6) 这是一个非常时期,大学要非常小心,才可以渡过难关。,7) 气温很低,只有零下五度,游击队员化整为零,进入山区暂避寒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