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 溪 诗 境唐、宋、元、明、清,西 溪 独 泛唐 皎然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 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入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译:修道者超凡脱俗的情操不知去何处寄托,朴素的小船在河流间随意的流淌。仙鹤天性就是喜欢生活在不知名的山林之中。穿过无数泛着寒意的茂盛竹林,没有人声,一片寂静,只有一丝丝的浮云泛在天边,小船在这溪水间随波逐流,无人与我同行,只有伴着幽幽的月光而返。表达了作者不求名禄,向往自然山林的那种精神追求。,皎然(约720-约800),俗姓谢,南朝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早年勤学,出入经史百家,中年暮神仙。玄宗时,曾
2、访名山,游长安,千王侯。后隐庙霅溪,皈依佛教。从杭州灵隐寺僧守直受戒。复居湖州杼山妙喜寺与陆羽为莫逆之交 。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被时人成为“江东名僧”。贞元五年(789),撰成诗式五卷,乃唐代较系统之诗论专著,今存。一提起中国茶业之祖,然而中国茶文化、茶道之祖应该另有一名奇人,他与陆羽可以说是不相伯仲,他就是以前只称为诗僧、茶僧的大诗人,一代高僧佛学大师皎然。皎然主要活动在中唐大历、贞元之间,他和书法家颜真卿、诗人韦应物、顾况以及一些士大夫文人多有交往。,西 溪宋 叶绍翁一条横木过前溪,村女齐登采叶梯。 独立衡门春雨细
3、,白鸡飞上树梢啼。,译:河道边长着一株株的树木,纵横交错的树枝架在前面的溪水上面,村中妇女结伴而行,上山劳作,独自站立在门边,天空中正下着细细的春雨,白鹭飞上了树枝啼叫。文中“西溪”指沿山河(古称西溪)是一条界河,有800多年的历史。作者的诗词表达了西溪河畔古树交错,村民耕作,动静相交这样一种奇特的风韵。,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蒲城。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
4、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后弃官居西湖。叶绍翁是江湖诗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他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晚 步 西 溪元 许衡 拉友西溪往步联,西溪佳景丽秋天。 日回林影苍烟外,风转滩声白鸟前。,译:傍晚的时候,与朋友一同前往西溪赏景,西溪的秋天,景色非常的美丽,苍茫的云雾外,阳光洒在远处的竹林之中,白鹭的叫声随风飘转在河边。诗句中处处都体现出了西溪湿地野趣、幽静的美好景色。,许
5、衡(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庆路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李封村)人。金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自幼勤读好学,之后为避战乱,常来往于河、洛之间,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与姚枢及窦默相讲习。元宪宗四年(1254年),许衡应忽必烈之召出任京兆提学,授国子祭酒。至元六年(1269年),奉命与徐世隆定朝仪、官制。至元八年(1271年),拜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成授时历。至元十七年(1280年),因病归怀庆休养。至元十八年(1281年),许衡去世,年七十三,赠荣禄大夫、司徒,谥号文正,后加赠正学垂宪佐运功臣、太傅、开府仪
6、同三司、魏国公。皇庆二年(1313年),从祭孔庙。著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等。,永 兴 寺 寄 怀明 李流芳人言西溪梅,不道西溪竹。试问十里香,何如万顷绿。夹道飞流喧,出云两山矗。永兴好兰若,平畴带溪曲。,译:永兴寺在留下镇西南的安乐山下,该寺旧址就在现西湖高级中学内。永兴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由高僧悟明开山始建,宋代铁牛禅师重修。一千三百多年来永兴寺虽有兴衰,香火却绵延相传,是一座享誉中外的千年古刹,永兴寺清幽的环境吸引了诸多大德行者来寺缔结善缘,诗句表现出了当时永兴寺周围青山巍巍,涧水潺潺,梅花十里,竹林翩翩这样一种美妙的西溪风光。,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
7、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亦工书法,李流芳书法源于苏轼,擅长行书和草书,为一代著名的书法家。书法风格浑厚而大气、自然而严谨,与绘画一样,在书法上受董其昌的影响,力求生秀古淡。 崇祯二年 (1629)闰四月三日李流芳卒于檀园,享年五十五岁。,题西溪山庄清 康熙花源路几重,柴桑皆沃土。烟翠竹窗幽,雪香梅苔古。,译:“西溪山庄” ,为现在的高庄,是高士奇的宅第,建于公元1657年至公元1664年之间。公元1689年农历二
8、月初十,高士奇作为唯一的汉族高官,跟随康熙帝南巡,在巡游了杭州的西湖与灵隐等名胜之后,骑马至西溪的高庄。康熙命随从留在桥头,只让高士奇一人陪驾,乘小船到高庄观览游玩。康熙帝极喜西溪山庄,常“登楼延赏,临沼清吟”。高庄周围风景殊丽,竹林深秀,景色宜人,康熙帝对高庄赞不绝口,挥笔写下“竹窗”两个字,还乘兴写下一首诗:“花源路几重,柴桑出沃土。烟翠竹窗幽,雪香梅岸古”。,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蒙古人称为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郑氏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驱逐沙俄侵略军),以尼布楚条约确保清王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康熙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