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核不扩散机制面临的严峻挑战1、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面临严重信任危机。2005 年 5 月,第七届 NPT 审议大会无果而终。NPT 是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基石和核心,大会的失败无疑使国际社会失去一次推动核裁军、加强防核扩散全球努力的重要机会,极大地削弱了 NPT 条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对以该条约为基础的国际核不扩散体系造成重大冲击。尤有甚者,2005 年 7 月,布什政府不顾印度并非 NPT 签署国这一事实,与印度签订民用核合作协议 。布什政府向没有加入 NPT 而拥有核武器的印度提供核物项和技术,打破了该条约中无核国家与核国家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是对该条约和国际防扩散机制完整性和根本性
2、的挑战。2、美国对国际防核扩散进程的冲击。美国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不仅没有根据条约规定朝最终销毁自己核武库方向做出应有努力,而且还千方百计地继续发展自己的核优势。3、核军控与核裁军进程陷于停顿状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核裁军“中间步骤”起步艰难。第二,日内瓦裁谈会和联合国裁军审议委员会在核军控和核裁军问题上无所作为。第三,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审批进程受阻,条约短期内生效前景黯淡。因为,美国明确表示布什任期内不考虑批约问题,且正在不断削减向条约组织提供的经费。受其影响,一些国家也在徘徊观望。作为核不扩散的重要支柱之一,CTBT 作用正在减弱。4、地区核问 题谈判进
3、程举步维艰。朝鲜核问题仍处于僵局,美国与朝鲜之间在朝核议题以外问题上的歧见阻碍会谈重开。伊朗核问题谈判僵局未破。美国和伊朗在对待核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相去甚远,相互妥协的余地很小。5、此外,核恐怖主义问题、核材料和核技术的地下黑市问题等等,也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构成严峻挑战。核不扩散机制陷入困境的根源1、美国坚持推行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秩序的全球战略和核霸权政策,对国际安全和核不扩散体系构成愈益严重的挑战。其一,冷战结束以后,美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其称霸世界的欲望更加膨胀。其二,美国谋求绝对的军事优势,致使国际战略态势严重失衡。其三,美国在防核扩散问题上推行“双重标准”的严重负面影响。2、现行核不
4、扩散机制本身存在制度缺失。第一,核不扩散规则存在着“可选择性”接受的漏洞,使其法律效力大打折扣。第二,核不扩散机制有些规则界定不清和没有明确的时效限定,使之难以有效遵循。第三,国际核查存在不对等性,监督机制的公平性受到质疑。第四,现行的不扩散机制未涵盖所有国家,机制之外的国家进行核武器试验时付出的代价甚少。3、核技术扩散的直线性,使核不扩散机制面临诸多困难。现在用铀或钚制造原子弹的技术已广为人知,无需进行核试验就可研制成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技术交流日趋活跃,核技术、弹道技术迅速普及,积累核材料和获得核武器技术正变得越来越容易。即便是小规模的恐怖组织,只要获得核材料,通过简单处理,也能
5、制造核武器。这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之一。巴以争端难点问题争端难点之一:边界问题分治决议规定的边界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即 181 号决议)规定在 1948 年 8 月 1 日巴勒斯坦结束英国委任统治时在这里建立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 ,并将巴勒斯坦 2.6 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中的 14942 平方公里(57% )划分给“犹太国” ,其余的 11203 平方公里(43% )划归“阿拉伯国” 。同时规定耶路撒冷为国际化城市,直接由联合国制订的当局管理。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吞并了 5731 多平方公里属于“阿拉伯国”的土地,以色列的实际控制面积为20.673 平方公里,约为整个巴勒斯
6、坦地区的 78。原“阿拉伯国”约旦河西岸 5295 平方公里的地区和加沙地带354 平方公里土地分别被约旦和埃及占领。此外,以色列和约旦还分别占据了耶路撒冷的西区和东区。近百万巴勒斯坦人从此成为难民。1967 年 6 月,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夺取了西岸、加沙和东耶路撒冷,彻底占据了整个巴勒斯坦地区。 构成巴以和平进程基础的新边界 1967 年 11 月 22 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 242 号决议,其核心是要求“以色列军队撤离其于最近冲突中所占领的领土” ,其他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作为主权国家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权和安全要求。242 号决议和 1973 年 10月通过的 338 号决议体现了后
7、来提出的“以土地换和平”原则。1978 年埃及和以色列签署的戴维营和平协议以及 1991 年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同以色列开始马德里中东和谈的基础都是 242 号决议。1993 年巴解组织同以色列签署的奥斯陆协议及此后的怀伊协议 、 沙姆沙伊赫备忘录都重申了这一点。所以,以 19672年战争爆发前的停火线为巴以未来边界,即以色列撤出全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应该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争端难点之二:水资源之争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几乎所有的中东国家都在闹水荒,正如佩雷斯说的那样:“中东地区水比石油更重要。“在中东和平进程的历次重大谈判中,水资源总是有关各方激烈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8、。由于中东处于干旱和半干旱荒漠地区,对水资源的争夺从历史上一直是影响地区国际关系甚至是引发战争的导火线,巴以关于水资源问题的立场水资源问题是个战略资源问题,也是国家和民族生存的安全问题,因此,它一直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估算,巴勒斯坦目前缺水幅度达到 80。 在数量上,以色列占有和消耗的全部水资源的 80,巴勒斯坦自治区只享用剩余的 20。水危机的出现除了自然因素外,以色列掠夺性开采和使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争端难点之三:耶路撒冷问题 耶路撒冷位于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中部,全城由旧城(东城) 和新城(西城)两部分组成。旧城多宗教古迹,是巴勒斯坦人主要居住区。新城是在 19 世
9、纪后逐渐建设起来的,主要是犹太人的居住区。耶路撒冷是中东的一座古城,这里建有犹太教的神庙和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都奉为“圣地” ,故称“圣城” 。耶路撒冷问题是指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鉴于耶路撒冷问题的复杂性,1947 年 11 月联大第 181 号决议规定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以色列通过 1948 年和 1967 年两次战争先后占领整个耶路撒冷地区,并于 1980 年 7 月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1988 年 11 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 19 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宣布耶路撒冷为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国首都。对于巴
10、勒斯坦人来说,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由麦加夜行到此登霄的地方,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地,据古兰经记载,伊 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曾踩着亲真寺里面的石头登天接受真主启示后返回人间 ,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的地方。对于犹太人来说,早在公元前 10 世纪,他们的祖先大卫王就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 “以色列王国 “,因而耶城无论如何都应归他们所有。 1950年,以色列就自行宣布耶城为其首都。在 1967年的 “六 五战争 “中,以色列占领了包括东耶路 撒冷在内的大片阿拉伯领土,并于 1 980 年 7 月宣布合并后的耶路撒冷为其永久的首都。争端难点之四:难民与定居点1948 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特别是
11、1967 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背井离乡,沦为难民。联合国现已确认,自 1948 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全球有 370 万巴勒斯坦难民有权要求以色列对他们在中东战争中损失的财产和生意作出赔偿,并允许他们回国。目前,部分巴勒斯坦难民已加入当地国籍或移居欧美,另有难民仍居住在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地的难民营中。1967 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军占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等阿拉伯土地,以色列开始在被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上实施修建犹太人定居点政策。以色列认为他们对定居点拥有主权,以方有权根据定居点人口的自然增长进行扩建。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已经建立 200 多个定居点,犹太移民
12、已达 30 万人。以色列的移民政策是谋求通过改变其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从约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国。巴勒斯坦方面认为,被占领土上的犹太人定居点是非法建立的,应全部取消。争端难点之五:隔离墙问题2002 年 6 月 16 日,以色列举行了隔离墙的开工典礼,正式开始建造巴以隔离墙工程。隔离墙是以色列计划修建的一条用来阻止巴勒斯坦人员从约旦河西岸进入以色列的隔离设施。根据计划,以色列将沿 1967 年停火线(绿线)在约旦河西岸巴控地区与以交界地带修建总长约 350 公里的隔离墙。隔离墙将由数米高的钢筋混凝土墙体、高压电网和电子监控系统组成,并由以巡逻队和哨兵进行警戒。隔离墙大部分地段向绿线以东拓展,一部分巴勒斯坦自治的地区将被圈进隔离墙内。此外,隔离墙全部建成后还将把约旦河西岸和巴勒斯坦人视为未来巴勒斯坦国首都的东耶路撒冷隔离开来。以色列修建隔离墙遭到巴方的强烈反对。阿拉法特谴责以色列在奉行犹太种族主义,赤裸裸地侵略巴控领土。国际社会也普遍谴责以色列强行修建隔离墙的行为。2003 年 10 月 21 日,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以压倒多数票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修建隔离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