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 12小说阅读【试题演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带伞的女人吴富明很多年以前,我还是报社的一名见习记者,我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一名舞蹈教师。她的伞舞获得了全国文艺大奖。 那天,她正在指导学生排演舞蹈。她显得活泼、开朗、轻盈,可说是个人见人爱的姑娘。我的采访很顺利。 可是当我和她从少年宫出来时,天却下起了大雨。她就将随身带的油纸伞撑开,我们一起用。我心想,她真有先见之明呢。 我的采访稿第二天就见了报,反响不错。我从报社出来时,正好又碰到她。我发觉她又带了那把油纸伞。我想,她真是个敬业的人,走路还忘不了自己的舞具。不过,天正火热,也许是为遮阳。 后来,她结婚了。她请了
2、我。我发觉,她那时正沉醉在一片幸福中。 过不久,她和她的先生去旅游了。在旅途中就发生了变故。 在她落榻的宾馆里,她的那把油纸伞丢了。那个晚上,她颤抖不已,并不时抱住头,往墙角躲。她的丈夫不住地劝慰:不就一把伞么,买一把就得了,干吗闹成这样?丈夫的话并没改变她的态度。这事让宾馆住宿的人都觉得笑话,有人开始怀疑丈夫所为了,这让作丈夫的难堪极了。 就在让人不可思议中,宾馆服务员送来了伞。走时说了句,您的伞忘在楼底了,不就一把伞,还是把油纸伞,就这么急的,要是丢了别的不就 看服务员出去,丈夫才想起是自己在妻子睡着时,带伞出去买烟了,天正下雨。没想,到楼底进了趟厕所,就忘伞了。 她见了伞后,一把夺过,呼
3、地打开,罩在头上叫道:来呀,来呀,我不怕!丈夫这时才发觉自己的女人是疯了。丈夫就不理她了,由她闹去。在极度困乏中丈夫睡去了。她下意识地发现了自己的失态,就吃了一惊,只好无奈地一笑,把伞放在床边,也睡去。 可以想像,结婚的旅程就被打乱了。她们不得不回了家。丈夫要带她去找医生,可她却说,我没事,干吗找医生?丈夫说,你肯定是练舞过头了,那么多舞蹈,非要用伞出戏不可?!她没有说话,只有无尽的泪流。 当我第二次采访时,是她的又一个伞舞获了奖。只是,她已是一个离了婚的女人。 你们不是很般配吗,怎就我问她。 男人护不了我的,在我无助时,还不如我这伞呢。她笑了下说。稍顿,她发觉我在发愣,忙说,不包括你这样的男
4、人的。我就笑了。可心里却不知怎的想,这个女人是不是真有毛病,还是心里有障碍呢? 你在想什么?她说,你们当记者的就是敏感。她似乎能看透人心。 再次祝贺你。愿你的伞舞更加成功。我热情说。太谢你了。她真诚地向我伸出了手。那手真柔滑。可以想象,伞在她的手里该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呀! 待我大学毕业的那年,我正式成为报社的一名记者。能取得如今的这个职位,对她的成功报道,正是对我的最好回报。我在心里倒有些感激她。 不过,我却一直不明白,她在无人时,为何总在腋下夹着那把油纸伞呢?我渴望解开这个迷。 那时,我开始对武侠小说感兴趣。常读到小说中武林中人用伞当武器,抵挡来自各方的暗器,我想,她带伞可不会是挡东西吧,除了
5、雨、太阳,又能挡什么呢?我对自己有这种想法觉得可笑。然而,她突来的电话让我吃了一惊。 她说,我不知怎的,老记起你。我知道你在注意我的伞,今天就告诉你她的话里流着一股悲怆。 原来如此。人真是可恶!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女孩,就因被心爱的人抛弃,而反被村人误解、嘲笑、诽谤,还时不时受着冷不叮当的石块、菜叶的袭击。由于多次被伤害,她就养成了带伞的习惯。有了伞,她仿佛就有了依靠,伞没了,她就感到恐惧,精神也垮了,这是怎样的一个年代啊! 后来呢?我的心被颤动着。 恢复高考的那年冬天,我考上了艺院,我面试能过关,全凭的就是当年锻炼的伞技。说真的,伞还真管用,一撑一旋,什么物什全飞了,叫那些人目呆。可至今,我却离
6、不开伞了,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脑子里常会有幻觉 我感到电话那端气息有些凝咽了。我忙改变了话题说,你今晚有空吗?可否出来走走,我一个也闲着。 这好吧,我有空,我一定来。她的气息让话筒热起来了。告诉你吧,我可是个武侠小说谜,那伞在书中真有许多精彩情节呢。 哦,是吗?!我的心被惊得都奔了起来。 那晚,她没有带伞。因为她把我的手臂挽得很紧。走得特别轻盈。(选自中国小小说 300 篇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准确的两项是( ) (5 分)A “当我和她从少年宫出来时,天却下起了大雨。她就将随身带的油纸伞撑开” ,表现出女主人公先见之明、生活中细心。B “那么多舞蹈,非要用伞出戏不可?”
7、 “她没有说话,只有无尽的泪流。 ”这一场景表现出她对丈夫的痛恨。C “不过,我却一直不明白,她在无人时,为何总在腋下夹着那把油纸伞呢?我渴望解开这个迷。 ”这句话在结构上承上启下,使前后衔接自然。D文中的“伞”极具象征意义,它是力量,是保护,是女人的靠山,有了“伞” ,她什么也不怕,既可以跳出美丽的伞舞,又可以让自己的内心不受伤害。E本文前面介绍女主人公和“伞”形影不离,层层设置悬念,让人感到不解,提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后面揭开疑团,使文章放入结构严谨。【答案】D 3 分,E 2 分,C 1 分。【解析】试题分析: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8、一种文体。这一定义告诉,首先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第二、在这三要素之中人物是中心。第三、小说的主题是最终目的。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在赏析小说时,一定要考虑这三个方面。选项 A“表现出女主人公先见之明、生活中细心”错误,后面看带伞根本不是这个原因,是想寻找“靠山” ;B“痛恨”错误,文中没有依据;C 信息量少所以 1 分。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6 分)(3)结尾“那晚,她没有带伞。因为她把我的手臂挽得很紧。走得特别轻盈”这句话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4)全文围绕“伞”这一道具展
9、开,试探讨“伞”在文中的作用。 (8 分)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谁偷走了我的影子沙里斯(美国)当时,我也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卫星导航仪也停止了工作,战友呢?全走散了,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低着头,使劲擦干满脸的汗水,我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自己脚下没有影子,无论我怎么转身,身后除了黄白的沙漠,什么都没有。这是不合常理的,头顶明明有一轮红日,怎么就照不出自己的影子呢?我焦急地爬上前方的沙丘,想着没了任何阻挡,影子大概就回来了,可是,没有,连一丁点儿都没找到。我眯着眼看了下天空,用手做了个角度比,结果反复论证了撒哈拉沙漠的可怕
10、,阳光明明不是垂直角度,我的影子却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窃走了,而且,再往远处看,几乎每一座沙丘都有自己的影子,而我没有。作为一个空降兵,戎马一生,我一直为自己感到自豪,经历数百次行动,没有败绩,然而这次,我失去了信心。早就听说撒哈拉北部有许多神秘的部落,他们掌握着神的旨意,可以用无形的武器把敌人杀死。他们一定把我当敌人了,所以才会把我的影子收走。这让我有点后悔,波森和卢迪太冲动了,竟然扫荡了一群手无寸铁的土著人,如果当时自己阻拦,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当时,我的眼里似乎看到了牛扒、火鸡还有威士忌,和队友们在一起狂欢。难道,我是在臆想,是沙漠臆想症?无论如何,我必须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尽管烈日炎炎,
11、而自己身上只剩下一袋干粮,没有水,也没了武器,我还是拼命地往前走,多年的野战经验告诉我,这里应该离绿洲不远了,而有绿洲的地方,就有希望。当年西点军校的课程的确没有欺骗我,在脚底下隔一里地挖一个洞,不仅可以缓解脱水,还可以通过湿润度判断绿洲的方向。我成功了,赶在夜幕来临之前。夜幕不仅掩盖了我的行踪,还暂时驱走了我对影子的恐惧,找到一间奇怪的房子,竟然是用一架飞机的残骸建造的,但我已顾不了那么多,绕过去,继续寻找,我想要的只有水。当然,这是沙漠臆想症的一种明显特征,其实除了水,我更需要休息,否则,我也不会在第二天一大早发现自己毫无防备地躺在地上,而不远处正有几个羸瘦的小孩指指点点。他们全身黑亮,在
12、朝阳的照射下,留下几条瘦长瘦长的影子,恐惧再次袭来。我强作镇定地向他们打招呼,但他们却毫无反应,如幽灵般迅速退后了十来米。难道他们发现我没影子了?他们把我当作魔鬼了?我很担心,但还是试着从包里把干粮拿了出来,向他们招了招手,并大声喊道:“别怕,这些东西,全给你们,很好吃。 ”他们似乎动心了,尤其是那个黑人女孩,要不是稍大的一个男孩拉着她的手,我想她早就奔过来了。这让我觉得有点感动,觉得孩子们需要自己,于是,便把手里的包放在地上,并跳了跳、转了转,向他们表示,身上什么都没有,我愿意做他们的朋友。他们终于向我奔来,严格来说,是向食物奔来,压缩饼干、牛肉干以及半条火腿瞬间一扫而光。那一刻,我想自己是
13、幸福的,尽管仍然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但心里却已不再那么恐惧。然而,我再一次错了,当一阵轻机枪扫射,波森、卢迪和其他几个战友冲过来时,那几个孩子已经倒在血泊里。我没法阻挡这样的悲剧发生,波森队长告诉我,这是最安全的方式,而且对我发誓,他们都看到这群黑人抢我的食物。我无话可说,只是甩开波森的手,静静地走到那群孩子身边。如今已过去十年,我和自己唯一的女儿住在一起,每当恐惧袭来,我都会叫她到身边,静静地看着她的眼睛,因为唯有在她的双眸里,我才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 年 24 期,有删改)(1)文中第 12 段那“几个孩子倒在血泊中,我无话可说,静静地走到那群孩子身边”体现了“我”
14、当时怎样的心理?试做简要分析。(4 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谁先看见村庄黄建国她们回来了。她们不久将会看见自己的村庄。几分钟以前,长途汽车“嘎”一声停下,她们从窗口扔下大包小包,匆匆挤出车门。汽车重新启动,拖一股白烟,拐过沟岔不见了。一会儿,她们要跨过干涸的沟川,沿着对面那条蜿蜒的小径爬上去,然后,就能看到她们的村庄了。她们从南方赶回来过年,带着一大堆颜色鲜艳的包裹行李。她们站在路边四下张望。才五点钟刚过,太阳就已经看不见了,只在西边的沟坡上残留一些余晖。沟川里静得很,雾气弥漫,既朦胧又透明,让人觉得恍若幻影神秘莫测。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这村庄,沟川,羊肠小道,
15、曾经那么执拗地,记不清又多少次在她们遥远的异乡的梦里出现过。她们不急于爬沟。她们需要平息一下心情,定一定神。再说,她们后头还要进行一场比赛,看谁先爬上沟坡,第一个看见村庄。这是她们的约定。现在,她们走到了沟川的西边,抬头打量那条像被野风吹得弯弯曲曲的灰布带一样的路。就是它,那么亲切地通向坡顶,通向她们的村庄。“我不知道为啥一点儿也不激动, ”她们中的一个说, “我想我们应该是激动的呀。你说这事为啥呀,二亚?”二亚说:“你鬼迷心窍!我的心扑通扑通乱跳哩。你想想,为了省路费,咱们去年就没有回来,快两年了啊。我不知道我一走进家门会是啥情景,先叫爷还是先叫妈?”不叫二亚的姑娘没有应声。她感到领口和袖口
16、那儿有些冷。刚下车的时候,凉风扑面,怪舒服的;现在,这风突然间又凶又硬,冷飕飕的。内衣好像还沾了汗,贴在身上,风灌近来,说不出的难受。她左右拧一拧身子,把脖子往下缩了一大截。“你看你, ”二亚说, “到家门口了反倒没个形了。 ”“我冷。 ”她说。二亚也感到了冷。她伸出去试一试风。她把双手举到面前,翻看自己的手心手背,然后往手心里呵了一口气儿。“我不想看见我妈的手裂的口子, ”二亚说:“我妈每年冬天两只手都裂成了锯齿,她整天痛得吸溜吸溜的。 ”不叫二亚的姑娘也张开自己的手指看。“我想哭。 ”二亚说。她佯装成哭的样子,啊呜了一声,但她马上又嘲笑自己说:“我这是干吗呀,神经兮兮的。 ”这时候她担心起
17、另外一些问题来。“咱们寄的钱,家里会不会没收到?”“不会。 ”不叫二亚的姑娘说, “咱们回去后翻开本子一笔一笔查对。 ”“会不会有人认为咱们不干净?”“你真能瞎操心。谁干净不干净在脸上会写着字?”“众人口里有毒哩,硬把白的说成黑的。 ”不叫二亚的姑娘有些不耐烦,她哼了一句歌词作为回答:“白天不懂夜的黑。 ”然后她说:“我要唱歌。 ”然后她扭动屁股,怪声怪调地唱起来:“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我也唱。 “二亚说, ”唱完咱们爬坡。 “她看见太阳在东沟坡上只剩一点儿蜡烛光的颜色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她们唱歌。她们的歌声一高一低,在沟川里被凌厉的风撕扯得七零八落,实在不成什么调子。“呀, ”
18、二亚说,她突然住了声, “我们的脸!”不叫二亚的姑娘愣着。二亚顿了一下脚:“我是说咱们嘴唇上的口红,还有描的眼影!”不叫二亚的姑娘说:“你多漂亮啊。 ”二亚说:“我给你说正经的呢。我这个样子怕我妈认不出来,说我是个妖怪。 ”不叫二亚的姑娘哑了声。她看着二亚。她们互相看着。她们以前没想到这会是个问题。她们每天都要化化妆的,包括在拥挤的火车上和颠簸的汽车上。“一定得擦掉。 ”二亚说。她们开始找纸巾。但翻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和小包,也没有找出一片软一点儿的纸。她们带的纸巾一路上大手大脚地用光了。她们甚至用纸巾擦火车的茶几和汽车的玻璃,还擦了几次鞋,惟独没想到最后会用他来清除嘴上的口红。她们低头四处探望
19、,希望能看见一汪水。但是,没有。沟川是干的。她们盯住自己的衣服,可她们舍不得橘黄色和天蓝色的外套上不同颜色的斑迹。她们快要恨死自己了。“我说,咱们吃了她。 ”她们用唾沫把嘴润湿,拿牙齿啃上唇,再啃下唇,让舌头转了一圈儿,又转了一圈儿。她们把唾沫吞下去,又呸呸吐出来,沾在手指上擦拭眼影。不叫二亚的姑娘说:“呀,咱们的口红不高档,吃下去怕会有毒。 ”“不管她, ”二亚说, “这个不重要。毒不死人。 ”她们擦呀,抹呀,脸上已麻麻的,只是不知道此时脸上的样子。她们互相看也看不清,因为太阳早已熄灭了。她们想着这么一弄她们的脸就很本色了呢。“呀,天都黑了, ”她们说, “咱们快爬吧,看谁先看见村庄。 ”黑
20、夜像汹涌的黑水淹没了她们。(摘自小说界2001 年第 1 期)(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准确的两项是( ) (5 分)A “看谁先爬上沟坡,第一个看见村庄。这是她们的约定” , 作者写她们事先设计好回家的事情,目的是突出她们在外工作时对家乡的思念。B小说中引用很多歌词如:“白天不懂夜的黑”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这些歌词从侧面反应里人物的心理,道出了小说主人公内心的痛楚。C黄建国小说语言精美,极见功力,尤其是肖像、心理描写和对话的运用,扩展了生活的空间,并给读者留有想象余地。D这篇小说渗透着一种现实主义的苍凉之美,它准确地道出了当代农民、现实中的小人物心中的真实感受。E这篇
21、小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它给我们讲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更重要的是故事里面的故事。(4)这篇小说中多次出现景物描写,请结合文章探究其作用。 (8 分)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 分)伏龙肝 马金章 月黑风高。山林发出一阵阵令人毛骨悚然的长啸。 唐韧裹紧棉袄,缩头抱膀拐过一个山嘴时,路旁冷不丁闪出一个人影。他惊得张口觜瞪眼: “唐韧,唐韧!”人影的声音被风抽得飘忽不定。 唐韧定了定神,对来人叫了声舅舅。 舅舅说:“孩儿,家,是回不去了。你家被强人烧了!” 山下,火苗在黑夜里如扬鬃的红马往上一跳一跳。 “是谁,是谁,我要杀了他!”唐韧像一头暴怒的狮子,要往山下跑 。舅舅死拉着他,几乎
22、带着哭腔说:“孩儿,不能去!你快逃命吧!他们扬言,要满门抄斩呢。你哥,被我拦住了,先走了。 ” “那,我爹娘和妹妹呢?” 舅舅悲凄地说:“甭问了,孩儿,快,朝这个路口走吧。你哥,就从这儿走的。你撵上他,是你们兄弟的缘分;撵不上,你独闯天下吧?”老人说着,往他口袋里塞了几块银元,又将一个小包递给他, “这是伏龙肝,千万带好。 ” 唐韧将伏龙肝装进口袋,给舅舅磕了个响头,然后挥泪上路了。伏龙肝是在火中烧就的,而现在家中是一片火海,唐韧的心似被火烧灼一样疼痛。 他家所在的村叫桃花坞。桃花坞横卧在山的北边,黄河的南边,小村缺乏阳气,水柔土硬,村里人出门在外,易患水土不服病。为治水土不服,村人在砌灶时,
23、往往用猪肝拌土抹灶膛,三年后灶膛被烧成赤红色的伏龙肝,出门带上伏龙肝,若水土不服,将伏龙肝捣碎服了便好。 那天夜里,唐韧撵上了哥哥唐云。兄弟俩往南走了三四天,走到一个小村时,唐云觉得头晕恶心,胸闷气短,病倒在一座破屋里。 唐韧给哥哥请了郎中,哥哥吃了几剂药,不见好转。他判断哥哥是水土不服,就掏出伏龙肝敲下一块捣碎,拿水冲了给哥喝。哥哥的病第二天就好了。兄弟俩又往南走了两天,谁知,哥哥又犯了水土不服,而且比上一次还厉害。唐韧的伏龙肝愈来愈少,他悬了心:要是哥哥用完了伏龙肝如何是好,倘若自己再犯上水土不服,岂不将这条小命扔在这异乡了? 唐轫愁肠百结地在栖身的破屋踱步,门旁的一个残破灶台进入他的视线,他心中不禁一动。 几天后,哥哥的病完全好了,兄弟俩便又上路了。 日军飞机投下几颗炸弹,唐云、唐韧兄弟被逃难的人群冲散了。 自此,兄弟俩便失去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