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如何与抑郁症家人相处.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705495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与抑郁症家人相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与抑郁症家人相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与抑郁症家人相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与抑郁症家人相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与抑郁症家人相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抑郁症抑郁症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具体可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抑郁悲观焦虑,与现实环境不相称。程度较轻的患者感到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感到“心里有压抑感” 、 “高兴不起来” ;程度重的可悲观绝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诉说“活着没有意思” 、 “心里难受”等。典型的抑郁心境还具有晨重夜轻节律的特点。躁郁症躁郁症是一种情绪在狂躁和抑郁之间摇摆不定的失调症。病者情绪突发性波动,有些是躁狂和抑郁一起发生,同时发生异常的兴奋并感到悲伤无助等。这些情绪变化与周围环境未必有直接的关连,令身边人无所适从。狂躁病病发时,患者会:情感高涨

2、、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不觉得需要睡眠、易怒、喜争论,易冲突甚至举止失常。忧郁病病发时,患者会:情绪低落,表情忧愁、失眠、焦虑、食欲减少、反应迟钝、动作减少、不爱说话、绝望、有罪恶感、有自杀意念或企图。情感低落、快感缺乏、精力下降、兴趣减少、活动减少,称抑郁状态;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了解抑郁症长久以来,我们的社会、我们周围的人甚至抑郁症患者本身都对抑郁症这种疾病抱有一种错误的认识:性格软弱、缺乏进取心、自暴自弃、喜欢自虐等。但如今的医学研究已经证实,抑郁症是一种由大脑某些生物指标改变而已引起的真正疾病。这一结果是让我们所有人都去尊重理解抑郁症患者的痛

3、苦,正如我们尊重理解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痛苦一样。抑郁症不是单纯的“想不开”或“思想问题” ,患者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容易振作起来。 治疗抑郁症,患者需要的不是周围人的看法,而是治疗;不是周围人的大道理或抱怨,而是帮助、支持、建议,或者更简单的说是理解和照顾。在人们眼中,抑郁症很容易和所谓的“状态不佳” “性格不好”混淆。 抑郁症是一种会影响我们生活全部的疾病:它会降低我们的行为能力,改变我们的世界观,它会让我们变得完全不象从前。当我们得知亲友患了抑郁症,决心用爱来帮助他们,他们的反应却让你沮丧失望甚至受伤,走近患者的内心并不容易,即使他是你的父母、爱人、孩子或朋友,即使你是他最信任的人。建议

4、他看病,他常常会拒绝;建议他散步,哪怕去美食一顿换换心情,他也会打不起精神。如果你无计可施,尝试用强迫的方式让他就范,他会变得更加退缩,心情灰暗,自责甚至会很暴躁焦躁,有时候觉得变态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比发达国家的抑郁症患者更为不幸,因为他们甚至得不到自己的亲人和好友的理解和支持。家人应该持有的态度的核心是:无条件的关心和支持,给他们希望和爱。理解抑郁症病人不能改善他们的感觉和行为,除非治疗开始起效。他们不是“懒惰” 、 “愚笨”或“不愿自助” ,不要向他们施压;当他们感到好转时,他们将开始恢复他们的正常职责,并参与他们曾喜欢的活动。请不要试图用“你这样想是不对的,不该这样想”

5、 、 “为什么不振作一点” , 或者“你真软弱没有毅力”一类的话加以刺激或说服。从脑科学的角度看,抑郁症有着生理上的病灶,是一种个人无法控制的情感。对普通人来说,情感是可以自控的,对患者而言神经细胞出了问题,一些常人可以承受的刺激在病患脑中却引起严重的负面情绪。他们好像经常毫无来由的闷闷不乐,我们将此归结于性格不好,指责抑郁症患者不坚强,和指责聋哑人不说话一样,是不够科学的。患者家属的心理过程家庭成员对抑郁症患者的应对方式会随时间而变化。起初,家属会试图容忍和适应,大家努力从情绪上和需要上给予患者帮助,尽量避免给患者批评和压力。家人试图摆事实讲道理,向患者说明生活不象患者感觉的那样糟糕,这种办

6、法其实并无帮助。在严重的抑郁情绪下,这种理性的保证只能使患者更觉疏远,并相信家庭成员并不理解他们,不想听他们的抱怨,或是不把他们的痛苦当回事。 长此以往,家属能给予的支持和保证将会越来越少,越来越不真诚,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家庭成员会逐渐感觉负担过重,精疲力竭,他们会感到气愤,因为他们的努力看起来没什么效果。事实上,家人经常会发现:他们帮助患者改善情绪的努力不但无效,还往往使问题变得更严重。 许多时候抑郁症状就像是正常情绪的波动,或者像是坏脾气发作。即便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但习惯上还是认为一直可以控制,渐渐地,观念和挫败感会让家属难以忍受患者的症状,并将患者言语和行为中的消极表现归结于

7、患者的人格问题。因为患者总是注意生活中坏的一面,家属有时会把这当成使患者对待婚姻和家庭关系的真实态度,而不是病的结果。 最终,如果家庭成员不能从心里认识到抑郁是一种“真正的”疾病,他们会越来越难以容忍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如果社会文化主张“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这种不容忍就有了根据。这时,长时间陷于抑郁的患者会被认为是懒惰,自私,自怨自艾,自我中心,甚至是企图操纵别人。这种文化的作用会使患者和家属对那些他们不能控制的症状和反应感到迷惑和羞耻。这种耻感,再加上抑郁症患者固有的缺乏动力,使得患者很难长期受到家人、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或社区机构的支持。其结果就是相对变的孤立,这又加剧了

8、家庭内部的紧张关系,持续增加的不满和挫折感已经耗尽了情感资源,使得家庭结构不堪重负。 更糟的是,抑郁症对家庭的影响似乎没有尽头。因为抑郁症常常复发,而且有时会变为慢性病。患者和家属好似陷入了无穷无尽的冲突和压力的循环。患者不仅要承受发病时的痛苦,还要面对病情稳定后的自责罪恶感,修补发病时造成的伤害。但在发病期内造成的困难对家庭关系仍有后遗症:在抑郁症状减轻后很久,仍会留下失望,憎恨和愤怒的疮疤。但家庭和亲人对治疗抑郁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有效的应对策略可以减少抑郁症对于脆弱的患者和家庭关系的消极影响。然而许多家庭发现,如果没有必要的知识和指导,他们的努力只会给患者带来压力,加重那些本来是他们想要

9、解决的行为问题。所以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家庭干预治疗。 提高家庭成员对抑郁症的认识程度 掌握有关知识 包括病因、发病过程以及治疗情况和如何预防复发 注意督促患者遵医嘱服药等;教会家属一些沟通技巧 尽量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安全、融洽的家庭氛围 以宽容、温和、接受的态度相处 以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指导家庭及时发现患者不良的情绪反应 并积极给予帮助 使患者充分宣泄负性情绪;患者每月复诊时间 家属必须陪同 由专业人员每次给予 1 h 的家庭干预 了解家庭成员之间是否存在潜在问题 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给予家属相应的指导 帮助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融洽的生活环境;为患者家属留下联系电话

10、 告之如遇到与患者有关的家属处理有困难的问题 可随时与专业人员联系 以便随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家人应有的心态和做法1、抑郁症患者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在行动上常会不在乎别人的感受,这时候,你不能生气,要尽量控制自己,并不断提醒自己:他(她)生病了,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不是真实的他(她) 。2、不要试图叫忧郁症患者振作,通过意志力来对付自己的抑郁,因为他们做不到,抑郁症使他们身不由己,不要过于较真。3、千万不要说他们“吃饱了没事干,闲出病来” ,凭空想出一些病来,因为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的痛苦是真实的存在的;你能做的就是理解和关心,知道他们很痛苦,尽管你不明白他们为什么痛苦。4、不

11、要责骂他们,不要试图“骂醒”他们,因为抑郁症患者常自我否定,有罪恶感,非常敏感,批评只会让他们更加绝望。陪伴,少劝解,表示理解其痛苦,同时传递一种坚持积极治疗的信号和信心。 5、抑郁的人常会让周围的人感到内疚,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抑郁者的爱人也不用责怪自己,这不是你们的错,更不是你什么做的不好让对方不忙,抑郁者应该得到专业的治疗,而不是靠你们改正自己所谓的“错误”就会解决问题。6、如果你的家人或朋友抑郁了,你要比以前更加关心他们,给他们打慰问电话,拖他们去看电影,听音乐会,看球赛,或参加其他活动。但是,你一开始不要对结果抱太大的希望,他常常会不情愿,但还是要能多陪着出去。7、.包容。抑郁症患

12、者在康复过程中会有一个心理退化再成长的过程,抑郁症患者很多心理状态和行为都特别像孩子,包括一些病情反复。家属要有这个思想准备,对其有意或无意做出的幼稚举动,要包容和支持。让抑郁症患者重拾安全感和被需要感。这对他们心理的成长至关重要。8、经常发无名火、过分焦虑是抑郁症患者的一个很普遍的特征。远远超过事情本身的内容。事后抑郁症患者也会有内疚感,也知道需要克制,但就是不易做到。家人对待他们需要的是淡化。9、每天提醒患者忧郁症不过是个短暂的现象,科学的治疗,大多数人在一段时间后都会痊愈。10、催促抑郁者去看医生,这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如果可能的话,帮他们约好医生,并督促他们去看病。11、鼓励并陪伴或者人

13、陪伴患者从事某种运动。表达愿意帮助与接纳的意愿和坚持。学习更多的关于抑郁症的知识,以便让他们得到更多更好的帮助。也让自己减少挫败感,千万不要上纲上线,轻言放弃。12、谦让加上忍耐 ,因为这种谦让和忍耐包含委屈的成分,还有压力。抑郁往往是一个慢性的过程,走出抑郁又需要耐心的历程。家人的关爱是患者走出抑郁的支柱,关爱谈不上必须有理由。我们应该相信一个早被临床实践证实的客观结果:抑郁症患者康复之时,也就是全家生活质量提高之日。提醒做病人亲人最难做,往往关注病人的一举一动,还把自己陷入了其中。很多家属之所以痛苦,除了看着病人被病魔折磨之外,还来自病人对自己的不理解,似乎为他们做出再大的努力,也看不到丝

14、毫的回转,换来的是病人对自己的无理取闹甚至打骂和猜忌,时间久了自己也焦虑或抑郁了。其实病人的很多话是一种病态,你切不可句句上心。除了掌握科学的技巧,充分理解抑郁症,给病人以温暖、耐心和关爱。你应该适时从事自己正常的活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适当的做自我调剂,去除不必要的挫败感。才能让自己更好的照顾自己,也能更好的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千万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的十句话1、一切取决于你自己,你应该更乐观一些。因为,尽管积极想象对训练大脑很有帮助,但是很多研究表明对于那些重度抑郁或者十分焦虑的人,强迫自己积极思考只能激活杏仁核(大脑中恐惧的源地) 。2、你应该挣脱自我的小世界回归社会。这句话只会雪上加霜。因

15、为一个人不止深受抑郁折磨,还会有因为沉溺自我不能自拔的罪恶感。当然,回归社会固然很好,但是那也得等一个人健康恢复到一定程度。3、为什么不去锻炼啊?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锻炼确实能够对抗抑郁。你应该暗示,而不是直接就说出来,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开始陪他一起,哪怕间或的陪同。4、去外面逛逛吧,你会感觉好一点的。问题是在抑郁时常常是对什么都郁郁寡欢,他更需要理解5、你需要是冥想和瑜伽只有轻度抑郁患者才需要冥想和放松,两者也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重度的焦虑、燥郁和抑郁是不同的。 6、找个工作或换个新工作呗!压力会使身体产生毒素,是我们的健康杀手,特别是对心理健康来说。对普通人问题不大,但是并不建议在一个

16、人抑郁期间,让他换工作或找工作。这要先治疗到一定程度再逐步去做7、你在婚姻或者恋爱中不开心么?两性冲突确实会引发抑郁。很多人认为肯定是自己有什么事情不对,或者令他不满,他才患上抑郁症,委屈、压力、不理解、挫败感会让双方都觉得不会理解。这样的思维、结论和困惑也许会毁了一段美好的感情8、你有能力让自己更好。这样说一方面可能让患者觉得依赖药物是无能的表现,对自己也会有更重的罪恶感。9、你想变得好点么?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因为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想开心,就能够开心。我不怀疑你能控制你的思维。但是我不认为抑郁症患者每次都能自己就开心起来,特别是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这很容易再让一个抑郁的人认为自己是个

17、失败者。1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谁过的都不容易。太多人说这句话了。当和一个抑郁的爱人说这话时,并不能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当你向她说出这句话时,她反而会感觉更脆弱和可怜,就像她自己没有权利去感觉痛苦一样,这样的情绪只会加重她的病情。最好和抑郁症病人说的十句话1、我能做些什么让你舒服一点?要展示,不要说教,多陪伴,语言对于深受抑郁折磨的人不总是管用的。从我个人经验出发,几乎所有我听到的话都像是侮辱。每一个建议都传递这样的信息:你做什么都是错的,并且这都是你的责任。2、你觉得什么能让你感得好一点?这个应该是要启发抑郁症患者去思考让他舒服的方式吧,引导帮助他寻找快乐,但要有耐心。3、我能为你做些

18、什么?少说多做,能很好的表现出你交流的意愿。抑郁症的人可能会一边哭,一边摇头,但我敢保证她一定会记住你的好心,并在心里说:这个人在关心我。她会觉得自己是被接纳理解的。4、我能送你一程么?很多人也许不知道深受抑郁折磨的人不擅长开车。 “不良驾驶是识别情绪问题的简便方式。 ”5、你在哪可以得到帮助?注意一下这两者的不同。如果你说:“你要去治疗小组么” ,这句话就是在暗示:如果你不去,你很懒,你活该得抑郁症。如果你说:“你在哪可以得到帮助” ,则表明:你需要帮助,至于去哪,我们一起商量,想办法。6、你不会一直这样下去的。在我非常非常想自杀的那天里,我希望自己能听上五十遍。这句话没有评价、强迫和操纵。

19、它传递的只是一种希望和信任,希望是一个人活下去的理由,或者至少能够激发一个人去展望:在隧道尽头的光亮是重生之地。7、你能想想什么事情让你觉得抑郁么?这是一种温和的方式,你要旁敲侧击,而不是下个定论。其实,就像对待学龄前儿童,她需要得出自己的结论,当她有了自己的主意就会去采取行动去改变,并且不会因为“副作用”而谴责你。8、一天中什么时候最难过?这句话很有智慧。一般是在早上因为早上一醒来抑郁情绪比较严重。另一次是在下午四点到五点之间,那时候血糖比较低,人比较焦虑。这时候给他个电话或是消息,并不有说太多话,只是让他知道他还可以依靠你,在这两个时间段里的电话让我感觉像是牵着一个人的手走过危险的路口。9、我一直在你的身边简单,贴心。这句话传递出所有你想传递的信息:我在意,我知道,虽然我不是非常了解,但是我爱你,我支持你。10、什么都不说沉默让人尴尬,所以我们常常去填补它,就算是谈论天气也好。但是什么都不说,只是聆听的话有时候反而是最好的回应。专注也许是我们能给予彼此最好的东西了,特别是当我们出于真心时。当他们在谈论的时候,我们除了接收没必要去做其他事情。好好听听吧,听他们说些什么,放在心上。很多时候放在心上比理解更可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