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毛概第3章题库《-社 会 主 义改造理论》.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704977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0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第3章题库《-社 会 主 义改造理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毛概第3章题库《-社 会 主 义改造理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毛概第3章题库《-社 会 主 义改造理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毛概第3章题库《-社 会 主 义改造理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毛概第3章题库《-社 会 主 义改造理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三 章 社会主义改造 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提出把中国“稳步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 义国家”的思想是在( )。 A中共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 答案: B;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一节 p68-3; 2、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 。 A 新民主主义社会 B 社会主义社会 C 共产主义社会 D 资本 主义社会 答案: A;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一节 p66-2; 3、 国民经济恢复是在( ) 年间 。 A 1949-1950 B 194-1951 C 1949-1952 D 1949-1953 答案: C ; 考

2、题来源: 教材 p68-3 4、下列几种经济成分,不存在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有( )。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地主土地私有制经济 答案 : D; 考题来源 : 教材第一节 p66-2 5、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 ) 。 A私营经济 B国营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公私合营经济 答案 : B; 考题来源: 教材第一节 p67-3 6、下列几种阶级中不存在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有(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官僚资产阶级 答案: D; 考题来源 : 教材第一节 p67-2 7、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 。 A 固定不变的社会

3、 B 过渡性的社会 C 独立的社会形态 D 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 答案: B; 考题来源: 教材 p66-2 8、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所指的过渡时期是( ) 。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到国民经济恢复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答案: C ;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一节 p69-1 9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 D;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一节 p70-2 10

4、、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 )。 A 1951 年 B 1952 年 C 1953 年 D 1954 年 答案: C ;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一节 p69-1 1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 。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答案

5、: B;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一节 p69-1 12、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一化”是指( )。 A工业化 B现代化 C城市化 D集体化 答案: A;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一节 p70-2 13、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D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 A;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一节 p69-2 14、 土地改革完成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答案: D; 考题来源: 教

6、材第一节 p67-2 15、 1953 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对“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采取的改造方式是 ( )。 A强行没收,建立国营企业 B建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C公私合营 D发展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 答案 : C; 考题来源 :第三节 16、 1953 年到 1956 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 A 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 B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帝国主义 和中华民族的矛

7、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答案: B;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二节 17、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A先机械化,后合作化 B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C依靠贫农,团结中农 D积极 领导,稳步前进 答案: D;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二节 18、 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 ) 。 A 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B 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 C 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D 互助组、初 级社、高级社 答案: D;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二节 19、 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互助组的性质是( ) 。 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 新民主主义性

8、质 答案 : A; 考题来源 :教材第二节 20、 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 )。 A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新民主主义性质 答案: C;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二节 21、 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高级社的性质是( ) 。 A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新民主主义性质 答案: B;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二节 22、 在如何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毛泽东认为严重的问题是如何( )。 A推翻封建主义剥削的问题 B处理富农的土地问题 C教育农民的问题 D处理中农的土地问题

9、 答案: C; 考题来源: 教材第二节 23、手工业改造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组织是( )。 A农业互助组 B农业初级社 C农业高级社 D供销小组 答案: D;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二节 24、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和平赎买”的对象是( )。 A个体农业 B个体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公私合营企业 答案 : C;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二节 2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二步骤是( )。 A 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 B 对工农业产品实行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C 实行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D 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答案: C;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二节 26、我国对

10、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 步骤是( )。 A 国家在私营工业中 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 B 对工农业产品实行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C 实行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D 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答案 : D;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二节 27、 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 。 A 消灭资本家 B 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C 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D 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答案: B; 考题来源 :第三节 28、 1956 年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A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B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C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 D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开始 答案 : B; 考

11、题来源 :第三节 2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 A 1949 年 9 月 B 1950 年 4 月 C 1954 年 9 月 D 1956 年 9 月 答案 : C; 考题来源 :第三节 30、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 )。 A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结束 C标志着为我国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条件和保证 D标志 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正式提出 答案 : C; 考题来源 :第三节 31、 20 世纪中叶中国划时代的历史巨变是指( )。 A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 B土地改革任务的完成 C工业革命的

12、完成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答案 : D; 考题来源 :第三节 32、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腾讯网发起了“大国脚印网友票选 60 年最具影响力的 历史事件”评选活动。其中, 1953 年当选的历史事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实施。网友选此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一五”计划 ( ):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 有力地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 、 “一五”计划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 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 。 A B C D 答案 : C; 考题来源 :第三节 33、 1954 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的感受是:“以前再怎么样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

13、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这是因为公私合营 ( )。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B排除资本家的管理 C提高了生产效率 D变资本 家所有为工人所有 答案 : A; 考题来源 :第三节 二、多项选择题 1、 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转变”的思想是指( )。 A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B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D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国家 答案 : AB;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一节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 A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 封建主义和人民

14、大众的矛盾 答案 : AB;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一节 3、 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国基本的阶级力量包括( ) 。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城市小资产阶级 答案 : A BCD;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一节 4、 建国之初的国营经济的来源有( ) 。 A解放区原有的公营经济 B没收的官僚资本 C收回的外国资本企业 D没收的地主土地 答案 : ABC;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一节 5、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的经济成分有( ) 。 A 社会主义经济 B 合作社经济 C 个体经济 D 资本 主义经济 答案 : ACD;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一节 6、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中具有社

15、会主义性质的有( ) 。 A 国营经济 B 合作社经济 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 个体经济 答案 : ABC;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一节 7、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的基本的阶级力量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官僚资产阶级 答案 : ABC;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一节 8、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 。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的斗争 B 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C 改造和被改造的斗争 D 革命和反革命的斗争 答案 : BC;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一节 9、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

16、渡的条件主要是( ) 。 A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及现代工业初步发展 B有利的国际因素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答案 : ABCD;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一节 10、 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这是因为( ) 。 A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 迫 切需要 C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也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 答案 : ABCD;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

17、一节 11、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 )。 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逐步实现对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D 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 : ABD;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一节 12、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包括( )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 : BCD;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一节 13、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 一体两翼”是指 ( )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8、D对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 ABCD;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一节 14、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中 不 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有( ) 。 A 国营经济 B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 个体经济 答案: BD ;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一节 15、 我国之所以能顺利地开展对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其中的原因有 ( )。 A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 B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C农民私有土地制的建立 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答案 : AB;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二节 16、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党和政府把与资本家矛盾作为( )。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

19、对抗性矛盾 D 非对抗 性矛盾 答案 : BD;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二节 17、 对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 )。 A自愿互利 B 典型示范 C抽肥补瘦 D国 家帮助 答案 : ABD;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二节 18、农业合作化的步骤有( )。 A农业互助组 B农业初级社 C农业高级社 D农业生产小组 答案 : ABC;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二节 19、 对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方法 步骤是( )。 A手工业供销小组 B手工业互助组 C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D手工 业生产合作社 答案 : A C;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二节 20、 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 是( )。 A说服教

20、育 B 典型示范 C抽肥补瘦 D国家帮助 答案 : ABD;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二节 21、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 )。 A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 B没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 C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D 有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妥协的一面 答案 : AC;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二节 22、初级的国家资本主义方式是( )。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统购包销 D经销代销 答案 : ABCD;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二节 23、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包括( ) 。 A 委托加工、计划订货 B 统购包销和代购代销 C 个别企业的

21、公私合营 D 全行业的 公私合营 答案 : CD;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二节 24、 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 ) 。 A 国家所得税 B 企业公积金 C 工人福利费 D 资本家的利润 答案: ABCD;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二节 2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有( )。 A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B公私合营 C股份合作 D全行业公私合营 答案: ABD; 考题来源: 教材 第二节 26、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道路包括( )。 A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 采取了一

22、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 形式 C 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D 没收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 答案 : ABC;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二节 27、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主要有( )。 A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 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答案 : ABD;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二节 28、从 1955 年夏天开始,我国在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问题是( )。 A改造要求过急 B改造要求过慢 C工作过粗 D形 式单一 答案 : ACD; 考题来源 : 教材 第二节 29、 在社会主义

23、经济基础建立的同时 , 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 )。 A 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 B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确 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 ABCD; 考题来源 :第三节 30、 1956 年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 A 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 标志着中国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结束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表明我国的一切剥削现象都已经被消灭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确立 答案 : ABD; 考题来源 :第三节 31、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的阶级构成有( )。 A 官僚资产阶级 B 地主阶级 C 农民阶级 D 工人阶级 答案 : CD; 考题来源 :第三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