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长江水文信息.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703355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8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水文信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长江水文信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长江水文信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长江水文信息.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长江水文信息.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首页 水文及水资源 水资源研究 正文 长江流域的水文特征(1987) 稿件来源:水资源研究编辑部 发布时间:2007-3-1 作者: 金栋梁 编辑: 刘予伟 长江流域的水文特征 ( 1987 年 ) 长江流域的水文观测,早在公元前约250年就有都江堰的石人水则。公元764年起,四川涪陵白鹤梁的石鱼,刻载各个朝 代的最枯水位,说明长江流域的水文观测是很早的,但正规的水位观测工作,乃始于1865年的汉口江汉关海关水尺的设立。 1873年上海徐家汇开始观测降水量。1922年才开始施测汉口、九江等处的流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全流域的水文站 网不多,且时续时断,精度较差。建国后,全流域已建设测站6

2、401处,其中水文站894个,水位站1410个,雨量站4097个。 另外还有径流实验站,蒸发实验站等实验研究站网,基本上满足收集水文基本资料的需要。根据这些站网的观测资料,兹就 水位、流量、年径流、洪水、枯水、泥沙、潮汐等方面的基本特性分述如于下。 一、水 位 长江干支流最高水位的出现时间主要受洪水径流的影响,在感潮河段还兼受潮汐台风影响。上游地区最高水位一般68月 出现,乌江较早,5月即可出现最高水位,嘉陵江较迟,可能在9月出现。最低水位出现时间一般在23月。年水位变幅支流 以乌江武隆站最大,达36.1m,其次是嘉陵江北碚站为31.6m。 中下游支流各控制站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较早的有洞庭湖

3、及鄱阳湖水系各站,一般为46月;个别年份可在3月出现。 较迟的有汉江,一般为79月。最迟可在10月出现。最低水位的出现时间,两湖水系多出现在1月,汉江在3月。由于中下游 各支流控制站,河道断面宽浅,比降平缓,水位变幅一般较小。洞庭湖水系各控制站在15m左右,鄱阳湖水系各站在10m左 右。因为整个中下游地区属丘陵平原,相对高差较小,河道比降不大。各支流控制站的水位往往受干流及湖泊水位的顶托影 响,湘、资、沅、澧四水尾闾水位受洞庭湖顶托影响,赣、抚、信、饶、修五河受鄱阳湖水位顶托影响。而洞庭湖的控制站 城陵矶和鄱阳湖的湖口站的水位,又受长江干流水位的顶托影响。有时干流河段的水位也受下游支流水位的影

4、响。这种相互 受顶托影响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区的特点,此种影响在洪水期更为明显。 长江干流各站的水位变幅,大致由上游向下游渐减。如寸滩站多年平均水位为163.97m,水位变幅为33.31m,万县多年平 均水位为106.99m,水位变幅为42.36m。宜昌多年平均水位为44.35m,水位变幅为17.25m。汉口多年平均水位19.19m,水位 变幅18.76m。大通多年平均水位8.66m,变幅13.47m。三峡地区河道狭窄,水位变幅特巨,如巫山站,历年最大水位变幅达 59.32m,为全江各站之首。 长江干流安庆以下为感潮河段,沿程水位均受潮汐影响,愈接近河口,其影响愈大,一般情况下水位受上游来量及引潮

5、 力的双重影响,南京站1954年8月出现历史最高水位10.22m,就是由于上游来量很大又遇高潮的结果。位于吴淞口外的高桥 站,为长江最下端的一个近海水位站,1981年9月最高潮位达5.64m,系台风与高潮所致。长江干支流主要站的水位特征值见 表1。 二、流 量 长江流域位于东亚副热带季风区,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小部分属高原气候。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其中金沙江和岷江 上游有季节积雪和融冰水补给。河源通天河以上及横断山脉局部地区有冰川水补给。 本流域雨量丰沛,集水面积又大,所以水量也很大。干支流的流量过程线基本上随着各时期的降雨量的大小而变化,很 明显分为平水期和枯水期。干流上游金沙江来水比较稳定

6、,枯水流量也比较大,宜宾至宜昌间先后纳入岷沱江、嘉陵江、乌 Page 1 of 16 长江水文网 2012/2/18 http:/ 平、藕池分流入洞庭湖,加上汛期较早的湘、资、沅、澧四水入汇,经洞庭湖区调蓄削减。故洞庭湖出口站城陵矶的峰形平 缓肥大。历时一般达5个月左右。至汉口有汉江加入,流量更大。汉口以下有倒、举、巴、稀等水入汇,至江西湖口又有 赣、抚、信、饶、修诸水经鄱阳湖调节后注入长江,至大通峰形更大,历时更长。大通以下受潮汐影响流量变化复升。 支流各站的流量过程一般为陡涨、陡落的多峰形式,峰高而尖,每次洪峰历时很短。干支流的枯水期主要由地下水补 给,过程线一般变化甚少。但湘赣诸水枯季也

7、受降雨影响,稍有起伏。 历年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长江干游上游一般2742倍,下游一般在20倍左右,支流则远大于干流,达数百倍。个别 流域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流量特小(如沱江)其倍比达数千倍。长江干支流各控制站的最大流量、最小流量及其比值列于 表2。 三、年径流量 长江流域的径流量,据入海控制站大通19511983年33年资料统计,年径流总量为8956亿m 3 。其中宜昌站以上及其以下的 约各占一半。支流以岷江的877亿m 3 为最大,嘉陵江710亿m 3 次之。若以径流深表示,大通以上平均为525mm,各支流有一些与 降水分布相一致的高径流区,其中以川西青衣江上游的1600mm为最大。岷江

8、中下游、涪江上游、三峡区间大巴山、清江、湖 南雪峰山、鄂赣边界的幕阜山等地区均有大于1200mm高径流区。长江下游巢湖、太湖直至长江出口一带,径流深均小于 500mm。长江河源地区径流深不足50mm,是全流域径流深最小的地区。 长江流域年径流的地区组成见表3。从表可知,金沙江占大通16%,岷江占9.8%,嘉陵江7.9%,洞庭湖四水占21.6%,鄱阳 湖五河占16.4%。若以长江上游年径流量来看(宜昌以上),金沙江占宜昌的32%为最大,其次是岷江占宜昌的20%。 长江流域的径流量主要由雨水补给,因而径流的年内分配也主要受降雨的气候条件所制约,根据多年资料的统计分析, 长江汛期出现的规律是:洞庭湖

9、的湘江资水和鄱阳湖的赣江等水系三月份即进入汛期,五、六月间梅雨连绵,到七月汛期基 本结束,乌江的汛期也较早,为五至八月。岷沱江一般为六、七、八三个月。嘉陵江及汉江有前后期洪水,七月及九月径流 量都比较大而八月一般较小,有时汛期延续到十月。 长江流域示意图 长江流域图 长江上游水文 长江的水文特征 长江流域水质情况 Page 2 of 16 长江水文网 2012/2/18 http:/ 长江干支流各主要站水位特征值表 续表1 河名 站名 多年平 均水位 历年最高水位 历年最低水位 历年水 位变幅 最高多出 现月份 最低多出 现月份 备注 实测 日期 调查 日期 实测 日期 岷 江 高 场 276

10、.72 290.12 1961.6 294.85 1917 274.22 1980.2 15.90 7 2 水位单位以m 计 沱 江 李家湾 260.15 273.26 1981.7 275.35 1898 258.21 1978.3 15.05 8 4 嘉陵江 北 碚 179.41 208.17 1981.7 214.00 1870 176.61 1973.3 31.56 7 2 变幅以实测 乌 江 武 隆 172.88 204.51 1955.6 214.45 1830 168.42 1963.4 36.09 6 3 水位计算 清 江 长 阳 62.39 78.60 1969.7 61.1

11、5 1972.1 17.45 7 1 汉 江 碾盘山 44.02 52.30 1964.10 54.22 1935 40.62 1979.3 11.68 8 3 湘 江 湘 潭 31.05 41.26 1976.7 41.65 1926 27.70 1966.10 13.56 5 12 资 水 桃 江 35.17 43.82 1955.8 33.38 1963.10 10.44 6 1 沅 水 桃 源 33.35 45.40 1969.7 31.62 1972.9 14.38 6 1 澧 水 三江口 58.10 68.32 1950.7 56.73 1977.1 11.59 6 1 洞庭湖 城

12、陵矶 24.49 34.55 1954.8 17.27 1960.2 17.28 7 2 赣 江 外 洲 18.56 25.60 1982.6 16.30 1966.10 8.81 6 1 抚 河 李家渡 26.33 32.71 1982.6 24.58 1977.3 7.96 6 9 信 江 梅 港 19.28 28.76 1955.6 17.59 1971.9 10.99 6 1 河名 站名 多年平 均水位 历年最高水位 历年最低水位 历年水 位变幅 最高多出现 月份 最低多出 现月份 备注 实测 日期 调查 日期 实测 日期 昌 江 渡峰坑 22.00 33.85 1956.6 20.8

13、3 1958.8 12.60 6 1 修 水 万家埠 23.00 29.63 1977.6 22.12 1965.3 7.19 6 1 鄱阳湖 湖 口 12.95 21.71 1983.7 5.90 1963.2 15.81 7 1 金沙江 屏 山 282.8 303.14 1966.9 307.30 1924 278.19 1960.4 24.95 8 3 长 江 寸 滩 163.97 191.41 1981.7 195.15 1870 158.10 1973.3 33.31 7 3 长 江 万 县 106.99 141.42 1981.7 99.06 1937.4 42.36 7 4 长

14、江 巫 山 76.66 122.47 1981.7 63.15 1979.3 59.32 7 3 长 江 宜 昌 44.35 55.92 1896.9 59.50 1870 38.67 1979.3 17.25 7 3 长 江 沙 市 36.68 44.67 1954.8 31.21 1979.3 13.46 8 3 长 江 汉 口 19.19 29.73 1954.8 10.97 1901.3 18.76 7 2 长 江 大 通 8.66 16.58 1954.8 3.11 1961.2 13.47 7 1 长 江 南 京 10.22 1954.8 1.54 1956.1 8.68 7 1

15、长 江 高 桥 5.64 1981.9 -0.07 1965.12 5.71 8 1 Page 3 of 16 长江水文网 2012/2/18 http:/ 长江干支流各主要站流量特征值表 流量单位:m 3 /s 河名 站名 集水面积(km 2 ) 多年平均 流量 最大流量 最小流量 最大最小 流量比值 实测 日期 调查 日期 实测 日期 岷 江 高 场 135378 2830 34100 1961 51000 1917 364 1980 94 沱 江 李家湾 23283 410 15200 1981 18600 1898 6.7 1978 2670 嘉陵江 北 碚 156142 2170 4

16、4800 1981 57300 1870 242 1980 185 乌 江 武 隆 83035 1610 21000 1964 31000 1830 208 1979 101 清 江 长 阳 15300 428 18900 1969 18700 1883 27.5 1952 687 湘 江 湘 潭 81638 2070 20300 1968 21900 1926 100 1966 203 洞庭湖 城陵矶 257212 9890 44500 1954 375 1983 119 汉 江 碾盘山 140340 1640 41500 1983 57900 1935 172 1958 241 赣 江 外

17、 洲 80948 2140 20900 1962 26100 1876 172 1963 122 鄱阳湖 湖 口 162225 4670 28800 1955 264 1956 109 金沙江 屏 山 458592 4570 29000 1966 36900 1924 1060 1960 27 长 江 寸 滩 866559 11300 85700 1981 100000 1870 2060 1937 42 长 江 宜 昌 1005501 14300 71100 1896 105000 1870 2770 1979 26 长 江 汉 口 1488036 23800 76100 1954 3770

18、 1901 20 长 江 大 通 1705388 29000 92600 1954 4620 1979 20 Page 4 of 16 长江水文网 2012/2/18 http:/ 长江流域年径流量地区组成表 至于金沙江及上游干流河段,汛期一般是六至十月,而长江的中下游段,由于各支流汛期起迄时间不同,来水先后错开 汇入,致使干流汛期时间延长而径流量较稳定,五月进入汛期,直到十月结束,比上游地区的汛期要长一个月。长江流域主 要站径年内分配统计如表4。从表可见,本流域汛期比较集中,但集中程度有所不同,长江干流河段,汛期水量约占年径流 量的7075%,上游干流汛期水量比中下游更集中。上游沱江一个月最

19、大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23%,一般为1220%。而下游 干流一个月最大径流量仅占全年的1415%。一个月最小径流量也是沱江和嘉陵江,仅占全年径流量的1.41.5%。 长江干流年径流的年际变化较为稳定,变差系数(Cv)从屏山至宜昌沿程递减。宜昌以下由于受洞庭湖、汉江及鄱阳湖 水系的来水干扰,致使汉口和大通站的年径流变差系数和年变幅均较宜昌站略有增加。长江上游各支流的年径流也较稳定。 岷江的径流变差系数最小为0.10,其它支流在0.210.24之间。长江中下游年径流变差系数比长江上游稍大,洞庭湖水系在 0.25左右,鄱阳湖水系在0.32左右,汉江的径流年际变化也较大,变差系数为0.36。由此可见各

20、主要支流的年径流变差系数 均不大。 四、洪 水 (一)洪峰及洪量特征 长江干支流的洪水特征之一是洪峰流量大。干流寸滩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981年的85700m 3 /s,宜昌站为1896年的 71100m 3 /s,汉口站为1954年76100m 3 /s,大通站也以1954年为最大,达92600m 3 /s。各大支流的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一般都在 15000m 3 /s以上,其中以嘉陵江北碚站1981年的44800m 3 /s为最大。(见表2) 最大瞬时洪峰流量与最大日平均流量在干流各站差别不大,如宜昌站1954年的最大瞬时流量为66800m 3 /s,而最大日平均 流量66100m 3 /

21、s,相差仅700m 3 /s。尚不及最大瞬时流量的1.5%。汉口站1954年的最大瞬时流量为76100m 3 /s,而最大日平均流量 为75900m 3 /s,相差尚不足0.3%。有时最大流量可持续23日无大变化。这种洪峰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使堤防的安全受到很大 的威力。但在长江的支流瞬时洪峰流量就与最大日平均流量差别较大。 长江干支流的洪水的另一特征是汛期长、洪量特别大,如干流90天的洪量均值寸滩为1900亿m 3 ,宜昌为2300亿m 3 ,汉口为 3300亿m 3 ,大通为3700亿m 3 。各大支流的洪峰虽然涨落较快,历时较短,但在汛期中往往发生很多次洪峰接踵而来,延续达 2、3月之久,

22、所以洪量也很大。 由于洪水成因不同,各河流最大洪峰流量和最大洪水总量出现的时间往往并不一致,即有些年峰高而量相对不大,而另 一些年则量大而峰不甚高,故在拟订设计洪水时,必须从洪峰洪量两方面来考虑,即应从不同典型年来考虑。 长江干支流洪水的年际变化不大,干流洪峰流量的变差系数0.130.23,洪量的变差系数为0.120.17。各大支流最大洪 峰流量的变差系数为0.210.43。洪量的变差系数为0.180.45。以汉江和沱江为最大。 (二)洪水的成因 河名 站名 (区间) 集水面积 年径流 (亿m 3 ) 占宜昌 % 占汉口 % 占大通 % (Km 2 ) 占大通 百分比 金沙江 屏 山 4585

23、92 26.9 1428 32.0 19.6 16.0 岷 江 高 场 135378 7.9 877 20.0 12.3 9.8 沱 江 李家湾 23283 1.4 129 3.0 1.8 1.4 嘉陵江 北 碚 156142 9.2 710 16.2 10.0 7.9 乌 江 武 隆 83035 4.9 508 11.6 7.1 5.7 屏山至宜昌区间 149071 8.7 725 17.2 10.6 8.1 长 江 宜 昌 1005501 59.0 4384 100 61.4 (48.9) 清 江 长 阳 15563 0.9 135 1.9 1.5 洞庭湖 城陵矶 257216 15.1

24、1936 27.2 21.6 汉 江 碾盘山 140340 8.2 511 7.2 5.7 宜昌至汉口区间 69679 4.1 188 2.3 2.1 长 江 汉 口 1488036 87.3 7150 100 (79.8) 鄱阳湖 湖 口 162225 9.5 1470 16.4 汉口至大通区间 55127 3.2 340 3.8 长 江 大 通 1705388 100 8956 100 Page 5 of 16 长江水文网 2012/2/18 http:/ 时间,一般中下游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各条支流汇集干流的洪水先后错开,使干流洪水径流长期较大而稳定,形成于 流域内人民有百利的好江。

25、表5为最大洪峰发生频次统计,说明干支流洪峰先后错开的情况。 但是当大气环流反常的大雨年份则形成特大洪水,大洪水的类型有二:一种是降雨的面积很广、强度也大、时间很长、 干流洪峰接踵而来,形成洪峰很高、洪量很大的特大洪水,如1954年降雨面积很广,7、8月降雨总量超过500mm的面积达66 万km 2 ,同时暴雨强度大,延续时间又长,7月份长江中下游大部分测站均超过历史同期平均降雨量的一倍以上,因此造成有 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虽经党政领导大力防汛抢险,保证了重点地区的安全,尽量缩小淹没范围,受灾地区还达4700余万 亩。其它几个大洪水年如1931、1948、1949等年都有类似的情况,不过降雨量及

26、持续时间比1954年小些。 另一种是由于暴雨地区特别集中,强度特别大,暴雨区内同时发生洪水,形成洪峰特别高,洪量相对不大的洪水。如 1935年,暴雨集中在清江、澧水、汉江等流域强度特别大,形成洪峰特别高,造成的灾害也很严重。又如1981年,岷沱江及 嘉陵江出现特大暴雨,四川盆地江河洪水陡涨,120多个县市受灾,嘉陵江北碚站出现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洪峰流量4.48万 m 3 /s,寸滩站流量达8.57万m 3 /s。为近百年实测值的首位,然而寸滩以下区间及乌江流域基本元雨孤峰直下,经河槽调蓄后流 量削减甚多,故中下游未造成灾害。其他如1983年是长江中下游及汉江的大洪水,也属这一类。 Page 6

27、of 16 长江水文网 2012/2/18 http:/ 长江流域主要站径流年内分配统计表 河名 站名 集水面积 (km 2 ) 统计年数 多年 平均 年径 流量 (亿m 3 ) 年径 流变 差系 数 (Cv) 年 径 流 各 月 分 配 (%) 汛期径流 非汛期径流 1234567891 01 11 2 起迄 月份 占年径 流 (%) 起迄 月份 占年径 流 (%) 金沙 江 屏 山 458592 1951- 1983 1430 0.16 3.0 2.6 2.4 2.7 4.0 8.9 169 19.1 17.8 12.2 6.4 4.0 6-10 74.9 11-5 25.1 长 江 寸

28、滩 866559 1951- 1983 3516 0.12 2.6 2.3 2.3 3.3 5.8 9.9 18.2 18.0 16.9 11.3 5.9 3.5 6-10 74.4 11-5 25.6 长 江 宜 昌 1005501 1951- 1983 4384 0.11 2.5 2.3 2.5 3.9 7.1 10.7 17.7 16.8 15.8 11.1 6.1 3.5 6-10 72.1 11-5 27.9 长 江 汉 口 1488036 1951- 1983 7150 0.13 2.9 2.9 3.8 6.1 9.7 11.2 15.3 13.8 13.0 10.5 6.7 4.

29、1 6-10 73.5 11-4 26.5 长 江 大 通 1705388 1951- 1983 8956 0.15 3.0 3.2 4.4 6.9 10.3 12.0 14.3 12.9 11.7 10.1 7.0 4.2 6-10 71.3 11-4 28.7 岷 江 高 场 135378 1951- 1983 877 0.10 2.3 2.12.1 2.5 3.6 6.5 12.0 19.0 17.9 15.2 10.0 5.6 3.3 6-10 74.1 11-5 25.9 沱 江 李家湾 23283 1951- 1983 130 0.21 2.1 1.5 1.4 2.0 4.8 9.

30、2 22.8 23.2 17.1 8.8 4.6 2.5 6-10 81.1 11-5 18.9 嘉陵 江 北 碚 156142 1951- 1983 710 0.24 1.7 1.4 1.7 3.8 7.6 8.9 20.5 16.6 19.2 11.1 4.9 2.6 6-10 76.3 11-5 23.7 乌 江 武 隆 83035 1951- 1983 508 0.21 2.3 2.3 3.0 6.8 13.6 18.7 16.1 11.2 9.2 8.6 5.7 3.1 5-9 68.8 10-4 31.2 湘 江 湘 潭 81638 1951- 1983 653 0.26 3.3

31、5.3 8.8 16.1 18.7 17.2 8.2 6.2 4.8 3.7 4.2 3.5 4-7 60.2 8-3 39.8 汉 江 碾盘山 140340 1951- 1983 511 0.36 3.1 2.9 3.5 5.9 8.9 7.0 15.7 16.0 14.9 11.9 6.0 4.2 5-10 74.4 11-4 25.6 赣 江 外 洲 80948 1951- 1983 675 0.29 2.9 4.4 8.2 14.6 18.2 20.4 9.9 5.8 5.2 4.0 3.5 2.9 4-7 63.1 8-3 36.9 Page 7 of 16 长江水文网 2012/2

32、/18 http:/ 长江干支流各站年最大洪峰发生频次统计 (三)洪水的组成 长江流域各支流的雨季有先有后,汛期洪水时程亦有长短差异。根据建国后19511983年资料统计,汛期510月各时段的 洪量干流洪水的组成一般都小于面积比,例如金沙江面积占大通站的26.9%,但汛期洪量仅占大通的17.5%,上游宜昌站占大 通站面积的59%,汛期洪量占大通的54.1%,中游汉口站占大通面积的87.3%。而支流则相反,其汛期洪水组成一般都大于面 积比。如鄱阳湖区占大通面积比为9.5%,而汛期洪水却占14.9%,洞庭湖区面积比为15.1%,而汛期洪水却占19.4%。现以宜 昌、汉口、大通三站为控制,统计汛期(

33、510月)及30天洪量如表6。 以宜昌为控制的上游地区而言,金沙江的洪水比较稳定,是宜昌洪水的基础,上游地区暴雨多发生在川东和川西,是宜 昌洪水的主要来源。从汛期洪水组成来看,金沙江屏山站占宜昌面积的45.6%,平均汛期洪量占宜昌的32.3%。而支流岷江和 嘉陵江的面积占宜昌站的13.5%和15.5%,但汛期的洪量却占20.3%和17.1%。 长江各年洪水来源不同,其组成亦各有差异,根据实测各大洪水年的汛期洪量组成来看,1954年洪水以金沙江及乌江为 最大。1981年是长江上游的特大洪水,洪水主要来自嘉陵江和岷江,这一年汛期洪量分别占宜昌站的26.4%和21.7%。 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510月

34、大通站的洪水主要来自宜昌以上,占54.1%,洞庭湖四水洪量占19.5%。鄱阳湖湖口站占 14.9%,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宜昌汉口区间,汛期中30天洪量(7月)及60天洪量(7月、8月)无论占汉口还是占大通的比 例都是负值,说明这个区间,在汛期高水时间不仅不提供水源而且滞蓄了外来客水,这种洪水组成对汉口的防汛来讲是很有 利的。 各大水年汛期洪量组成:1954年是中下游地区特大洪水,汛期宜昌站占大通洪量的46.2%,洞庭湖四水占20%,鄱阳湖占 18.2%。1981年洪水主要来自上游。干流宜昌站汛期洪量占大通的61.5%,为各大水年之首,而中下游各支流洪水组成相对较 小。1983年是建国后仅次于1

35、954年的中下游来水,汛期宜昌站仅占大通的48.6%,而支流汉江洪水组成最大,但也仅占大通 的9.6%,而两湖水系都占15%以上。由此可见洞庭湖或鄱阳湖洪水是中下游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江流域汛期洪水组成见 表68。 (四)洪水的遭遇 次月 份 数 干站 支流 名 34567891 0备 注 金 沙 江屏 山 251 781 文 本 岷江 高场 2 1 6 1 2 3 沱 江 李家湾 3 13 14 5 嘉陵江 北 碚 1 3 12 5 10 汉 江碾 盘 山 2129783 乌江 武隆 4 1 4 9 2 1 清江 长阳 4 1 0 1 0 2 7 澧 水 三江口 1 4 15 8 3 2

36、沅水 桃源 2 8 9 1 2 2 资水 桃江 1 4 9 9 6 3 湘水 湘潭 5 1 2 1 1 3 2 修 水 万家埠 2 7 18 4 1 赣江 外洲 1 5 7 1 5 4 1 抚 河 李家渡 5 9 11 6 2 信江 梅港 4 4 1 6 5 2 饶河 虎山 3 4 1 8 6 长江干流 寸 滩 1 17 8 6 1 长江干流 宜 昌 16 10 4 1 长江干流 汉 口 4 20 4 4 1 长江干流 大 通 2 8 16 3 4 北 岸 根据1951 1983年同步 资料统计 干 流 Page 8 of 16 长江水文网 2012/2/18 http:/ 干支流和汉江大致是

37、79月,沅水、资水、澧水在57月,湘江及鄱阳湖水系在46月。一般年份由于各地的降雨及来洪的时 间错开,中下游又有许多湖泊调蓄,尚不致造成灾害性洪水。但如遇天气环流反常年分,两湖地区洪水延后,或宜昌以上洪 水及汉江洪水提前,遭遇在一起,即可发生极大的洪水。如再遇到多雨年分,便发生特大洪水。如1931、1935、1949和1954 年洪水便是明显的例证。根据现有各大洪水年资料,上游洪水与中游洪水的遭遇可以分为下列四种情况: 1、上游干流洪水提前,与中游洪水形成遭遇。如1935年上游洪水较早,宜昌站7月7日发生最大洪峰流量56900m 3 /s,并与 洞庭湖的澧水,清江及汉江的洪水遭遇,形成长江中游

38、特大洪水。1949年洪水主要来自岷江,上游洪水提前,7月10日宜昌 站出现最大洪峰流量58100m 3 /s。且洪水过程较长,与洞庭湖、汉江洪水遭遇造成较大洪水。 2、中游洪水延后,并与上游洪水发生遭遇:由于中下游洪水延后,江湖底水很高,上游洪水又接踵而来,洪水过程重 叠,形成峰高量大的洪水。如1931 年汛期,中下游洪水延后,且持续时间较长,洞庭湖水系一般7月份汛期基本结束。但本年城陵矶年最大流量推迟到8月16 日,与上游洪峰正常日期(8月10日)发生遭遇,造成中游地区仅次1954年的特大灾害性洪水。造成江堤溃决、河水横流, 汉口被淹达三月之久。 Page 9 of 16 长江水文网 201

39、2/2/18 http:/ 宜昌、汉口、大通汛期及30天洪量组成表 河名 站名 集水面积 (km 2 ) 面积比 (%) 汛期(510月)洪量(亿m 3 ) 30天(7月)洪量(亿m 3 ) 量 占宜昌 (%) 占汉口 (%) 占大通 (%) 量 占宜昌 (%) 占汉口 (%) 占大通 (%) 金沙江 屏 山 458592 26.9 1127 32.3 21.4 17.5 245 31.1 22.1 18.7 岷 江 高 场 135378 7.9 707 20.3 13.4 11.0 169 21.5 15.2 12.9 沱 江 李家湾 23283 1.4 111 3.2 2.1 1.7 30

40、 3.8 2.7 2.3 嘉陵江 北 碚 156142 9.2 597 17.1 11.3 9.3 147 18.7 13.3 11.2 乌 江 武 隆 83035 4.9 392 11.3 7.4 6.1 82.8 10.5 7.5 6.3 屏宜区间 149071 8.7 550 15.8 10.4 8.5 113 14.4 10.2 8.7 长 江 宜 昌 1005501 59.0 3484 100 66.1 54.1 787 100 71.0 66.2 清 江 长 阳 15300 0.9 102 1.9 1.6 25 2.3 1.9 洞庭湖 城陵矶 257212 15.1 1250 23

41、.7 19.4 227 20.5 17.4 汉 江 碾盘山 140340 8.2 381 7.2 5.9 81.4 7.3 6.2 宜汉区间 69683 4.1 50 1.0 0.8 -11 -1.0 -0.8 长 江 汉 口 1488036 87.3 5267 100 81.8 1109 100 84.9 鄱阳湖 湖 口 162225 9.5 959 14.9 161 12.3 汉大区间 55127 3.2 213 3.3 37 2.8 长 江 大 通 1705388 100 6439 100 1307 100 Page 10 of 16 长江水文网 2012/2/18 http:/ 长江上

42、游各典型年汛期(510月)洪水组成表 表8 长江中下游各典型年汛期(510月)洪水组成表 1954年中下游6、7月暴雨频繁,且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江湖底水较高,8月2日城陵矶洪峰流量达44500m 3 /s,并与汉江洪 水遭遇。8月7日干流宜昌洪峰流量达66800m 3 /s,又与中游洪水遭遇造成峰高量大历时很长的特大灾害性洪水。 3、上游宜昌以上洪水主峰来得迟,最大洪峰出现在9月上旬,这时洞庭湖的洪水期已过,与汉江的洪水遭遇。如1896年 宜昌最大洪峰流量发生在9月4日,达70600m 3 /s(为实测记录中的最大者),汉口最大流量出现在10月份,是与汉江洪峰遭遇 的结果。 4、在范围较小的区

43、域内通常情况下各支流洪水时间也错开,但在反常的年份,各支流洪水遭遇,造成地区性特大洪水, 如1981年,上游支流岷、沱、嘉同时发生大暴雨,造成地区性严重洪灾,三江洪水同时汇集长江干流,使寸滩洪水陡涨。又 如1870年,嘉陵江特大洪水与上游各支流和三峡区间大洪水遭遇,造成宜昌站105000m 3 /s的特大洪峰流量。洞庭湖四水鄱阳 湖五河,一般年分洪水也有先后,稍有变化形成遭遇造成洪灾。 (五)天然湖泊的调洪作用 洞庭、鄱阳两湖对长江中下游的洪水起着相当大的调蓄作用,洞庭湖不但调蓄湘、资、沅、澧四水的洪水,并由松滋、 太平、藕池、调弦(已堵)分纳长江的汛期水量,对削减洪峰的作用很大,减轻了荆江河

44、段及汉口的洪水威胁。如1954年7 月一次洪水,四水四口及区间7月30日的日平均最大进水量为69000m 3 /s,而岳阳8月2日实测最大出流量仅41600m 3 /s。不仅滞 延了洪峰出现时间,并且削减了洪峰流量。鄱阳湖虽然一般情况下不直接分蓄长江洪水,但它调蓄了赣、抚、信、饶、修五 河的来量,减少下注长江的流量与长江涨水时间,其下注长江的流量还因长江水位的高涨而减少,也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 如1954年6月,最大一次入湖流量为45800m 3 /s,而湖口相应的最大流量仅为22400m 3 /s,削减洪峰流量约2000m 3 /s。其它通江 河名 站名 集水面积及% (km 2 ) 洪量(

45、亿m 3 )及% 备注 多年平均 1954 1981 1983 金沙江 屏 山 458592 45.6% 1127 32.3% 1616 34.1% 1143 31.6% 936 24.5% 岷江 高场 135378 13.5% 707 20.3% 894 18.9% 784 21.7% 627 16.4% 沱 江 李家湾 23283 2.3% 111 3.2% 128 2.7% 158 4.4% 127 3.3% 嘉陵江 北 碚 156142 15.5% 597 17.1% 609 12.8% 926 26.4% 946 24.8% 屏山至寸滩 区 间 13164 9.3% 282 8.1%

46、 334 7.0% 173 4.8% 216 5.7% 长江 寸滩 866559 86.2% 2824 81.1% 3581 75.5% 3184 88.2% 2852 74.7% 乌江 武隆 83035 8.3% 392 11.3% 714 15.1% 225 6.2% 452 11.8% 寸滩至宜昌 区 间 55907 5.6% 268 7.7% 447 9.4% 203 5.6% 515 13.5% 长江 宜昌 1005501 100% 3484 100% 4742 100% 100% 100% 河名 站名 集水面积及% (km 2 ) 洪量(亿m 3 )及% 备注 多年平均 1954年

47、 1981年 1983年 长江 宜昌 1005501 59% 3484 54.1% 4742 46.2% 3612 61.5% 3819 48.6% 清江 长阳 15300 1% 102 1.6% 161 1.6% 67 1.1% 197 2.5% 洞庭湖 城陵矶 (减四口) 257212 15% 1258 19.5% 2060 20% 924 15.7% 1369 17.4% 汉 江 碾盘山 140340 8.2% 381 5.9% 578 5.6% 381 6.5% 757 9.6% 长江 汉口 1488036 87.3% 5267 81.8% 7707 75% 4907 83.6% 6471 82.3% 鄱阳湖 湖 口 162225 9.5% 959 14.9% 1870 18.2% 725 12.3% 1174 14.9% 宜昌至大 通 区间 124810 7.3% 255 4% 862 8.4% 164 2.8% 543 6.9% 长 江 大 通 100% 100% 100% 100% 100% Page 11 of 16 长江水文网 2012/2/18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