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礼貌原则.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99389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貌原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礼貌原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礼貌原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礼貌原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礼貌原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A Pragmatic Study on Politeness,1.Approaches to politeness: a review 2. Leech: Politeness Theory 3. Levinson: Face Theory 4. Gu Yueguos Politeness Theory 5. Practical use of the politeness theories,Background,早在20世纪50年代, 美国学者戈夫曼(Erving Goffman) 就从戏剧的观点提出了“面子行为理论”(贾玉新,1997),建立了礼貌模式。他认为, 人们的行为分为前台行为和后

2、台行为二种。“脸面” 是人类行为准则之一, 渗透于人际行为之中。很显然,“面子功夫”是作给其他人看的“前台”行为。,Goffman 同时指出,面子对于每个人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人们在交际中都很关注的重要因素。面子的需求是相互的,一个人要想自己不丢面子,最保险的办法是不去伤害他人的面子。,20世纪60年代, 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 (1975)在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基础上提出了会话合作原则, 该原则认为人们在所有会话中都应遵循质量, 方式和相关的四个准则。合作原则提出后, 针对人们在会话中时常出现的故意违背某一准则的情况, Grice又增加了一条会话含义与之补充。然而, Gr

3、ice 的会话合原则与会话含义仍不能对语言本身的意义和语言的言外之力做出充分的解释。,R.Lakoff (1972,1973,1975,1977)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礼貌三规则:,Lakoff 的礼貌三规则,规则一:不要强加于人;适用于交际双方权势和地位不均等的场合, 如学生和老师, 雇主和雇员之间;规则二:给对方留有余地和空间;适用于交际双方权力地位平等, 但社会关系不密切的场合, 如商人与顾客; 规则三:增进双方的友情;适用于好友, 恋人之间。,Brown & Levinsons Face Theory,Brown 和Levinson1978 年提出了影响深大的“面子论”。他们认为:如

4、果人们在交际中要互相合作, 那么, 说话时就要在保留面子方面进行合作,即每个人在交往中的面子要靠对方给予或保留。由于面子在受到威胁时人们会设法保住自己的面子, 而且会在保留自己面子的同时又威胁着别人的面子。所以, 在交往中为了给自己面子, 也为保留对方的面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礼貌语言。,Brown 和Levinson 还将面子分为正面子(positive face) 和负面子(negative face), 前者指人们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赞许, 后者指人们有自主的自由,不因迁就别人或受到干预、妨碍而使自己感到丢面子。,Two main approaches to politeness bef

5、ore Leech,Positive face,Positive face: the positive consistent self-image that people have and want to be appreciated and approved of by at least some other people. 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喜爱,Negative face,Negative face : the rights to territories, freedom of action and freedom from imposition; essentially

6、the want that your actions be not impeded by others.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或阻碍.,Leechs PP,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 1983) 将语用原则分为“人际修辞”(interpersonal rhetoric) 和“篇章修辞”(textual rhetoric)两大类, 他的“修辞” 指的是交际中有效的运用语言, 它由交际双方所遵循的原则和准则组成, 准则是原则所包含的较具体的范畴。而礼貌原则则属于人际修辞的范畴。,2. Leechs approach to politeness,Politen

7、ess in communication requires people to adopt strategies of(a) maximizing “ polite beliefs” ;(b) minimizing “ impolite beliefs.”,Leech: MAXIMS OF POLITENESS,(i) The Tact maxim (策略准则, 得体准则) (a) Minimize the cost to others;使他人受损最小(b) maximize the benefit to others;使他人受惠最大,Leech: MAXIMS OF POLITENESS,(

8、ii) The Generosity maxim(宽宏准则,慷慨准则)(a) Minimize the benefit to self;使自身受益最小(b) maximize the cost to self; 使自身受损最大,指令类和承诺类, You can lend me your car. I can lend you my car. You must come and have dinner with us. We must come and have dinner with you.,MAXIMS OF POLITENESS,(iii) The Approbation ( or fl

9、attery) maxim赞扬准则 (a) Minimize dispraise of others; 尽量缩小对他人的贬损 (b) Maximize praise of others.尽量夸大对他人的赞扬,MAXIMS OF POLITENESS,(iv) The Modesty Maxim 谦虚准则 (a) Minimize praise of self;尽量缩小对自身的赞扬 (b) Maximize dispraise of self.尽量夸大对他人的赞扬,断言类, What a marvelous meal you cooked! What an awful meal you cook

10、ed!,断言类, Her performance was outstanding. Yes, wasnt it? Your performance was outstanding. Yes, wasnt it?,MAXIMS OF POLITENESS,(v) The Agreement Maxim赞同准则, 一致准则 (a) Minimize disagreement between self and others;尽力缩小自身同他人之间的分歧 (b) maximize agreement between self and others;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MAXIMS OF PO

11、LITENESS,(vi) The Sympathy Maxim 同情准则(a) Minimize anti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s;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b) Maximize sym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 他女朋友挺漂亮的! 是吗?我不觉得。 Im terribly pleased to hear that your cat died. Im terribly sorry to hear that your cat died.,Leech礼貌原则的六个次准则 (从“惠”和“损”的角度),

12、Leech礼貌原则的六个次准则 (从“惠”和“损”的角度),Leech 的礼貌原则的贡献:,一是明确指出区分礼貌与不礼貌行为的标准;Leech 提出, 礼貌原则可以和Grice 的合作原则结合起来, 解释人们的某些交际行为。比如故意违反量准则、质准则或相关准则, 拐弯抹角, 不直抒其意等。对此, Grice 的合作原则无法解释, 但礼貌原则却能给予完满的回答, 即人们有时为了不伤及他人的面子, 做出对他人不礼貌的行为, 会以会话含义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对方。Leech 认为, 礼貌原则拯救了合作原则。,Relationship between PP&CP,1. On formal occat

13、ions:PP (2 examples) 中国学者李柱丞在日本与日本友人讨论源氏物语。中国学者谈到:源氏物语中的桐壶就是我国唐代白居易长恨歌的影子。而第四回的夕颜,同样出自白居易的闻野砧。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日本友人问:你以为源氏物语是抄袭之作? 中国学者回答:哪里,我只是认为樱花兼有梅花香。中国学者在回答中,用樱花和梅花做比喻,突出了礼貌原则,没有正面回答是否“抄袭”的问题。这样的答话实际上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方式准则和质量准则等。但是,却照顾了对方的面子,又侧面回答了对方的问题。,Relationship between PP&CP,陈毅外长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 西方记者:中国是

14、用什么武器把美国的 -2型飞机击落的? 陈毅:是用竹竿捅下来的。 西方记者的提问涉及到国家机密,但又不能不回答,陈外长于是巧妙地说“是用竹竿捅下来的”,既活跃了气氛,又保守了秘密,显示了高超的外交艺术。,Relationship between PP&CP,2. On informal occations: CP 一对新婚夫妇为了小事发生争吵,妻子赌气说要回娘家。 丈夫:好吧,亲爱的,我可以陪你一起回去。咱要把话挑明了,这往返车费、生活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加班费、误工费、护理费、精神损失费、营养费、青春补偿费可得你出。 妻子:(破涕为笑)讨厌!就知道耍贫嘴! 夫妻吵架,这是生活中的平常事。

15、丈夫用“斤斤计较”的方式,得到缓和矛盾、调节气氛的语用效果。妻子终于破涕为笑。,Indirect Speech Act & PP,Functions of ISA in PP: 1. polite refusal A: Lets go to the movies tonight. B: I have to study for an exam. 2. Indirect criticism A: How do you like my painting? B: I dont have eye for beauty, Im afraid. 3. polite request or order A (a

16、 passer-by with a heavy bag): My bag is heavy. 这个陈述句的言外之意是请求B帮忙,但A又没有直说,那么即使B拒绝了请求或是装作不明白A的意思,A也不会感到很尴尬,很丢面子。,中国的礼貌原则,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在数千年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规范和礼貌原则。 我国语言学家顾曰国(1992)在回顾了礼貌这个概念在汉文化中的历史渊源后, 提出了制约汉语言语行为的五种礼貌准则:,1)称呼准则:,即用适当的称呼问侯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是“上下有异, 贵贱有分, 长幼有序”等在现代文化中的积淀和反应。使用恰当的称呼语被认为

17、是最起码的礼貌原则。,2)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要“抬”,要“尊”。以及尊称他人或相关的事物。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也体现了汉文化中的谦虚品德。,3)雅言准则:,出言高雅, 文质彬彬往往被人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文雅准则的重要内容仍然是“先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这一原则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修养和自身的文化素养。,4)求同准则:,这与“脸”、“面子”有关。所谓求同,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 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即交际双方尽量减少不同之处,尽量和谐一致,满足对方的要

18、求,赞同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的“尚同” 或“恭敬不如从命”的礼仪。,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利益。在言词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这个原则反映了汉文化中“有德者必有言” 以及“君子耻有其词而无其德, 耻有其德而无其行”的传统思想。,Gus Politeness theory,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异同对比,(一)中西礼貌原则的共同处。从跨文化的角度上来讲,Leech 的六准则仍带有一定普遍意义。把六原则与顾曰国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礼貌五准则相比较,不难发现,两者都是对人类言语行为礼貌的概括,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兼容性和普遍性。两者都是

19、other-oriented。,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异同对比,两者都是other-oriented。根据惠(benefit)和损(cost)关系,我们可以看出礼貌交际的核心是注意到人们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坏话,因而这两者都是“投其所好”,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对别人胃口。它们都是达到交际的“社会目的”(social goal)的手段,而这样做恰好也是为达到交际的“真正目的”(personal goal)扫除障碍。,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异同对比,(二)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前面所讲的礼貌原则的普遍性,它尽管在较大程度上对礼貌现象进行概括,包含了不同民族文化中的礼貌共性,但具体到每个不同的民族,文化以

20、及同一民族,文化中不同的群体或个人对礼貌原则认同的差异性,礼貌原则的个性便凸现出来了。,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异同对比,(1)礼貌的内涵差异。周礼礼仪礼记总称“三礼”,圣经中, 耶稣宣称家中所有的成员都是平等的。,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异同对比,(2)礼貌语用的差异。汉 称谓英,李老师、王经理、陈校长、张主任,Miss Wang,Mr. Smith, Mary,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异同对比,(2)礼貌语用的差异。汉文化和英美文化都有其常用的称谓形式。一般说来,在汉文化中使用称呼语时应考虑听话人的职务、职业、性别、年龄以及谈话场合、同谈话人的关系等因素,才能找出符合称谓准则标准的称呼语。英美文化中的称谓模式主要称谓词+姓,如称Mary Brown 为Miss Brow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